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國次貸始末(末篇)
2008/11/04 10:30:50瀏覽789|回應0|推薦0

(五)              金融市場版圖重整

次貸危機爆發後,投資銀行業務盛行之歐美金融機構面臨了倒閉、被購併或接管之命運,而以存款為基礎的老式但卻穩健的銀行則成為贏家,全球金融市場版圖將有大幅度之重整。日本因涉及次貸損失較輕,且為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經歷數年蟄伏與謹慎支出以應對本國經濟問題後,日本銀行如今正在尋求成長機會。日本三菱UFJ金融集團收購摩根士丹利20%的股份,日本市值最大的証券經紀公司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成功購得雷曼兄弟旗下亞洲業務,三井住友金融集團(Sumitomo Mitsui)向英國巴克萊集團(Barclays PLC)注資將近10億美元,而瑞穗金融集團(Mizuho)通過收購優先股方式向美林投資12億美元。日本銀行大筆投資並非以收購為目的,而是期盼藉此增加經營資源,強化公司的發展動力,提升日本金融業在國際上的地位。

(六)              國家債務持續擴大

爲因應金融風暴,美國政府提出高達七千億美元的金融紓困方案,並要求國會同意提高政府舉債上限,從目前的十兆六千億美元,拉高至破紀錄的十一.三兆美元加上美國經常帳逆差一直無法改善,明年度預算赤字將超越一兆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估計美國國債將達到一九五四年以來的最高水準,超過國內生產毛額(GDP)的七○%歐洲各國政府亦將支出數百億英鎊和歐元購買陷入困境銀行的股份,並提供數千億英鎊和歐元的擔保,幫助銀行借到開展業務所需的資金。

(七)              全球經濟面臨衰退風險

由於信用的緊縮,企業無法取得所需的貸款,就無法擴充或會調降低資本支出,個人的消費意願降低,這會減慢經濟成長,使得經濟進入萎縮甚至蕭條的階段。全球經濟趨緩或者蕭條,新興國家如以出口為經濟主力,就會受更大的波及。例如,中國對美國出口約佔其貨物出口總額的20%美國經濟放緩,不僅直接減少了對中國商品的需求,還使中國減少了從其他新興市場進口中間產品的需求。新興國家的出口下降,會導致國內投資和消費的下降,從而拖累整體經濟成長。這次風暴有許多專家認為,對新興國家會有更嚴重的影響,一方面是外資會將資金取回本國,以應付贖回的壓力,對新興國家的匯率、資本市場及債信會有負面的影響。另一方面,新興國家經濟規模及金融體系較已開發國家更為脆弱,很難禁得起這種前所未有的風暴。

(八)              金融監理轉趨嚴格

此次風暴風聲以來,有不少聲浪指責各金融監理機關之間協調不足並缺乏警覺性,致令此一危機不斷擴大。美國財政部、聯準會、證管會以及各州銀行局都已展開檢討,並將陸續推出新的監理措施,其中最重要的變革應屬聯準會權責之大幅擴充。歐盟各國也都主張推動強化全球金融監管及擴張IMF的角色。從趨勢上來看,次貸風暴凸顯了即使是在先進的美國,解除金融管制(de-regulation)似應有其限度,故當年的法規鬆綁風潮現在正在演變為重新管制(re-regulation)。

一、                                      主要國家對房貸風暴之因應措施

(一)              降低利率及存款準備率

次級房貸危機爆發後,各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干預措施,為了降低借款人負擔及金融業之資金成本,美國聯準會七次降低聯邦基金利率,10月聯準會更帶領全球5大央行聯手降息,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已從5.25%降至目前之1.5%,預期十月下旬將再度降息。考量通膨壓力減輕,國際景氣面臨衰退的疑慮,為提高銀行資金流動性,多國央行先後調降存款準備率,向金融系統挹注資金,以期緩解信貸緊縮。

(二)              對股票實施賣空禁令

全球有超過1兆2,000億美元的避險資金,再加上油元及各國的資金都在進行各種套利的交易,使得金融市場的各項交易大幅波動,而波動中30%到40%是由做空或做多所造成的,不是純粹的需求關係,因此很難從交易本身判斷出真正的變化。這些原因使得這次的風暴快速形成,也導致金融機構的崩潰,因此許多國家宣布禁止賣空股票,避免投資者通過壓低股價從中漁利,導致股票市場波動加劇。

(三)              收購金融機構的股份

英國政府在今年2月將Northern Rock收歸國有,購買了Bradford & Bingley PLC的部分股份,更重要的是英國首相布朗直搗問題核心,於10月8日宣布一項針對英國銀行的重大股本投入計畫,以370億英鎊收購英國三大銀行的普通股和優先股,並為銀行債務提供擔保,使銀行間拆借得以再度運作,這在金融機制中非常重要。德國也宣佈了1,070億美元的注資計劃。歐陸經濟大國紛紛宣布將追隨英國,向銀行挹注數千億美元,並為它們的債務提供擔保。歐洲央行、英國央行和瑞士央行進一步宣佈將向銀行提供無上限貸款。

英國為首的歐洲國家率先以收購銀行股權來因應金融危機,迫使美國終於跟進,美國政府九月監管美國兩大抵押貸款巨頭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及注資保險巨擘AIG之後,十月份亦宣布將以2,500億美元收購該國金融機構的股份,其中1250億美元用以購買包括花旗、高盛等9家美國主要銀行股份,其餘資金將提供給申請注資的中小銀行。財政部更是進一步承諾,金融機構會幫助陷入困境的房主,繼續貸款,並會由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提供貸款擔保。這些措施是為讓金融系統中的資金流動起來,希望銀行也因此重新開始向企業、消費者和同業發放貸款。

(四)    對銀行存款及債務提供擔保

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將個人存戶的存款保險上限由10萬美元調高至25萬美元,並對小企業通常使用的活期帳戶暫時提供無上限的存款保險,FDIC亦將對銀行發行的3年期債券提供臨時擔保。歐洲方面;愛爾蘭率先對該國六大金融機構的所有債務提供擔保﹔包括所有的證券、短期借款和個人存款。這基本上是對整個銀行系統提供了擔保,此舉是金融危機一年多以前爆發以來,一國政府採取的最有力的舉措之一。英國為總價約2,500億英鎊、期限至多3年的銀行債券提供擔保。歐元區15國的領導人同意將為銀行間貸款提供擔保直至2009年﹐並允許各成員國政府購買身處困境的金融公司的股權。

亞洲國家亦加入全球穩定金融市場的行列,日本宣布將無限量供應美元給銀行,其他對策還包括改善企業取得融資的管道、研議支付利息給提存存款準備金於央行的放款機構、擴大日銀從放款機構購入日本政府公債的標的範疇以及凍結釋股計畫等。韓國政府於1019緊急推出總金額1,300億美元的救援方案,對銀行海外債務提供三年擔保,擔保金額達1,000億美元,並以300億美元注資銀行體系;南韓央行將購買附買回協定和政府公債,以提高韓元流動性;長期投資股債市者也將享稅賦優惠。此外,東協已和中國、日本以及韓國已同意設立備用流動性基金,對區域內的金融業進行紓困,以保護亞洲免於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肆虐,世界銀行並已承諾出資100億美元。各國領導人為了恢復市場之信心,反覆保証會救助任何陷入困境的銀行。

(五)              修改公平市值會計準則

根據目前國際會計準則,列在「交易目的」項下的金融資產,應該以當前市價評估資產價值,從而導致銀行在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下滑時計提巨額沖減。為應對這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B)於10月14日發布新的會計準則,允許列在「交易目的」項下的金融資產,在某些條件下可以重新分類到「非交易目的」,且新規定追溯自到7月1日開始適用。這項修正案允許金融機構的資產評價損失可以暫時不必列入損益表,虧損壓力將可大幅獲得紓解。

(六)              召開全球金融危機高峰會

美國與歐盟宣布將舉行一系列金融危機世界領袖緊急峰會的計畫,峰會將以廣泛且全面為目標,一如1944年歐美44國為重整經濟大蕭條後的全球金融體系,在美國舉行的布雷頓森林(Bretton Woods)會議。當年會議以協調貨幣政策、制定國際外匯機制為主;未來的全球金融危機峰會,將以檢視全球的金融監督管理架構為目的。第一次峰會的重點將是檢視目前金融危機處理的進展,尋求改革原則,而後續的峰會將用於落實已達成協議的特定措施。出席會議的國家除了八大工業國外,可能會包括中國、印度、巴西、南韓等重要開發中國家代表。

結語

各國政府聯手採行之多項措施,或可化解流動性短期不足問題,避免金融危機的持續擴大,實質經濟面的問題,還要觀察房市何時止跌回升、人民消費及企業投資信心的恢復,以及各國此波紓困花了數兆美元,對政府財政之影響。即使美國房貸風暴得以化解或緩和,造成此次風暴的教訓,仍然值得世人深深警惕。為避免當前的危機重演,不能僅憑短期的權宜之計,必須採取觸及問題本質的根本性措施,對全球金融機構及監管機制進行改革。金融機構需要節制其信用的擴充,而且開始理解以前過於低估對風險的控管,對於各項授信更加謹慎,並改善其資本結構,監理機關對金融機構之規範與監督亦需加強。整體而言,我們需要全面性的重新思考全球金融架構,包括在透明度、道德、責任、市場紀律、良好國內監管、跨國合作、建立預警機制等方面,改革全球金融體系。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22387637&aid=2353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