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農婦
2020/05/16 04:00:09瀏覽191|回應0|推薦4

真農婦

有些人, 跟你就是沒有見面的緣,儘管跟你們之間並不缺乏交流。

我與幸子,大概就是這樣的緣分。幸子是龜岡民宿的女主人,我們交換的簡訊不下數十封,卻從沒見過面;就像是兩股水流帶來的浮萍,有瞬息的同游,卻在各自的水道中。

幸子的農家民宿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日租民宿。出租的獨立家屋是幸子老公的祖產,她老公說他在那房子裡出生的,他們婚後在那房子裡住了十多年,孩子的童年也在那房子裡度過的。雖然後來幸子的家庭搬出來,也在附近不遠的地方。房子的二樓白天作社團活動的教室,一樓臥室和起居室的榻榻米,要擠十個人也沒問題。鄉下房子,比起一般都市的住宅,無論廚房浴室都很寬敞,極合適家庭聚會或朋友一塊兒出遊。而且是獨立的空間,沒有干擾到房東的顧忌。

幸子又是我遇過最殷勤的房東:入住前一星期,我人還在美國,幸子就簡訊給我,她自稱是平凡的農家主婦,英文不好,簡訊簡短精要;我的日文回訊:「簡単の日本語が出来ます」。(我懂簡單的日文);從此,幸子在簡訊裡像個媽媽一樣,一再叮嚀天氣漸涼,要多帶衣物。那個星期內,她每天報告龜岡的氣溫。預定到達的兩三天前,她再三詢問,到達龜岡的時間,說是可以到車站接我們。

我們真的到達龜岡車站時,我有點失望,幸子竟然沒親自來接我們。來的是幸子的老公,信。他道歉說幸子上班去了,沒能親自來接我們。那天傍晚,幸子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很有禮貌地親自來拜訪,非常周到地詢問,我們會不會使用暖氣,被子夠不夠...。那時,我正在洗澡,跟他錯過一面! 後來,老媽轉述,幸自連稱抱歉,因為我們早晨到達的時間,她已經出門上班,沒能親自接待我們。還有,還有,對老媽最重要的──幸子說,後院的果蔬,因為季節末端,所剩不多,但我們有需要的話,儘可摘食。老媽假惺惺地詢問,有什麼果樹呢?其實她早上已經盤點過了。女主人說,有柿子啊,羅蔓...南瓜大上星期才摘了一些,不確定還有沒有...。啊,你們要怎麼摘呢?她說,等會兒教她兒子送摘果的長竿和剪子來。

翌日早上,門口的石階上,工整地放著兩雙手套、一把剪子,門口還立了一支採水果的長竿,帶著網子的那種。想是信子昨夜帶來的,因為不願意騷擾到我們,悄悄地留在石階上。那天下午,幸子簡訊給我,詢問還有什麼需要;知不知道廚房裡柴米油鹽放在哪裡,知不知道洗衣機怎麼用...。

小城龜岡是個農業聚落;幸子和老公也不是什麼專業農夫,幸子必須外出上班;她老公是從政府機關退休的土木工程師。他們的房舍,除了屋後一方菜園,養了幾隻雞,有兩棵柿子樹,也談不上什麼「農家」!鄰近的房舍也大都有這樣的庭園。 但是,未曾謀面的幸子給我一種鄉下人質樸的感覺,她知道我們猜了青菜,準備煮食,生怕我們找不到鍋碗瓢盆、柴米油鹽,一再借簡訊詢問。那是種鄰家姊姊親切的叮嚀,我沒理由嫌她囉嗦。就是──我其實比他老,我猜。

不只幸子的農家民宿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日租民宿,如果我可以給獎,幸子可以獲頒最佳房東獎。在世界各地旅行也認識了不少民宿的主人,雖說,大部分的主人服務都不錯;但是,站在消費者的立場,良好的服務只是幾本條件。英式民宿Bed and Breakfast,或是(舊)日式旅館,主人的殷勤客氣,只限於善待「賓客」的層面;就是英文裡說的patronizing,好像我受到好的款待,只因為我是花錢的大爺,或是我有能力寫網評。我想,用中文的話,就說是「過分討好」。可是這樣的形容又有點負面的意思!總之,如果能從職業性的殷勤晉級到真誠的款待,讓客人感覺,好像交了個朋友,才會是個難忘的主人。這話說遠了,我甚至不知道幸子長得什麼樣子,我只能間接地勾勒幸子的形象:簡訊軟體裡幸子身著和服的大頭貼,放大了卻因解析度不足而花掉了。她老公信年紀跟我差不多,她大概年輕幾歲吧!老媽也說說她四十來歲「親切な」。屋外雜物倉庫裡留著一雙腳鞋,看起來不大,我猜幸子個投不是很高﹑我送浴室裡聽到的模糊聲音...。

我們在幸子的農家民宿住了兩晚,臨走前一晚,幸子簡訊詢問,是否需要翌日送我們到車站?又一再道歉,我們早晨離開時間,她必須要上班,只能請信送我們去車站。她的簡訊並不簡短,我也只好儘量上網搜尋日語的客套例句,盡量不丟台灣人的臉。

主人的態度,往往可以克服硬體上的小缺點。尤其是幾百年老房子改建的民宿,能有水電就偷笑了,但是主人的細心體貼,可以將一點點的不方便轉為難忘的古屋回憶。幸子的民宿沒有硬體的缺失可以挑剔,甚至營造了個有外景的室內風呂,十分舒適。老媽計畫這跟朋友再來住個一個星期;我也考慮,哪一天再回去,並不是龜岡真的那麼好玩,也許可以真的跟幸子碰個面!

假農婦

一清早,老媽就很興奮地跟我說,昨晚民宿老闆娘如她承諾地,留了手套和剪子在門口;老媽一等到天亮,就迫不急待地要去院子裡剪新鮮蔬菜。

除了叮囑她小心點,園子裡的石板步道可能因為清晨的露水未乾而濕滑。我完全無力阻止老媽的興奮。

漱洗完畢,媽正從園子進來屋內,抱著一個洗碗盆,盆裡滿滿的菓蔬。她嘴裡唸著:「摘今天吃的就好了,明天的明天再摘。」

「今天的?是幾個人的份量呢?」我質問,因為這屋子裡只有我們母子倆,我們中餐一定在外面打野食,她盆中的蔬果足夠一家老小一天食用的份量。

「這羅蔓,燙一下就只有一點點了!」她這樣辯駁。

「什麼?沙拉的生菜你拿來燙?」

「我胃寒,沒辦法吃生菜。」

「那你為什麼摘那麼多?」

「這哪叫多?我一定負責把它吃完!」老媽信誓旦旦。

那天早餐,我吃了兩碗生菜沙拉;她以「不要暴殄天物」軟性訴求下,我還把老媽剩下來的半碗燙生菜吃了。另外還有一把生菜冰到冰箱去了,晚上煮麵可以吃。除了半碗麵條和煮蛋,我算是吃生菜吃飽的!其實很撐。

龜岡距離京都市郊的知名景點嵐山.嵯峨野更不到二十分鐘。龜岡不只距離京都很近,根本是京都的一部分。京都職業足球隊的新球場就在龜岡車站後方,是龜岡最大的建物,矗立在一片綠野中實在有點突兀。嵐山的兩處觀光噱頭トロッコ火車及保津川渡船,起點都在龜岡。儘管如此,龜岡並沒有擠爆嵐山的觀光客,也沒有成行成列的禮品店。據民宿主人說,兩年前,龜岡車站還跟臨站「馬崛」相同,是個一百多年的木造建築;為了迎接緊臨快完工的京都足球場才剛改建成鋼樑跨越台的新站體。從嵐山,火車經過幾個山洞,橫跨保津川數次,來到這個農業聚落,彷彿呼吸的空氣都有點不一樣。

會到龜岡,一方面,讓自己跟老媽體驗一下,另一面的京都,也是想讓老媽過過農家的癮。從小在都市生長的老媽,總有個農村生活的夢想。其實,老媽骨子裡是都市人,未必見得真得作得了農婦;但是一兩天能近距離地接近泥土,是她的烏托邦。搜尋京都的住宿時,偶然發現了這家民宿,距離京都不遠,又標榜農家生活,決定給老媽一個小驚喜。

在龜岡車站下了車,我有預感,我押對寶了,老媽應該會喜歡這樣的鄉城。素顏村姑的龜岡清純可人,不需要京都的金閣寺銀閣寺、祇園河原町的深層文化。再說,京都的那些景點,老媽已經去過N次了(卻還是分不清!)。再退一萬步,如果老媽覺得龜岡無聊,每小時兩班的火車就可以帶我們進入市聲鼎沸的京都市區。

不出所料,我們一到房子,老媽就像螞蟻嗅到蜜糖的味道,走到房側,遠遠地清點菜園。若不是信在門口等著給我們入住導覽,可能很難把老媽從菜園拔出來呢!

那天出門時,我的背包裡有八個柿子。老媽清晨摘了六顆,臨走時又去敲了兩顆下來;看他摘得高興,只要我扛得動,也沒多作阻止。

那天下午回程時,我們繞到城內的su-pa- (超級市場)買了翌日的早餐,還有一些簡單的食材,準備回民宿煮食。民宿是一幢家屋,廚房洗衣,應有盡有。

我們初到的那天晚上,依民宿主人的建議,訂了餐廳外送的懷石料理作晚餐,老媽一聽說一份要4800日幣,就不停地叨念太貴;第二天一再叮囑,回民宿之前要去su-pa-買些食材回去料理晚餐。她惦記著冰箱裡還有一顆蘿蔓。

其實,日本的su-pa-有許多熟食,我們根本無需煮食,買了些配料的麵鍋,純粹是為了消化冰箱裡的蘿蔓,還有配合台灣人喜歡喝湯的習慣(我在國外數十年,已經學得不太喝湯了)。

深秋天色黑得早,若不是搞點吃食,長夜漫漫,鄉下地方也沒夜生活,還真的不知如何是好!

總之,老媽對自己弄出來的簡單晚餐十分滿意;飯後到網上遛了一圈,我們兩位老人早早就上床睡去。我用膝蓋想也知道,老媽惦記這明晨早起,再去園子裡收割。

假農婦最熱衷之事,就是到院子裡去。回來又有跟我報告許多的田事,今天羅蔓又長大了,白菜被蟲吃得只剩梗...。那年夏天,老媽來我加州的住處過了三個月,每天頂著大太陽在我的院子澆水、除草。我院子的土壤極差,我也沒綠拇指,對種地這回事,一向秉持老子精神;上班之餘,若有餘力活動筋骨,心血來潮的情況下,才會彎腰下園。總之,老媽來的那個夏天,是我院子裡,菜長得最好,雜草清得最乾淨的三個月。這並不表示,老媽的拇指比我的綠!事實上,她也出了不少笑話,像是把我種的幼苗當雜草清掉,韭菜連根拔起(「剪」韭菜,留根在土裡,它會繼續長)...。畢竟,她一直是個都市人,「院子」對她只是陽台上的幾盆花草;那年夏天的情況只是告訴我們,勤能補拙。

我沒料到的是,龜岡農家民宿的經驗對假農婦有那麼深的影響!臨走時,她跟我要了龜岡民宿的資料,說是打算跟有人來住上一個星期!回台北後,她跟魚販要了幾個保麗龍盒子,買了栽培土,在八樓的陽台上種起菜來了。

「韭菜怎麼種?撒籽,還是插枝?」

「我院子裡的韭菜像雜草一樣,到處蔓長。要是你能來挖的話,挖一些根球回去種,是最快的方法。」我說。

「那不是廢話嗎?」她回答。

兩個月之後,她跟我報告,她的韭菜第一次收成了!她跟菜販詢問,菜販給了她些根球。

我想,她不喜歡我稱她「假農婦」,那我叫她「長青農婦」好了!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HKEIN&aid=134523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