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20故宮遊~康熙御製琺瑯彩瓷特展
2021/11/18 08:00:00瀏覽3523|回應1|推薦28

 《風格故事康熙御製琺瑯彩瓷特展》透過「皇帝實驗室的試作」和「御製風格」兩大主題,展出故宮典藏中原本收納於紫禁城景陽宮的珍藏試作品,展現清代康熙朝御製琺瑯彩瓷。

清 康熙 淺紫地花卉碗 「大明弘治年製」款

清 康熙 錦地團螭紋碗 「大明弘治年製」款~這件碗共畫有五枚團螭紋,對比景德鎮燒製的瓷器和廣東生產的銅胎製品,大約可以鋪陳出團螭紋自康熙朝出現後,逐漸蔚為流行至縱跨整個十八世紀的狀況。另外,碗外開光紋樣之外,由相當尺寸的方格逐一堆疊完成錦地圖案,在單面個別標記藍彩「十」字下,不僅突出每一個立方體的造型,也同樣讓平面圖案更加豐富有變化。

清 康熙 黃地花卉碗 「大明弘治年製」款

康熙 錦地開光西洋仕女肖像畫碗~碗外開光畫有四幅表情與姿態各不相同的西洋仕女肖像畫,由於風格與技法均迥異於中土原來的樣式,故可借鑒西方畫琺瑯工藝發展進程中,袖珍肖像畫的出現及其於十七世紀中葉以後的流行狀況,輾轉回應傳教士馬國賢書信(1716)提及他和郎世寧應皇帝要求試繪畫琺瑯的經過,進而見證康熙御製琺瑯彩瓷草創階段存在的西洋元素。

清 康熙 琺瑯彩白地花卉碗

 清 康熙 琺瑯彩黃地牡丹碗

琺瑯彩瓷係屬畫琺瑯工藝下的一種,製作時是以瓷胎作為基底素材,再用各色琺瑯料彩繪裝飾紋樣,經窯爐烘烤而成。

清 康熙 玻璃胎畫琺瑯牡丹藍地膽瓶

18世紀的西方世界,正值啟蒙思潮風起雲湧的年代,追求科學和知識的風氣,讓藝術表現產生改變。在這波西潮衝擊下,地處東方的康熙皇帝終也在17世紀末接見了來自法國、以「國王數學家」名義前來敲門的五位傳教士。皇帝與傳教士實際互動、交流的結果,直接且間接影響了皇家作坊的生產與創作,縱跨康雍乾三朝(1662-1795)的畫琺瑯工藝即是其中一項。

折枝梅琺瑯盒

康熙御製琺瑯彩瓷特展

因首創於康熙朝,成品多半以「御製」款為標記,在「御」字含有「天子的」意思下,特別能呼應製作背景中皇帝主導推動的成份,展現作品蘊含的帝王審美意趣。

清 康熙 銅胎畫琺瑯花果盒

康熙〈琺瑯彩牡丹紋碗〉

琺瑯黃彩主要以銻(Sb)、鐵(Fe)為發色元素,黃色地琺瑯作品或許可以說是清宮畫琺瑯的重要特點,表現出皇家的富麗氣息。在清宮中黃色代表帝王,是重要的統治象徵,如八旗之首即為黃旗。康熙帝開創了西洋少見的黃色地裝飾新風格,以黃色為主要底色的皇家傳統,在後來也為雍正、乾隆所繼承。

康熙時期清宮研製金紅彩,以「金」(Au)發色呈紅色,故名「金紅」,試驗過程中燒製許多胭脂紅彩器。中國本土釉料成分與歐洲配方不同,繼承西洋玻璃以金發紅的概念,採用紅玻璃粉末的熟料來製備琺瑯。將紅地琺瑯碗置於200倍的放大倍數下,可觀察到釉面尚未完全熔解的紅玻璃顆粒,以及在二次烤燒過程中析出的金微米顆粒。

清康熙〈琺瑯彩牡丹紋碗〉~碗外壁以藍、紅、綠、紫、橘等琺瑯料勾勒牡丹四朵與纏枝藤葉,並以黃地琺瑯彩為地。圈足底內上白釉,底落宋體字雙框藍料「康熙御製」款。

康熙 琺瑯彩瓷紅地花卉碗

琺瑯彩瓷專屬於清宮廷壟斷的畫琺瑯工藝

因康熙皇帝喜愛西洋畫琺瑯器,進而著手研創本土新品。

結合清麗彩瓷 繪製技法極盡巧妙

清 康熙 宜興胎畫琺瑯四季花卉方壺~壺作四方形,直口,方形曲把、短流,平底,矮圈足,並帶方形拱狀蓋及方形蓋紐。蓋紐底邊飾藍料蓮瓣紋及白底紅點紋一周,蓋面飾月季、菊花、水仙等花朵,素胎壺腹四面分畫各色牡丹、荷花、秋葵、梅花等四季折枝花卉,秋葵部分並有秋海棠、雛菊等秋天的草花陪襯。紫砂胎地略粗,間雜黑、黃砂點,砂點脫落處可見棕眼細孔。壺底款識部分以白彩為地,上書「康熙御製」四字藍料楷款,外加粗細雙方框。康熙御用宜興胎琺瑯彩茶器,皆在宜興製坯燒造精選後,送至清宮造辦處再由宮廷畫師加上琺瑯彩繪,低溫烘製而成。此方形壺釉彩鮮麗,畫工精巧。

康熙 宜興胎畫琺瑯五彩四季花卉壺

康熙 宜興胎畫琺瑯五彩四季花蓋碗

康熙宜興胎畫琺瑯五彩四季花卉壺及宜興胎畫琺瑯五彩四季花蓋碗

無論是金屬還是陶土材質,這組作品的器蓋都裝嵌有金屬螺絲鈕。對照檔案記載,十八世紀的清宮以螺獅一詞,來指稱我們今天日常生活看得到的固定方式和配件。

特別在康熙朝琺瑯彩瓷眾多的裝飾花卉紋樣中,有種「藍色菊花」是經常可見的花朵小標記,穿插於具象花叢,偶而也和粉色品種一起出現,對照康熙44年皇帝題記畫家蔣廷錫〈野菊〉軸中,以「山花野菊喜清風,塞北烟光報嶺楓」歌誦出巡塞外認識的小菊花,捕捉到皇帝將旅途記憶,轉換成御製風格的有趣軼事。

康熙時期琺瑯彩製程:首先,在景德鎮燒好素胎。接著,運至紫禁城交內務府下的如意館(畫院作坊),由宮廷畫匠按照康熙皇帝的旨意進行繪製。最後,送至養心殿以攝氏700度左右低溫燒製而成。康熙琺瑯彩多署紅、藍色楷書「康熙御製」雙框方款,在「御」字所含「天子」之意下,特別能呼應製作背景中皇帝主導推動的成份,展現作品蘊含的帝王審美意趣。

在「御製風格」展覽單元,則從「皇家標記」、「山花野菊」和「宮廷潮色」視角,引領民眾認識康熙御製琺瑯彩瓷的風格特色。

雍正朝的轉變: 有別於康熙皇帝在實驗室中的摸索、實驗與改良,雍正相當在意皇家作坊的作品是否具備文雅精細的風格。為了讓皇家專屬的琺瑯彩瓷能和市場貨有所區隔,在皇帝要求下,役匠人等無不將碗、盤器皿當成一幅畫布,他們盡其所能地描繪山水、花鳥和人物畫。從此改變康熙朝的花卉佈局,也讓蔚然成風的詩畫與閒章,演繹出另一方風貌。

琺瑯釉燒製前後顏色一致,且不同色料之間可互相混融出新色,彷彿畫家的調色盤,可任意調配色彩。

永樂至宣德 青花雲龍紋天球瓶~此瓶圓口,頸部粗短,上闊下斂,球形腹碩大,砂底微凹。外口裝飾忍冬紋,頸部裝飾朵雲紋,腹部裝飾有雲龍紋,雲龍回首觀望,張口怒齒吐舌,奮爪騰飛,遒勁威武,一展叱詫風雲之態。鼻吻向上外翻,下顎鬍鬚向後飛揚,兩鹿角壓低貼近向後飛揚的數屢鬃鬢,神采奕奕,惟妙惟肖,鱗片描繪精細,片片單獨暈染;所施青花料發色艷麗,濃淡相宜,深得水墨畫神韻;筆法細緻,極為流暢,畫面生動傳神,氣勢恢宏,一派皇家之勢。龍紋為中國傳統的吉祥紋飾,龍又進一步演變成至尊的王權。如永樂宣德時期的龍最為大氣磅礴,威猛雄壯,叱吒風雲,是雄心勃勃要做一番大事業的皇帝的象徵。

萬曆 青花五彩百鹿尊~百鹿尊唇口,略侈,短直頸,緩弧肩,碩腹,腹略內收,平底。口沿飾青線兩道,頸部裝飾以間替出現的折枝朵花及桃實紋。肩部繪青花雲紋,並垂飾有褐、綠二色相間的飄帶紋。中央主紋於岩石、草叢、林木、雲朵之間,滿繪五彩群鹿八十九頭。近足底處並加飾有或為土地的圖案紋一周,紅綠相映,熱鬧非凡。罐底露胎,僅在中央凹陷處上釉,並以青花書「大明萬曆年製」楷體款識。

「康熙御製」琺瑯彩瓷調色盤

青花瓷真是極美極雅

中國傳統的陶瓷多是在釉料、繪畫、燒製等方面下工夫,琺瑯的特殊之處在於它能在器物上進行立體的「作畫」,起源據傳與在器物上鑲嵌寶石有關,約莫在十、十一世紀左右,拜占庭帝國就是製作琺瑯器的中心點;隨著蒙古鐵騎遠征歐洲、建立元朝,琺瑯也傳入中國,當時稱為「大食窯瓶」。

琺瑯器有寶石的光澤,色料牢固,又能融入其他色料,創造不同的效果,非常適合器物的彩繪。在元朝沒有引起太大的注意,但在明朝卻開始受到皇家青睞,宣宗(宣德)、代宗(景泰)都有代表性的作品,現今「景泰藍」身價不菲,該詞即是由「景泰琺瑯」一詞演變而來。

清朝的琺瑯器又跟明朝不同,在顏色的改變上尤其明顯。西洋傳教士在康熙時期已進入宮廷,也加入改良琺瑯器的製作。

康熙御製琺瑯彩瓷特展

青花瓷是一種白地藍花的高溫釉下彩瓷器,被視為中華民族審美理念的代表。

清乾隆「琺瑯彩開光西洋人物圖螭耳瓶」,高18.9公分,口徑5.4公分。乾隆廿七年將畫院處與琺瑯處合併,因此琺瑯器的風格往往與院畫雷同,加上乾隆對西方文化感到好奇,畫琺瑯的風格與父親、祖父都不相同,器身兩側保留了傳統的螭形耳,中西完美融合成一體。

康熙朝的琺瑯器與明代相比,顏色更亮麗,並出現西洋意象的彩繪圖樣。

觀賞過展覽,也吃過午餐,走出故宮,牌樓真的很壯觀。

旁邊具江南風情的至善園也很不錯

朋友帶大家走到原住民文化主題公園

原住民文化主題園區的入口陳列台灣原住民16族如泰雅、賽夏、邵、鄒、布農、魯凱、排灣、卑南、阿美、賽德克、噶瑪蘭、雅美、平埔等的石雕,栩栩如生的雕像細緻呈現各族群的服裝特色。

園區規劃為廣場、步道、天然溪流、景觀池塘及休憩區等五大區域,並以原住與自然依存的精神作為設計主軸。因此可看見原住民傳統圖騰,如紋面、搗米等石雕。

「原住民文化主題園區」,園區內的湖畔種植了數十株的落羽松,可惜11月中還未變色。

期待12月再來故宮,順道遊至善園,再來原住民文化主題園區欣賞黃澄澄的落羽松喔!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ine016&aid=169822738

 回應文章

終南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2/18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