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10/09 10:25:47瀏覽25|回應0|推薦0 | |
善導大師-龍門大佛(象山慶/整理24.10.9)) 許清原2022《善導大師:阿彌陀佛化身》:高倡「稱名念佛」,接引無明凡夫;揮灑「地獄變相」,警示貪癡愚惰;精繪「西方變相」,展現淨土莊嚴;督造「龍門大佛」,滌蕩世人心靈;創作「梵唄唱讚」,鼓舞淨土行人。一句「阿彌陀佛」,照破生死驚恐,開「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之風氣! 洛陽龍門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在眾多的雕像中,尤以盧舍那大佛的最具代表性,藝術水平高、整體設計嚴密。千餘年來,以其博大、壯美著稱於世,又以慈悲的面容、神秘的微笑,顯示盛唐佛教造像的高水準。咸亨四年(672年),唐高宗發心在龍門修福造佛,皇后武則天以其脂粉錢二萬貫為資助。由於善導大師的佛教藝術造詣名揚海內,皇帝下詔命為檢校僧,主持監造「盧舍那大佛」與「奉先寺」。此時,大師60歲。前後歷時3年9個月,細節無從得知。大師檢校龍門石窟大盧舍那像龕,有開元十年(722年)[奉先寺碑記]。大佛座高85尺,二菩薩70尺,迦葉、阿難、金剛、神王各高50尺。 大盧舍那像龕位列龍門摩崖石窟造像第十九窟,進深 40.7 米,寬度 36 米。造像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九尊。依西山崖壁,露天雕鑿,大盧舍那佛座像高 17.14 米,頭部 4 米,耳長 1.9 米,額豐頤滿,長耳垂肩,面帶悅色,目透智光。莊嚴肅穆,平和寧靜。兩旁侍者各具神采,迦葉老成持重,阿難和善虔誠,菩薩雍容華麗,天王豎眉張目,力士赳武雄壯。布局設計,形神兼備,為大唐盛世摩崖造像最高成就。大師藝術才華超凡入神,組織能力卓越出眾,龍門造像,雖辛勤無怠,仍不免雨雪阻隔、停歇。東都內外,望風歸附。數載之間,伊洛諸地遍聞念佛之聲。造像歸來,備受高宗、武后看重,傾動朝野。帝室贈施與王公禮饋,各方讚譽。乘時順勢,大師以「光明寺」為中心,揚旗樹幟,整合部眾,規範戒律,統攝淨土法門,並在宗法所及各寺設立宗領。確立「光明寺」為宗派總部,「悟真寺」為修觀宗庭及淨土道場,「實際寺」為授戒之所,「慈恩寺、法海寺」說法或法事之處。 盧舍那大佛是按女皇武則天的形象塑造的。開鑿於唐高宗咸亨三年(672),乃唐高宗為其父皇李世民做功德而建。皇后武則天捐助了兩萬貫胭脂錢,大佛左側束腰部位碑記有捐錢事……依山就勢在露天的崖壁上雕鑿,南北寬36米,東西進深40米有多,左右侍立的是迦葉、阿難二尊者,外侍是普賢、文殊二菩薩,及天王、力士等。主佛盧舍那身高17多公尺,面部豐潤,頂為波狀髮紋,彎眉如鉤似月,秀目下垂,鼻樑高直,雙耳皆長,嘴角上翹,祥和的笑意。身穿通肩式袈裟,同心圓衣紋,簡樸無華,鮮明而聖潔,睿智而慈祥。兩眼似凝視山下伊河水,又似凝眸遊人。從任何方向或角度仰望,都感到大佛在注視自己。贏得了「東方的蒙羅麗莎」的美譽。有一天清晨,武則天在梳妝,李治在旁讚賞:「皇妃相貌端正,雍容華貴,有菩薩之儀態。」武則天抽泣:「眼前縱有千般好,百年之後是枯骨,誰知妾模樣?何不在龍門山上開窟造像?」為了得到天下人的認可歸順,她在稱帝前就在《大雲經》編說是彌勒菩薩化身,「佛祖以女身顯化下世治國」,稱帝之後大誅李氏,樹立君權天授的色彩,利用佛教神化、宣揚自己。大佛名為盧舍那,即報身佛,得佛果、顯佛智「光明普照」的佛身。武則天後來造字取名「曌」,意為「日月當空」。 盧舍那大佛是龍門石窟全境中,最受到注目也最廣為人知的石雕佛像。親臨其下,就能被大佛慈悲的尊容深深感動。這座大佛高約17公尺,祂嘴角微微上翹,目光下垂,略作俯視,兩眉彎鉤似月,滿臉笑意,慈眉善目,有人喻為東方「蒙娜麗莎」。不少人相信,前負責打造佛像的唐朝石雕匠師,仿造武則天而雕其面部,威嚴又神聖。為什麼武則天選盧舍那大佛為自己的化身?梵語「智慧廣大,光明普照」,武則天也自認為日月一般崇高,凌掛天空之上,造了日月當空的「曌」字。 |
|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