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和孩子說些什麼,在父母親的心裡來說真是個不容易的事,孩子為了自己的想法與父母親說明以後,兩個答案:一是同意,但應該如何如何,二是基於如何如何請不要..等,人都想自由自在依自己的意思,去處理事情。
記得看過一邊有關諾貝爾講得主的故事,他在上課考試期間,老師問他說你為什麼不寫,別人都快寫完了,而且下課時間快到了,他回答老師說我不是寫不出來,我已經想出一百個答案了,但是目前尚未決定要用哪一個,老師認為他在吹牛找理由,所以在班級裡的表現也是後段的,那裡知道他以後成就非凡得了諾貝爾獎的殊榮,高度不同自然答案就不同。
開學了學校舉辦了教師研習會,對於教師應如何與現代的學生相處做了一些討論,對學生好一點對老師的評價就高一點(評量標準的謬誤與心結),對學生嚴格一點、規定很多、分數給的吝嗇,老師的評量就很低,糟糕的還需寫報告對院長解釋一番,基於教學無類與培養學生的心情,我一向不喜歡評量這一套,誰不想PASS誰不想好過,但是以後畢業後他或她要面對的是企業不留情的篩選過程與眾多競爭者的難關,不充實就很難達到就業的目的,同樣地,家裡的小孩也是如此,與小孩溝通及具體的作法是,教他明瞭讀書的重要與願意與家人朋友溝通的意願,有了『願意與意願』我想問題就不難解決,父母也無須想投射自己的願望於孩子身上,畢竟社會有很多選擇,只要他願意一切自然好辦,同學在學校學習亦然如此,老師無須擔心,學校也不要那麼堅持,評量應不是唯一的標準,應該考慮得因素還多著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