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金門碉堡藝術節參展藝術家吳惠民
2007/09/30 20:30:47瀏覽1414|回應0|推薦2

    血紅的軌條砦羅列,阻絕了鄉親的去路;驚心的地雷標示,限制了島地的發展,在地的陶藝、藝術家吳惠民,在這次的碉堡藝術節中,以「險灘─血染的風采」作品,刻劃出戰爭陰影下離島人的無奈,也期盼藉此突顯地雷議題,以喚醒中央的重視。

 談及作品的創作理念時,吳惠民表示,靈感蛻變自金門遍佈的軌條砦,軌條砦的作用係兩岸局勢緊張混沌時,用來阻擋敵軍搶灘登陸的防禦工事,作品在形體上以較現代感的架構呈現,四周以綿繩和長寮的碉堡地景串聯,繩上則懸掛標示雷區勿入、小心危險的警告牌,強烈表達戰地氛圍,透過如鮮血般朱紅的色調,象徵島地過往歷經的烽火與流離。

 吳惠民說明,任何的戰爭都是由無數的生命和鮮血所堆砌,因此,該作品以紅色為主,映照著黃土、藍天,在視覺上有著極強的張力,所以作品又喚作「血染的風采」,藉以警惕世人,體認戰爭的殘酷無情與毀滅性。

 吳惠民強調,他尤其是要突顯「地雷」的議題,他指出,地雷,過去在戰爭威脅下,是保護離島的利器,現在,則變成地區發展的障礙、危害,他希望藉此突顯地雷議題的重要,也呼籲中央重視。

 吳惠民回憶,早期軍管時代,只要誤入管制區域,就會遇到對空鳴槍或開槍趨離的命運,有一次他在雄獅堡附近挖七里香,就曾發現不到二公尺處有三角雷,此外,也有朋友因誤觸地雷而受傷。

 五十一年次的吳惠民,白天、夜晚二樣情。大白天,他是開卡車的送貨司機,做的是地區的飲料代理商生意;夜幕低垂後,位在金門高中運動場下方、專賣手煮咖啡的「民伯陶藝術空間」開張,搖身一變,他又是畫畫玩陶的藝術家。

 其實,就讀金城國中時,吳惠民就是繪畫好手,在唐敏捷老師的引導下,他和其他四、五位同學一起專研繪畫。升上金門高中,持續繪畫興趣,可惜六十八年金中畢業後,因為沒有考上鍾愛的美術系,只好於民國七十年返金接手家中的飲料代理商生意。

 不過,吳惠民並未放棄藝術夢,持續耕耘創作,十五年前,他接觸到陶藝世界後,從此深陷泥沼、無法自拔,玩陶一玩就是十多年。自畫畫轉作陶藝,由平面藝術到立體藝術,讓吳惠民的創作更豐富多元。

 「民伯陶藝術空間」是吳惠民呼朋引伴的休憩處,更是他構築藝術夢的心靈天堂。夏天賣冰品、咖啡,冬天烹煮湯圓,一杯、一碗都是吳惠民的生活化陶藝創作,店裡陳列的陶藝作品,也總能帶給訪客驚喜,紛紛要求割愛讓售,他記得,自己的創意作品,最遠曾賣到美國波士頓,吳惠民說,販售任何一樣自己的作品,就像嫁女兒般不捨,但能覓得知音,獲得共鳴,也另有一番安慰。

 吳惠民喜愛陶藝,因為可以隨心所欲、自由支配。吳惠民指出,生活上有很多無奈,現實生活也不盡如人意,但柔軟的陶土,卻可以讓我們完全掌握、支配,隨心所欲的塑造出內心世界的想望。他也說,在陶土中,他捏塑屬於自己的世界;在陶藝裡,他尋著自己的夢想王國。

 執著於創作的吳惠民,作品自民國七十四年起多次參展,民國八十九年還曾在文化局舉辦陶塑二人展,九十三年在文化局首次個展,九十五年於尚義機場聖祖櫥窗常置展,今年更前進廈門,舉行陶藝展覽。

 吳惠民最感安慰的是後繼有人,因為大兒子吳驊、二兒子吳騏,分別承繼衣缽,老大吳驊復興美工、崑山科大視覺傳達設計系畢業,老二吳騏復興美工畢業,現就讀台藝大視覺傳達設計系四年級,目前兄弟二人專攻插畫、封面設計,老大吳驊曾幫蘇打綠樂團做過單曲CD封面設計;老二吳騏接的案子更多,甚至包括競選文宣案。另外,老三、老四也展露藝術細胞,不是擅長畫畫,就是喜愛捏陶。

    明(九十七)年八月,他已計劃與老大吳驊、老二吳騏舉辦父子陶畫聯展,展現全家樂「陶」「陶」、擅繪畫的和樂趣味,也希望帶給鄉親耳目一新的藝術展演。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311442&aid=1267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