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1/27 02:57:29瀏覽220|回應0|推薦0 | |
健檢查不出的隱性高血糖!3招降血糖逆轉糖尿病危機 讀給您聽
powered by Cyberon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糖尿病是眾所周知的嚴重疾患,在2020台灣十大死因中排名第五,極有可能對眼睛、心血管、腎臟等身體各部位造成嚴重傷害。不過,即便健康檢查血糖沒有異常也要小心,「隱性高血糖」不僅同樣會對心血管造成傷害,也是潛在糖尿病患者的徵兆。
健康檢查難以得知的隱性高血糖(飯後高血糖)人體的體溫、血壓及血糖本來就會隨著時間的不同、晝夜變化及用餐與否產生變化,然而,若是血糖在用完餐後變化劇烈就要小心了,或許已經有「隱性高血糖」的問題。 所謂隱性高血糖,是指進食後,一時血糖急遽上升,接著再急遽下降恢復正常標準的狀態,若繪製成圖表,將會形成一個「血糖值高峰」;和其相比,健康民眾的血糖值變化若繪成圖表,則應是整體低且和緩的山形。 東京高輪醫院榮譽營養管理室長足立香代子在《吃得少不如吃得巧》一書中曾指出,在40歲以上的日本人之中,每5個人即有1人會產生飯後高血糖的問題。 池谷醫院院長池谷敏郎撰文指出,隱性高血糖的危險之處在於,健康檢查測量血糖時幾乎無法發現。這是因為健康檢查通常會請民眾空腹受檢,測量的是空腹血糖,此時,血糖高峰早已消失,回復正常。 此外,即便進一步測量糖化血色素(HbA1c),由於檢測的是過去數月的血糖值平均,因此單看該數值也無法得知飯後血糖值的變化。 (編輯推薦:別被空腹血糖值正常騙了!醫:有這跡象也是糖尿病預備軍) 隱性高血糖不僅是潛在糖尿病患者!心肌梗塞、腦中風風險也提升隱性高血糖就相當於是潛在的糖尿病患者,若放著不管,就有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此外,足立香代子也於書中指出,若在未察覺的狀況下沒好好處理,便會提高動脈硬化的危險性,甚至出現失明、腎衰竭、壞疽等三大併發症,或是血管系統疾病(如心肌梗塞、腦中風)。 池谷敏郎為文解釋,這是因為當身體反覆出現血糖值高峰,在細胞中會大量產生活性氧類。活性氧類不只是老化的元凶,若血管內側大量產生活性氧類,將會傷到血管內壁,使得血管逐漸失去彈性,漸漸形成動脈硬化。 當民眾開始出現一直覺得口渴、去廁所的次數增加,即使有進食還是變瘦等狀況,覺得「好奇怪」的時候,血管其實就已經持續老化,後續引起腎臟疾病、神經障礙、腦梗塞及其他各類血管疾病的情況很多,甚至還會增加阿茲海默症的發病風險。 池谷敏郎也舉日本山形縣舟形町的研究為例,該研究對該地區40歲以上的住民進行7~10年的追蹤,發現飯後高血糖的民眾,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沒有飯後高血糖的民眾來得大。 避免「隱性高血糖」的健康風險,下一頁告訴你2招平時吃飯就能做到! 健康檢查測不出隱性高血糖?平時實測血糖這樣量由於一般健康檢查的抽血、糖化血色素等檢驗無法得知是否出現飯後高血糖,因此民眾恐怕需要自行留意身體狀況。若常常在用完餐後出現精神萎靡、頻尿,特別口渴等症狀,就要多留意了。 至於如何確定自己的飯後血糖高,那要測了才會知道。臺中榮民總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蔡易婷曾撰文指出,可準備紀錄本進行血糖測量。飯後血糖的正確測量時間應為「吃第一口食物開始計算2個小時後測量」。可每月挑3日,1日測7次血糖,包括早餐前後、午餐前後、晚餐前後及睡前;又或每月挑一周,每日測量一餐的飯前飯後血糖。由於不同族群的患者,醫師可能會有不同的建議,測量後也別忘了諮詢醫師或糖尿病衛教師。 改善飯後血糖飆高:調整吃飯順序、多攝取蛋白質與膳食纖維若已得知自己用完餐後血糖會出現飆升的現象,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立即改善,以免自己從潛在糖尿病患者升格,罹患真正的糖尿病! 只攝取醣類的飲食是危險的,將造成血糖劇烈波動。應減少醣類的比例,並充分攝取讓血糖較難上升的蛋白質與膳食纖維。日本糖尿病資訊網站「糖尿病Network」的衛教資料指出,對於有隱性高血糖的民眾來說,吃飯的順序應進行調整。在攝取米飯前,應先攝取蔬菜、肉、魚等菜餚,能改善飯後血糖劇烈上升的狀況。 (編輯推薦:這瞬間血糖急飆!營養師:白飯這樣搭穩血糖不發胖) 足立香代子也指出,透過補充蛋白質並遵守「碳水化合物後吃」的原則,就可以減緩血糖上升的速度,下降時也會形成較和緩的曲線。 營養師賴秀怡曾受訪解釋,蔬菜的膳食纖維能延長碳水化合物分解的時間,並延遲小腸吸收糖分;營養師林圓真也曾為文解釋,蛋白質可以減緩碳水化合物釋放糖分速度的緣故。 銀座泰江內科診所的院長泰江慎太郎醫師則指出,對糖尿病患來說,目標應為「減醣、減少碳水化合物吸收」。若要控制飯後血糖,可以在味噌湯中放入番茄,味噌中的β-伴大豆球蛋白(β-Conglycinin)與番茄中的茄紅素能相輔相成,不僅對飯後血糖控制有所幫助,也能達到抗氧化的功效,降低糖化血色素。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