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02/21 13:47:08瀏覽6032|回應2|推薦46 | |
讚頌〈善友〉 「讚頌如果不能夠增長法的話,音樂產生的效果就變成耽著,樂本身的內涵不是靡靡之音,但是耽著本身會產生副效果。音樂是非常神聖的,假定耽著,對我們反而是最大的損失,而且,也褻瀆了這個三寶地。」 --日常法師於九十年十二月開示〈讚頌意趣〉中摘錄 「善友」為相對於「惡友」而言,所以要認得「善友」,首先要對「惡友」的行相有相當的體會,否則就會發生如同末學生命中的導師所說的一樣:實際上害你的,以及的的確確幫你的,你分不清楚。 導師曾對「惡友」有言簡意賅的闡釋,原文恭錄如下: 「這個惡友啊,實際上對我們修學佛法當中,最嚴重、惡劣的就是這個。這個惡友不是今天跟你吵架、打架的這個人,欸,好朋友,他跑得來跟你說︰『某人啊,你在這兒苦苦惱惱的幹什麼,我們一起跑得去玩一玩,喝喝酒,聊聊天。』啊呀,你覺得真痛快,這就是惡友,所以這個概念我們要很清楚喔。然後師長啊在那個地方呵斥你,他跑得來跟你說︰『唉!我真同情你啊,像某人你這樣了不起,你世間上面有這樣了不起的學問,捨離了跑到這裡來了,照理說人家應該捧你呀,他不但不捧你還罵你。』欸!你還聽得很來勁咧,對不起,這個是惡友,他真正可怕的地方就是這個。我們現在仔細看看佛經上面,佛經上面這個魔絕對不是說他三頭六臂來殺你的這個樣子的,一定告訴你,啊呀,你怎麼辛苦了,你這樣苦苦的做這件事情幹什麼呀,去享福呀,就是這個。所以這種道理除非是佛陀大善知識來告訴我們,我們還不知道咧。」 上面這個認知,與世俗的的看法,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要辨別善惡友還非得善知識的引導不可。要變改我們的心意,先覺語錄曾載明:「暗中獨思難得生起」,此時方顯得善友的可貴,從善友處可捫鏡內照,起心動念如何伺幾不離正法,尤其具善巧說的大善知識,對修行的思惟觀察之路裨益猶大,吾人豈能不親近大善知識?這時唱起讚頌〈善友〉:「人生路上有你隨,太芳霏,太芳霏」,顯得別具意義。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