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國次貸始末(前篇),請仔細品嚐-轉貼
2008/10/30 10:37:16瀏覽649|回應0|推薦0

美國房貸風暴之發展與影響

前言

美國2007年中因房市崩跌引發之次級房貸危機,經由在世界各地交易的住宅用不動產抵押證券(RMBS)、擔保債權憑證(CDO)及信用違約交換(CDS)等衍生性金融商品蔓延全球。由於投資者遍及共同基金、避險基金、乃至於大型銀行與保險公司,一旦貸款者違約時,即產生連鎖效應,使直接與間接的投資人都面臨資產大幅損失的風險。次級房貸危機爆發後,各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干預措施,避免信用緊縮導致經濟陷入衰退,然而危機爆發迄今一年餘,這場風暴仍未能平息,反而逐漸擴散至新興市場國家,對經濟的影響愈來愈大,全球正面臨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峻的挑戰。

一、         美國房貸風暴之緣起

(一) 寬鬆貨幣政策造成資產價格飆漲

2001年初網路泡沫化後,爲提振經濟,美國聯準會連續13次降低利率,到20036月聯邦基金利率降低到1%,達到過去46年以來的最低水準。美國政府用低利率再配合減稅措施,鼓勵大家購屋,從而逐步帶動了房地產市場持續上漲,從2000年到2006年,美國房價上漲了80%,漲幅為歷史之最,歐亞國家之房地產價格也隨之上揚。而長期低利率環境也促成許國國家股市呈現倍數上漲,引發了通貨膨脹之隱憂。2004年中美國貨幣政策轉趨緊縮,經過連續17次調高利率,到20068月聯邦基金利率上升到5.25%,升息提高了房貸的成本,貸款人負擔加重,違約率逐漸攀升,2006年第四季次級違約率高達13.33%,美國房地產市場出現降溫跡象,房地產價格開始走低,當房屋價值下跌到不足以償還剩餘貸款的地步時,逾期還款和喪失抵押品贖回權的情況大幅增加,整個房貸市場發生嚴重震盪。

(二) 金融機構過度擴張風險

美國房貸公司為了擴大市場佔有率,開始向信用等級較低的借款人推出次級房屋抵押貸款,貸款人可以無須提供有關償還能力的證明就取得貸款。金融機構惡性競爭的結果,2003-2006年間貸款年增率為10%,遠遠超過了整體經濟的成長率。然而當房地產市場景氣下滑時,很多貸款人都無力還款,次級房貸的違約率也急速攀升,使得不動產公司只能以極低的價格出售沒收的房地產抵押品,造成了房價更加下跌。此外,銀行利用高財務槓桿對外借入資金,過度擴張放款業務,鉅額的年終紅利助長更多人追求短期的業績,而非長期的獲利,使金融機構風險大幅增加。

(三) 衍生性商品風行

銀行把次級房貸及其他各種資產證券化,並透過衍生性商品的包裝,不斷繁衍出新產品,把許多原本無法在市場流通的商品轉賣出去,使傳統的「流動性」觀念受到挑戰。依照傳統觀念,流動性是指現金、拆放同業及有價證券等可迅速變現的資產,衍生性商品使任何資產、任何信用工具都可以變成在市場流通的商品,然而當市場信用緊縮時,這些商品的流動性卻出現問題。此外金融跨業發展的結果,傳統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與投資銀行的界線區隔已經瓦解,金控業務無所不包,一面扮演投資人角色,一面又建議客戶投資自己提供的金融資產。這不但造成利益衝突的潛在道德風險,也使金融機構變得太過龐大,沒有央行敢坐視其倒閉。

(四) 平價值法會計準則

公平價值法是指有價證券應按市價評價,當市價高於成本時,可認列收益,當市價低於成本時,則須認列損失,使企業的利潤和證券市場的波動加劇。例如在股市下跌時,資產評價之後,認列資產減損,使得股價更加下跌,形成惡性循環,原本不會倒閉的公司,卻因被預測倒閉,反而真的倒閉,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亦認為公平價值法產生的問題很嚴重。

(五) 監管機制未能因應迅速變化的金融系統

金融衍生性新商品,改變舊時代的遊戲規則,政府的金融監理卻沒有跟上時代脈動。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發生後,為防範存戶擠兌風險,美國政府建立了一套關閉破產銀行的制度,然而主管機關對投資銀行的監管不像對商業銀行那麼嚴密,而AIG這樣的保險公司甚至不受聯邦機構監管。

(六) 市場信心崩潰

兩家房貸保證公司「房地美」和「房利美」被接管、雷曼兄弟破產和其他大型金融機構的先後倒下,嚴重摧毀了市場信心﹐金融同業間擔心交易對手違約(Counterparty Default Risk),造成信用緊縮情形嚴重,同業拆放利率飆升,存款戶擠兌,各種救助計劃都無法解危,造成金融市場完全失去流動性,許多金融機構面臨需向政府尋求救援之結果。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22387637&aid=234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