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禪定-略說
2024/09/24 11:48:23瀏覽89|回應0|推薦0

    釋印順《佛法概論》第十八章 戒定慧的考察

禪定的本質,不外乎厭此欣彼,厭塵欲而欣心樂。由於禪定的離欲,所以初下手時,先呵五欲……一般的禪定,也有觀慧,如厭此欣彼的「六行觀」;又如四無色的「唯心觀 」;「不淨觀」與「九想觀」等,……佛法常說依定發慧,所依的定不必是極深的,多少能集中精神就可以了。所以不得「根本定」的,或但得「未到定」的,但是一念相應「電光喻定 」的,都可以引發勝義慧,離煩惱而得解脫。

從禪定的本質及修定的次第,可說是厭下欣上、厭穢欣淨,厭熱腦欣清涼、厭輪迴欣解脫,相續不斷的捨離再捨離,直到《心經》所說: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是一種減法、捨離,減到無可減,無可捨、無可離的極致,才是涅槃(寂滅、無所有)《老子》:「為道日損,又損,以至於無。

心住細心住欲界

        粗心住:粗心就是心粗到自己在想什麼都不知。關鍵在「住」上,心能停在一個境上。我們平常粗心是住不了,念頭如洪水衝過來,不自主隨環境,業力而流轉。生世都如此。感覺哪裡好,心就粘在哪裡,散亂慣了就難控制。入粗心住,雜念少了,不再胡思亂想,心念還在六根跑。一般人專注地坐了幾天,跑掉,收回,週而復始強制,可以一會兒,是用意識去專注,每個人可能有。身心穩感受,習慣了,坐下就盤腿不動。

      細心住:從散亂心入禪定調適,習慣於身心寧靜(有細心住,說話諧無棱角)心念很微細,身體自動平衡,坐久不疲倦,是持身三昧

前兩種是,不是。暫時機遇不穩。細心住法喜,生活成對比:是從外到內從粗到細,快樂到心裡。生起一種善法欲,能回到根本原始寧靜。

欲界粗心住是將妄念捉回,入欲界,得安詳,心念不必控制,自動平穩,妄念不隨時冒出,任運不動。

粗心住,細心住,欲界,明境暗境都過了,就是未來,時間很短,一片空白,事物很清晰,功夫到了就開悟,是見地。

    未到地(根本)各有其「未到地」,剎那剎那,為初未到地,捨鼻舌二識,不食人間煙火。滅五蓋(疑)入初。若於日常應緣中除五蓋,雖不打坐入,其心已成熟。《大智度論》云:

正觀,亦能斷結者名……牢固,相續久住,出入意不捨者名……若有,亦有者名……不為嬈亂風所吹動者名

說欲界雖多散心,有少部分,為欲界電光,不永續,速滅失,時有時無。行不在乎得,自問有多少餘習?

-------------------------------------------------------------------

那,心體寂靜,能審慮事物--靜(止)(觀),慧等持;思維修(觀想)三摩地(正受):「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種類很多,有淺有深,四大類:1.世間2.亦世間亦出世間3.出世間4.非世間非出世間下手方法:

1.(數、隨)--,生色界無色界天凡夫2.(種種形色)--我空偏真小乘,3.(直觀當下心念或不生滅覺性)--我法二空大乘

    世間是一切出世根本;有四無量四無色--十二門。初觀出息入息(安那波那),攝心而數,從一至十。氣息調和,心不馳散--「住」。逐步增進,心念漸細漸少--「住」。

   心明朗,仍有身心感覺--欲界

   心空寂,不覺有身有物--未到,能生初,但還沒到。此後,心身「動八觸」,是心理變化,引起生理反應,入初現象。

    色界四禪

生喜樂」,已離欲界苦,生喜樂,心一境性.住(制心)一處--「念住」。(尋)、(伺)、(粗)、(細)、一心

厭離覺觀,加功進修,不受不著,得入二禪。(近分)

生喜樂」,力攝持,身心喜樂,心息相依,呼吸漸停,頭腦清明,身體輕靈,入「氣住」。二具有內淨一心四德。

而後厭離二過失,滅「喜」,心澄,入三(近分)

離喜妙樂」,力相應,心無喜受,而妙樂,心脈趨緩,入「脈住」。一心五德。

最後,離三過失,破析滅除「樂」想,出入息斷,心如明鏡不動,入四(近分)

捨念清淨」,離了喜樂,住於受,一味清淨,有不苦不樂一心四德,是世間真實

四無量心:在四中間,觀想受樂受苦樂而歡喜不苦不樂。先從至親觀起,推及其他五道,以無量眾生為所緣,能感大福。

 

四無色定

厭離色界,滅三種色:1.可見有對色(青黃等色塵),2.不可見有對色(聲觸四塵),3.不可見無對色(無表色),緣虛空而入定-「無邊處定」。其次緣心識而入定-無邊處定」。緣空外定,緣識內定,依內依外非寂靜,繫心無所有處而入定-「無所有定」。「識」有想,「無所有」無想,雙遣二相,不見有無,一心緣中,念念不捨-「非想非非想定」,三界中最微妙,凡夫證入此定,誤為涅槃,雖能伏末那識,故「非想」,但阿賴耶識似盡未盡,故「非非想」,入此定中,雖沒粗煩惱,但有十細—觸作意思,欲勝解慧(五遍行+五別境)仍是虛誑,不離三界。

 

(色界四禪),(四無色定四無量心)。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五,異名有七:

(1)三摩呬多:samāhita,等引。遠離心浮(掉舉)沈(惛沈)而平衡,身心俱安;由自力引起(功德),修此定,離諸煩惱,而引發勝妙功德。通有心無心,但不通散位。

(2)三摩地三昧:samādhi,等持,正心行處。修此定,心則端直,安住一境而不動,平等攝持。通於定散,限有心位,不通無心,為定

(3)三摩鉢底 samāpatti,等至。修此定,正受現前,大發光明,慶快殊勝,處染不染,無有退轉,已至身心平等。通有心無心,不通散位,定

(4)馱那演那dhyāna,靜慮,禪。澄神審慮,專思寂想--鎮靜念慮(分別),通有心無心有漏無漏,限色界定,不通無色。

(5)質多翳迦阿羯羅多cittaikāgratā,心一境性。攝心一境,策勵正勤而修習,心集中於一對象,定

(6)奢摩他 śamatha,正受止息諸根惡不善法,能滅一切散亂煩惱,離邪亂想念,止心寂靜意,僅限於有心淨定。

(7)現法樂住drsta-dharma-sukha-vihāra。修習禪定,離一切妄想,身心寂滅,現受法喜樂而安住不動,於現世由淨定無漏定享受法樂,限於色界四根本定。

《成唯識論述記》:等引,引等故名等引,身心中所有分位安和性,平等名之為等,此由定力此位生,引生等故名為等引。等所引故名等引,在定位身心平等,由前加行入定之時,定勢力制伏沈掉,名之為等,此等引生定分位,此定位定數,從前加行得名,名為等引,等能引等持,平等持心,等但於境轉,名為等持,通定散等至,亦有二義, 一云至等,在定定數勢力,令身心等有安和相, 至此等位,名為等至;二言等至,由前加行伏沈.掉等能力,至此安和分位,名為等至, 此等引,大義少同

意譯

音譯

廣狹

定散

有心、無心

強調

三摩呬多

側重「能引所引」

三摩缽底

身心平等安和「平等」

三摩地

散定

有心

離昏/平等持心,心一境性

三摩地(等持):正定,心一境性,現法樂住,1.正直平等2.善心一境3.相似相續

—有慮無靜(散風所動)粗/細欲界定→未到地定

四禪—有靜(等引)有慮(遍觀):四念住,發神通,斷煩惱結,生諸功德。

無色—有靜無慮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10:「菩薩依八背捨,九次第定……因中厭離煩惱,名背捨;後具足觀.煉.熏.修,發真無漏,三界結盡,爾時背捨,轉名解脫。」「離諸欲,離諸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如是次第入二禪,三禪,四禪,空處定,識處定,不用處定,非有想非無想處定,滅受想定,是名九次第定。八背捨:棄三界五欲,捨諸有著心。修此觀能發無漏智慧,斷三界見思煩惱盡,證阿羅漢果。《老子》:「為道日損,又損,以至於無。」

(欲)1.內有色相外觀色,2.內無色相外觀色,(色)3.背捨, (無色)4.虛空背捨,5.識處背捨,6.無所有處背捨,7.非有想非無想處背捨,(過三界)8.滅受想背捨

心不相應行法-無心定(滅心/心所法而住):1.無想定」(異生凡夫/有漏業),定中一切心識停止,如冰魚蟄蟲,滅第六識分別見,餘諸邪見未能斷盡,不入聖果,生於色界第四禪無想天。2.滅盡定」(佛及俱解脫阿羅漢/無漏業),滅受想定。滅第六識及第七識染分,生於無色界第四「非想非非想(有頂)天」。

三種

世間二種:

一,根本味--(色),四無量,(無色),十二門。厭欲界散亂者修,欲大福者修四無量,厭色籠者修四空。為生一切出世善法根本,故名根本。又闇證而為觀慧,故名隱沒。於其禪定生愛味,故名有垢。所觀境界不分明,故名無記(此中出世善,非於四.四無量.四空直生,乃以為所依,更謫觀而生)。

二,根本淨--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慧性多者修六妙門,性多者修十六特勝,慧均等者修通明。根本前同。是不隱沒,無垢,有記,上相反。

然而前根本味,為凡夫外道厭下地欣上地。以六行觀佛弟子以八聖種因而發有漏智,無生無漏智,故名為世間

根本淨,利根外道凡夫,於佛出世前亦修之因而發有漏智,故名為世間。但逢佛出世,聞佛說此法,則得依而直發無漏智,純有漏殊別,稱為亦有漏亦無漏。

出世(觀練熏)四種。

想,背捨,勝處,一切處四種。觀為觀照,明觀照不淨等之境,故名觀。

,九次第。練為鍜練,,行用未調練,出入中間,尚雜異念,此自淺至深,順次鍜練四滅盡,不雜異念,故名練。又以無漏鍜練有漏,故名練。俱舍名之靜慮。但彼局於四。今為通練八地

,獅子奮迅三昧。熏,熏熟自在,前九次第,但得順次入,未得逆次出,今順逆進退自在,如師子奮迅。又能除異念間雜如師子奮訊而拂塵土。

超越三昧法,治前使精妙。前,雖逆順隨意。但次第無間出入,未得超越自在出入。更治前,方得超越遠近(如自初地至三地近超,至滅盡為遠超云),出入自在,故名為超越。

此觀練熏修之四種,雖是緣有為法。而能離欲過,不俟觀諦理。以是能發無漏智,稱為出世間。但依小乘,則俱舍/成實皆是觀有為法故是為有漏。彼宗無漏智,局於觀謗理理觀。問若以發無漏智,而為出世,如彼未至中間乃四下三空九地,亦依而發無漏,亦可稱為出世間,何以彼為世間耶?答九地發無漏智,非單用其而發,但以此為所依,必觀謗理,方發無漏智。九想不然。直以發無漏智不得為例。

出世間上上,地持經九種大一,自性,修之,觀心實相,於外不求。二,一切,能得自行化他一切功德。三,,為深妙難修之四,一切門,一切禪定,皆由此門出。五,善人,大善根眾生所共六,一切行,大乘一切行法無不含攝。七,除惱,除滅眾生苦惱。八,此世他世樂,能使眾生悉得二世樂。九,清淨淨,惑業斷盡,得大菩提淨報。清淨相,亦不可得,重曰淨。

俱舍論立三種謂之至:一,至,煩惱相應。通於四四無色八而在於中起貪愛。味著妙境,因而名為味。此時失墜其。何則?以為純善,不善相應故也二,至,無貪等之有漏善法相應而起。故名為淨,即是味所味著。是亦通於八三,無漏至,無漏智相應是為無漏,非為味所味著,此無漏依色界下三無色七地淨而起。有頂地,心昧劣,不能生起無漏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6ccc7d15&aid=181093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