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厭娑婆,欣淨土-總安心
2023/11/24 10:12:16瀏覽99|回應0|推薦0

《觀經》發起序:「厭苦欣淨」緣(象山慶23.11.24)

歸去來,魔鄉不可停.

  曠劫來流轉,六道盡皆經,到處無餘樂,唯聞愁嘆聲,

  畢此生平後,入彼涅槃城!

不往生就輪迴。六道是魔鄉-死、煩惱、五陰是內魔,外道的天魔--對彌陀救度的,是魔中之魔。

直到今世,上天堂、下地獄,不知多少次(潛意識中有六道種子,昏、夢顯現),苦不堪言。今生幸遇淨土門,要將心安於極樂。

自作自受:善有樂報,惡有苦報

異作異受:我做他受(胎昧)、祂作我受(本願)

靈魂(七、八識)投胎,未生之前誰是我?出生之後我是誰?凡夫無明沒答案,往生覺悟有三明(天眼,宿命,漏盡)

白居易《念佛偈》余年七十一,不復事吟哦。看經費眼力,作福畏奔波。何以度心眼,一聲阿彌陀。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縱饒忙似箭。不廢阿彌陀。日暮而途遠,吾生已蹉跎。旦夕清淨心,但念阿彌陀。達人應笑我,多卻阿彌陀。達又作甚麼?不達又如何?普勸法界眾,同念阿彌陀。

總而言之,吾道一以貫之一貫道

一代聖教盡皆成南無阿彌陀佛[2](皆是六字註腳)

稱名之外,不用我心

出家人以道場為家,辦道乃家務

在家人以家為道場,作務而念佛

歸去來偈出於觀經四帖疏第二(水)觀的第三<讚云>。

定善十三觀,第一、第二觀是觀想世間的日與水,是假觀;[3]

想觀」:看日落想起西方,看黑雲想起罪業,看太陽想淨土光明。

想觀」觀水的清平,想淨土如鏡之平整,想水之透明,擬琉璃之清淨。

娑婆闇宅、人心無明,唯日光能照明;而日落歸西,如死娑婆而生淨土;其次,藉世間之水與琉璃,想極樂寶地之清平透亮,是厭娑婆而欣淨土。

就《觀經》「發起序」來看《四帖疏》〈歸去來〉讚,有兩層含義:

1心境上厭苦欣淨:求出離、得歸宿

2行持上捨聖歸淨:捨自力、歸他力

《觀經》的起:舍衛國政變,頻婆娑羅王被兒子阿闍世關押,韋提希夫人致請佛陀而宣說的。

《觀經》云: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爾時,世尊放眉間光,……十方諸佛淨妙國土,皆於中現。時韋提希白佛言:「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觀經.靈芝疏》云:今經乃以殺逆為發起者,略有二意:一、欲彰此界眾生,極可厭惡,親生膝下,尚敢危害,況於餘人。意令末世欣樂淨土故。二、為表此方機緣,非遭極苦,不念脫離求往生故。娑婆五濁,人間天上,皆有憂惱,唯佛淨土,依正俱勝,但受諸樂,寧有憂乎。……極樂世界,尚無惡道名,即無惡聲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即無惡人也。

善導大師據此闡述如下,《四帖疏》云:夫人真心徹到,苦娑婆,樂無為,永歸常樂。如來欲為夫人及未來等,顯觀方便,注想西方。捨厭娑婆。貪欣極樂。仰惟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唯可勤心奉法,畢命為期,捨此穢身,即證彼法性之常樂。

【般舟讚】云:大眾同心厭此界;乘佛願力見彌陀。

凡夫生死不可貪而不厭,彌陀淨土不可輕而不欣;厭則娑婆永隔,欣則極樂常居。

《觀經》以韋提希夫人「厭苦欣淨」為緣起。

善導大師略傳長安之道俗男女,受感化而歸向淨土者甚眾,在大師「厭離穢土,欣求淨土」的教化之下「捨身往生」的信者,時有所聞。……

厭苦欣淨乃《觀經》的發起序,這是事相因緣;若置於《觀經》及淨土法門的實踐上,其作用及後續如何?

「厭欣心、菩提心」總安心以「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為別安心

心理上厭娑婆、欣極樂,發起「菩提心」「三心」,而起行,信知「本願不虛,稱名必生」而一向專念,恭敬.無餘.無間.長時修命終必得往生淨土。

法然上人云:所謂三心四修者,皆含於「稱南無阿彌陀佛,決定往生」之想念中。若已成一向專修者,不別論三心四修也。……唯相續念佛,直至臨終往生也。

厭欣心菩提心(願生:成佛、度眾)三心(深信「稱名、必生」)一向專念-→四修

聖道門安心,就是發菩提心,起行就是修六度萬行(不發大心不能成佛)

淨土門,安心就是至誠心、深心、迴願心(不生淨土難發大心);起行是五正行;四修是念佛不捨。

淨土宗信心之體就是「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對此無疑,就是。三心、五念、四修,最後只有「一」:專稱佛名,為「一心三昧」「念佛三昧」。

若真信「娑婆」之苦及「淨土」之樂,而發起一念「厭欣」心,舊業永不犯,善心永不退,以此心念佛,乘佛力生淨土,速成佛,度眾生。前後相續開展,亦是菩提心也,合稱「總安心」。

淨土宗「從果向因」的特色,由「厭欣」而展開的三心、四修,攝歸「稱名必生,成佛度眾」,稱得上「以果地覺,為因地心」。

--機(我心、虛妄、穢苦):下品下生(望佛願意,唯勸稱名)--南無;可厭:愛不重不生娑婆無常→苦眾生看佛如眾生

--法(佛號、真實、淨樂):真身觀(佛光普照,唯攝念佛)[4]--阿彌陀佛;可欣:念不一不生淨土無我→空佛看眾生皆是佛[5]

蕅益大師:末法凡夫處「眾生濁」中,順其業力習性故,堪忍於娑婆共業之依正,以此為人生的場域,價值的實現,因而「安於臭穢而不能洞覺,甘於劣弱而不能奮飛」,須有欣厭之行,乃能得度

凡夫之念佛,從始至終是指方立相、住心取境,而多重選擇(取捨、廢立、擱入、拋歸),也就是「擱聖道、選淨土;拋雜行、選正行;傍助業、選正業」。

厭(穢)欣(淨)就是「取捨」,《彌陀要解》厭穢須捨至究竟,方無可捨。欣淨須取至究竟,方無可取。……但尚不取不捨,即是執理廢事。既廢於事,理亦不圓。若達全事即理,則取亦即理,捨亦即理。一取一捨,無非法界。

印光大師亦云:究竟無取無捨,乃成佛以後事。若未成佛,其間斷惑證真,皆屬取捨邊事。既許斷惑證真之取捨,何不許捨東取西、離垢取淨之取捨?

欣厭取捨,是淨土宗有別於聖道門的特色,其中另有深意,不須委屈、避諱,有人認為:若只談厭欣心,或似落於小乘自利?此有兩答:1.凡夫、外道之厭欣,或求獨樂自了,而淨土門乃大乘法,是厭欣心+菩提心,《往生論註》:「發菩提心者,即是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此乃乘佛本願的他力菩提心,是凡夫所能的易行道。兩種迴願心,

《四帖疏》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二十二願)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

《往生論》示應化身,回入生死園煩惱林中,遊戲神通,至教化地」。

《四帖疏》唯發一念厭苦,樂生諸佛境界,速滿菩薩大悲願行,還入生死,普度眾生。」

2.若信「本願稱名」,縱然生前未發菩提心,亦不礙往生;往生之後,於彼受阿彌陀佛與諸上善人的熏習,主伴、依正同一涅槃,自發如佛的慈悲與智慧,而回入娑婆度有情

由此引申兩點言之:

(一)有些人厭苦而求生、或欣樂而願生,看似終身未發菩提心,但至心念佛而得往生;到彼極樂國,依(無為涅槃)、正(諸上善人)薰習,自然生起作佛度眾之心也。

(二)淨土宗的菩提心:生前-自信教人信,生後-成佛度生,四帖疏欲得「捨此娑婆生死之身,八苦、五苦、三惡道苦等,聞即信行」者,不惜身命,急為說之。若得一人捨苦出生死者,是名真報佛恩。

總結上述之言,難得今生為人,又遇淨土法門,要把握千載難逢的機緣,「厭穢、欣淨」,將此心安於極樂,心有歸宿則安定。

慧淨法師<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一)>云:欣與厭是凡夫做得到的;就是「平生業成」。有欣厭心就往生決定。為什麼?能厭離,就不再六道輪迴了;能欣慕極樂,從現在盡未來,常居淨土。

淨土宗精要法語解云:淨土門是凡夫之教,有厭欣,有取有捨:厭娑婆,欣極樂;取佛力,捨自力。淨土門直就凡夫分別取捨心,不須悟理,不須破執,任何人都可以修持。淨土名「極樂」:為令凡夫厭苦求樂。「極樂」是「常樂我淨」之涅槃樂。

/我願離娑婆

眾生--(南無)

\欣—佛喚來淨土

厭、欣相成,眾生的反應,略作觀察與分類:

1-1.盲目的樂觀(貪):具受諸苦,而視為當然,信自力,用心規劃,創作一個虛擬的榮景,看似力爭上流,實乃「來時糊塗去時迷,空在人間走這回」,隨業牽引,在五欲六情中強顏歡笑,強自做主,不離自我與世間的貪著。

1-2.灰心的悲觀(瞋):厭苦而不求上進,或遷怒而憤世嫉俗、或退縮而自暴自棄,狷介矯情,無所作為。

1-3.無感的捨觀(癡):麻木不仁,順從本能、任憑直覺,行屍走肉,雖生猶死,沒理想、沒前瞻,有氣無力、有身無魂……。[6]

2.世善人(人天乘-世福):知苦而求樂,修五戒、十善,再世為人或上升天界。

3.二乘(戒福):知苦而斷集、修道、證滅(入無餘涅槃)—化城非真,方便非究竟

4.大乘聖道門(行福):厭穢向道而發菩提心,修六度十度,依五十二位階,次第斷證,經三大阿僧祇劫,福慧圓滿而成佛,攝受淨土,度化眾生。諸、久、墮,難行易退轉。

5.淨土教之要門:即此定散二門,迴斯二行,求願往生。釋尊開要門,調熟定散機;正雜為方便,導歸正定業。

6.淨土門之弘願,乘佛願力,稱名往生(第十八願)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第一類三種凡夫以三毒為命、十惡為行,且三福無份、(定散)二善難成,才是本願救度的當機,自力只用於造業,自業將墮於三塗;今生若欲滅罪得救,唯靠佛力的悲濟,信受而稱名。「以極惡最下之機,顯極善最上之法。歸入第六類而救度

2、3、4三類人之缺失,在於厭苦而不欣淨,而以人天、化城、漸教為歸趨,不信他力易行速成之彌陀淨土;若配上三福迴向,亦可往生;或由三福歸入弘願念佛,就平生業成,命終往生

第5類人乃淨土門之枝末[7],仍須轉歸弘願之根本。

很多蓮友或無明顯的厭欣心,也沒這種經驗,而是其他因緣遇此法門,就信受、稱名了,乃至對娑婆仍貪戀、對極樂無嚮往,只覺得念佛很好、很安心,身旁的親友也念佛,生活平安、吉祥、喜樂,就一路唸下來;偶有病苦、憂慮,也懂得信靠一句佛號,或向阿彌陀佛訴說、祈求,有靠山,心踏實。

若是這樣,也值得慶幸、隨喜,這類念佛人今生雖如一般凡夫,煩惱造惡,乃至三福無力,定觀不成,有如缺時、缺法、缺力的下品下生之機,但過去世或有宿緣,及時逢遇這個法門,且直覺相應、直爾趨求唯知稱名念佛,仰賴彌陀本願力而消滅生死重罪,不必從”厭離世間→求人天福→修解脫道→行菩薩道(聖道門)→(淨土)要門回向”,迂迴的轉入。

又或許繼續深入這個法門之後,由”機法二種深信”的對照、啟發,而厭離娑婆,嚮往淨土,由安心、起行而作業,那就更值得讚嘆、恭喜了,因為: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勝人。」

慧淨法師云我們就是法滅的根機,根器淺,福報缺,其他法門對我們沒意義,只有念佛修得起、做得來。

法滅的根機,略有四種:愚夫愚婦,病人,老人,臨終

這四種根機若能厭穢欣淨而念佛求生,後生大事就安穩妥當了,此事此法,全憑佛力攝受、唯須通身靠倒,任由阿彌陀佛作主安排,我只管心中無事的稱名,現成領受往生成佛的一切功德。更溯源地說,厭欣之心不是凡夫所能發起,而是阿彌陀佛久遠劫前超發四十八大願而修行證果、酬(因)感(果),而成就了涅槃極樂的報土,並以光明「名號」納攝所有內證、外用之功德,普施、呼喚十方眾生: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

一切得聞彼佛及淨土之名者,發起厭離三界、欣求淨土的願望,稱為「妙」

法然上人云:

釋迦世尊捨無勝淨土而出此穢土,為欲說淨土教,勸誘眾生,令得生淨土。彌陀如來捨此穢土而出彼淨土,為欲引導穢土眾生,令得生淨土。……善導和尚云:「釋迦斯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等,此乃此經大意也。《無量壽經》釋

彌陀以稱名為本願,厭穢欣淨亦在稱名之中(二枚起請文)

阿彌陀佛建設了極樂淨土,由釋迦牟尼佛宣講《淨土三經》,描述彼國依正二報之莊嚴,令眾生聽聞、想像而欣向,並對照娑婆之環境與人生的缺陷,就在彌陀與釋尊「彼喚此遣」,及十方諸佛同聲證誠的因緣下,善根成熟的眾生,機法相應而發起厭欣念佛之心,從始至終,皆緣阿彌陀佛本願之力也。

純正的淨土宗是以念佛為「因」,佛(本願)力為「緣」,因緣和合,致使五乘齊入報土(果)。

本願之「緣」是關鍵、重點,眾生念佛(因)往生(果)之事,由阿彌陀佛(超前佈署)開啟並完成,眾生只是被動的行為者及承受者。此被動性(隨順、任憑)乃阿彌陀佛慈悲所啟發而信願行,至於為何如此,也不自知,可說是無知的幸福,就如母腹裡胎兒、懷抱中嬰兒,在個人意識仍未覺醒(自覺)之前,法爾、被動的順從阿彌陀佛(本願)業力、(救度)因緣而成就。

「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是「信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是「信信機信法,佛凡一體,則身為凡夫而一心稱名也能往生彌陀報土

若真切的了知並信受此事實,既深自慶幸,亦善加珍惜--這是五濁惡世的難值難信之法,多有菩薩欲聞此經(法)而不能得四帖疏》云:若人聞說淨土法門,聞即悲喜交流,身毛為豎者,當知此人,過去已曾修習此法;今得重聞,即生歡喜。

厭欣是經論的共識,也是信行的起點,《淨土宗根本義》「平生已得往生身分,不待臨終;娑婆,已得不退轉,不俟往生。

.靈振法師<極樂欣厭讚>一失人身經萬劫!緣何不樂往西方,……普告眾生須速往,緣何苦死戀閻浮!

北宋.湛然元照《觀無量壽佛經》靈芝疏:娑婆五濁,人間天上,皆有憂惱;唯佛淨土,依正俱勝,但受諸樂。……欣、厭二字,修淨業人,不可暫離

元.天如維則《淨土或問》兩土聖人,示居淨穢。以折、攝二門,調伏眾生。……若非厭捨,何以轉凡。若非欣取,何以成聖。

民.印光大師:若知此界之苦,則厭離娑婆之心,自油然而生。若知彼界之樂,則欣求極樂之念,必勃然而起。(增廣下‧初機淨業指南序)逆來順受,始為樂天知命之人。厭此欣彼,方是修淨念佛之士。(增廣上‧與海鹽某夫人書代悟開師作

故善導大師有〈歸去來〉讚,法照大師也有<歸西方讚>

歸去來,娑婆苦處哭哀哀,急須專念彌陀佛,長辭五濁見如來

歸去來,娑婆穢境不堪停,急手須歸安樂國,見佛聞法悟無生

蓮池大師《阿彌陀經.疏鈔》以諸眾生沉迷自性,甘受輪迴,曠劫至今,曾無省勵。故示苦樂兩土,爰開折攝二門,激之揚之,俾欣俾厭。

凡夫歸去(往相)生淨土

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名號)

聖眾還來(還相)起諸行 

信自(機)→信():我心皆假(虛妄/厭、捨),唯佛是真(實相/欣、取)

慧淨法師<淨土行人應具備的根本知見>要對世間的本質深入觀察、了解;將娑婆的苦與極樂的樂相比對,娑婆五濁是無常、苦、空,除了罪業,別無所有,而求出離,欣慕極樂世界的自在、安樂,「厭穢欣淨」,願心就真切。又云:安於孤獨,甘於寂寞,更近於我們的真如本性,也是一種「厭穢欣淨」。

觀知世間的「無常、苦、空」而生起「厭離行」,並讀誦《淨土三經》以深化對極樂淨土的「欣願心」,厭此而欣彼、捨己而歸佛,則世間(劣俗)五欲之心漸淡,不被束縛;極樂(勝妙)五塵之願漸深,常生嚮往;印光大師云:應當發願願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戀,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風月有誰爭。」

/相:自凡夫修成正覺,乘如而往

阿彌陀佛:來無所來,去無所去;酬願度生,現在西方

\相:已成佛悲願垂化,乘如而來

歸去來!魔鄉不可停;歸去來!入彼涅槃城。南無阿彌陀佛



[1]台語:來、去--(指示移動)動詞, “來去"的“去"是趨向動詞,位移

[2] 《往生論》「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從略出廣,由體起用,「南無阿彌陀佛」這一清淨法句,包含極樂淨土依正「二十九種莊嚴」,與「五念門行」之稱念佛名,為往生極樂世界成佛之正因。

[3]李敖()蔡明峰、許瀚君()王海玲()<忘了我是誰>不看你的眼,不看你的眉,看了心裡都是你,忘了我是誰。……看的時候心裡跳,看過以後眼淚垂……;不看你也愛上你,忘了我是誰。
是心作(念)佛(看了心裡都是你)→是心佛(不看你也愛上你,忘了我是誰):心念全投於境(心一境性)(一心不亂):《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二人(母子)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念佛三昧)

[4]《觀經疏》光攝三緣:親緣、近緣、增上緣

[5]於諸眾生,視若自己;慈眼視眾生,平等如一子;

[6]佛法是正(真實)觀、中(清淨)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6ccc7d15&aid=180095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