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0/22 10:11:48瀏覽13187|回應8|推薦141 | |
概念 翅仔舞,又名切仔舞,或名為「場邊舞」,香港有人稱為「A」舞﹙因舞姿側看像A字﹚,是台灣特有的社交舞,但伴隨台商、台灣觀光客的腳步,也悄悄登陸了大陸開放城市和新加坡等華人社區。 在台灣,翅仔舞可謂相當普及了。綜觀台灣的社交舞場,都有翅仔舞的影子,甚至有很多舞場也都標明為「翅仔舞」舞場,如台北的同領、人人………。翅仔舞,在台灣已相同於真正的「社交舞」! 台灣舞場目前跳的翅仔舞,依音樂的節奏快慢概分為兩種:快的叫「梭」;慢的稱「蹌」。但我喜歡依其舞姿,將渠等稱為「牽牽」與「抱抱」。嚴格說,翅仔舞的節奏要比正統舞來得慢些,很多專門的翅仔舞場DJ都會將拍子調慢些,有些舞客甚至心中自有拍子,常把兩拍、四拍當一拍跳。 沿革 翅仔舞依其舞客的發展先後,形成三大主流,概述如次: 1舞女帶出來的『純種翅仔舞』—— 大約二、三十年前,台灣的舞廳有舞女坐檯,舞客中不乏常有大肚子的男客,帶著吃豆腐的心態,常把舞女抱得緊緊的,舞女上半身被強抱貼近,下半身的屁股和腳就被男舞客的肚子自然往上撐和後伸,形成特有的舞姿,隨舞客在探戈音樂中搖來搖去,這就是今日「蹌」的濫觴;而六步的吉魯巴舞﹙早期跳的﹚,舞客也只是牽著舞女在舞場的邊邊轉來轉去,而舞女就穿梭其手臂下,這就是今日「梭」的起源。這兩種舞後經舞女和渠等男友﹙三七仔﹚共同發揚,慢慢普及。舞女當時身份並不高,有的兼賣身,有如妓女﹙落翅仔﹚,有些不良舞客就稱這種舞為「翅仔舞」,沿用至今。 2男公關帶出來的『斯文翅仔舞』—— 大約一、二十年前,台灣女性主義漸抬頭,男公關應運而生,但男公關不若舞女有執照,且女舞客當時也不敢太招搖,就在地下慢慢滋生。男公關為討好女客,素質也常較舞女來得高,常著西服打領帶,打扮乾淨時髦,且在舞姿方面加以改良,少了些三七仔的江湖味,多了些紳士的溫柔味,不少女仕就在那情調下練就一身好舞藝。慢慢的在一些社交舞場﹙媽媽樂﹚中,就可發現女仕教男仕或帶男公關,在正統舞場的邊邊繞場,故有時翅仔舞就被稱為「場邊舞」,和翅仔舞名一樣,都有輕蔑之意。 3正統舞腳變身的『大眾翅仔舞』—— 台灣跳舞人口主要還是一般社會大眾,上年紀﹙約三十五以上﹚的舞客,多少都有正統舞的基礎。這群舞客主流,有的想嚐嚐翅仔舞的抱抱甜頭美味,有的不肖跟「老師」學,有的不甘花錢學,………。原因不一而足,約在十年前開始,慢慢自動改為跳『大眾翅仔舞』,有樣學樣,融會一些國標技巧,形成今日場邊舞的最大族群。因有正統舞的基礎,這些人的花步自然就比較多樣化,蹌時把死給達﹙圓舞曲﹚功夫用上,就是「死給達蹌」,但他們仍想多運動和多變化些,在吉魯巴仍跳正統三步,死給達﹙圓舞曲﹚也仍跳正統。 以上三種台灣翅仔舞,目前都有人跳,但壁壘分明,有些人感覺跟某某人跳比較合,就是因為這三種翅仔舞不同門派作祟,同門派的較易投合。 展望 台灣目前的的翅仔舞風潮,隨著舞禁開放、女性主義抬頭……等,目前就像政治發展上的「民粹主義」時代,真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一直在變革中,如「太空漫步」,其舞姿、舞步都已走出傳統太遠,大部份人看了還是未能接受,但在南部已悄然形成,誰敢說它日後不會是『另類翅仔舞』! 國際上,目前流行的十種國際標準舞,概分為「摩登」、「拉丁」兩大類,都是西方﹙歐美﹚文明社會的文化產物,卻沒有東方的,但東方跳社交舞人口不少,且現在很多國家都早已進入開發國家之林,如日本、新加坡、台灣、香港等,都具備發展出具有東方特色的社交舞﹙文化﹚條件。 台灣帶頭,台北第一,讓我們共同推廣東方社交舞。也許在2020年………或那一年,國際奧會的國標舞運動項目中,會分為「摩登」、「拉丁」和「翅仔」三項。 期許翅仔舞有朝一日成為第十一和第十二種國標舞……。 呆佬 ﹙資料來源:「翅仔舞世界」 2002.5.1﹚ 默白按:這篇文章是默白的第一篇有關翅仔舞的文章,寫作時間比貼文時間還早,當時國內沒有相關社交舞討論區可貼文,就是貼了也被刪,得到的答案是它是國標﹙正統﹚網站,不歡迎翅仔舞。當時默白心中震撼很大,台灣人土生土長自然發展出來的純種社交舞「翅仔舞」,竟被披著國標的自家人視為不入流,心中之痛,無法言語。默白不死心,逐向外宣揚,便在香港大中華舞蹈網站文章區發表,得到最大點閱率的熱門文章,引起很大迴響。默白並不以此為滿足,先在雅虎奇摩網成立「台北不良中年舞人」家族,更在逾不惑之年開始學電腦的網頁製作,並架設「翅仔舞世界」網站,給翅仔舞友提供網上交流平台。現在網頁科技日新月異,家族網關了,翅網也關了,本文雖散落某些私人部落格收藏,但為正本清源,默白還是在UDN補貼,不希望翅仔舞的發展歷史被歪曲或誤解。默白相信,本文在UDN安身立命,應是永遠之家了。 |
|
( 興趣嗜好|運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