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12/17 02:41:57瀏覽1045|回應2|推薦13 | ||
百年之前孫中山曾經説過,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世界上的強國,未來也將成爲世界上的強國。當時的中國怎樣一番景象不必多説,當時的中國人可曾想到百年之後的中國人,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
常年關注中國航天發展的人就知道,嫦娥五號的成功是建立在之前各項工程一步一個脚印的基礎上的。全世界只有美、俄、中完成了這項壯舉,而嫦娥五號是人類時隔44年再次從月面帶回月球樣本。
中國嫦娥工程整體可以分為「探」、「登」、「駐」三大步驟,概稱「大三步」(「三部曲」),分別指無人探月、載人登月、長久駐月。其中探月部分便是目前實施的「中國探月工程」,分為「繞」、「落」、「回」三個期段,統稱「小三步」(「三步走」)。嫦娥五號就是「小三步」中這個「回」的期段。
有的台灣人說:「這有什麽了不起,美國50年前就載人登月了。」我這就不説網上隨便就能找到的科普,我就來談談有哪些了不起的地方。
嫦娥五號雖然是無人登月並返回,但是整個飛行器的設計是按照載人登月設計的。當時的蘇聯由於技術水平不夠,只有上升級和下降級兩個部分。所以收集到的月球樣本僅100g左右。而嫦娥5號採樣全過程由四器互相配合來完成,著陸器主要用來著陸月面,上升器主要任務是從月面起飛,將樣品轉移給返回器,軌道器主要用來飛行,從地球飛往月球,從月球飛回地球,返回器主要用來存放月球樣本,以及返回地面。這樣就大大提高了採集效率,可以收集到2kg左右的樣本。
上升器和軌道器對接時候使用的「抱抓式」對接也是一大看點。抱爪機構具有重量輕、捕獲可靠、結構簡單、對接精度高等優點,嫦娥五號採用了抱爪式對接機構,通過增加連杆棘爪式轉移機構,實現了對接與自動轉移功能的一體化,這些設計理念都是世界首創。未來如果使用在其他衛星上,稍加改動,就可以用於捕獲軌道上的其他飛行器,清理太空垃圾或者是捕獲衛星。
返回艙使用了「打水漂」載入技術,2014年,嫦娥五號的先導型號「嫦娥五號-T1」實驗器就已經用「打水漂」的方式成功返回。之所以採用半彈道、跳躍式的「太空打水漂」方式返回,是因為「半彈道跳躍式飛行」再入大氣層可以消耗掉返回器的部分動能,從而減小著陸速度,拉長航程,有利於保證返回器安全著陸。蘇聯發射的探測器-5,採用了簡單的彈道式再入,再入過載高達16G,遠超人體能承受的最大過載(9~10G),如果是載人太空飛行器,裡面的航天員根本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過載。「打水漂」技術也可以用來驗證「水漂彈頭」,反彈道飛彈攔截對於這種彈頭軌跡極難攔截。
更重要的是,這次嫦娥五號的整個任務流程都是無人操縱,且地面上干預極少,更加說明了中國無人操縱技術的大躍進。未來嫦娥六號會在月球南極開展採樣返回任務,且下一步中國會開展月球基地以及載人登月的項目。
科學無國界但是科學家有祖國,美國人在月球上不管踏出多少步,那也不是中國人的驕傲。中國人現在正在踏出那一小步的路上,這才是真正中國人的驕傲。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