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漫談[超意識].1
2021/03/13 19:35:06瀏覽34|回應0|推薦0

從古至今,人類菁英份子就在探求一種穿越時空而永生超意識,但什麼是超意識?又如何穿越時空而永恆存在?有時候,祂被人類依於外在客體而化為上帝、造物者,或內化為靈魂、良知,或被科學家物質化為可以傳遞DNA基因,或說是在意識深處沉睡精靈─也就是擁有「無限潛能真我」,或縮小為人間普遍信念,如真善美、正義、自由、慈悲、愛,乃至於被商品化為「顛覆傳統2D極限、結合三超新型態」網路戰爭遊戲。然而,這些被擬想為可以穿越時空而恆存於世間或人心超意識,實質上如何?祂具有什麽穿越時空本質能力?是在意識之內或之外而稱為超意識?

根據「維基百科」說法:超意識乃超越一般人或心理學家所理解意識範疇,不屬於視、聽、嗅、味、觸等心識活動,具有超然絕對、穿越時空之拘束特性,非科學儀器所能測量,卻是每一個生命都具足,可實際驗證識體;由於超意識所指涉並非意識,因此,某些靈修者於靜坐、冥想、催眠、做夢,或透過集體群體祭祀行為,如是而體驗離於語文覺知境界,感覺超越了世間空間,如是空明寂靜,仍是依靠意識了別感受,只能說是特殊意識境界,必須一再地重新回憶,或是藉由前述方式再來領略,因此都無法觸及超意識。所謂實修而得證超意識之心體者,任何時地都能不假任何方便而現觀,無須回憶、無須領略,也不需他人分析境界相,因為回憶、領略、分析,都涉及覺知境界,連覺知意識心本身都不算超意識,何況是落於覺知對象,此第二頭境界相。不論能以語言文字描述,或是超越語言文字描述,無須語言描述,還都是已經落於覺知心所緣境界;然而超意識超越一切語言非語言境界,因為祂本身是心識,不是境界。超過意識一切相,這超意識本身,超越清涼喧鬧,寂靜自在;而非世間人又執取有一個超越清涼喧鬧,寂靜自在境界。這超意識心體本來具備心識種種功能作用,因此能統合解決所有人類意識極限對於現象界生命現象種種疑惑。

超意識是古今追求真理思想家,或追求解脫實證者,所欲探究對象,是具有宇宙生命「本源」意義心體,雖無形無色、但非遍滿虛空能量。心理學潛意識,雖有別於意識,但仍狹隘而不能稱為超意識。以上,是所謂穿越時空超意識,較可信解釋。

以這個為基礎,來看目前當紅兩部電影,【阿凡達】【艋舺】,在高票房商品流行文化中,是否營造了類似穿越時空超意識想像,而喚起了個體深層欲望潛在嚮往?或只是迎合了群眾身份認同偶像崇拜?

【阿凡達】敍述未來世界中,人類為獲取「潘朵拉」星球高價資源Unobtainium,啟動了「阿凡達」計畫,並以人類納美(NAVI)人DNA混血,培養出身高近3米、能由人類意識控制,以便於在潘朵拉生存及採礦。受傷退役地球軍人傑克接受了實驗,來到這個外星世界,背負重任、身處險境,在納美人首次接觸並認識了奈蒂莉後,雖開啟了溝通可能性,也面臨了出乎意料、浩瀚壯烈世紀衝突,並因此開展了受困英雄一段「探索救贖」旅程,而獲得了空前啟示。電影中令人歎為觀止特殊效果絕美場景且不說,只就此片情節所呈現,有什麽深刻意涵,能穿越時空而觸及觀眾超意識?首先,由地球人發起外星採礦行動,是基於一切生物共同存在意欲,納美人保衛家園抗爭也同樣為了生存。

導演企圖將霸權反抗、科技迷信、聰明愚笨、企業環保、盲從自覺、愛情犧牲、抉擇背叛、疑惑崇拜等兩端對立辯證作統合,試圖從這些表相分別中,導向更高根源性實體,也就是離兩邊而無可否超意識,不論祂被理解為存在於宇宙中心或生命起點,祂必將是出生一切現象而超越一切分別,生物界個別集體苦難只有回歸於祂才能解決之間所有矛盾,但祂卻不涉入一切事物生滅取捨。

因為超意識不但穿越時空,也超越人類所知自我,也超越執取祂自身,祂不曾命令人類這樣做、那樣做或什麼也不做,更不為人類做不做及其後果而負責,祂只是以超「意識」思維想像之真實而存在,不自知、不作主、無思無慮、無是無非,不偏愛地球人而遺棄納美人,不讚揚科技而貶斥迷信,也不保護自然而抗拒文明,或歌頌平而譴責暴力,這一切生物意識所造作行為,不是超意識本性,也無法穿越時空而成為永恆不變真理,當人類還不能確實找到這個超意識本體而生起真正智慧之前,一切所謂永恆、真實、超越、終極道理覺悟,都只是假設幻象而已,是在意識範疇內可掌握、可運作、可感受、可改變暫時性結論,必將再次動搖、推翻、虛無,然後繼續思維、尋覓、定位,循環往復地重蹈前人足跡,重複前人悲劇。傑克遭遇若不是在人類歷史不斷重演,我們又如何看得懂那些情景?編劇又如何寫得出這些情節?導演又如何抓住觀眾情緒?演員又如何揣摩角色身心?因為這一切內容影像都被記錄在每個人超意識中,而從久遠過去穿越時空來到今日,再次現行於我們相同意識結構共造文化產業中!這就是電影之所以能藉由意識設計多樣化、數位化資訊而擄獲人心秘密─這個秘密也將收藏在每個人超意識中,而穿越時空去到比「阿凡達」更久遠未來、比「潘朵拉」更遙遠星際!而這樣超意識卻是本片導演所不能想像,祂穿越時空超能力也是本片劇情所無法表達。據說,阿凡達梵文avatara──是印度教神,為了對治「邪惡」,而化作人形或獸形──即所謂「化身」之意;拉丁文少了後一個「a」而成為「avatar」片名。也就是說,導演向印度借用了這個名義,將地球人傑克智慧,轉移到阿凡達身上──藍皮膚、尖耳朵、長尾巴納美人。這恍若再生人,外形改變了,而「心意識」依舊嗎?或暗示了「其形異,其心不同」,因而有後來倒戈情節?

從傑克到阿凡達、從地球到潘朵拉,乃至於從信到疑、從生到死,有什麽內容隨時空而轉變了,又有什麽本質穿越時空而長存?有人說,納美人代表了我們渴望、嚮往的「光明」面;而人類卻代表了另一「陰暗」面,無知与貪婪的行為,終將毀滅我們生存的世界,並導向絕望的未來。因此,這部電影似乎在說明:人類對於現實世界的不滿,但又無法跳脫這樣生老病死的生命格局,活得越來越令自己感到窒息,總想從這個地球出走,一切重頭來過,忘記這地球的所有的一切包袱,重起爐灶建構一個美麗異想的新世界,去作如是超現實、超意識之旅,而暫時忘卻自己、家庭、社會的種種憂愁煩惱和責任。納美部落所保有的原始与純真,可說是人類對遠古真善美世界和諧的鄉愁,也是環保人士所嚮往的境界。

但這樣的電影与想法,仍然來自於不同的文化熏習教導,讓人們只懂得往外追求形體環境上的種種改變、境界相的改變、宇宙器世間的改變、和諧世界的產生,來作為生命究竟的宗旨,卻不能返照內心,尋找那個真實存在、永恆不變,出生萬法而無私無我、無念無想、一切平等的究竟根源,超越一切外相內相、男女形體、宇宙世間的最究竟的心識是什麼?也就是西方哲學与神學思考的極限,於人類的智慧上盡出全力,以哲學性窮盡一生思惟卻無法超越意識所思惟所侷限的境界,如是所思所想卻永遠觸不到~此能穿越時空而不生不滅的超意識!因此,縱然人類能製造大型飛行器、使用先進的武器,不斷地航向外太空,征服新星球,乃至發現更多的銀河、星系、星雲,甚至見證許多的宇宙的成住壞空,然而,人類還是對於自心的無知、對於生存的焦慮,由於自我的自由擴張和社會的和諧美好之間的拉鋸和平衡,始終是西方世界的難題和無法解決的困惑,它需要更多的心靈教育和道德力的約束和心量開闊的成長,然而隨著西方世界的自我主義的抬頭,整個世界以此為尚,因此美德是不一定可以為自己於此功利的世間來增加更多的籌碼,所以這世間才會讓人開始不斷地感到窒息,才會以種種的突破制度的箝制的意象和企圖,來作為編劇者也是主角生存奮鬥的目標,然而if跨過了這樣向外的爭奪掠取,歸回到一個平靜富饒的世界,那樣可能感覺「幸福快樂」但還是有生老病死的痛苦,這樣的意義是什麼?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6ccc7d15&aid=1576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