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4/13 08:16:53瀏覽167|回應0|推薦5 | |
取而代之的無疑是中國,中國大陸將重新定義所謂發達國家。 保加利亞高鐵專案項目要買20輛電力牽引式列車,中國中車青島四方公司因報價比專案招標價低46.7%,比第二家西班牙低47.5%,然而歐盟認定中車由於獲得中國政府的補貼,因此以報價過低強行迫使中國企業退出保加利亞的鐵路車輛招標專案,最後還是寧願多花錢交由同是歐盟成員的西班牙中標保加利亞高鐵項目。 歐盟不是不知道中國大陸能生產品質過硬的高鐵項目產品,其使用的材料成本以及人工成本也低歐盟國家許多的多。但是回思我們不是有句話説便宜沒好貨嗎,真是這樣的話,那歐盟不就不認同中國大陸在高鐵的成就了,不對,歐盟不會不知道現在中國大陸的產品質量不錯且便宜,不然中國大陸的商品為什麼會席捲全球呢,對了,歐盟同美國一個樣見不得中國大陸的崛起,也開始興起保護主義的行動。 人有錢了,雇保鏢保護己身和財產安全,不是挺合情合理的事嗎?一家成規模的公司企業有一定保全、保安人員不也很正常嗎?同樣國家富有了,不是得讓國家軍隊武力更加強大來維護國家安全嗎?美國到現在不是讓美軍赴全球各地擺譜嗎?如此説來,中國大陸發展軍事實力何錯之有。 美國至今依然拿自個兒漸不行的實力同中國大陸説話,雖已不合時宜,但也沒有説中國大陸不可以發展軍力啊!倒是與中國大陸夠不著邊的北約,其秘書長卻認為,中國大陸發展太快,開始向北約邊境“進軍”,中國大陸在“威脅”北約安全。為此,北約不得不採取措施介入亞洲,以遏制中國大陸的“擴張”?更説不許中國大陸發展軍力,這真叫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什麼跟什麼嗎?無厘頭的北約秘書長。 2023年中國大陸新能源汽車出口量為120.3萬輛,出口猛增卻遭前些天訪中國大陸的美國財長指責中國大陸“產能過剩”。難道有人要買,我有足夠生產線製造出來賣掉也不對,説什麼產能過剩。且同時對中國大陸新能源汽車開始築起貿易壁壘,目前,歐盟已對中國大陸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並發佈通知對自中國大陸進口電動汽車進行海關登記。 就前幾天葉倫所説中國大陸關於新能源汽車“產能過剩”,讓我們看看下列數據揣度她居心何在。2023年,中國大陸汽車產銷量分別是3016.1萬輛和3009.4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是958.7萬輛和949.5萬輛,出口量為120.3萬輛。 同是2023年光汽車銷售量,日本豐田集團1123萬輛,德國大眾集團924萬輛,現代集團730萬輛,通用620萬輛。以上只是個別汽車企業的數據,實際上則得將日產、三菱、鈴木、本田算到日本,寶馬、賓士、奧迪、斯科達算進德國,特斯拉、福特算入美國,這才是一國起碼的產銷量,再以人口數來度量才比較公平合理吧,中國大陸有14億人口呢。 葉倫就因為美西方傳統汽車強國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上輸給中國大陸,而且好比5G以致6G之後的研發,新能源汽車領域一樣追不上中國大陸的創新,葉倫女士會是突如其來的一詞“產能過剩”,怕是心裡藏著詭計有所圖謀吧! 葉倫訪問中國大陸之前就已經公開表示,中國大陸產品價格太低,特別是新能源相關的太陽能等產業,她説“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對其首要或重點產業提供大量補貼,雖然中國的目的是讓這些產業佔據全球主導地位,但美方更應該表達自己的擔憂,中國電動汽車、廣泛等產業獲得的補貼太多了!” 既然美國反對他國政府對產業補貼,尤其針對中國大陸,但奇怪的是,何以葉倫説由於中國產品而倒閉的喬治亞州某家太陽能電池廠,因為拜登政府的《通脹削減法案》而獲得補貼好處的該太陽能電池廠重新開業呢?難道美國對自己國家的企業補貼可以,其他國家不行。美國對自家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更加廣,保護自身的新能源車汽車企業更加深,兩套標準都能夠同時上手,真是豈有此理。搞政治的你説他們沒有人格分裂精神症才怪。 歐盟對中國大陸除了太陽能電池板、電動汽車和火車補貼展開調查外,現在又對中國大陸的風力渦輪機發起調查。可見美西方國家的科技發展落後中國大陸啦,且差距拉大無力追趕,只好打壓、遏止來延緩中國大陸的科技研發。 新能源政策是美西方國家率先提出,這政策是對的,説不好聽或許是美西方國家為自身利益提倡的另個目的,藉此抑制開發中國家的經濟進展。但是沒想到的是,中國大陸遵守國際規則並努力前行環保和低碳的路,反倒在此方面取得重大成就,遠遠超越美西方發達國家。因為這樣,美西方國家不高興了,才有了許多像上述兩種雙重標準的情形發生,要我説,美西方國家鬱卒的很啊! 美國已經在許多方面敵不過中國大陸,何況歐洲、日本那些傳統發達國家更不用説,這其中的因素,除了中國大陸有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鏈是美西方發達國家不具備外,中國大陸還有龐大的理工科人才是他們欠缺的。美國人普遍不喜歡念苦澀難啃的理工科系,而是趨之若鶩在金融、法律和影視,勤於鑽研虛的金錢遊戲、津津樂道炫的文字抓瞎、喜歡虛頭巴腦的影音娛樂。 理工科人才少了,不要説還能在創新產品的研發上揮灑自如,就連對已經面世的產品維護也是困難多多。例如常見報導美國的新型艦船不是問題重重,便是難以看到設計出新的艦隻,就連對使用的設備維修養護都要發生窘境,最為顯見的便是待維修的船艦得排隊等著進船塢,何時輪到那是何年何月的事,不急。 美國現在除了在高階晶片尚且能卡住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外,連成熟製程的中低階晶片也不放過,準備下手限制中國大陸在成熟製程晶片的製造和進出口。這一塊領域中國大陸占35%,台灣占40%,而美國只有少少的百分之五點多而已,卻也要對中國大陸設限,我猜美國是看準台灣不得不配合她的想頭是了,能行嗎? 總言之,現今的美國有太多太多的地方已經落後給中國大陸,以後更是,所以本文標題下的是“美西方強國不久將不再是發達國家”,取而代之的肯定是以中國做為標竿。 美國只玩金錢遊戲的金融資本,讓製造業空心化的工業資本,使得中國大陸“超英趕美”的目的即將達標,超越英國歐洲早已是多年前的事,現在也差不多趕上美國,就差高階半導體產業還在辛苦追趕中,然而許多領域中國大陸趕過美國也不是一星半點的了,好比高鐵、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電站、特高壓電網、行動通信、新能源汽車、軍工企業、…等等太多太多的啦。 當年台灣個人電腦、各類電子產品之所以能在全球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主要就是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完備,那時在大台北地區要組裝一台普及型個人電腦,半天便能完成,就是有特殊規格的個人電腦,少則一天多則三天也能完成,電子類產品亦是如此,因為所有零部件方圓百里之內便能搞定。現如今除各式各樣的電子類產品外,許許多多的現代產品,不論傳統或當紅的,能夠有此效率的唯有中國大陸各主要製造業生態區域了。 還有當你的創新能力不足時,你也就少了更多經濟價值的創造,説白話就是賺不到更多的錢,錢賺少了不就是財富增長有限了嗎?老百姓和企業收入少了,國家財政的收入不也跟著少了嗎。看看現在的美國對比中國大陸,誰會越來越多金,誰會愈加捉襟見肘,不然今年為何美國要調整聯邦債務上限至34萬億美元,而美國2023年的GDP也才27.37萬億美元啊。 科技創新不足,就沒能創造出更多的經濟價值,而又欠債那麼多,賺的不夠抵債,那在少有好辦法之下,能做的就是借新債還舊債喽,不然葉倫風塵僕僕到中國大陸,幹嘛來的,推銷美債唄,有用嗎?。 Hallyeh 2024/4/12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