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經典回顧--《重整河山待后生》
2011/05/20 12:59:18瀏覽356|回應2|推薦12

  那天與飛天說起雷蕾 ,便想起經典中的經典,電視劇《四世同堂》的主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就是這首歌讓我記住了雷蕾,雖然《四世同堂》是她與父親著名作曲家雷振邦合作的。

  這首歌汲取了京韻大鼓的演唱形式,曲調慷慨、激越、悲壯,深刻地表現了中華民族堅強不屈、奮勇抵抗外辱的凜然氣節。

  那時還少年,每天晚上坐在電視機前,一聽到前奏響起,便熱血沸騰、熱淚盈眶尤其是到最后一句,駱玉笙老師那石破天驚的聲音迸出,馬上就想一躍而起,從戎殺敵去。

  這首歌已經聽過無數遍了,到現在聽依然震撼不已。

  此曲由京韻大鼓藝術家骆玉笙老師演唱,她錄這首歌的時候已七旬,在錄音棚第一次與管弦樂隊配合,適應後竟然一次通過。她的高齡讓她的嗓音更加蒼涼,由一位七旬老人心中迸出的歌聲表達悲壯之情,覺得比年輕人反而更加契合出色。

  。

  《重整河山待后生》這首歌也與《四世同堂》電視劇融為一體,新版也采用了這首歌,但總不能原樣照搬吧,改為京劇京腔,由京劇名家于魁智老師演唱,同樣出色,算是各有千秋吧。

   以我的觀點,覺得新版的從配樂到演唱都沒有原版的激越悲壯,也不純粹是藝術表現形式的原因,雖然同樣蕩氣回腸,但略顯溫潤,沒有老版的鏗鏘迸裂的氣勢,更別說1984年的錄音水平,若以今天的錄音水平,駱先生的演唱一定更為震撼,奈何斯人已去,唉!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62316&aid=5234478

 回應文章

飛天。詞不成句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2011/05/22 09:44
呃~
咱喜歡于老師唱的,大概是背景樂器配置較簡單。
于老師的唱腔,也是直呼呼,不會轉呀轉呀的。

譚梅(162316) 於 2011-05-22 11:51 回覆:

我两者都喜欢,但对于骆玉笙老师的演唱感情更深些,毕竟当时看电视剧的时候相当感动。

后来重拍的我没有看,一般翻拍的都难超越原版。

要不怎么叫经典呢。


不識貨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雷蕾
2011/05/22 05:16

我上次在《人说山西好风光》一文中提到,作曲张棣昌算不上是中国电影歌曲作曲的头把交椅。

中国电影歌曲作曲的头把交椅是雷振邦。

雷振邦的电影歌曲作品海了去了——《冰山上的来客》、《五朵金花》、《刘三姐》、《芦笙恋歌》。。。

雷振邦的女儿雷蕾,女承父业,也走上电影歌曲作曲的道路。

然而有才华还得加上机遇,雷蕾需要一次提携的机会。

1984年,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导演林汝为请雷振邦为电视剧《四世同堂》谱曲。

雷振邦向林汝为力荐其女雷蕾。

当然最后雷振邦也得挂个名在里面--他的名字就是品质的保证,票房的保证。

不过,实际上雷振邦在其中应该不只是挂名那么简单--第一,他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第二,这是他女儿的开路之作。因此,雷振邦在此曲创作中应该是贡献了不少心力在里面。

因父亲而得到一次代父出征的机缘,名不见经传的雷蕾因此曲而一炮打响,扬名曲坛。

从此,雷蕾的影视音樂创作,片约不断。在十多年的时间里,雷蕾已为数十部影视剧作曲配樂。

譚梅(162316) 於 2011-05-22 11:48 回覆:

又帮我科普了,哈哈...

要说开心关心电视音乐,就是从85年的这部《四世同堂》算起,再后来就是《红楼梦》了,以前是只听听歌,到这两部已经上升到听配乐的境界了。

那时的制作真是认真考究敬业,现在少有人那样做电视剧了,作成经典的那种决心。

雷蕾成名的那几首歌,都让人印象太深了,像《好人一生平安》、《渴望》,还有《少年斗志不言愁》,那部《便衣警察》曾经也很迷呢!

有人引路就是好,但也得是好泥也能扶上墙啊,那老子英雄儿孬种的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