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口問題埋藏財政危機 蔡政府知否? (112.3.23 黃耀輝/台北商業大學財稅系教授於報紙之評論)
2023/03/26 17:54:54瀏覽157|回應0|推薦0

陳思緯老師的提醒:
1.人口少子化,影響層面廣泛,本篇評論請考生參考。

最近傳出不少人口方面壞消息,將對我國未來經濟、財政、社會等發展面向,產生深刻影響,值得從財政角度深入檢視問題,並提出長遠解決之計,以免成尾大不掉的「國安問題」。

其一是,去年累計出生數低於十三.九萬人,創史上新低,也是連續三年「生不如死」使得人口負成長不斷。顯示近年政府增加托育補助、生育津貼,及托育機構營運等政策,並未增加民眾生育意願,少子化問題持續惡化。

其二是,我國的人口紅利將在二○二八年前結束,也就是十五至六十四歲工作人口比例,很快將低於總人口的三分之二,扶養比將超過五十%,工作人口短缺嚴重,且漸呈高齡化,經濟成長滯緩,勞工未來的社會安全負擔變得更重。更令人憂心的是,人口紅利實際「降速」可能比預估更快更急,因為國發會原預估去年工作年齡人口,就比內政部最新統計少卅五萬人。

上述新聞,透露台灣長期人口結構的變化,也就是老年、中青年和幼年人口比例,已難以扭轉少子化、人口老化的老問題,且會對政府稅收、社福支出產生結構性、負面的巨大衝擊。

因為人口結構和人生三階段,也就是從幼年、中青年到老年生命週期有對應關係。從人生三階段看,老年和幼年的消費超過所得,屬於負儲蓄階段;中青年主要依靠工作所得,超過消費而產生儲蓄,加上投資產生其他所得,才有餘裕照顧父母、子女和繳稅和社會保險的保費等等,並供自己將來養老。

因此,在稅負、社會安全保費和生命週期關係方面,所得稅和勞、健保等社會保險主要和所得成正比,青壯工作人口的稅費負擔最重。財產稅來自於工作階段正儲蓄而購置財產,到老年時仍要繳。消費稅則因從小到老都要消費,基本上在人生三個階段都要負擔

至於財政支出和生命週期關係,未就業前,主要是教育和健保支出。青壯年工作世代,除非因生育、職災或失業才有給付,基本上不構成政府社福負擔。老年世代則因退休後醫療、照護、養老等需要遞增,而且活得愈久增加幅度更大,導致社福支出愈重。

綜合言,從人生三階段看,青壯世代工作階段要繳沉重稅費,且要扶老養幼,本來就比較辛苦。但現在的年輕人,面臨低薪、高房價、高通膨的不利環境,還有人口結構重大負面變化,若沒有政府厚實累計財政盈餘,及永續社會安全體系給予支持,未來每一個工作世代只有愈來愈是「壓力山大」!政府如果不正視問題,勇敢進行稅制和社會保險的改革,無異是將燙手山芋丟給後任的政權,終將遺禍子孫。

報導原文網址:https://reurl.cc/klo2Gq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8c33883b&aid=178709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