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書評--《中國詩與中國夢—美國現代詩裏中國文化模式》
2009/09/06 15:02:23瀏覽893|回應0|推薦1

書評

《中國詩與中國夢—美國現代詩裏中國文化模式》

 

一、介紹

 

《中國詩與中國夢》作者為鍾玲,麥田出版社出版,出版日期為一九九七年。鍾玲是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比較文學系博士,曾任紐約洲立大學艾伯尼校區中文部主任,香港大學中文系翻譯組專任(英制)講師。現任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專任教授及系主任兼所長。鍾玲著有《現在中國穆司:台灣女詩人作品析論》一書獲得國家文藝獎,另煮有關於女性主義及女性作家之研究論文,還有《赤足在草地上》、《文學評論集》、《鍾玲極短篇》、《芬芳的海》、《愛玉的人》等書。

《中國詩與中國夢》本書談論東方主義對於美國現代詩的影響,是由文化的層面下去談,關注於中美詩學及美學交流因緣。中國詩歌的視野及格律一度令美國詩人著迷,因此造成誤讀與影響,使歐美詩歌文學產生許多燦藍的火花,本書討論中國詩歌對於美國現代詩的影響,筆者提出美國詩歌與中國文化、創意英譯及美國詩歌中現實的中國討論本書的優點以及不足的地方,提出個人短淺的評論。

 

二、美國詩歌與中國文化

 

是什麼原因讓美國詩人積極學習中國詩學?首先還是要談到「邊緣文化」,這是由中心(center)的角度去看,而其他文化就算是邊緣(marginal),「中心文化」是以文藝復興以後歐美文化為主,從十八到二十世紀的西方人文科學方面都「歐洲中心主義」(europocentrism)現象,這與社會政治、經濟、軍事都有密切關係,當西方白人「霸權」建立以後,西方文明就會可開始重新定位心目中邊緣文化。

龐德在1915年出版著名漢詩英譯集子《古中國》,此書被視為翻譯文字的創作作品,因此有不少美國詩人的靈感是從這而來,並受到意象主義者的關注。在第一世界大戰結束,歐美人開始對自己信仰產生動搖,開始對中國文化有興趣,也對古印度文化開始吸收,如艾略特(T.S.Eliot)就深受影響。

19501960年禪宗美國盛行禪宗文化,但禪宗是由日本傳進去而非中國,而當時受到美國學子歡迎是寒山子的詩作,讓他們響往大自然生活方式,有著寧靜而自在心境。[1]美國人還是以中心文化對邊緣文化的心態,去閱讀東方文化的作品,他們只重視文本而不看重現實中東方,這就是「文本態度」(textual attitude,Crisis)。

曾經史奈德談到為何會吸收東方文化,因為當時西方對於物質生活過於重視而卻缺乏精神生活,而文化傳統要「自我毀滅」傾向,所以他拋棄西方文化傳統,大量閱讀東方經典,如《道德經》、佛經、中國詩歌等,但他不再是停留在文本態度上,他實際到日本體驗東方社會及東方生活,美國詩歌有如此活潑現象,引述巴赫丁:「當多種文化,多種語言彼此增添了活力,語言會變得完全不同,連本質也會起變化的。」

        我們要從詩歌當中才能知曉中國詩歌影響美國詩人有多深,以雷克羅斯追悼亡妻的詩〈王河谷〉為例,詩中「我想到元禛那首偉大的詩,令人難以承受的哀傷[2]」,對於元禛悼亡詩十分推崇,還在〈安德雷‧雷克羅斯〉:「而今他們都逝去,那些日子/我們以為不會降臨我們身上的已經來了。」採用賓納譯〈遣悲懷〉的意念,而原詩是「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都到眼前來」,透過元禛悼亡詩解救個人內心的痛苦。

        作者以歷史背景的源由,去解說美國詩人如何吸收及翻譯中國詩的過程,這是他一大優點,也細膩指出美國詩人不重視現實中的中國,不是加以忽略就是歧視,這在當時是沒有辦法避免,還有以中國的周邊國家文化影響作一個對比,以中國禪宗與日本禪宗是有所不同,但影響美國的是日本禪宗,但美國詩人所閱讀的中國寒山子的詩,所以會產生許多不容易理解的地方,書的後面章節提出中國禪宗是追求自然而隱居森林,而日本禪宗是受到武士精神的影響,而美國詩人受日本禪宗的影響後,是比較不容易中國禪宗追求自然的心裡。

 

三、創意英譯

 

        作者談論中國詩歌譯文的經典,但筆者將閱讀焦點放在創意英譯時為之一亮,這是龐德等人的譯作為了表現出美感經驗,他們對於中國詩歌主觀的感受以英文做來呈現目的,所以稱為「創意英譯」。

        中國詩歌創意英譯之經典化(canonization),這些中詩英譯會被選入美國詩歌創作選集中,是因為這些英譯作品被視為創作作品,而決定詩歌編選通常是著名教授或詩人集團,以龐得《古中國》經典化過程為例,在《袖珍本現代詩》只選錄龐得《古中國》中創意英譯李白的詩,而全書收錄英文創作作品,只有這一首是譯作,可見當時已經將譯作當成是創作作品的一部份。

        史奈德翻譯的寒山詩成為美國的經典,是透過一九五五年十月十三日,視為舊金山文藝復興拉開序幕,在六畫廊(Six Gallery)舉辦詩歌朗誦會,史奈德除了讀了自己的作品外,還宣讀英譯的寒山詩,這首寒山詩被視為具有代表性的詩歌,但中國許多歷代詩選裡並未收錄寒山詩,所以由此可知他在中國文學史的地位並不高,而美國詩人史奈德選擇寒山詩詩作為翻譯作品,使他成為英譯的外國文學的傳統經典,就是英文的「翻譯文學」(literature in trnslation )傳統之經典,讓寒山子作品從中國次要地位提昇主要地位。

        《中國女詩人》一書是鐘玲與雷克羅斯翻譯,在翻譯將完稿同時雷克羅斯建議使用李清照詩中「輕解羅裳,讀上蘭舟」,決定使用「蘭舟」一詞當作此書的書名,而郭大夏對此書發表評論時,認為書名對「蘭舟」一詞有誤解的含意,後來在出書又更改書名,可見當時漢學界的意見會影響創意英譯的作品。

        鐘玲與雷克羅斯合作第二次《李清照詩歌全集》時,德拉金與德列士們將此書與其他英譯的李清照詩作比較,他們認前者所英譯作品添加不同東西與道理,此時漢學是由創意英譯角度來欣賞譯文,他們認為前者譯文不忠,是偏向過份翻譯(on the side of over-translation),後者對譯文不忠,是偏向過少翻譯(on the side of under-translation),    可以呈現出李清照個性中精巧地平衡特質,而《李清照詩歌全集》是呈現出美麗詩篇,而「把無我的境界化成有我的境界」,這樣的譯文會讓讀者首次閱讀時會有很大情感上的衝擊。

        英譯詩作的特色在於語調與意象經營,這是美國詩人在使用文字時獨特地方,使創意英譯成功的原因,如龐得譯李白之〈長干行〉成為英美文學經典,是語調處理非常傳神,因為他以少女的口吻去論述詩中的意涵及意境,使得此詩的英譯清晰自然。在創作英譯另一個特色,就是在意象得經營上非常突出,以史奈德翻譯寒山詩來說,將景色用具體意象翻譯出來而不是照本宣科,從字面上翻譯原文。

        作者用心介紹創意英譯之經典化過程,主要還是將放創意英譯上,我覺得「經典化」一詞不是很適合與創意英譯放在一起討論,因為容易讓人將焦點放在經典化而不是創意英譯,要透過創意英譯了解美國詩歌如何受中國詩影響,要注重創意英譯過程外,不單只是比較英譯之間不同處,更應該要提出英譯過程當時,英譯作者會遇到問題以及漢學界的態度是在怎麼狀況下轉化成創意英譯欣賞,作者未加以論述者這一點實在很可惜,因為漢學界的態度可以說創意英譯的一環。

 

三、美國詩歌中現實中國

 

在前面論述多數美國詩人注重文本而忽略視現實中國,作者接著要論述美國詩人詩中的歷史中國與現實中國,在薩伊德《東方主義》一書指出東方主義最大失敗在人心失敗及知識失敗……東方主義不能認同人的經驗,也失之不能視之為人的經驗。」作者提出《東方主義》可以做為美國詩人對於中國文化的理解嗎?

威廉斯是位抒情與人道主義的詩人,在〈至一位中國女人〉詩中出現「快追她」以及「我郊區的房子」,突顯出以女性為獵物的沙文主義,以及帝國主義的殖民思想,這是因為東方主義將東方人物視為異類,也就是「他物」(the other)。史奈德對於中國破壞自然生態加以批評,在〈母親大地:他的鯨魚們〉裡,就批評中國人對森林濫伐造成生態破壞,所以他並沒有中國優美的詩詞文學,而一味盲目崇拜中國,也因此史奈德對中國有矛盾感出現,在批評中國得官僚制度造成中國人的沙文主義同時,另一方面對中國的詩歌與佛教很推崇,以他客觀批評角度看中國,中國可以看作歷史中國及現實中國,所以在美國詩人眼裡的中國,是沙文主義而不是東方主義所說中國。有些詩人為西方對中國犯下罪行,在詩歌充滿對中國的贖罪心態,如華倫的〈清朝亡了四十五年以後〉,可以從詩中看到對中國的歉意與同情,而在美國女詩人凱沙的〈我這一輩曾去過的地方〉,詩中呈現她到中國的真實經歷,描寫他所看到二十歷經苦難的中國,他們雖是以帝國主義角色看中國,不同的是以同情及保護角色去描寫中國,這是在東方主義看不到複雜情節。史奈德的〈給中國同志們〉是對於中國現代與過去的描寫,對於毛澤東是嘲諷而不是崇拜,但他在詩結尾:「史奈德你越來越像,該死中國佬。」從這裡看出他的中國情結。

        黃禍思想是因珍珠港事件後所引發,當時美國有謠言說中國人會攻打美國海岸,而造成美國人對中國人恐懼感可以說到偏執狂(paranoia),以柏拉絲的作品為例,不管是小說或詩,黃色的意象有二極化,不是指敗亡就是侵略,在〈冬季飼養〉詩中出現黃色的火炬之光,這樣微弱中國褐黃光芒,象徵女主角的虛弱及缺乏自信,而在〈追逐〉詩中「當那黃色注入焚燒人,打烙印?」,形容一隻豹的黃色眼睛是令他恐懼的,對「黃色」的意象有二種極端的表現。

        作者提出美國詩人的詩中現實中國與歷史中國,推翻東方主義所認知的中國人,以及美國謠傳黃禍思想,其實黃色在中國式最尊貴的顏色,沒想到在美國女詩人作品裡成為極端象徵,其實與她本經歷的生活及性個都有關係。作者的優點就是從推翻東方主義看到美國詩人受到中國文化影響後出現中國情結,並真正重視現實的中國,而提到黃禍思想時,對於美國女詩人柏拉絲大篇幅的論述,其實回到柏拉絲本身,筆者不認為這樣黃色意象不完全是受到中國的影響,只是柏拉絲對黃色感覺有某些限制及刻板映象。

 

結語

 

        一直以來我們以美國文化為中心,我們不知中國文化也深深影響美國,在我們認為中國古老的傳統文化,卻成為他們突破自我及創作瓶頸的出口,或許在美國詩人閱讀過程因生長環境不同造成許多誤解,但他們以實際到亞洲生活體驗的精神使人敬佩。

       

 



[1] 鍾玲〈寒山詩的流傳〉

[2] 《中國詩,美國夢》頁39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0616&aid=329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