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1/10 22:30:57瀏覽491|回應0|推薦3 | |
記者郭奕均/三立新聞網台北報導2020-1-10 不少人很愛吃水果,除了美味、好吃,吃了心情好,更認為水果是健康好朋友,對於身體有不少助益,但真的是如此嗎?前衛生署副署長、書田診所減重名醫宋晏仁有不同看法,他強調「就某個層面而言,水果也是被製造出來的甜食」,要當心「脂肪肝」找上門! ▲吃水果一定健康?名醫曝光驚人真相。(圖/翻攝自pixabay) 說到水果,要先了解它的用途,宋晏仁醫師解釋,農耕的目的是為了填飽肚子,而水果只是農作的「副產品」,加上保存技術不佳,只有季節性的經濟價值,其實,水果作為植物的一種器官,它的目的是要讓動物「咬」它,然後把種子帶走,撒在別處,讓「它的後代」得以繁衍,因此「好吃、甜美」並不是水果的目的。 人類不只會農耕、養殖來生產食物,還發展了食品工業、基因科技來製造食物,宋晏仁醫師表是,水果─就某個層面而言,也是被「製造」出來的甜食,「水果被描述成含有豐富的營養素與酵素,其實有一部分是為了商業推銷,水果所含的營養素與酵素絕大部分都可以自蔬菜中獲得」,但是,水果與蔬菜不同之處在於:水果含有高濃度的蔗糖與果糖,「果糖攝取過量,也會造成肥胖!」 而蔗糖與果糖,可以誘發大腦伏隔神經核(nucleus accumbens)的興奮,伏隔神經核負責大腦的獎賞、快樂、笑、成癮、侵犯、恐懼等情緒反應,所以吃水果會讓人得到快樂的感覺,「但是水果當中含的蔗糖卻會造成血糖上升,對想減重的人與糖尿病患,都不是好的食物選擇,即便如芭樂、檸檬、葡萄柚這種感覺不太甜的水果,也是一樣的!」 除此之外,宋晏仁醫師也點出果糖更大的問題,那就是全身的細胞都無法利用,全部在肝臟代謝。在肝臟裡面,僅有少部分果糖可以進入能量代謝,大部分的果糖其實在肝臟被轉化成及低密度脂蛋白(VLDL),再運出肝臟,經血流進入脂肪組織,變成三酸甘油脂(就是肥肉)儲存,導致肥胖。 如果大量攝取果糖(例如吃大量水果、果汁,或喝含有高果糖糖漿的糖飲、氣泡飲料等),那麼VLDL就會大量地合成,來不及運出肝臟,就直接堆積在肝臟裡面,形成脂肪顆粒,長期下來,就會造成「脂肪肝」。 宋晏仁醫師透露,近年來在門診常看到青壯族群,甚至青少年及兒童的脂肪肝,有很多專家推測其原因,就是因為水果、果汁及含高果糖的飲料造成,「所以,靠吃水果減肥,從來就不是個好策略!」 甚至果糖在肝臟的代謝,除了走脂肪生成這條路徑之外,還會形成尿酸,這個尿酸不但可能造成痛風,還會破壞血管內皮,使血管內皮失去產生讓血管平滑肌放鬆的重要因子,導致高血壓,「因此,我個人從不建議大量吃水果!」 那麼不少人可能想問了,如果不吃水果,會不會缺乏維生素呢?宋晏仁醫師強調:不會的!如果充分攝取蔬菜,即使完全不吃水果,也還是可以吃到充足的維生素、植化素、礦物質,「即使是豬肉、牛肉,也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包括維生素C。我強調均衡飲食的重要性,但卻建議限制澱粉與水果的攝取量,原因就在於,過多的澱粉與水果不但沒有提供更多營養素,反而容易造成肥胖。」 既然如此,我們到底該不該吃水果呢,宋晏仁醫師表示:「沒有該不該吃的問題。水果很甜美,吃了很快樂,但水果從來不是人類飲食中的必需品」,最後宋晏仁再次強調,現在水果的甜度,可以稱之為農場產生的糖果,如果沒有體重、血糖、脂肪肝、痛風、高血壓的問題,歡迎開心享用,活絡果農經濟。但如果你有前述的代謝問題,鄭重建議,淺嚐即止,少吃多滋味! ▲宋晏仁醫師強調,水果的糖分不容忽視,不建議多吃。(圖/資料照)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