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89年光德寺戒壇隨聞錄(道益)
2012/01/02 21:37:21瀏覽836|回應0|推薦2

戒壇隨聞錄……………..道益

    藕益大師云:「學道別無實法,變化氣質,剋除習氣而已。氣質變,品格不超而自超,習氣除,佛法不求透而透。」出家學佛修行第一要務乃要改變我們的氣質,斷除我們的習氣。三壇大戒,乃是成為一位真正出家人的唯一淬煉地方。然而,在短短的六十天戒期中真能塑造出一位四威儀具足,如法如儀的出家人嗎?真能在戒期中改變氣質、斷除習氣嗎?身為一個出家人,除了改變氣質、斷除習氣外,必須還要有正知正見的觀念及嚴謹的守戒修持態度,更要能健全自己的僧格,培養崇高的宗教情操,日後才能成為佛教中的法王龍象,荷擔如來的家業,續佛慧命。

在戒期的日子,可能是出家人一輩子中,唯一的一次難能可貴的生活體驗。每天有規律的生活,從早上四點半初板至晚上十點安板,總是生活在規律、不敢鬆懈的時刻裏。早上一連串的上課,下午演禮或聽專題演講,晚上懺摩與靜坐或學梵唄。講戒是戒期中最重要的課目;首堂講戒者,戒和尚請到畢業於美國加州州立大學的從慈法師,法師云:「戒是成佛之根本,度生死巨海之浮囊。戒乃是圓成菩提之道,涅槃之門。若能持清淨戒,無有違犯,則能戒定慧三學具足,佛果可成。由此可知戒之重要性。」一個出家修行者首重戒律與威儀,持戒清淨,威儀具足諸法合宜方能堪為人天師範。

八十九年十月二十七日,乃新戒報到日。踏入光德寺就有一股親切的感受,院內環境優雅,大殿的設計古樸素雅,有日本的味道;可看出戒和尚對於整座寺廟的用心。

十月二十八日,戒期的第一天,我們這些新戒對於出家人應有的威儀,全不及格。戒師們為了新戒未來都能成為佛教中的法王龍象,都能荷擔如來的家業,開始要做嚴格的訓練。來受三壇大戒的新戒來自各個不同道場,程度參差不齊,行住坐臥更是千奇百怪,思想理念上邪知邪見者甚多,而對佛法一點不了解者比比皆是。戒常住如何在二個月戒期中將一些不合威儀的出家眾,訓練成一位如法如儀的僧眾,或者將一些不堪為人天師範者淘汰,就要靠戒常住這守門員如何來把好關,如何來過濾,不讓這些將來可能影響整個佛教名譽者過關。

十一月三日晚上懺摩時,大殿外雖然風雨交加,狂風呼嘯的吹,但是一點也影響不了戒子們懺悔的心。殿內『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佛號不斷,懺悔者發自內心真誠的懺悔,克誠披露,求哀懺悔,聲聲叩著每個懺悔者的心靈。經云:「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真心懺悔能令諸惡消滅,三障蠲除。懺摩結束時,引禮師宣布戒和尚慈悲,每位戒子結緣一件衛生衣;得戒和尚慈悲,關心每位戒子,怕天氣一變戒子所帶衣服不夠;戒和尚的細心愛護後輩的心,縱使外面狂風暴雨,一點也侵襲不了戒子們柔弱的身體。

十一月四日,戒師父宣布新戒要開始作培福的工作,輪流行堂、洗碗、打掃齋堂及寮房。慈舟大師曾說:「福能攝慧,慧不能攝福」。所以戒常住要每位新戒子們除了上課、演練外也要修福報。這是戒和尚的用心良苦,事實上這次戒期來到戒場發心幫忙的菩薩很多,根本不必用到戒子們來做這些工作,但佛乃兩足尊,為了日後各位新戒們的道業,因此戒和尚特別安排新戒修福的機會。所謂:「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所以在修行的過程中,除了修慧外亦應培福。

    十一月十一日,是日已過,命已隨減。距離入戒壇至今已過了二個星期,剛入壇時每個戒子生活如在履薄冰的時刻裏,而今新戒無論在生活作息上、或戒常住的環境上、或戒子之間的友誼上皆有進一步的熟悉,已沒有剛入壇時的生澀,戒子之間已能互相的交談。但是一些新戒之間所談,讓我感到有點不習慣,他媳婦怎樣,女兒、兒子如何如何,孫子怎樣聰明,她的同修以前怎樣對他,這些以前聽居士談起覺得很正常,而今聽出家人談這些家常事總得有點不自在。

    十一月十五日,近些年來佛教處於多事之秋,只因為少部分出家人的行為跑出了軌道,以致於讓社會人士對佛門中人產生不良的印象。俗語說:「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就因為這少部分出家人的行為差異,而連了真正修行的出家人,致使整個佛教界遭到負面的評價。今天就有一位無法接受管教的新戒被逐出戒場。發心出家如果發心不正確,或者行為乖張,或者思想顛倒,戒場在重質而不重量的情況下,為了將來整個佛教,及對一些破壞佛門清規的出家人應該取消其出家人的身分,免得將來危害佛教。得戒和尚開示:「眾生累劫以來的無明習氣,像石頭壓草般,日子久了,雜草又從石頭邊冒出來,煩惱習氣跟著起現行。」因此對戒師父的勸導,不但無法接受教導,還強詞奪理。此次被逼出壇之新戒,思想上有點問題,進壇至今過堂時皆不吃飯,聽說是靠吃巧克力過日子,引贊師屢勸不聽,今天中午過堂時得戒和尚出面要他吃飯,他還是不吃,他說他十年的生活習慣,得戒和尚沒有權利要他改變。後來戒和尚將其交給三師父處理,聽說三師父要他跪下,更囂張地向三師父說地板太硬,是否可以拿拜墊給他跪,三師父問他三餐吃巧克力是否有指定牌子,此戒子竟然要求戒常住買金莎巧克力給他吃。這樣的積習難改,剛強刁鑽之人,將來還能有所改變嗎?戒常住取消他的受戒資格是正確的作法。希望他處戒場也能嚴格把關這種傷害佛教的人。

    十一月十六日,大航法師從十四日開始講《勸發菩提心》,經云:『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可成。』《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出家首要發菩提心,明白出家的動機、目標和方向。菩提心不發、願不立,如是修行縱經塵劫還是枉然,徒勞幸苦。大航法師又開示說:「佛教的興衰,不在於僧伽的多寡,而在於質的提昇,僧伽是否有正確的認知與正知正見,影響佛教將來的命運。」

    國際佛教專題演講,請到達賴喇嘛基金會強巴嘉措格西介紹西藏佛教,演講中格西上師強調利他與慈悲的重要性。修學佛法的動機,如只是建立在自利或名聞利養上,所得到的佛法只會增長貪瞋癡慢疑煩惱,如無法做利他的工作,縱使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也是雜染三毒的智慧。願說者、聽者的智慧都能夠純淨無雜。

    十一月十八日,上自修課時,引贊師父要今早違背戒規的新戒出來禮佛,但此戒子與引贊師父起了磨擦。戒和尚在講佛教倫理時曾講到:「別人要糾正我們的過錯,是對方的慈悲,所以要感念且歡喜接受其指正。人非聖賢,不可能都沒有錯,但要能接受他人的指導,才能進步。」戒場乃是教我們行住坐臥,訓練我們成為一位四威儀具足的僧伽,如無法接受指導與糾正,如何能成為法器,成為人天師範呢?

    十一月二十七日,時光每天辛勤的流動著,從不喊疲倦,不怠不停地運轉。入壇至今己匆匆的過了一個月,明天即是沙彌戒請戒的日子。戒和尚開示:「如果戒期是三十二天,早就要出壇了。而這次戒期二個月至今未受沙彌戒,只希望新戒菩薩能好好把握這一次難得機會,好好的求受清淨戒,認真的學習,才不會辜負這麼多來發心的大眾。」戒和尚又云:「在戒壇生活接受訓練,有可能是出家眾一生才只有這麼一次,出壇後除了有機會繼續念佛學院,不然要再接受教育的機會是很少。現在有很多的師父收了徒弟卻不管徒弟的教育,讓其自生自滅,無論是在日常生活威儀上、或在佛法上都不去教導他,是徒弟不接受教導,或者是師父本身不懂,或者是師父太慈悲不敢管弟子,放牛吃草,或者只是想多收一些徒弟來替常住工作。勸導新戒們,將來出壇後如沒有作好各方面的準備不要急著收徒弟,要先問自己是否有心真正要教育下一代,在法上是否真能用心,是否有能力來教導徒弟,日常生活上是否真能有耐心,不悔不倦的指導弟子。」

    戒和尚的肺腑之言指出現在道場的通病,師父收徒弟可分:一、法的教育。二、財的供應。三、沒有法也沒有財。四、法與財二者皆有。有福報者,遇到的師父既能供應財又能教導法。次一等的,沒有財但還有法。再差一點的,沒有法但在四事供養上還稱的過。最不幸者,遇到的師父既沒法,在四事供養上也無法讓徒弟安心修行。今日很多出家眾,在未出家前生活條件上多足夠養活自己。而今辭親割愛,染衣剃髮,乃是為了了脫生死,出離三界。今日出家既晚,在反應上,智慧上,體力上,能力上種種不足的條件下,沒有機會繼續念書。出家後,只希望能遇到一位真正有心教導徒弟的師父,好好的深入佛法,改變習性。好的法器,必須不斷的雕刻琢磨。但是,也必須能遇到一位有耐心既慈悲的雕刻師,不捨這有漏的法器,願意補、磨、雕。祖師訓誨:『出家要教徒弟,不可隨他遊戲;諄諄教養成人,好作佛門大器。』

    十一月三十日,修行的路,就像爬樓梯一樣,一級一級地往上爬,沙彌戒受完進而要求受比丘、比丘尼戒,今天開始具足戒的演禮。演禮的過程也算辛苦,引禮師、引贊師更是辛苦,陪著戒子們,不斷的提醒一些不專心學習的新戒。僅僅是一個合掌的動作,引禮師、引贊師都不厭其煩地糾正反覆,在演禮當中就可看出戒子們是否用心學習。戒和尚開示說:「不同的地方,有不同可學之處,今天各位新戒菩薩既選了比別人多花一倍的時間來這裏學習,就要比別人學習到更多的東西」。人生有幾回過這麼殊勝的生活,如不好好把握這難得的機緣,用功學習,受完了戒,出了戒場恐怕再也沒有這麼好的因緣了。雖然在訓練與雕琢的過程是很辛苦,要將從前的舊習氣改過來,必須要花相當的時間與毅力,在戒期中的訓練學習,正是奠定我們修行的基礎,如能在這段期間認真的學習,收穫定是良多,雖然辛苦但是值得的。

    十二月十三日,早上八時開始二壇請戒,晚上七時十五分由羯摩和和主持懺摩儀式。今天是真正由俗人轉換為僧尼的日子。剃髮染衣雖然己八個多月,徒有外表的僧人形相還未具足正式比丘尼資格。二壇正授之後,正式納戒體於身心,成為一位具足戒比丘尼。比丘、比丘尼代表著佛教,一舉一動都受人注目,今後如沒有能力承擔如來家業,弘法利生,至少須做一位善護自己身心的獨善行者,以免袈裟下失卻人身。這樣重大的日子,叫人怎麼不緊張慎重呢? 

    十二月十四日,早上八點,三師父介紹十五位尊證和尚的德號。接著由六師父介紹尼部得戒和尚、羯摩和尚、教授和尚及二十三位尊證和尚尼的德號。十點,拍團體照。

    下午二點三十分,在淨觀堂三扣洪鐘揭開了二壇正授外壇佛事的序幕,接著在「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聖號聲中,全體戒子們在十師引導之下,嚴律整齊的往大雄寶殿移進,開始進行登具足壇。此次採三人一壇,晚上僧部具足戒外壇圓滿結束。尼部依照律制採二部僧授戒,尼部外壇登完,還須至僧部外壇登壇。緊張的氣氛瀰漫於尼部戒子的心中,尼部人數較多,而且須二部僧授,所以時間必須兩天才能完全圓滿。

    十二月十五日,早上七點二十分開始接著昨天尼部未登完的具足壇,整個外壇佛事至下午五點登壇結束,全體戒子再次回到內壇進行最後階段,禮謝所有戒師及迴向,二壇佛事到此全部圓滿結束。

    十二月十六日,在家五戒、菩薩戒登場,光德寺擠滿了人潮,劃破了連日來光德寺寂靜安寧的氣氛,所有的戒師、引禮師、引贊師、戒常住執事師父們忙的不可開交。三師父開示戒子們,無論在怎樣環境下,不要被境所轉,要用心去轉境,在怎樣環境下心都要如如不動,隨時都可以修行。是的,儒家尚有顛沛必於是,造次必於是的心境,欲當人天師範的人天師,怎可被境翻轉。

    下午三師父教吃缽飯,二師父當示範,戒子們對吃缽飯抱著興奮的表情,期待真正吃缽飯的時刻。缽是應量器,吃飯用缽,可以戒除貪念。也符合現今的衛生條件。可惜大部分道場己不用缽盛飯了。

    十二月二十一日,戒和尚為了要建老人院,也讓新戒們有修福的機會,這次安排了新戒們托缽。昨天三師父宣布,年紀大的以及身體較弱的不要參加。但是每個戒子都不願放棄這次修福的機會,不得已二師父親自下來指定那些人不要參加,被點到名的戒子,眼眶都紅了。清晨五點,天色有些昏暗,萬一下起雨來,難得一次托缽的經驗勢必取消,真叫人憂心啊。做早課時大眾默默向佛菩薩祈禱加持,希望今天是一個晴朗的天氣。七點三十分,天空出現了微微的笑容,戒子們大呼叫好,不寒不熱的氣溫正是托缽的好時節,戒子們搭上黃色九衣,背著缽整齊走出山門,求受在家菩薩戒的居士們已搭好縵衣,排成二列站在山門外,等候新戒的經過,以便對每位戒子的供養。居士們各個虔誠恭敬,看到這種熱情的場面令我感動無比,也加重了我肩膀上的責任。佛陀時代托缽乞食是以食物為主。次第乞食,沒有貧富貴賤之分,一律平等行化,而我們現在的行腳托缽雖是金錢,但意義上應是相同的,不論信眾布施的多寡,都要心存感恩,此次托缽是一次難得的經驗。

    十二月二十三日,下午安排一場掛單規矩的演禮,戒常住新蓋好的禪堂正好派上用場,大師父扮演雲水僧,二師父演寮元師,三師父為知客師,大拾法師為照客師。大眾在禪堂等著大師父出現,等了好久不見人影,戒和尚說:「這位雲水僧可能從北部行腳而來,所以才走這麼久」當大師父一出現在禪堂門口時,他那一身的扮相,引起所有在場者哄堂大笑。雲水僧至禪堂掛單,衣缽具、戒牒缺一不可,因此在客堂的外面掛著:「無衣缽具戒牒者,一概不掛單」的牌子。禪堂中維那師的座位邊豎立著:「大眾慧命,繫汝一人,汝若不顧,罪過汝身」的木牌,可知維那師的責任重大。

    十二月二十四日,晚上七點舉行三壇懺摩,不斷的聽到哭泣的聲音。晚上十點舉行燃香供佛,戒常住規定每人至少三顆,發心的新戒們有的六顆、九顆,十二顆者不在少數,我的願力不夠又怕痛只燃了三顆。

    十二月二十六日,時光匆匆而過,兩個月戒期轉眼間既將結束,下午一點就要告別戒常住了。上午頒發戒牒給戒子,在頒發戒牒的佛事當中,看到引禮師、引贊師不斷的拿面紙給戒子拭淚,場面真感人,甚至有幾位戒子上場領戒牒時,竟然大聲痛哭。唉呀!人生本就無常,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有聚必有散,有合必有離,不要輕易為離別而傷心,這裏的結束將是另一人生的開始,往後所要承擔的責任更重大。

    兩個月的戒期中,威儀訓練、唱念調教、聽經聞戒、聽學者演講、懺摩演禮、安排緊湊、真叫人喘不過氣來,平時不怎麼嚴格的生活,經過這樣的密集磨練,也算是苦事一樁。不過換一種角度想,兩個月的收獲也是頗為豐富的。

    在此感恩得戒和尚的慈悲,感謝所有的戒師父及引禮、引贊師父,兩個月來每天辛苦的陪伴著我們,感謝戒常住的所有執事師父及發心護戒的所有居士菩薩們,及布施的施主們,由於你們的犧牲奉獻,才能成就戒子們的圓滿受戒。今後只有更加精進修行、嚴持戒律、上求佛法、下化眾生,做一位好心的出家人,才能報答大眾的恩德。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2228518&aid=5994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