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7/09 10:44:27瀏覽263|回應0|推薦0 | |
「一念」的十種相[1](象山慶24.7.9) (一)極短之時(時間) 《仁王般若經》上:「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之一剎那(0.018秒),經九百生滅。」 一念×90剎那×900生滅=8100。 《菩薩處胎經》云:「一彈指頃,有32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識。佛之威神,入彼微識中,皆令得度。此識教化,非無識也。」 《往生論註》上:「百一生滅名為一剎那,六十剎那名為一念。」 《摩訶僧祇律》17:「二十念名為一瞬頃,二十瞬名為一彈,二十彈名為一羅豫,二十羅豫名為一須臾,日極長時,有十八須臾,夜極短時,有十二須臾,夜極長時,有十八須臾,日極短時,有十二須臾。」此即一晝夜為30須臾,一須臾20分為一羅豫,一羅豫20分為一彈指,一彈20為一瞬,一瞬20分即為一念。一日一夜有30須臾,1.2萬彈指,24萬個「瞬間」,480萬「剎那」。推知「一剎那」是0.018秒。 《大智度論》30,引經論謂「一彈頃有六十念。」 《華嚴探玄記》十八,謂「剎那茲云念頃,一彈頃有六十剎那。」此二說可為同意。彼《翻譯名義集》五,謂「剎那,毘曇翻為一念」者,亦即以一念與一剎那解為同義也。 《觀無量壽經》:「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 《法華文句》8上:「一念,時節極促也。」 《教行信證文類》三末:「一念者,斯顯信樂開發,時剋之極促。」[2]
(二)對境之思 天台以陰妄剎那之心,或以本覺靈知之自性為一念。 淨土門,其說不一,如日本幸西氏,稱彌陀果體所成就之佛智,為一念,所謂「一乘即弘願,弘願即佛智,佛智即一念」是也。 日本親鸞氏,以聞名信喜之心,為一念,《教行信證》六,所謂「一念云者,信心無二心,故曰一念,是名為一心。」是也。 又依《選擇集》上,則謂「念與聲是一。」其證則引《觀經》下品下生「使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論十念即為十聲。故誦經謂之念經,稱佛名謂之念佛。雖通於觀念、稱念,而彌陀之本願為稱念,故一念十念之念,稱佛之聲也。按義寂之《無量壽.經疏》曰:「此言念者,謂稱南無阿彌陀佛。經此六字頃,名一念。」同疏一曰:「言一念者,以事究竟為一念,非唯生滅剎那等。」《無量壽經》上曰:「乃至十念。」同下曰:「乃至一念。」即一念十念之義也。《宗鏡錄》卷73 問 :由二取習氣,成生死者。必因現行功能,方成習氣。且現行何法,熏成生死。答 : 初因無明不了發業。次因情愛貪著潤生。故云從癡有愛,則我病生。以癡愛故,則念念相續,當知念即生死。經云:起一念善,受人天身。起一念惡,受三塗身。故知日夜念念,造未來生死之身,有何窮盡。《安般守意經/序》云。彈之間,心九百六十轉。一日一夕,十三億意。意有一身,心不自知,猶彼種大也。 科學的證明,一秒鐘2100兆生滅,一個生滅就是一念。我們的身體,起心動念,乃至於一切萬物,是在這個頻率之下的幻相。 《文選.李陵答蘇武書》:「每一念至,忽然忘陵。」《文選.江淹詣建平王上書》:「是以每一念來,忽若有遺。」梁.沈約 《卻出東西門行》:“一念起關山,千里顧兵窟。”唐.陳鴻 《長恨歌傳》:“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復墮下界。”宋.蘇軾 《次韻致政張朝奉仍招晚飲》 “我本三生人,疇昔一念差。”陸游 《自規》詩:“忿欲俱生一念中,聖賢亦本與人同。”《兒女英雄傳》36回:“你可曉得一念不違天理人情,天地鬼神會暗中呵護,一念背了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也會立刻不容。”
(三)一念無明[3](四住地) 在最初無妄想的狀態之中,突然一念煩惱生,由一念心動,眾生繼續受生而輪迴生死。一念無明的由來,乃阿賴耶識含藏的煩惱種子所生。二乘法,我見是一念無明的根本。大乘法,一念無明為四住地煩惱(見一處、欲、色、無色界愛)。一念無明,是二乘菩提所斷的惑;在大乘法所斷為見惑與思惑。四住地是基於我見,是二乘解脫道的三縛結、五下分結、五上分結。眾生無始劫以來,薰習一念無明, 我見與我所的貪愛。無始劫來與見聞覺知心剎那相應,能生一切世間法的煩惱。如是四種煩惱未斷之前,一念滅又生,念念不斷;乃至證四禪八定,忽生一念我見或我執,令意根意識不能永滅,不能入住無餘涅槃。如是一念又一念繼起,令陰(色、受、想、行、識五陰)、界(地、水、火、風、空、識六界)、入(眼、耳、鼻、舌、身、意六入)、我(我執)不能斷,而流轉生死。住於其境界中,不知是妄,執著不捨,故名住地。 一念無明是煩惱障,「無始」無明是所知障。明心見性斷除一念無明之「見一處住地煩惱」,其餘三種是修所斷煩惱,在悟後對境中修除。無始無明不礙眾生出離三界,只礙成佛。阿羅漢不破無始無明,不如佛陀果位究竟。破無始無明的同時,就一併斷除一念無明中的三縛結,漸離三界生死。
(四)一念三千[4](空間) 天台智者大師《摩訶止觀》云:日常生活的一念心起,當體即具三千諸法。一念者,一心也,起心動念之間聚足三千諸法--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及佛(十法界),每一法界攝具其他法界,為百法界。一切法有真如實相之「十如是」,百法界各具十如而成千如。每一如含攝「三世間」,為三千世間,或三千諸法,是一切法的總稱。《摩訶止觀》「第一觀不思議境」: 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即成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 懷則《天台傳佛心印記》: 善惡不出十界,十界性融互具成百界,界十如則成千如,假名一千,五陰一千,國土一千。如此三千現前一念修惡之心。本來具足非造作而成。 「一切法」的根本,於地論師云「清淨心」或「法性心」,攝論師云「阿黎耶識」,兩種皆「思議境」,各據一邊。天臺所云「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縱非橫,非一非異」,既不是「(先)一心(後)生一切法」之縱,亦非「心一時含(藏)一切法(之阿黎耶種子)」之橫,而是「日常的現實心」與「所有諸法差別相」不離,同起同滅。一念心起,當體即具「三千世間相」,是「不思議境」。[5]
(五)一念萬年 第八識如來藏雖能隨外界的五塵,在五勝義根大腦中,如實變現內相分六塵境;又隨第七識意根及三界愛,出生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來了別六塵境界。但祂是本來、自性,無始以來,不曾與六塵境界相應,也不曾對六塵起一念,未來無始劫之後,永皆如此。《占察善惡業報經》卷2: 若有眾生欲向大乘者,應當先知最初所行根本之業。其最初所行根本業者,所謂依止一實境界以修信解,因信解力增長故,速疾得入菩薩種性。所言一實境界者,謂眾生心體,從本以來不生不滅,自性清淨,無障無礙,猶如虛空。離分別故,平等普遍,無所不至,圓滿十方,究竟一相,無二無別,不變不異,無增無減。以一切眾生心,一切聲聞、辟支佛心,一切菩薩心,一切諸佛心,皆同不生不滅,無染寂靜,真如相故。」如來藏心體是從本以來不生不滅,自性清淨,又離於分別,且究竟一相,不變不異,無增無減;凡夫眾生,聲聞辟支佛、諸佛菩薩,同是不生滅、無汙染的真如心,無二無別。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14: 唯大達超證之士,奮利根勇猛,一徑截斷則無難。……凜然全體現成,……自然無怖畏,只有清虛瑩徹,無一法當情,如懸崖撒手,棄捨得無留戀,一念萬年、萬年一念,覓生了不可得,豈有死也?」 因緣成熟,一念相應,就能現觀如來藏無生死,而所變現的世間法,是虛妄如幻,無可留戀;因此心得決定,如實安住在現觀的般若智,入不退轉住,「一念萬年、萬年一念」是大乘證悟者的現觀智慧。
(六)一念相應 1.現前一剎那之念與空理契合,始覺與本覺之自性不二,則物亡境滅,了達其本性。《法華玄義》二:「果即一念相應,大覺朗然,無上菩提為習果。」一念者,靈知之自性,如佛果之理智冥合,不二之當體。 2.五地以上之菩薩,一念之間,真諦與俗諦二智並起;二諦無差別,故能相應。 3.無間道金剛喻定相應之智,唯為一剎那也。《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93: 從此無間,以一剎那金剛喻定相應妙慧,永斷一切煩惱、所知二障、粗重習氣相續,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大乘起信論》: 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 《大智度論》92: 住如金剛三昧,用一念相應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時名為佛,一切法中得自在。 4.行者一念之信,與佛智、佛心、彌陀之本願相應,則能所無二,信智唯一,念念相續,必定往生。彌陀名號是陀羅尼,隨時隨地、隨心隨緣, 一念相應,如箭射地,無不中的。任何人於任何心境,任何因緣下,一念就感應道交,這是萬德洪名的位格。《徹悟大師遺集》卷上: 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吾人現前一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終日不變,終日隨緣。夫不隨佛界之緣而念佛界,便念九界;不念三乘,便念六凡;不念人天,便念三途;不念鬼畜,便念地獄。以凡在有心,不能無念。……凡起一念,必落十界,更無有念出十界外;以十法界,更無外故。每起一念,為一受生之緣,果知此理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以我具佛之心,念我心具之佛,豈我心具之佛,而不應我具佛之心耶。……最初迷真起妄,則曰一念妄動,末後返妄歸真,則曰一念相應,是則起妄之後,歸真之前,更有何法,能外此一念乎。是故一念悟,隨淨緣即佛法界;迷隨染緣,即九法界。十方虛空,是此一念迷昧,一切國土,是此一念澄凝,四生正報,是此一念情想合離,四大依報,是此一念動靜違順。唯依此念,變現諸法,離此念外,無法可得。……今以此念。念於西方阿彌陀佛,求生極樂淨土,正當念時,西方依正,在我心中,而我此心,已在西方依正之內,如兩鏡交光,相含互照,此橫遍十方之相也。若約豎窮三際,則念佛時,即見佛時,亦即成佛時,求生時,即往生時,亦即度生時,三際同時,更無前後,帝網珠光,難齊全體,南柯夢事,略類一班。此理,悟之最難,信之最易,但能直下承擔,終必全身受用,可謂參學事畢,所作已辦矣。如或未能,但當任便觀察,隨分受用耳。……苟以此心緣念彌陀,求生淨土,得不見佛往生乎。但此一念,不可僥倖而致,必須存之以誠,操之有素。是故吾輩於此一句彌陀,千念萬念,以至終日終年念者,無非為熟此一念而已。果得一念純熟,則臨命終時,唯此一念,更無異念。智者大師云:臨終在定之心,即淨土受生之心。
(七)一念信解 聞法而不疑,乃至豁然開悟。《法華經》卷五︰ 其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德無有限量。 又,《法華文句》卷十︰ 今釋一念信解者,謂隨所聞處豁爾開明,隨語而入無有罣礙,信一切法皆是佛法,又信佛法不隔一切法。不得佛法,不得一切法,而見一切法亦見佛法。 釋聞達《妙法蓮華經.句解》第六: 其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不可計數,乃至能生一念信解,下至一念生信解心,所得功德無有限量。一念信心功德無限,何況具足深心信解。……一念信解所得功德,勝歷久劫,行於五度,良由五度是福,福是有為,慧出生死,以福此念,云何能及。若人悉無有一切諸疑悔,若人悉無諸疑悔心,深心須臾信,其福為如此,信佛妙乘,願求佛道,名為深心,若復有人於須臾間,起大信心,其所得福,過於五度。其有諸菩薩,無量劫行道,其有菩薩多劫行道,聞我說壽命,是則能信受,上上根器,久植善因,聞佛所說壽命長久,是智慧人,則能信受,如是諸人等,頂受此經典。」 一念信解的階位,有各種異說,如《法華經文句》卷十︰「若直聞一句而生隨喜,如現在四信格其功德。」其為觀行位(五品弟子)的初隨喜品。又說︰「如是信解名鐵輪位,又一解未是具足鐵輪,乃是十信之初心,其人未得六根清靜,故非鐵輪正位也。」為相似位(十信位),或十信初心。日.聖聰法師<名號萬德鈔>: 《法華經》說:「一念信解之功德,勝五波羅蜜之行」,誠然殊勝;然五波羅蜜之 行,難勝六波羅蜜之行,故彼一念信解之功德,是有上功德也。……此彌陀名號,一念既得無上功德,更有何功德可為喻乎!爰知:餘行小利也,念佛大利也。
(八)一念隨喜[6] 《法華經.法師品》曰:「如是等類,咸於佛前,聞妙法華經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隨喜者,我皆與授記,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聽聞佛法之時,生起信仰、歡喜之一念。或謂一心尊仰佛陀而皈依之。明.如愚《妙法蓮華經知音》卷六: 隨喜者,准《華嚴行願品》,為十八願中之第五願,謂凡見聖凡小大所作功德,乃 至一塵,皆往詣其處,而隨分歡喜也。以見聞隨喜往古來今之事,始能生如實智,為眾生如實而說,不錯謬故。況隨喜此經,功德甚大,故與校量。<法師品>佛滅度後,一念隨喜者,得記義也。上品佛子住此地,是則佛受用,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前二句,法師功德品明也,以六根清淨功德,是同佛之受用故。後二句,此品明之,以往詣僧坊,勸人坐聽,行則感上妙象馬車乘,坐則感帝釋梵王等座,是常在於中經行及坐臥故。又<從地涌出品>上行等菩薩會言,我等隨喜。今校其功德,使彼不唯隨喜,且發心佛滅後,受持得囑累也。 或有人疑曰:「《法華》之『一念隨喜』者,深達非權非實之理;今言十念者, 何故知是十聲之名號乎?」釋此疑者,《觀無量壽經》中,說下品下生人之相言:「造五逆十惡,具諸不善,至臨終時,始依善知識之勸,僅稱十遍名號,即生淨土。」此更非靜觀深念,唯口 稱名號也。言「汝若不能念者」,此顯不能深思之旨也;說「應稱無量壽佛」者,此勸唯深稱佛號也。言「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 十億劫生死之罪。」言「十念」者:唯稱名十遍也,本願之文,準此可知。九)一念往生 《無量壽經》:「諸有眾生 聞其名號 信心歡喜 乃至一念 至心迴向 願生彼國 即得往生 住不退轉。」日.隆寬上人〈一念多念分別事〉: 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者,憑「一念無上功德」,仰「一念廣大利益」故也。然而命若延者,此一念即成二念、三念;此一念如是累積,即成一時,二時;即成一日、二日、一月;即成一年、二年;即成十年、二十年、八十年,相續延長故,便知如何生存至於今日矣!…… 無離一念之多念,亦無離多念之一念。…… 凡固執一念,或堅思多念之人,臨終必惡,皆背本願故,推量可知。 法然上人往生後,淨土門諸流派各各主張自說,建立異義。 「一念多念」之諍論,即是其中之一。「一念義」者:往生淨土之業在於一念信心,一念成辦故,不以稱念為要,經說「乃至一念」故,往生之因一旦決定,則此後可以不必稱念;若欲累積數者,反成不信佛願,因而嫌多念稱名。如是重一念之功,誇一念輕多念。 「多念義」者:往生淨土之事,非到臨終之際不能決定故,應多念稱名,積習而成,故經說「乃至十念」等,若言一念業成,不契佛願,故應盡其一生,盡己之力,努力稱名。如是積多念之功,慕多念輕一念。 如此偏執,弊害續出故,隆寬上人憂之,乃作此篇,引用經釋十五文之明證,以示諭「一念多念」皆不可偏執之旨。法然上人云:「信取一念往生,行盡一形稱念」,若偏執一邊,可能誤己誤人。
(十)一念瞋心 《大方廣佛華嚴經》:「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本來有百萬個成就道業的門路,由於一念瞋心,就都沒有了,堵住了成佛的大道。「多瞋眾生慈悲觀」,觀想慈悲的內涵,可降伏瞋恨。個性較剛強,瞋心較重的人,要修慈悲觀來降伏,否則行善積德,也易一時起瞋而流失。《徹悟大師遺集》卷上: 吾人現前一念,緣生無性。無性緣生。不生佛界。便生九界。若約緣生無性。則生佛平等一空。若約無性緣生。則十界勝劣懸殊。阿祈達王臨終。為趕蠅人以拂拂面。一念嗔心。遂墮為毒蛇。一婦人渡河失手。其子墮水。因撈子故。與之俱沒。以慈心故。得生天上。夫一念慈嗔。天畜遂分。則此臨終之緣生一念。可不慎乎。 《印光大師文鈔嘉言錄》雜著44: 瞋者,見境而心起忿憎之謂。富貴之人,每多瞋恚。以諸凡如意,需使有人。稍一違忤,即生瞋怒。輕則惡言橫加,重則鞭杖直撲。唯取自己快意,不顧他人傷心。又瞋心一起,於人無益,於己有損。輕亦心意煩躁,重則肝目受傷。須令心中常有一團太和元氣,則疾病消滅,福壽增崇矣。昔阿耆達王,一生奉佛,堅持五戒。臨終因侍人持拂驅蠅,久之昏倦,致拂墮其面。心生瞋恨,隨即命終。因此一念,遂受蟒身。以宿福力,尚知其因。乃求沙門,為說歸戒。即脫蟒身,生於天上。是知瞋習,其害最大。華嚴經云,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古德云。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學菩提道,忍辱護瞋心。如來令多瞋眾生作慈悲觀者,以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既是過去父母,則當念宿世生育恩德,愧莫能酬。豈以小不如意,便懷憤怒乎。既是未來諸佛,當必廣度眾生。倘我生死不了,尚望彼來度脫。豈但小不如意,不生瞋恚。即喪身失命,亦只生歡喜,不生瞋恨。所以菩薩捨頭目髓腦時,皆於求者,作善知識想。作恩人想,作成就我無上菩提道想。觀華嚴十回向品自知。又吾人一念心性,與佛無二。只因迷背本心,堅執我見。則一切諸緣,皆為對待。如射侯既立,則眾矢鹹集矣。倘能知我心原是佛心,佛心空無所有。猶如虛空,森羅萬象,無不包括。亦如大海,百川眾流,無不納受。如天普蓋,似地均擎,不以蓋擎自為其德。我若因小拂逆,便生瞋恚。豈非自小其量,自喪其德。雖具佛心理體,其起心動念,全屬凡情用事。認妄為真,將奴作主。如是思之,甚可慚愧。若於平時,常作是想。則心量廣大,無所不容。物我同觀,不見彼此。逆來尚能順受,況小不如意,便生瞋恚乎哉。 《眾經撰雜譬喻》卷上「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其故事內容,在提醒眾生,人在捨報的過程,意識猶存,仍可分別了知。 【阿耆達王立佛塔寺供養,功德巍巍,當生天上,……臨命終時,邊人持扇墮我面上,令我瞋恚,受是蛇身。……是以臨命之人,傍側侍衛者不可不護病者心也。】 生前行善,死後卻墮三惡道中,如報償實很冤枉!印順法師《成佛之道》:「隨重或隨習,或復隨憶念」,這是命終三種隨業的受報。《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決定往生的力量--隨重、隨習、隨念、隨願……(第三種是)隨命終的心願所歸,善念則轉生人間、天上,惡念則轉生三惡道中。慧淨法師<臨終三隨>:人斷氣之後,投胎轉世所依隨的現象。……「隨念」是生時沒什麼重大善惡業,也沒固定的習慣,臨終之時卻想念某種境界,就去投胎轉世。……若突然生起瞋恨之念,可能墮入三惡道,或轉生毒蛇猛獸。若生前沒學佛,臨終有人為他助念,引起他念佛的心,阿彌陀佛就率領觀音、勢至等清淨海眾,來迎接他往生極樂。 隨重、隨習是平時累積而業事成就,「隨念」則決定在臨終之最後一念或十念,或貪或瞋或其他,都可能影響下輩子的去處,不可不慎! 此「念」若解釋為憶念(五別境之念心所),《成唯識論》:「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定依(不散亂)為業。」感觸的境界,或思維的義理,是曾習境[7],成了記憶,就是「念」之性;念茲在茲,而得定向,即是業之用。臨終以意根的念力(業力)而投胎,決定了後世的命運。這種「串習」之念,或有異於「偶發」之念,較近於平生業成的隨習:生前就信受彌陀救度而專稱彌陀佛名,每一句佛號的相續稱念就已確定了了臨終的往生--現在就被阿彌陀佛攝取而往生有份了,隨習之念佛一以貫之,到臨終一念,也可說是隨念往生。 [1] 關大洲<執一念>:一念之間,或明或暗變幻萬千.回首見宿命上演.孑然一身唯有執念.想去撥開無盡長夜,若成全不懼焚身如焰明滅如煙.一念記起長月之下的初見,大夢經年三生未歇,注定若想改寫訣別的預言,情結千千盡生心間.流言聚散如雲,失去的都已是曾經,闇月蒙住眼睛,明天該往何處找尋 [2] 「一念蓮華生命關懷」是「圓覺宗智敏‧慧華金剛上師教育基金會」,延續諸佛與歷代祖師的度生悲願所發起。依佛經所說,生命最後一念至為重要,可以決定下一世,是生人天或墮下三道(地獄、餓鬼、畜生)。這一念為善,即生善道,這一念為惡,即生惡道;即使此生造了很大的罪業,也可以因為臨終一念專注念佛,而得以往生。反之,平時雖然念佛,但是臨終一念卻為貪欲、嗔恨、愚癡的念頭所牽引,則會因這一念失誤,而墮入惡道。如果這最後一念能夠全心全意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淨土,則能與佛相感應,往生淨土,如此,上一念生命在這世界剛結束,下一念就在極樂世界的蓮花中化生。對其他宗教信仰者而言,也可隨其「念」,想到何處就到何處--以上是一般"自力"念佛的看法,若是善導大師"本願"念佛的思想,則念佛順佛願,乘佛願力而往生,是他力的攝受,與個人所造的善惡業無直接關係,可捨棄自力的執著而放心念佛,信佛救渡,必無障礙也。 [3] 一念無明 Mad World:2016多倫多影展放映,榮獲第53屆金馬最佳女配角、最佳新導演。黃進執導,曾志偉、金燕玲、余文樂主演。飽受躁鬱症所苦的阿東,離開醫院想重新開始人生,過去的枷鎖與父親的情感,卻依然纏繞不去。陳志漢導演「一念」:探討無效醫療的紀錄片,將在2019.4.12上映,醫師吳育政接受中央社專訪,見證肢體癱瘓多年的病患重新燃起希望。 [5] 「一念心.心理空間」是由一對小夫妻組成,兩人在做義工時相識,有著共同的理念,都想要自助助人,後來也踏上成為諮商師的路,以此來延續助人的心願。一套東西方整合的療癒系統。只要照顧好當下這一念心專注於當下,接納一切外在和內在現象的發生。心自然單純、放鬆,貼近我們本來面目。只是我們的心不斷的被拉跑,被各式各樣的想法、情緒、心理模式綁架。漸漸的,我們遠離了自己的本來面目,心也越來越複雜難解。一念心的理念,便是要大家還原真相,找回自己的本來面目。 [6] 淨慶 <念佛,隨喜一切功德> [7] 楊翠筠<六隨念提供的斷除煩惱之道>修習六隨念的現世利益--「佛、法、僧、戒、施、天」六隨念,現世修行以斷煩惱之道。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