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耶誕卡村落日半
2021/12/25 05:00:17瀏覽139|回應0|推薦0

與哈爾施塔特(Hallstatt)的美麗邂逅,在一支網上的影片上,影片的作者推薦哈爾施塔特為耶誕卡村莊(X’mas Card Village):

灰藍如鏡的湖面上擁著一層薄霧,薄霧中,小船在湖面畫出柔和的線條,湖面倒影裡的山景窈窕的盪了盪;鵝絨般的雪花不斷飄下,華爾滋的舞步。船身緩緩地接近水岸,岸上的村莊逐漸明朗,碼頭的夾板一層白雪,上面幾個凌亂的腳印,等渡船到對岸乘客的腳印;村裡的房舍也都覆在皚矮白雪下,只有兩座教堂的尖塔,因為雪花不易累積在陡直的尖塔上,原本就聳立在村莊中的尖塔,在皚皚白雪裡更顯突出。村莊後面是一片針葉林,北國的冬天吧!針葉樹上也是斑斑積雪,看起來山勢陡峭,小村莊在雪景裡有種與世隔離的寧靜,彷彿是童話裡的聖誕節場景,影片最後定格在村莊的中景,與世隔絕的村落覆蓋在一片白雪中,銀白中拔出兩座尖塔,在山坡上下呼應著;雪停了,那個定格完全像是耶誕卡的畫作。

影片畫面唯美,又沒有一般YouTuber 的廢話連篇;小村處處是景,美得像畫。

我決定要去這個小村──即使我還不太唸得出來德語發音的小鎮名字;即使我還不知道它在什麼遙遠的地方。

等不到冬天,等不到白雪紛飛的季節,我就來報到了。我只有一天半的時間,想像自己走進耶誕卡之中。

也無風雨也無晴

那幾天,一個低壓氣團滯留在中歐,天氣不穩定,山區的天氣更是令人啼笑皆非。來的路上什麼天氣都有,換乘火車之前,天空放晴,陽光下的沃福岡湖美麗極了,讓我對哈爾施塔特湖有更高的期待。上火車之前,雲層又無聲無息地掩蓋了半個天空,車過了隧道,進入哈爾施塔特峽谷,天空一副欲晴不雨的死樣子;那樣的光線下,幾乎分不出哈爾施塔特湖跟山坡的顏色;我有點失落。

下車時,雲層稍開,但也見不到太陽,真的是「也無風雨也無晴」。即使如此,不知道之前是否下過雨?車站前的一片牧草閃著綠光,牛馬在鮮綠的草地上很愜意的樣子,小村歐柏川(Obertrum)純樸而標緻地迎接下車的旅客。那片草地,就在我的民宿門前,從我房間的窗口就可以跟草地上的馬先生打招呼──是的,我的民宿就在車站前,歐柏川是個沒有大街的小村落,火車站只是另一棟房舍。

歐柏川與哈爾施塔特都是只有幾百人的小村莊。相距約四公里的兩座鄰村卻大不相同:哈爾施塔特幾乎在懸厓峭壁與湖水間哀求到的彈丸之地,地勢從水岸快速地攀升,有些地方,山壁直落湖岸,房子踮著腳尖蓋的;歐柏川坐落在沖積扇上,腹地相對寬闊,房舍各自獨立,還能有幾畝農田牧野,有個農村的樣子。哈爾施塔特是座主題樂園,風光像是耶誕卡的畫作;歐柏川正常得多,除了幾間民宿和湖畔的度假村,這是一座平常的奧地利村落,一座美麗的村落。主題樂園的哈爾施塔特的作息緊緊地跟訪客的活動綁在一起;歐柏川除了火車來的時候有點騷動,其餘時候都安安靜靜的。

我喜歡歐柏川的理由正好與喜歡哈爾施塔特相反,耶誕畫般的哈爾施塔特讓人興奮,靜謐的歐柏川提供空間讓人沉澱。在哈爾施塔特,感官容易被勝景牽動,素樸歐柏川適合漫步沉思。旅宿在安安靜靜的歐柏川,是我休息的棲地;上哈爾施塔特彷彿是進大城一般,大城裡有數不完的驚喜,但也容易疲累。

錯失五指同路人

下午兩點半,一番折騰後,終於到達大冰穴。票房卻說,除了參觀大冰穴,那天我沒有時間再去更高處的五指(5fingers)觀景台了,要我省下第二道纜車的錢。我當然有些悻悻,但是也沒辦法。

參觀冰穴是個經驗,出到洞外,我覺得肩膀一下少了十公斤。不知道是冰穴中的低溫?還是密閉空間?人有點虛,身心俱疲。連續兩個星期的行軍旅行,足部的舊疾隱隱作痛,只能從冰穴一瘸一瘸地下山,到了回程的公車站牌也快五點了。

一同候車的人群中,有一票年輕亞裔年輕人,男女都有。因為他們的年紀跟自己的兒女相仿,不免多看一眼。青春無敵,我自己想著...。但是,我的聽覺蓋牌我的思緒──這群年輕人說的是台灣腔的國語,耳朵對自己母語總是超級敏感的。

攀談之後,原來,他們是台灣來歐洲的交換學生,在不同的國家就學,趁著周末相約來哈爾施塔特玩,當夜要趕回奧京維也納,翌日將各自回到就學的國家,繼續異鄉夢。我彷彿看到三十年前剛到美國的自己,興奮、好奇、青澀、徬徨:不習慣冷食、不習慣沒有消夜的小城、想念滷肉飯、享受離家的自由...。

回到歐柏川,年輕孩子還有一個多小時等火車的時間,大叔藉機拉著他們我的民宿外砍大山。我對他們的想像比他們對我的好奇多得多;花樣年華的孩子難以想像自己有一天照鏡也會出現中年大叔大嬸的容顏,中年大叔卻想在驀然回首的契機裡尋覓來時路。在閒談中,發現他們也錯過了去五指觀景台的時間。

當我提到沒能到觀景台,有些遺憾時,「沒關係,有機會再來!」其中一位男孩聳著肩,若無其事地說著。

「能這樣想最好!」表面上我這樣誇讚他。自己心裡想,年輕人可以這樣樂觀;至於我這老叟:這世界上我想去的地方太多了,恐怕沒機會再回來,彌補這點小失落了吧!我一直計畫再去摩洛哥看看,卻因為種種因素,至今也還沒成行。話說回來,世事難料,也許一個因緣,我又回來了呢。人算常常不如天算──所以呢,表面上,那男孩與這老翁對錯失五指觀景台的態度都一樣:「隨緣」。肚子裡,老翁的心事可能就多了很多,也多轉了很多圈;就像我在兒子女兒前面,常常把想說的話,前前後後想了兩三遍,最後把話吞回去,什麼都沒說。下次問我老媽,她是否也是這樣子的呢?

霧散雲開好山水

我前一天就到了這一帶,卻一直在鄰村歐柏川活動;耶卡村的行程留到第二天:一大早,我沿著湖岸的拍照走到渡船頭。哈爾施塔特火車站與村落一水相隔,下火車的乘客,必須搭乘渡船,才能抵達景點所在的哈爾施塔特村。因此,渡船班表完全配合火車到站時程。我到渡船頭時,距開船時間還有半個鐘頭,於是與渡船船長攀談起來。根據船長,疫情之前,耶誕村還在討論管制觀光客人流,因為尖峰時間經常得加開船才能紓解的大量湧入的旅客。新冠疫情一下子打趴渡船生意,若不是因為村民交通的需求,加上政府的紓困,他去年(2020)差點要轉行了。

我們那班船,不到十名乘客。

過湖時,上空有霧,一種不容易上相的霧,會讓光線散射,模糊視線,景色看起來不立體的霧氣;影片中那種是上相的霧,一縷輕紗飄在水上,如詩如畫。我有點失望,我在耶誕卡村,只有這麼一天;所幸,上岸後不久,陽光衝破薄霧,哈爾施塔特有如薄施脂粉的村姑,光鮮亮麗地站了出來。

仲秋時分,葉子剛開始變色,星星斑斑的,不成氣候。小村的風景還是亮麗到教人心動。也許沒有耶誕卡的冬景,絕對有資格上風景明信片。有這樣的山水,任何季節都有她的美麗。

很多美麗的風景其實都是窮山惡水。九份是這樣的,桂林是這樣的,義大利的五漁(Cinque Terre)國家公園是這樣的,哈爾施塔特也是這樣的。從農業與城市開發的角度看,這樣的陡坡是窮山惡水:地無三里平,山水相迫,不是種地蓋房的地方,聚落只好向陡峭的山坡上發展,房舍踩肩而建;於是形成了3D的風景,有如遠眺曼哈頓或是香港。話說回來,有這樣的天然條件,未必有勝人的景色。成就令人流連美景的最後一筆,也是最重要的一筆,是繽紛而不雜亂的人文景色:五漁有彩漆的樓房.繽紛而不衝突的用色,櫛比鱗次地覆蓋在山坡上,數大就是美。哈爾施塔特則有傳統的巴伐利亞/奧地利木造建築,大多是不上色的原木,經過風吹雨淋自然的變色;有的漆了粉彩,以奧國人喜歡的黃色系為主,從淺黃、鮮黃、到橙黃,很多露台窗台上還在種著五顏六色的花或觀葉植物,簡直是一幢幢的薑餅屋堆成的村莊。更重要的是,沒有唐突的建設,家家戶戶也極力努力維繫整體的和諧感,即使房舍沿著極為陡峭的山坡而建,每一戶都只有小小的院子,雖是擠不了十個人的一格土地,但也都蒔花植草,整理得乾乾淨淨的。

市中心的廣場也是小小的,圍繞廣場的是傳統的黃漆木造房舍,不同層次的黃色,呈現繽紛而協調的視覺饗宴。教堂也是小小的,簡潔樸素──小村不是大城維也納,沒有必要弄個雕梁畫棟的大廟。我衷心地愛上這個小村落,一座閒散自在的村莊,當然有不少販賣低廉觀光商品的店鋪,然而他們並沒有騷擾來客;有些觀光景點街上招攬生意的掮客比來客還多,讓來客不勝其擾,不管風景再好,都很難勸我再訪那樣的風景區。

哈爾施塔特所在的Salzkammergut是廣義的阿爾卑斯山尾稜,冰河在這片石灰岩的山塊留下了無數的冰蝕湖。冰蝕湖最明顯的特徵是形狀狹長,像手指一般;冰蝕湖通常也在狹長陡峭的冰蝕峽谷的底部,這峽谷就就是過去冰河在地表刻劃出來的河道。層層堆積的冰河推進的時候,像怪手在地表上刮出深深的刻痕,所以,峽谷兩邊的山坡近乎垂直。這種冰蝕谷地非常不利於農業,不但是平地極少,冰河也沒留下多少好的泥土可以耕作。

老頑童鹽礦樂園

考古證據顯示,哈爾施塔特是奧地利境內最早有人居住的地點之一;六千年前,就有人類在此定居!為什麼選擇這個不利於農耕的地方?我完全看不出這窮山惡水的重要性。原來,他們是為著這窮山惡水中豐富的岩鹽礦而來的!這個理由大大出乎我的想像,在我成長的海港,海上吹來的風都有鹹味,記得小時候,三毛錢就可以買到一大包鹽──需要為了幾粒鹽,定居在這群山中嗎?

顯然有必要。那幾天,我去過的地方都和鹽有關:慕尼黑(München)發跡的肇始是岩鹽交易,薩爾茲堡(Salzburg)也是,還興建了一座城堡來控制鹽路,所以這城市的名字有個「堡」。到現在,還有很大的鹽礦,及製鹽場,而哈爾施塔特的鹽礦華麗轉身成一處主題樂園。

對迪士尼之類的主題樂園我一向興趣缺缺,沒想到哈爾施塔特的鹽礦主題館(Salzwelten)十分好玩。還未入礦坑,先給訪客一套麵粉袋似的白色「鹽工服」,套上麵粉袋,每個人都像盛裝的相撲選手,充滿了喜劇畫面。礦坑內也有鹽礦的歷史、開採科技的導覽;但是,老人健忘,記不得太知識性的資訊,印象最深刻的是驚險刺激的礦工滑梯。其實,那滑梯是否真是當初鹽礦工的「交通工具」?抑或是後來加裝的噱頭?老頑童玩心大發到忘了問這個重要的知識性問題,所以無從證實。總之,第一道滑梯之前,昏黃燈光中,兩道長長的木造斜溝穿向黝黑的深處,眾人面面相覷。在導覽員一再保證安全下,終於有一兩位身先士卒,一兩秒之後,在黑暗中發出勝利的笑聲;之後,大家才戰戰兢兢地亦步亦趨,甚至有位孕婦在夫婿的保護下滑了滑梯。滑梯顯然經過了安全測試,麵粉袋貼在光滑木板滑梯表面的阻力恰恰好,下滑的速度有點快,卻又在安全的範圍內;此外,滑梯底部有工作人員輔助,安全應該無虞;重要的是樂趣滿滿,每個溜下來的遊客都發出滿足的驚呼。面臨第二道滑梯時,眾人有種當仁不讓的氣慨;第三道滑梯則是主題館縝密精算的賺錢工具:在滑梯的半途,隱藏的相機捕捉遊客下滑的眾生百像,跟主題樂園在雲霄飛車出洞口時使得伎倆如出一轍。

整體來說,鹽礦主題館的設計活潑多樣,除了滑梯,遊客也搭乘了一段礦工出入的小火車,那種像玩具火車的輕便車,只有板凳架在輪子上的小火車。根據軌道遍佈坑內,還直通坑外的事實來判斷,我倒相信,那真的是礦工的交通工具。比較鹽礦主題館和前一日造訪的大冰穴兩處景點,前者寓教於樂,適合全家同遊;而大冰穴可能在公家經營下,生態保育的包袱比較大,導覽偏重知識性,除了解說與多媒體,並無其他活動;倒是走了不少狹窄陡峭的樓梯,整個行程稍嫌沉悶。

我買了鹽礦主題館的套票,包含了單程上山纜車,我選擇健行半個小時下山。有時間,又能走路的話,這是最好行程;下山的路並不難走,可以從多個角度觀看湖景、腳底下的小村。此外,下山的路最末段進入哈爾施塔特村的巷陌中,近距離地瞭解當地人如何在那樣的惡劣地形生活,事實上,大多數的房舍都妝點得整潔美麗,是一段愉悅的步程。

山上的纜車站站外不遠,有間觀景餐廳,即使不用餐,也可以到餐廳外的天空步道(Skywalk)觀景台賞景。從懸空的觀景台俯視,耶卡村就在腳下,村中高低地勢都被壓縮成一塊小餅,房舍像餅上的芝麻。再度證實了哈爾施塔特位在跟山壁與湖水討價還價來的畸零地上。我想起自己故鄉不遠的九份金瓜石,也是在那樣艱困的地形上討生活。從山上的鹽礦健行下山時,我想著在墓園聽到的哈爾施塔特殯葬習俗:奧國的墓地有限,通常有十年的租約,十年約滿後,遺骨會被掘出,放到教堂地下室。這不是和台灣的撿骨習俗很像似嗎?也許這就是在地狹人稠的地方必須要有的權宜之計,窮山惡水的居民必須有的彈性與韌性。

缺席中客陰影

這次,我判斷新冠疫情將要到「尾聲」了,才壯著膽子出發到中歐旅行。但是,這個尾巴拖得非常地長──回來兩個月了,又起了新的一波疫情,德奧又有新的管制措施,這個尾巴還看不到末端在什麼地方!誰知道,什麼時候我們才能真正走過新冠疫情,重持過去的生活?

在這樣的情形下,所到之處,遊客大不如前,離所謂的正常人流還很遙遠;尤其是中國遊客,幾乎缺席;大聲嚷嚷的北京腔不再,耳根清靜許多;只有零零星星的年輕人還在四處漫遊,完全看不到團客。

在蒐集旅遊資訊時,我意外發現哈爾施塔特在中國,不但有姊妹市──廣東惠州,還有個完全複製哈爾施塔特建築的社區,叫作[五矿哈施塔特]。其實,我可以猜到建商為什麼花那麼大的力氣複製耶卡村,移植到一個完全文化上與哈爾施塔特完全不相關的地方?複製的成果令人啼笑皆非:教堂尖塔等的主要建築,還說得過去;即使照片上看不清楚,也看得出仿製的民家是鋼筋水泥建築,而不是原版的木屋。有個湖,我想是個人工湖;有熱帶的椰科植物,這是溫帶的奧地利不會出現的東西...。我想,買房的民眾可能沒去過正版的哈爾施塔特,就算去過,也未必會在意那些唐突。這種沒有品味的複製文化各地都有:拉斯維加斯複製巴黎、紐約和威尼斯,迪士尼的EPCOT CENTER 把金字塔,京都都搬到弗羅里達;台灣的小人國也不遑多讓,但是都沒有中國複製哈爾施塔特萊得淋漓盡致。也許,有這些山寨版的歐洲名勝,中國遊客也無須大老遠地來歐洲了,這說不定也是不見中客的原因之一?

但是,中國觀光客已經在很多方面改變了歐洲的觀光生態:像是大部分的觀光商店都上了支付宝的線,像是我看過把「両替」改成「货币交换」的招牌,像是被誤認為日本人的機會少了許多,誤認我是中國人的時候都得多。

見不到大批的中客,中國觀光客並沒有在新冠疫情下的歐洲觀光景點缺席。相反地,觀光從業人員經常提到中國觀光客,遺憾的是,負面傳言似乎比較多,尤其不屑他們攻城略地,而無吸取文化經驗的行為;簡單說,就是他們只在乎在拍照回去炫耀,為了照相,他們常有脫序行為。我無從證實他們的說法,頂多感受到了他們對中客又愛又恨,要賺他們的錢,卻對他們的態度很有意見。

也許,我在哈爾施塔特閒逛時,偶然看到的告示可以說明這複雜的情結。

這是一張以簡體中文寫的告示,顯然有特定的讀者:

  哈尔施塔特不是博物馆,这是一所私人住宅,请勿未经主人同意开门进入民家庭院拍照,任意攀折花木。此处也无公共卫生间,请勿随处便溺。

讀了那張告示,我只想盡速離開,甚至沒有舉起相機拍照存證的勇氣。事後想想,我是怕被當成中國人;但我也沒有幸災樂禍的快感,只是為中國人感到難過;離開那個自認為中國人的自己以經很遠了,仍然覺得是華人的羞辱...。那麼,中國人看到那告示,會怎麼想呢?憤怒?羞辱?難過?

過度觀光化是全球化的過程中的洪水猛獸,也許這一切衝突不是中客的錯;也許,也許他們與外界接觸多了之後,想法會改變,脫序行為會改善;或許,等他們國內有足夠的山寨歐洲,山寨美洲;他們就不稀罕來正版的景點了,屆時,歐洲各國還得拜託中客回頭呢?

可能他們的反應和我的情緒一樣複雜,原想藉寫下這段經驗來釐清我的情緒。沒能成功,只能分享經驗囉。

旅遊資訊

哈爾施塔特幾瑚位於奧地利國土的中央,從維也納搭乘火車約三個半鐘頭;許多遊客以奧國的另一個觀光大城薩爾茲堡(薩堡)為基地,來哈爾施塔特作日遊;從薩堡出發,幾乎每小時都有巴士或火車,前往哈爾施塔特;因為哈爾施塔特地處偏遠,無論從維也納或是薩堡前來,轉乘交通工具是免不了的。建議喜歡都市文化的人以日遊方式遊哈爾施塔特,搭最早班巴士,在歐柏川下車,先參觀大冰穴,再到哈爾施塔特午餐,閒逛,午後參訪岩鹽主題館;最後搭渡輪越湖.趕六點多的火車回薩堡;這個行程囊括哈爾施塔特最重要的景點與特色;也因為鄉下地方,晚間沒什麼地方可以去。喜歡大自然,戶外生活的人就可以考慮來此過幾夜,這一帶還有很多美麗的冰蝕湖、美麗的村莊、以及數不清的登山步道;唯一的考量是交通工具,鄉下地方公車班次不多,很多地方要自架才能玩得盡興。以下是哈爾施塔特的旅遊網站:https://www.hallstatt.net/home-en-US/。另一個旅遊網站,包含大區域的旅遊資訊,對打算過夜的人可能更有用:World Heritage region Dachstein Salzkammergut。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HKEIN&aid=17097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