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串聯二部韓國電影的金九(臨時政府:暗殺)與金元鳳(義烈團:密探)(3)
2021/10/08 07:45:00瀏覽309|回應0|推薦0

《暗殺》中,策劃1933年大暗殺的是金九,籌備者是金元鳳 。1919年朝鮮"三一運動"被日本人血洗後,金元鳳在中國吉林組織"義烈團"。所以我們先來了解作為背景的"三一運動" 2019-02-27 作者:麥可・布林(Michael Breen)▎譯者: 方祖芳

日本殖民時期,協助韓國轉型的重要前線是基督新教的傳教士。相較於一開始拒絕接受基督信仰的日本人,與因為基督信仰反對祭祖儀式而抗拒的中國人,韓國人相當接受這個新宗教,也因此為他們帶來深遠的影響。 喪失國家主權是接受西方信仰很大的動力。儒教幫不了韓國人,而且這種西方宗教與日本對立,因此無論是為了國家的失敗贖罪,或是出於追求美好未來的愛國情操,都是改信基督教的好理由。此外,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教會都是唯一沒有隸屬日本管轄的機構。基督徒很快就走到民族主義運動最前線。

儘管日本人始終抱持懷疑,不過基督教會本身並沒有致力於特定的政治目標,而且由於教會受到日本的外國盟友支持,鎮壓並不容易。然而衝突仍然在不久後出現,1912 年,超過 100 名基督徒被指控策畫謀殺總督,遭到審判,經過上訴後,除了 6 個人之外其他都獲釋。儘管後來還是有基督徒遭捕並折磨,不過這起事件也澄清一部分對傳教士和教會角色的誤解,教會與政府的關係因此獲得改善。 但是韓國人對日本統治的憤怒難以壓抑,並在 1919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爆發。海外韓人響應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的「民族自決」呼籲,相較於國內同胞,住在東京的韓國學生享有比較多學術自由,主張韓國獨立。在國內,更名為天道教的東學派也聯合基督教與佛教界人士,計畫爭取獨立。 他們計畫將 1919 年 3 月初高宗皇帝的葬禮當成全國抗議的平台,吸引哀悼的民眾加入這場政治行動。基督徒堅持不要採用暴力,認為發表「獨立宣言書」是爭取國際聲援的最好方法。

3 月 1 日,33 名連署人在漢城一家餐館會合,接著到塔洞公園宣讀「獨立宣言書」,他們立即向警方投降,展現出不願訴諸暴力的態度。韓國民眾在漢城各地舉行示威遊行,高呼「獨立萬歲」,使日本人大為震驚。警察將示威民眾拖入監獄,逮捕基督教牧師。接下來三天很平靜,到了 3 月 5 日,本來應該回學校上課的高中生沒有出現。上午 9 點,數百名男學生從漢城火車站前的商店和巷子湧出,高呼獨立。遊行隊伍經過城門,走向王宮時,女學生開始加入。他們走了大約半英里,警察就拔出軍刀突擊,許多學生遭到殺害。 今天所有韓國人都知道女學生柳寬順(Ryu Gwansun)的故事。她從漢城返回中部家鄉,宣傳獨立運動,後來遭到逮捕,在獄中喪命。他們也知道提岩里教會事件,當時一名警察遇害,日本警察召集里民到村裡的教堂開會,全東妮(Chun Dong-ne,音譯)女士回憶接下來的狀況:「他們說想為毆打村民正式道歉,所以男人都聚集到教堂。他們把門釘死,放火燒教堂,開槍打死想從窗戶爬出來的人。」這次屠殺中有 23 人死亡,包括她年輕的丈夫。我在 1985 年見到全女士時,她仍然住在同一座村子,她說她心中的怨恨幾年前就消失了,因為一群日本神學院的年輕學生到村裡,為了這場暴行向她致歉,並捐錢給村子建蓋新教堂。

示威活動升級為全國性的抗爭運動,這樣的規模在韓國前所未見,即使日本人以官職收買的兩班階層也加入。日本政府在此時露出真面目,以暴力手段鎮壓,和平示威人士遭到射殺、刺死、棒打、逮捕、虐待。日本人的說法是接下來 6 個月當中,大約有 500 名抗議人士死亡,但是根據韓國方面的估計,死亡人數高達 7500 人,另外有 45000 人遭到逮捕。 雖然經過縝密的策畫,但是抗議活動缺乏領導人物,事實上,領導人第一天就遭到逮捕。韓國人一度希望得到國際聲援,但是援手始終沒有出現。如果從政治角度檢視,獨立運動人士誤判敵人的決心,並高估外國支持的意願,然而這場運動凝聚民族主義的力量,獲得廣大民眾支持,本身就具有重大意義。許多歷史學家認為「三一獨立運動」標誌現代韓國的誕生。 這場抗爭不僅代表他們拒絕接受日本統治,也顯示出韓國人揚棄君主制度。獨立運動期間,韓國的皇室完全沒有現身,皇太子娶了日本妻子,大半輩子都住在東京。君主制的選項已經完全遭到摒棄。

抗爭平息後,新上任的總督是海軍大將出身的齋藤實。此人外交手腕嫻熟,他找來經驗豐富的團隊,並徵詢韓國的意見領袖,甚至詢問外國傳教士的意見,推出較為細緻的「文化政治」統治手段。 齋藤實了解過去的嚴厲措施造成反效果,開始將韓人納入殖民體制,給予較多自由,容許他們參與社會、經濟和文化活動,進而培養出對國家發展的參與感。在韓國採用「文化政治」的統治手法,也反映出 1920 年代日本大正年間推行的「大正民主」開明政策。他們准許沒那麼激進的民族主義人士創立並出版韓文報,雖然仍要經過審查。現代的《朝鮮日報》與《東亞日報》因此在 1920 年創刊,吸引年輕愛國知識分子。他們成立更多學校,擴展韓文教學,使得識字率顯著提升,另外也廢除鞭刑,削減部分中央權力。警察和政府官員不再穿軍服。

經濟方面則是推行獎勵措施,投注經費提高稻米產量,然後將稻米運送到日本。 日本政府的農業措施導致許多韓國人降為佃農,因為日本人買走他們的土地,不過也有韓人趁機撈一筆,擔任把稻米供應給日本人的掮客。他們也修改法規,讓韓國人不需經過政府批准就能設立公司,這些韓國企業,例如京城紡織,後來成為戰後主導韓國的家族財團。韓國的商業精英在日本人的統治下獲益,大部分農民卻窮困不堪,飽受煎熬,引發社會與意識形態的分裂,至今仍然能深深感受到,所以今天有許多左派人士指責部分有錢人是親日分子。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169107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