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冥報記》導讀(三)
2021/06/11 09:00:39瀏覽70|回應0|推薦0

《冥報記》導讀(三)-淨慶居士

〈二〉、修行觀

       前節所述善惡報應,雖以佛教所谓的十善(惡)業為準,所作福業皆泛稱,而無特定的修法,甚至可通於儒道之修心養性,並未佛教專門化。

       下一節所論列的才是「釋氏輔教之書」的本題,但仍可分為幾個單元來談。 

1、一般的「經、像」靈應,及持戒、齋僧、造塔等

       所谓「一般」,乃不特指某經某論、或某宗某派的行法,但因其行道造福而有某些感應,及時解除各種災厄、滿足所有善願,或進而啟發其信仰、改變生命方向。如:張亮因供養寺中佛像,後因雷震,迸中其額;既而詣寺,見佛像額後「有大痕如物擊者」,亮及眾驚嗟歎息。(唐,張亮,頁31)又,李大安宿於逆旅,被其奴以劍刺其項,遂氣絕;恍惚中見庭前池水西岸,有五寸金佛像,漸大而化為僧,手摩其項瘡而去。大安誌其形狀,見「僧背有紅繒補袈裟,可方寸許。」復甦後求證,乃其妻於他外出時,出資造佛像,以綵畫衣,「有一點朱污背上」,與大安所見相似。(唐.李大安,頁43)這兩則是小說中常見的,「敬造、供養」佛像而得護佑的故事。相反的例子,如薛孤訓剝佛面取金,貪財利而損佛像,「旬日之間,眉毛總落。」後因怵於現報之迅速,「乃於佛前悔過,所得金皆迴造功德;未幾,眉毛復生。」(唐.薛孤訓,頁141)

       其次,是對佛經的敬惜、造寫、保存,如:釋智苑發心「造石經藏之,以備法滅。」於幽州北山鑿石室,磨壁以寫經;又磨寫方石,藏諸室內;「朝野聞之,爭共捨施」,故得遂其功。又欲於巖前,造木佛堂,并食堂、寢屋,而念木瓦難辨,故未起作;「一夜,暴雨,雷電震山;明旦既晴,乃見山下有大松柏數千株,為水所漂流,積道次。」推尋其跡,遠自西山漂送來此,於是「遠近歎服,謂為神助。」(隋.釋智苑,頁14)因發心造石經而得人神相助,在當時或许很普遍的。

       以下兩則為宣揚「供養僧」之功德:鄴下人某於西山採銀沙,穴崩,被石塞門而不得出;自念必死,乃一心念佛。其父貧窶,無以追福,乃持粗飯一鉢,往僧寺請齋;一僧愍之,受請,為呪願。是日,其子在穴中,忽見沙門持一鉢飯以授之,食訖,便不復飢。經十餘年,因皇帝於此造涼殿,「除此崩石,乃見穴中人尚活。」(東魏.採銀沙人,頁15)又,有冀州軍人某,戰敗被俘;其父母為造浮圖、設齋會;見一僧來,乞黍糜及鞋一雙。是日,其子在江南澤中牧牛,忽見一僧,給他糜與鞋,又敷袈裟於地,令坐其上,「僧取袈裟四角,總把擎舉而揮之,可移二丈許著地」,某開目而身已到家。(北齊.冀州擒奴,頁16)僧乃三寶之一,虔敬供養之,可獲不思議之福報。

       另,三增上學的「戒」,也是被極力推廣的,但戒有大小寬嚴,一般信眾所受持的,多為基本的「五戒」或「八關齋戒」。此書提到一個持戒受福的人物:「洛陽人姓王,持五戒,時言未然之事,閭里敬信之。」(隋.王五戒,頁71)「王五戒者,死為天主。」(唐.馬嘉運,頁77)此人是因持戒而致福報,或本乃異人而示現「持戒」行,書中並無說明;而此處所說「天主」,或乃忉利天之帝釋,或其他天界之主,總之是有權威的,故能於地獄中救人。與此相反的是破戒之例:鄭師辯死入地獄,某僧曰:「吾今救汝得出,可持戒也。」辯許諾,復活後戒心不堅,被人唆勸而食一臠:「是夜,夢己化為羅剎,爪齒各長數尺,捉生猪食之。既曉,滿口中盡是凝血。」於是不敢再吃;後被其妻逼而食肉,卻無報應,唯「六年來,鼻常有大瘡,潰爛,然自不能癒;或恐以破戒之故也。」(唐.鄭師辯,頁49)鄭師辯的持戒、破戒,都不是自發的,但隨人言而變,故其冥報也輕。

       以上數則可總括為「三歸、五戒」,是信佛者重要的福業,可獲致種種相應的善報;而目睹這些神蹟的親友,也因此「驚駭,競為篤信」、「歎異,遂崇信佛法」、「驚喜,遂闔家練行」、「傾家追福,闔門練行」,說明了這類事蹟對初機起信的效用──具體的「事證」比抽象的「教理」有更直接而廣泛的說服力。

2、特定法門:

       除了接受佛教一般性的勸善,而隨喜參與某些普及性的活動之外;若有更深的宗教信仰、或特定的宗教需求,則可進一步選擇相應的法門,並根據所提供的教理行儀而修持。《冥報記》中明顯可見的法門,約有下列幾種:

(1)《法華經》與觀世音菩薩

       這部分是延續六朝佛教信仰之大宗,也是唐臨受《觀世音應驗記》等啟發,而編撰《冥報記》的因緣。首先,有關《法華經》的信仰及其靈驗如:釋僧徹曾於山間遇一癩病人,乃帶他回精舍,造土穴居之,並給衣食,教誦《法華經》;但此人不識字,性又頑鄙,徹逐句教授,不辭辛勞。半部之後,「夢中有人教之」;到了五、六卷,「漸覺瘡癒」;整本誦完,「鬚眉復生,肥體如常,而能為療疾。」(唐.釋僧徹,頁9)這是宣揚「誦經」功德。又,蘇長乘船赴任,中流遇風而船沒,男女六十餘人溺死;唯有一妾,常讀《法華經》:「船中水入,妾頭載經函,誓與俱沒;既船沒,妾獨不沈,隨波汎濫,頃之著岸。逐載經函,而開視其經,了無濕污。」(唐.蘇長之妾,頁47)又,韋仲珪父卒,乃遣妻妾而守於墓左三年;晝則負土成墳,夜專誦《法華經》。有虎至牆前,蹲踞聽經,久而不去;又墓生芝草七十二莖,皆朱莖紫蓋,光色異常。(唐.韋仲珪,頁28)又,蕭璟崇佛法,依《法華經》作「多寶佛」塔及像;後於宅院草中拾得檀木浮圖蓋及鍮石佛像,而與佛塔相稱;璟喜,自以為精誠所感,從此日誦《法華經》一遍。病中,仍燃香誦經,謂其女曰:「我欲去,普賢菩薩來迎!」乃長跪合掌,正向西方而絕。(隋.蕭璟,頁26)按,蕭璟、蕭瑀、隋后蕭氏都是梁武帝蕭衍的孫輩,家世奉佛,誦經、造像之類的修行,旣勤又切,「精誠所感」故多靈應,可為佛法的效驗作證。

       誦經之功德,也可澤及死後與來生,如:閻王請李山龍誦《法華經》:「誦經之福,非唯自利,乃令庭內眾囚,皆以聞經獲免,豈不善哉!」(唐.李山龍,頁52)又,崔彥武因行部至某邑,愕然驚喜曰:「吾昔甞在此邑中為人婦,今知家處。」乃迴馬至一家,謂主人曰:「吾昔所讀《法華經》,并金釵五隻,藏此壁中高處是也。經第七卷尾後紙,火燒失文字。吾至今,每誦此經至第七卷尾,恒忘失,不能記。」(隋.崔彦武,頁22)前世為人妻,因誦經而轉男身;這種情節極為纏綿感人,頗為後代小說所繼承,開擴了讀者的眼界。今生的人際與倫理,可能延至來世而有變化:或男女交換、或父子顛倒,或愛盡成仇、或冤解分飛;看似造化弄人,其實業報不爽。

       其次,抄寫《法華經》的事例及其報應。據《冥報記》所收諸例,多因生前作孽害生,或詆毀佛法,被拘至陰司拷問,後因寫經念佛而得免。而更多的寫經者是爲了廣種福田。如:練行尼常誦《法華經》,訪工書者寫經,酬直數倍,特為淨室,起浴必燃香。更於寫經之室,鑿壁通外,令寫經人每欲出息,含竹筒吐於外。八年而寫七卷,供養嚴敬。僧法端遣人強請其經,尼不得已而送付之;及開讀,了無文字,即送還;尼「以香水洗函,沐浴頂戴,遶佛行道,於七日七夜,不暫休息;既而開視,文字如故。」(唐.練行尼,頁10)此尼發心之虔誠、態度之恭慎、供養之嚴重,持續八年,淳厚的宗教情操,顯示了「佛法從敬中求」的警惕。又,頓丘李氏付錢一千文,請隱禪師代作《法華經》;死後冥王語云:「放汝七日去,經了當來,得生善處!」李氏乃雇眾經生寫經,七日而畢;自云:「使人已來,並皆好住!」乃絶。上兩則是自付高酬,請工寫經的例子,也有以寫經為家族事業的,如嚴恭:「徙家楊州,家轉富,大起房廊為寫經之室,莊嚴清淨,供給豐厚,書生常數十人;楊州道俗,共相崇敬,號曰嚴法華。」恭死,「子孫傳其業」「其家至今寫經不已」(陳.嚴恭,頁19)本來是嚴恭發願寫經,而天從其願,不只財力越來越雄厚,且有神明陰助其功、盜賊不侵其里的感應。又:仕人梁,死後傳語其妻曰:「賴汝等追福,得免大苦,然猶未脫;能更寫《法華經》、造像,以相救濟,冀固得免。」(北齊.仕人梁.頁51)這是代寫《法華經》,得脫地獄之苦的例子。另一則功效更速:「師為寫經,始盡題目,彼已脫免,今久出生。」(隋宿太山廟客僧,頁24)

       東晉末,<普門品>中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的信仰日漸盛行,《冥報記》亦有誦此得救的事例,如:盧文勵病篤,自謂必死,乃專念觀世音菩薩,某日一沙門來,以木把捋其腹,出穢物三升餘,其病即瘥。(唐.盧文勵,頁32)另,岑文本常誦《普門品》,某次於吳江中,船壞落水,聞有人言:「但念佛,必不死也。」既而隨波涌出,遂免。(唐.岑文本,頁47)又,董雄被囚獄中,專念《普門品》三千遍,鎖忽自解。同獄者忻玄本不信佛,及見此事,歎曰:「吾乃今知,佛之大聖,無有倫匹,誠不可思議也。」(唐.董雄,頁45)疾病得痊、落水獲救、枷鎖自解,在觀世音應驗故事中是常見的項目(生前救苦救難,死後往生淨土、構成了大乘佛教他力易行道的兩個組成部分)。類似的例子太多,或许讓人覺得重複、呆板﹔但就信眾的心理,這類事件的反覆出現,強化了其聞聲救苦的普遍性,似不可因量化而忽視。

(2)金剛經

       此書中關於此經的紀錄共七則,多在「滅罪增福」的利益上較量;如:隋鄜州寶室寺沙門法藏:「大業五年,奉勑融併寺塔送州大寺,……兼造一切經。」武德二年,患病,見一人手把經卷,告云:「汝立身已來,雖大造功德,悉皆精妙,唯有少分互用三寶物,得罪無量;我今把者,即是《金剛般若》,汝能自造一卷,令汝所用三寶之物,得罪悉滅。」師乃盡捨身外之物,造《般若》一百卷;未經三五日,臨命終時:「見阿彌陀佛來迎,由經威力,得生西方,不入三塗。」(隋.寶室寺法藏,頁107)類似的宣稱,還有:趙文若死後,閻羅王問:「汝生存之時,作何福業?」曰:「受持《金剛般若經》。」王歎云:「善哉!此福第一。」(唐.趙文若,頁113)更生動的是:

(閻羅王)問云:「師一生已來,修何功德?」師答云:「貧道,從生已來,唯誦《金剛般若》。」王聞此語,忽即驚起,合掌讚言:「善哉!善哉!師審誦《般若》,當得昇天出世,何因錯來至此?」王言未訖,忽有天衣來,下引師上天去。(唐.趙文信,頁119)

       這兩則都是借閻王的驚嘆,以顯《金剛經》的殊勝第一,雖從有相之福利(除罪、昇天)鉤牽,亦足以引人信受。又如劉弼,欲修功德以禳惡鳥之煞,夜夢一僧,偏讚《金剛般若經》,乃依命誦滿百遍:「忽有大風,從東北而來,拔此鳥樹,隔舍遙擲巷裏,……故知經力不可思議!」(唐.劉弼,頁120)另:豆盧氏常誦《金剛般若經》,唯剩一紙許,久而不徹。某夜,欲起誦之,而堂燭已滅,忽見庭中有火燭,直至床前:「去地三尺許,而無人執,光明若晝。」夫人驚喜,取經誦之而竟。從此,每日五遍,以此功德而「壽百歲,好處生」。(唐.豆盧氏,頁51)類似的例子:柳儉常誦《金剛般若經》,下有兩紙未徧,後因事被囚大理寺;夢一僧云:「宜早誦經徧,即應得出。」乃勤誦不懈,二日後,奉勑放免。(唐.柳儉,頁116)從這兩則看,佛經須整部誦竟(徹)才有效;而《金剛經》比《法華》《涅槃》等,篇幅較短,小說卻有兩次「久誦未徧」的情況,須神人助成之,不知為什麼?

       又,經乃法寶,常得龍天護持,非世間諸緣所能壞,如:陸懷素家失火,屋宇總焚,家中一函《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之經函及褾軸並盡,「唯有經字,竟不被燒。」(唐.陸懷素,頁141)同類的故事前已有之,且不限於《金剛經》,而紀錄並傳播這類事蹟,乃為了啟人敬信也!

(3)淨土教

       中國淨土教的源流,從東晉慧遠的結社念佛,歷經曇鸞、道綽的判教專宗,及地論慧遠、天台智者、三論吉藏、法相窺基的夾雜諸行,到唐代善導的本願立宗,確立了淨土教不共的特色與地位,而信仰極盛。然而,《冥報記》故事中,願生淨土之祈求,似較少見,唯「隋.釋信行」「唐.釋僧徹」「唐.釋道縣」「隋.蕭璟」四條;得以往生的,僅少數之虔敬修行者﹙僧人、仕族﹚,且淨土的景況如何,亦無任何敘述,唯「唐.孫寶」談及「樂堂」。(頁29)

       所列四條中,信行的「遙見多人,持香花幡蓋,從西來入……導從西去」;而釋僧徹:「既而,端坐繩床,閉目不動;其時天氣晴朗,雨花如雪,香而不消。方二里許,樹葉上皆有白色,如輕粉者。」釋道縣:「時十一月,土地冰凍,下屍於地,地即生花,如蓮而小。」都自知﹙死﹚時至,「端坐而逝」「無疾而卒」;而蕭璟臨終云:「我欲去,普賢菩薩來迎!……長跪合掌,正向西方;頃之,倒臥遂絕。」

       上舉四例之外,其他散見的資料如:「池西岸上,有金佛像,可高五寸,須臾漸大,而化為僧,被綠袈裟。」(唐.李大安,頁43)「文本在水中,聞有人言:但念佛,必不死也。」(唐.岑文本,頁47)「辯憂懼,專心念佛。」(唐.鄭師辯,頁49)「安仁不應,而念佛誦經愈精。」(唐.殷安仁,頁67)雖有部分相似,仍須存疑。在文字上明確提及「見佛來迎」「得生淨土」的,如法藏:「臨欲捨命,具見阿彌陀佛來迎,由經威力,得生西方,不入三塗。」(隋.寶室寺法藏,頁107)楊師操:「爾但至心禮十方佛,殷心懺悔,改卻毒心,即遂往生……。雖懷惡意,一期能悔,如菩薩行,不惜身命,得生淨土。」(唐.楊師操,頁142)兩則。

       這些人物雖大略因念佛而得現世利益,如岑文本「水中勸言,念佛不死」、殷安仁「念佛延生,鬼吏不近」(詳見淨土宗文教基金會出版《念佛感應錄(一)》念佛與冥);或臨終往生,如釋信行、釋僧徹、釋道縣、寶室寺法藏、蕭璟、楊師操,但他們平生所學的經論、所修的法門,似乎與「阿彌陀佛」無直接的關係,如信行(三階教):「頭陀乞食,六時禮拜,勞力定心、空形實智而已。」僧徹﹙法華經﹚:「專以勸善為務,而自修禪業。」道懸:「講《涅槃》八十餘遍,號為精熟。……但以信心歸向,自當識悟。」蕭璟:「日誦《法華經》一遍,以至於身終。」岑文本:「常念誦《法華經.普門品》。」法藏:「戒行清淳、造寺一所、兼造《一切經》數百卷及《金剛經》一百卷。」楊師操:「一食長齋,六時禮懺」而李大安「其妻為造佛像」,鄭師辯、殷安仁是「持五戒」;而某些較接近「念佛」的行為,卻未說明所念是哪尊佛?

       然就淨土經論而言,阿彌陀佛因地所發四十八願,乃為了攝受十方眾生,是釋迦宣說、諸佛共讚,修一切法之功德,皆可迴向願生。上引資料中如持誦《法華經》、《觀音經》﹙普門品﹚、《涅槃經》,及持戒、造像等行為,都可歸於往生彌陀淨土。就純正的善導系淨土觀而言,可歸於諸行迴向往生的「要門」。案,唐臨的生存年代(601~660?),與道綽(562~645)玄奘(600~664)善導(613~681)--窺基(632~682)同時或前後,對於淨土特殊行門的認知與重視似乎很欠缺,未曾有道綽、善導二大師的影響。(待續)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6ccc7d15&aid=16370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