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7/20 08:22:21瀏覽936|回應2|推薦57 | |
今年是雷根的百歲冥誕, 美國有很多懷念他的活動. 入夏以來歐洲各國也有舉措. 六月廿七,在波蘭,紅衣主教主持一場感恩彌撒(雷根,保祿二世,柴契爾夫人對團結工聯的支持,對波蘭自由化舉足輕重); 在匈牙利,國會特別向雷根致敬.議員(Janos Horvath)說雷根在和平解放(東,中歐國家)過程中,堅強專注,坦白真誠,不僅鼓舞了被(共產主義)迫害的人們,也弱化了他們的壓迫者…
六月廿九,布達佩斯的自由廣場雷根銅像揭幕,這一天也是蘇俄撤軍廿週年.
六月三十,布拉格將一條街命名為朗諾雷根.
七月四日, 英國在倫敦美國大使館前豎起雷根像.
歷史從不寬容, 浪花淘英雄! 距雷根初任已有三十年, 美國人,歐洲人不約而同對他感念.柏林牆倒,冷戰終結,馬列成灰…這一切絕非偶然. 雷根行事舉重若輕,有謂其成事得運,實在輕薄. 以核武限解(START)為例,他本和平來自實力,堅持先增再減. 面對蘇聯在歐洲薩姆飛彈(SS20)的威脅,他要求撤除,不然在盟國佈建572 枚潘興和戰斧以對(zero option)! 蘇聯代表抗議那有這種談判法,雷根對他自己的代表說,你就告訴他們你老闆強硬的他媽的不是個東西(Well, Paul, you just tell them you’re working for one tough son of bitch) 克里姆林發動對西方左派宣傳,把他描繪成挑釁好戰的牛仔. 1982 年六月,紐約中央公園聚集了百萬人以上,要求停止競武! 各州各大城議會通過凍核, 民調更有70%的人支持! 雷根認為美蘇核武實力失衡,在那時刻凍核只是自廢武功無益和平. 1983年十月,超過兩百萬人在歐洲各地示威反對潘興飛彈的佈署; 飛彈啟程三天前,ABC電視臺在黃金時段播出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蘇聯威脅撤出談判. 雷根不為所動, 雖千萬人,吾往矣. 飛彈在歐洲如期一一完成佈署. 美國和北約盟友渡過戰後最大的挑戰! 蘇俄也了解他是怎樣的對手. 這裏有三段相關的記錄片供參照: 自己女兒也參加的反核示威 置馬列主義於歷史灰燼 邪惡帝國 1986年雷克雅維克高峰會談(Reykjavík Summit) 戈巴契夫原則同意zero option,但雷根堅持不讓星戰計畫侷限於實驗室為附帶條件,談判破裂,功虧一簀. 但雙方了解更深1987 年十月美蘇終在白宮簽署中程飛彈條約, 對冷戰降溫何等深遠,讓世界和平安全是他政見之一. 從任期初到任期末, 行者常至,為者常成,事功從無僥倖. 每有淺薄者謂雷根曾是好萊塢演員,浮華不實,輒以推銷員,溝通者輕之. 其實雷根自幼家貧,日常碎牛肉加燕麥為主菜(雷根自嘲現在知道原來比較健康);每逢週日他母親去肉鋪要些肝,說是餵貓, 他們家從來沒有貓! 大學一年級後,學費一時沒下落,幾幾輟學… 畢業後謀事無著,雨中討便車(hitchhiking)回家,困坐愁城…(見雷根自傳 An American Life) 世人對他的懷念,勿寧是對一位世界領袖的憧景, 有遠見,樂觀,堅信人性的光明面但不忽視其弱點,引領人們而非為民調引領... 當年面對蘇聯的無往不利,一代人懷疑, 或許民主不如專制; 兩黨競爭比不上一黨專政的效率, 紀律加管制定然強過自由放任,中央計畫勝過市場經濟…雷根証明自由民主的價值,重建自由世界士氣,信念! 今天歷史或有其相似處, 中國大陸崛起,自由世界相對踟躕不進, 或許真有什麼”中國特色”之類的靈丹妙方… 我們需要一位雷根 ?! 政府從來無能解決問題,因為它本身就是問題!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