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2/06 19:21:41瀏覽117|回應0|推薦1 | |
問:弟子邊學《無量壽經》邊學《弟子規》,無意中發現他人的對錯掌握在我自己手中,而不是他人。請問這個體會正確嗎? 答:正確。世間所有一切事,說實在的講沒有是非善惡,是非善惡都在自己的起心動念。自己一個善念,世間惡人、惡事都變成善的。這就是《楞嚴》裡面講的「若能轉物,則同如來」,你能轉境界。譬如說有個惡人對我起了惡念,毀謗、侮辱、陷害,這真的不是假的,我遇到很多,不只一次。我們只有一個善念,深深的相信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他為什麼會用這個態度對我?他是菩薩,來成就我的,來消我的業障,看看我修行的功夫能不能忍辱?還會不會起瞋恚心?如果我有瞋恚心是我功夫不夠,他來考試我的,你看對方不是善人嗎?哪有善惡?純善的心對於任何人,惡都變成善,那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我們永遠感恩他,他幫我消業障,他提升我的境界。我們這種態度回對他,將來他知道的時候,他對我們生感激的心,為什麼?他一生沒有碰到第二個,他這種態度對人,人家都要報復他,哪有我們還感恩他的?這就叫若能轉境,則同如來。 遇到善緣決定不能起貪戀心。人家招待你一天,好的時候對你很恭敬、很讚歎,那你一被讚歎就迷惑顛倒,那就錯了,那他害死你了,那就不是好人。你看看出家人,信徒他很喜歡你,來供養你,法師要什麼都供養你,供養你房屋,一供養,你本來出家,你回家了。你再想想那是善是惡?惡。他對你是都引起你的五欲六塵的貪戀,害死你。所以你要認識,順境裡頭不生貪戀,你要放得下,惡的環境裡頭不生瞋恚。貪瞋痴就是在這個境界裡頭斷掉的,沒有這個境界,你怎麼曉得你的貪瞋痴沒有了?在人事環境當中磨鍊是最明顯、最顯著的,要長時間,短時間可不行。 這我是過來人,前十年遇到這個境界,忍,勉強的忍,心還是有不平。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慢慢就愈來愈輕,大概到四十年就自然,一點痕跡都沒有,完全是清淨感恩的心來對待。你說哪個不是菩薩?哪個不是佛?都是佛菩薩來成就我的。真的像善財五十三參一樣,凡夫、學人只是自己一個,除自己之外,整個社會一切人事物統統是佛菩薩示現來教導我的,來成就我的,這才入了大方廣的境界。所以世間沒有善惡,世間沒有邪正,善惡、邪正都在自己的起心動念。離開妄想分別執著,這個境界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不要去找,就是,眼前就是。21-299-01 問:請問受過大戒的出家師父可以拜有修行且能指導修學的在家居士為師嗎? 答:行,這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已經表演了,給我們做了榜樣。維摩居士是在家居士,你看看佛的出家弟子,舍利弗、目犍連,這大家都知道,而且還是古佛再來,聽維摩居士講經,也是頂禮三拜,右繞三匝,跟見釋迦牟尼佛的禮節完全相同。這也是民國初年,歐陽竟無大師,歐陽竟無是在家居士,他主持中國內學院,這個內學院確實出了不少人才。大家都知道民初有位大德,太虛法師,這香港很多人知道的,太虛法師是內學院的旁聽生,像梁啟超他們,他們都是學生。他在內學這些刊物裡面說過,佛法是師道,師道是老師第一大。在佛門裡面通常稱和尚,和尚第一大,和尚是親教師。所以居士主持佛法,確實有德行、有修持,我們出家人見他,向他學習,應當把他看作老師,你才得受用。 這個《印光大師文鈔》裡面講得太多了,「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你跟這個居士,你根本就沒有一點恭敬心,他再高明的東西你得不到,這個道理要懂。我三個老師,兩個在家的,方東美先生在家的,他還不是佛教徒,我跟他學哲學;李炳南老居士是佛教徒,確實人家有修有學,一生的行誼確實可以做出家人好榜樣,主持道場,提倡念佛,在台灣有很大的影響。21-299-01 問:請問盤腿方式是否男女有別?女眾可以雙盤嗎? 答:可以,這沒有分別的,沒有男女分別的。盤腿坐,我們這幾天在「淨行品」裡面也談到,它的好處很多,第一個是它很穩重、穩定,第二個是容易攝心,護法神尊敬。所以這是魔王恐懼,護法神保佑。而且坐的時間,久的時候不累,但是要坐習慣。你初學的時候會有一點障礙。學盤腿愈年輕愈好,年輕骨頭軟,四十歲以上就不適合。所以不要勉強,勉強會把身體搞壞。21-299-01 資料來源: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