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善導大師之往生正因
2024/08/01 10:28:50瀏覽92|回應0|推薦0

<善導大師往生正因之探討>---以《觀無量壽佛經疏》為核心>,紀念郭哲彰居士獎學金_學術論文組04_釋佛思(陳靜)_圓光佛學院四年級2024. 3

    摘  要:「往生正因」在淨土法門備受矚目,正是本文研究之重點。本論文主要從義理分析的角度研究唐代善導對《觀無量壽佛經疏》往生正因之詮釋。《佛說觀無量壽經》中說有三種往生正因,三福、三心與稱名念佛,然往生正因無二亦無三,可知此三者有通別、隱顯之義。本文通過對原文的梳理得知善導於《觀經疏》總結並彰顯淨土法門之核心教義:《觀經》一部,釋尊雖宣講定善十三觀、散善三福九品二種往生方法,然以「稱名」一行通攝定、散二善,其本意在於令不同根機之眾生歸入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往生。善導認為「稱名念佛」為此疏之往生正因,正如〈玄義分〉所言,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善導以稱名正因通攝三福、三心之正因,三福以三心摄歸念佛迴向得生,三心為助緣一向念佛往生,三者互具互攝,互為融通。本文先在第二章探討善導著《觀經疏》之緣由,第三章深入探討善導對往生正因「三福」、「三心」、「稱名念佛」之詮釋及三種往生正因之含攝關係,同時淺析以稱名念佛為結合信願行之實踐方法。本文將通過對經與疏的原文整理、分析、比較,歸納出善導的往生正因及其思想特色,以期釐清善導往生正因之核心,並以解起行,以行生信。

     

關鍵詞:《觀無量壽佛經疏》、善導、往生正因、稱名念佛、三心

                                                                                                             

一、前言

「如何往生」、「明瞭往生正因」之議題,在淨土法門備受關注。「正因」即正確、直接的原因,「往生正因」即往生淨土之正確、直接的原因。1若要探究彌陀淨土之往生正因,《佛說觀無量壽經》2(以下敬簡稱《觀經》),是一部契理契機的經典,著重說明往生之機類,為一切眾生,特別是末法眾生,點明一條成佛的光明大道——念佛往生極樂。

《觀經》明確指出三種往生正因:三福、三心、稱名念佛。善導大師(以下敬簡稱「善導」)在《觀無量壽佛經疏》[1](以下敬簡稱《觀經疏》)多次提及「正因」,如解「三福」時,言「三世諸佛,淨業正因」[2],又言「一明三福以為正因,二明九品以為正行」[3];解「三心」時,言「辨定三心,以為正因」[4];解「稱名念佛」為正因時,言「又此《經》[5]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6]。然往生正因,無二亦無三,依善導之詮釋,何者為「往生正因」?其之間有何關係?對往生極樂有何影響?此為本文研究動機之一。

回顧學界對善導淨土教義的研究成果,有從善導及「善導系」祖師——曇鸞、道綽、善導的彌陀淨土思想來探討其往生因行,有釋宏孝(2007)《善導往生淨土因行之研究以〈觀無量壽佛經疏〉為主要依據》[7]、釋見空(2013)《善導彌陀淨土實踐行之探討依〈觀經疏〉散善義為主》[8]、釋見杭(2005)《彌陀淨土往生行因之研究以曇鸞、道綽、善導為主》[9];以及從善導著作五部九卷入手,以《觀無量壽佛經疏》為核心研究善導的淨土教義,有釋見宗(2002)《善導《觀無量壽佛經疏》之研究》[10]、釋印居(2023)《善導大師淨土教學之研究》[11];還有從善導系祖師的著作來探討其往生彌陀淨土的思想特色,如釋覺融(2015)《善導系之淨土思想研究》[12]

綜觀先行研究成果,雖有探討善導彌陀淨土之往生因行,然未處理《觀經》所述三種往生正因,三福、三心、稱名念佛之關係及其對決定往生之影響,乃至未對善導「唯標稱名念佛往生」之思想做深入探究。因此,本文將探究善導《觀經疏》對「往生正因」之詮釋。 

二、善導與《觀無量壽佛經疏》

善導(613—681 年),俗姓朱,安徽泗州人(一說山東臨淄人)15,為淨宗祖師之一16,世稱「光明和善」,讚譽彌陀示跡[13],是淨土宗歷史上的集大成者,被認為淨土宗的實際創始人[14]。據《續高僧傳》卷 27、《佛祖統記》卷 27 和《往生西方淨土瑞應傳》等記載,善導與《觀經》之緣分頗為深厚。其初見《西方淨土變相圖》時,便立定往生極樂之願[15];後閱藏信手探卷,得此《觀經》為其有緣之經[16],而歡喜歎曰「修餘行業迊僻難成,唯此觀門定超生死。」[17],並由《觀經》悟「觀佛三昧」與「念佛三昧」,且於定中親見極樂淨土之莊嚴。後在長安,於光明、慈恩等寺大弘淨土教法,有「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之勝況。

善導的淨土思想依淨土三經,由印度龍樹菩薩(約 150-250)《易行品》、天親菩薩(約 400-500)《無量壽經優波提舍》及中國曇鸞大師(476-542)《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道綽大師(562-645)《安樂集》之教義一脈相承而集大成。[18]

現存著作有五部九卷:《觀無量壽經疏》[19],又稱《觀經四帖疏》[20],四卷,《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贊》二卷,《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往生禮贊偈》、《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贊》各一卷等。[21]

《觀經疏》由善導集記,為《觀經》之註疏,分四卷:第一卷名〈觀經玄義分〉,第二卷名〈觀經序分義〉,第三卷名〈觀經定善義〉,第四卷名〈觀經散善義〉;收錄於《大正藏》第三十七冊。此疏是在傳承曇鸞、道綽他力本願思想的基礎上,同時批判宗地論之淨影寺慧遠大師(523-592)、天臺智顗大師(538-597)和三論元匠嘉祥吉藏大師(549-623)等人[22]對《觀經》所做之註疏,非純粹之淨土教義,或說非彌陀淨土之真實義,而是以其所宗之教義詮釋《觀經》,為諸家諸宗思想之淨土,故善導在《觀經疏》直言「又向來解者,與諸師不同。[23]「諸師所判還成錯也。[24]「諸師所判義同前錯也[25]「今定立正宗,與諸師不同。[26]

從諸師對《觀經》的註疏可知,諸師認為《觀經》是以「觀佛三昧」為宗旨,其功德利益超於念佛三昧;然善導於《觀經疏》表明「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一心迴願往生淨土為體。」[27]善導認為,《觀經》是一經兩宗——「觀佛三昧」和「念佛三昧」為宗,同時以迴向願生極樂淨土為體性。 [28]此正是善導有別與諸師而立《觀經疏》念佛思想之特色。同時,善導著此疏之目的,在於破諸師之非,立淨土之宗義,顯彌陀之願意。即糾正古今諸師對於彌陀淨土法門的曲解與誤解,為淨土法門之教義樹立「以淨土經典及思想解淨土」的規範,如《觀經疏》結尾言「某今欲出此《觀經》要義,楷定古今」[29],善導謂此疏已請諸佛引證,確定其義為究竟[30];又明說在註疏時每日有聖僧來夢中指點內容[31][32],表明此疏契合釋迦牟尼佛、合乎十方如來出現於世間之本懷。善導又言「敬白一切有緣知識等:余既是生死凡夫,智慧淺短,然佛教幽微,不敢輒生異解,遂即標心結願,請求靈驗,方可造心」36,這是善導強調凡夫障重慧淺,當依佛言、祖語,且此疏為「諸佛證定」,當視如佛經,一心精勤奉持,依教奉行,不可亦不敢、不能隨凡夫性而生異解,自障障他,廢失往生之道。

 

三、善導對往生正因之詮釋

(一)三福正因

1、釋尊自開三福之目的

《觀經》稱「三福」即:「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33]三福總歸「世福」、「戒福」、「行福」,包括世間善業、小乘善業、大乘善業,是三世諸佛成就其清淨莊嚴國土之「淨業正因」。雖然每尊佛有其別願,然三福是共通的。

釋尊何以自開三福[34]?依《觀經》,緣由有三:一、應韋提希夫人之請,為樂修定善者說定善觀,如十三觀。二、為不能修定善者,佛自開散善三福業,如九品之前六品。三、為定善、散善皆不能修之人,說「非定非散、超定超散」之稱名念佛,如下三品。

依善導《觀經疏・序分義》卷二,釋尊自開三福之因,歸納有二:一、應散動根機[35]。善導認為,若依定善觀行之法詮釋往生正因則無法攝盡一切眾生,表明《觀經》所說定、散,其意不只攝定善之機,亦攝散善之機。二、引聖勵凡[36]。因諸佛因中皆修此三福成就淨佛國土度化眾生,故引三世諸佛聖人,以此激勵凡夫,欲令眾生破疑生信,發心歸向彌陀,願生淨土。

綜上,善導認為「三福」屬於散善[37],釋尊自開三福之目的在攝化散動根機之眾生,讓無法修定善的散機眾生,通過修散善三福之功德迴向往生極樂世界。而散動至極,如「死苦來逼,無由得念佛名」[38]的下品下生眾生,由「善友知苦失念,轉教口稱彌陀名號」,而稱名念佛,乘佛願力往生。可知,應散動根機之極法在口稱彌陀佛名;亦知顯開三福,正為顯開稱名念佛。

2、三福以三心攝歸念佛迴向得生

善導在《觀經疏·散善義》言:一明三福以為正因,二明九品以為正行44 

善導認為,三福是正因,九品是正行。三福是就法而言,說其行業之深淺,九品是就機而言,說其行業之勝劣。雖然三福與九品是一體,但在階位上有區別,故大師把二者區分為一者正因,二者正行。正因即法則,為行的範疇;正行,為行法則的各種場合。

在《觀經疏》「十一門料簡」之第四門「辨定三心以為正因」45中說明三福與三心密不可分之關係,善導認為修三福淨土行者,若無辨定三心,三福無法成為往生正因,三福行者必須「一心迴願」,方可得生。同時,善導提出第五、六門「機堪與不堪」[42]及「受法不同」[43],明示三福雖是往生正因,但散善之機有堪受與不堪受善法,說明不能堪受三福善法者,如下品上生與下品中生之機,只要「辨定三心以為正因」,即使以自力念佛修三福之正行,迴向亦可往生。

(二)三心正因

        善導根據《觀經》三輩觀之九品文,言一一品中皆有十一門料簡,其第四料簡「辨定三心,以為正因」[44],此是「三心正因」之來源。何謂「三心」,《觀經》言:

 

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45]

 

由經文可知,「三心」即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願生彌陀淨土之人,應當發此三種心。若能具足此三心,決定可往生極樂淨土,如善導言「發三種心,即便往生」,「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1、至誠心--《觀經疏》卷四:經云:「一者至誠心」。「至」者真,「誠」者實。

可知,善導將「至誠心」釋為真實之心,說明眾生願往生極樂世界之心當真實不虛假。接著善導又闡釋至誠心之深意: 

欲明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貪瞋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蝎,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

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縱使苦勵身心,日夜十二時急走急作,如炙頭燃者,眾名雜毒之善。欲迴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淨土者,此必不可也。何以故?正由彼阿彌陀佛因中行菩薩行時,乃至一念一剎那三業所修皆是真實心中作,凡所施為趣求亦皆真實。51 

 

此文表明一切眾生身口意三業所修之解、行二門必須從真實心所生起。凡夫心懷虛假,貪嗔痴充滿,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三業造作皆是有漏的「雜毒之善」。即使苦勵身心,精進修持,所修之業亦為有漏不實。若以雜毒之行業迴向求生清淨無為的極樂淨土是不能往生的。何以言之?因為阿彌陀佛的因地果覺是清淨無染,真實無漏的,因此眾生也必須從真實心出發趣求真實之業,才能與阿彌陀佛相應。說明了眾生當深深歡喜信樂,信順不疑阿彌陀佛之圓滿果德,極樂之殊勝莊嚴,發起真實之願往生心。

2、深心--《觀經疏》卷四,言: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52 

      深心,善導釋為深信之心,即捨掉自己,歸命阿彌陀佛,念佛往生。接著善導又言: 

亦有二種。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53

 

善導釋「深心」有二,一機深信,二法深信。機深信,即信機,深信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無始劫來於六道生死中沈淪,無有解脫;法深信,即信法,深信阿彌陀佛以四十八願攝化眾生真實不虛,諸佛證誠眾生稱念彌陀名號乃可往生,故眾生一心稱名念佛,乘托彌陀大願業力為增上緣,即可往生極樂世界

同時,善導將「深心」歸納於「就行立信」和「就人立信」,如《觀經疏》「深心釋」之文言:

 

次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是名為正。又就此正中,複有二種,一者一心專稱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若依讀誦等,即名為助業。除此正助二行已外,自餘諸善,悉名雜行。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回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54

 上文明確五種正行,歸納如下圖:

 

┌讀誦正行┈┈┈┈

├觀察正行┈┈┈┈

五種正行┼禮拜正行┈┈┈┈├助業

├稱名正行┈┈┈┈┈正定業

└讚歎供養正行┈┈

由上可知,善導詮釋以讀誦、觀察、禮拜、讚歎供養四種正行為助業,以第四稱名正行為正定業,以正定業、助業以外之行,統稱為雜行,「正行」與「雜行」為相對往生極樂淨土而言。善導認為「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業」的稱名正行,才是合乎阿彌陀佛願之行,凡夫也可由此得生彌陀報土。

3、迴向發願心--《觀經疏》卷四: 

三者迴向發願心。言迴向發願心者,過去及以今生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及隨喜他一切凡聖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悉皆真實深信心中迴向願生彼國,故名迴向發願心也。55

 

善導釋迴向發願心為「真實決定願往生心」,即願生極樂世界之心,說明願往生極樂淨土之人,所做一切善業功德,無論世善、出世善,皆非為求人天福報,亦非為求開悟,而是以真實心出發,迴向願求往生極樂淨土。

4、三心之關係

三心之關係,據《觀經疏》「三心釋」前後文,可知善導將三心總攝於深心。善導將至誠心釋為真實心。深心分釋為機、法兩種深信,機深信為深信自身無力修行,無有出離之緣;法深信為深信彌陀願力必定救護往生,捨掉自己,歸命阿彌陀佛願力不虛。迴向發願心釋為真實決定願往生心;同時,迴向所修之行,利益眾生,願求往生之心。「真實」作前置定語,說明「深心」與「願往生心」亦為真實。

《觀經疏》卷一,「三心釋」有言: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意,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意故,必得往生。56

可知,「南無」是「歸命」,「阿彌陀佛」是「念佛往生」,故「南無阿彌陀佛」之意為「皈命彌陀,念佛往生」。說明念佛即是歸命阿彌陀佛。歸命本身含有至誠心,若無至誠心,則無法歸命。歸命又是發願迴向之意。可知念佛之心即歸命之心,此歸命即是三心,合為一心,即「一心歸命」,正如天親菩薩《往生論》言「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57。說明三心即真實捨自歸佛,願生淨土之心,即念佛之心,可知善導將三心作為往生正因,是將心安置於所求淨土、所歸彌陀與所行念佛三者上面。

5、三心為助緣,稱名往生

《觀經疏》卷四:三心既具,無行不成,若不生者,無有是處58 

依善導所示,將三心總名為「具足三心」。三心若具備,則念佛之心理基礎便由此奠定,然「三心」屬心非行,無法代替眾生往生之行法,眾生往生西方,必須親自修持實踐。此表明三心是眾生進入稱名念佛之橋樑。可知,世尊宣說三心之目的,是以三心為助緣,一向專稱彌陀名號往生極樂淨土。

綜述,世尊所示「三福正因,九品正行」是顯義、權教,為顯彰「三心正因,念佛正行」之隱義、實教。善導宗歸念佛,以三心通攝定觀、九品為正因,迴入念佛往生極樂淨土。 

(三)稱名念佛為往生之正定業

善導在《觀經疏》卷四「深心釋」之文,依順阿彌陀佛第十八願所選定的往生行業,演釋念佛往生的心相和行法,特別判立「正、雜」二行,「正、助」二業,清晰明了地說明正確、必定往生淨土的念佛行業──正定之業。《觀經疏》卷四言: 

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是名為正。又就此正中,復有二種: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59

 

可知,善導所說念佛往生之「五正行」為:

1.    讀誦正行:一心專讀誦淨土三經等。

2.    觀想正行: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極樂依正二報莊嚴。

3.    禮拜正行:一心專禮阿彌陀佛。

4.    稱名正行:一心專稱彌陀。

5.    讚供正行:一心專讚歎、供養阿彌陀佛。

正行與雜行是相對於念佛往生而言,若非依善導解釋,不念佛願生,則無正雜二行之說。依正行約之可說有「五種雜行」,簡述如下:

1.    讀誦雜行:為往生極樂而讀誦淨土三經以外經典。

2.    觀想雜行:為往生極樂而想像極樂淨土以外的依正二報莊嚴。

3.    禮拜雜行:為往生極樂而禮拜彌陀以外的諸佛菩薩。

4.    稱名雜行:為往生極樂而稱念彌陀以外的諸佛菩薩名號及咒語。

5.    讚供雜行:為往生極樂而讚歎供養彌陀以外的諸佛菩薩。

善導何以將往生之行分為「正、雜二行」,歸納其因有二:

1、稱名正定業順佛願故--《觀經疏》卷四,言: 

又就此正中,復有二種: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60

 

可知,稱名正行為往生正定之業,因「順佛願故」,一切回歸到彌陀的大願力。「正定業」有二義:正選定之業、正決定之業。前者就彌陀而言,阿彌陀佛於二百一十億諸佛誓願中,選捨一切諸行,不為眾生往生之因願;獨選定念佛一行,作為眾生往生之因願。後者就眾生而言,眾生信順此願,稱名念佛,則往生決定。

2、正行與雜行相對得失

善導在《觀經疏》卷四,明正行和雜行相對之得失: 

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餘諸善,悉名「雜行」。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61

 

此「往生行相」既有「正雜二行」,便有「二行得失」,其得失有五種,如下:「正行五得」:與彌陀親、近、無間、不用迴向、純。「雜行五失」:與彌陀疏、遠、有間、必用迴向、雜。

不論五種雜行,或諸善萬行,皆佛教之修行法。善導言「正雜二行」,只是從行業的性質來講,雜行是屬於「聖道門」、難行道、自力,亦即是此土從凡入聖的行業;而正行是屬於「淨土門」、易行道、他力,亦即是彼土得生證入的行業。此二者的性質、利益完全不同,善導作此二行之判,舉出「二行得失」,有褒貶和廢立之意。就往生淨土而言,亦即褒正行,貶雜行,而勸導淨土行者實踐正行、捨棄雜行。

概而論之,善導以稱名念佛為往生之正定業,並引導眾生修五正行,於行住坐臥、二六時中,所緣對境皆不離彌陀名號、極樂莊嚴、淨土經典:一心專讀誦淨土三經等;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極樂依正二報莊嚴;一心專禮阿彌陀佛;一心專稱彌陀;一心專讚歎、供養阿彌陀佛。

(四)三種往生正因之含攝關係

1、 稱名念佛具足三心

彌陀名號以三心為體,稱名之人,自然具足三心,此乃彌陀名號願力、功德力之所攝。因名號至極真實故,一心稱名即是「真實心」;稱名順彼佛願故,必得往生,即是「深心」;稱名正定業故,心住於必得往生之想,即是「迴向發願心」。念念相續念佛,內有三心,外在展現念佛的行儀。所謂「就行立信」,行有正行,有雜行,不依雜行而立信;有助業,有正定業,亦不以助業來立信,而是就念佛之行,有念佛之行必然往生,三心亦在此中。善導釋三心結歸於深信之心,深信之心結歸在就行立信之正定業,順彼佛願故。正定之業者,即是稱佛名[48]。如善導釋言: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49]

 

「歸命」即「捨棄自身,歸命彌陀」,即是「二種深信之深心」,又是「至誠心」。善導釋三心、機法兩種深信,其目的要歸入一向專稱,以行攝信。同時,信也可攝行,行亦可攝信,然終歸於行。一心稱名,自然具足三心。

2、 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善導在《觀經疏》中詮釋《觀經》特色,云:此《經》(《觀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50]

分析《觀經》宗旨,云: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一心迴願往生淨土為體。[51] 

又在《觀經疏》結尾總結淨土法門之「二尊二教」指出: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52] 

由上疏文,可知善導《觀經疏》之觀點,往生行因在於「稱名念佛」。如「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名號得生」[53],「一日七日專念名號得生」[54] ,「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55],「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56]。「信行一體」之三心依名號而存在。於「就行立信」之文,表明離開念佛正定業則不存在信心,亦無真實願心,說明念佛則無三心,更不論往生。

綜上所述,可知定、散是眾生隨緣雜善之行,不順彼佛本願[57],不名正定之業,縱然迴向,可得往生,亦有不得往生。若執著定散,不具足三心,則不得往生;若具足三心,打破執著定散之機情,即得往生。「三心」一言以蔽之,即捨自歸佛之心,捨定散自力情執,歸入彌陀願心之「機法二種深信」。此心真實不虛,則說為「至誠心」;此心為求往生,則說為「迴向發願心」。

善導強調,三心以彌陀名號為體,三心一體皆歸稱名念佛。就彌陀而言稱六字名號,眾生領納而稱為三心,此正是以果地覺(名號),為因地心(三心)。三心名號為體故,發得三心為契入名號之體,則有一向專稱佛名之用,以此之故說為乘佛願力,釋以「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58],並非直接以定、散二行迴向即為乘佛願力。故知三心為定、散行人乘托佛願之轉機,歸入稱名之秘鑰。

同時,善導引《無量壽經》釋「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59],來蕩除定散行人自力情執,得生不在定散,唯在佛願之稱名念佛。若直接以定散即為乘佛願力者,令人易執於定散,漏於佛願,則與善導釋義背道而馳。 

四、結語

      本論文依善導《觀無量壽佛經疏》之觀點,世尊自開三福,為引導福善行人歸入專修念佛,而為無福惡人直說念佛。由探討可知修三福人,未入一向專念之前,即以三福回向求生,若不回向即不得生;已入一向專念之後,雖行三福而不執己善,尤然一向念佛人。

其以「至誠心」是真實之心,是為往生的不偽之心;深心是深信佛的願力及稱名念佛之心;迴向發願心是迴向所修之行,普度眾生,願求往生之心。此三心總其名為「具足三心」,即將心安置於所求淨土、所歸彌陀與所行念佛三者上面。可知善導格外重視「具足三心」,以「具足三心」作為淨土往生正因,即「三心」具備了念佛之心理基礎。然此無法代替眾生之往生「行」,欲往生西方,必須親自修持實踐,即「三心」為眾生進入專修念佛之橋樑。是故,世尊宣說「三心」之目的在於:以三心為助緣,一向專稱彌陀名號往生極樂世界。同時,本文意在彰顯善導於《觀經疏》末尾總結淨土法門之核心教義:《觀經》一部,世尊雖然宣說了定善十三觀、散善三福九品二種念佛方法,然其本意在於眾生一向專念彌陀佛名。

概而論之,此三種往生正因,有通別、隱顯之義。本文善導獨舉「稱名念佛」一法為往生正因,並以稱名正因通攝三福、三心之正因。以決定正因來論述說明具足了「三福」,也不一定具往生條件,還需以「稱名念佛」正因通攝三福,決定正因,又以「三心」正因,決定依「稱名念佛」所修的三福差別。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6ccc7d15&aid=180865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