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6/04 18:48:52瀏覽1551|回應3|推薦206 | |
繆士毅 「五月江南碧蒼蒼,蠶老枇杷黃」。初夏時節,我國江南一帶那熟透的枇杷果實綴滿枝頭,黃似橘,亮如金,圓潤清香,惹人眼目,引人品嘗。 枇杷,原產我國,迄今已有兩千餘年歷史。西漢時,司馬相如在《上林賦》中就有「枇杷十棵」的記載,被視為名果異樹。宋代楊萬里的「大葉聳長耳,一枝堪滿盤」,則道出了枇杷樹濃蔭如幄的特點。枇杷冬月作花,夏月結果,所以古人稱它是「秋蔭、冬花、春實、夏熟,備四時之氣。」枇杷成熟之時,那黃澄澄的果實,與密匝匝的綠葉相映襯,黃果綠葉,風光迷人。唐代杜甫的「楊柳枝枝弱,枇杷對對香」詩句,活靈活現地點染出江南枇杷成熟時的旖旎風光。唐代白居易的「淮山側畔楚江陽,五月枇杷正滿林」、古詩:「別有好山遮一角,樹蔭濃罩枇杷香」,宛如一幅幅枇杷豐收的風俗畫,清新又迷人。 枇杷,有不少別名。古人有稱它為「盧橘」,宋代蘇東坡有「魏花非老伴,盧橘是鄉人」、「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弟新」、「客來茶罷空無有,盧橘微黃尚帶酸」的詩句。近代藝術大師吳昌碩,在一首題畫詩中也曾這樣稱呼:「五月天熱換葛衣,家家盧橘黃且肥。鳥疑金彈不敢啄,忍飢向東林間飛。」至今廣東一帶,仍有喚枇杷為盧橘。有趣的是,古人稱枇杷為「琵琶」。北宋寇宗所寫的《本草衍義》中說:是由於「其葉,形如琵琶,故名。」古時有位書生不知其內情,一次收到朋友送來的一籃枇杷,見禮帖上寫了「琵琶」兩字,誤認為白字,自覺好笑,於是寫了一詩給予譏諷:「枇杷不是那琵琶,只為當年識字差,若使琵琶能結果,滿城絲管盡開花。」其實,譏人反自譏,一直傳為笑柄。 有趣的是,枇杷也是畫家筆下的好題材,如宋代趙佶的《枇杷山鳥圖》圖中枇杷果實纍纍,枝葉繁盛,一山雀棲於枝上,翹首回望翩翩鳳蝶,神情生動。大畫家虛谷畫有《枇杷立軸》,任伯年畫有《枇杷錦雞》、《枇杷小鳥》,吳昌碩畫有《枇杷鳳仙》等。喜歡畫枇杷的虛谷畫的枇杷枝葉蓬亂紛紛向上,怎麼看都帶些「怒意」。潘天壽乾脆把枇杷果子畫成了方的,一如其人,棱角分明。齊白石畫枇杷,與吳昌碩大同小異,都是以藤黃色沒骨畫果實,以淡淡墨畫葉子,他曾在一幅《枇杷》畫上題詩:「果黃欲作黃金換,人笑黃金不是真。」。 枇杷,與櫻桃、楊梅並稱初夏水果三姐妹,品種達二百之多。枇杷論成熟期,可分早、中、晚三類。早熟品種五月即能面市,中熟品種於六月大批登場,晚熟品種可延至七月上旬。按果實色澤分,又分為紅肉種和白肉種,紅肉種枇杷因果皮金黃而被稱為「金丸」,白肉種枇杷肉質玉色,古人稱之為「蠟丸」,正如宋代郭正祥所寫道:「顆顆枇杷味尚酸,北人曾作蕊枝看。未知何物真堪比,正恐飛書寄蠟丸」。枇杷名品有:浙江餘杭的「軟條白砂」,肉白味甜;福建莆田的「解放鐘」,果肉厚嫩,汁多味美;江蘇吳縣的「照種白沙」,汁多質細,風味鮮甜。 枇杷,柔軟多汁,甜中孕酸,滋味可口,博得了文人墨客的交口讚美。宋梅堯臣詩云:「五月枇杷黃似橘,誰思荔枝同此時?」宋人周必大的「琉璃葉底黃金簇,纖手拈來嗅清馥。可人風味少人知,把作春風夏作熟。」對枇杷的色、香、味讚不絕口。 枇杷,鮮啖幾口,頓有「漿流冰齒寒」、「如蜜少加酸」之感。枇杷果實可入餚,如「枇杷炒子鴨」、「枇杷咕嚕肉」、「豆茸釀枇杷」、「冰糖枇杷」等,皆為時令美味。枇杷在地方名菜中也有一席之地,如川菜中的「枇杷凍」,果味濃郁,甜香滑軟;蘇菜中的「醉枇杷」,色呈鵝黃,甘美清香。枇杷葉能入藥,唐代司空曙有詩云:「傾筐呈綠葉,重迭色何鮮。仙方當見重,消疾未應便。」詩人視枇杷葉為「仙方」,足見其藥用價值之高。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