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志願服務的內涵】~兼談我的志工之路
2007/07/31 22:53:43瀏覽3424|回應2|推薦4

【志願服務的內涵】~兼談我的志工之路~




壹、 前言~

『涵養』指的是身心方面的修養,也是『滋潤養育』的意思。

一、 在認知上,可以了解並說明這是從『愛心慈善』到『社會責任』的學習過程,也是『自我了解及自我肯定』的歷程。

二、 在情操上,可以培育出『犧牲奉獻』的心智成長,達到『愛心助人』→『自助助人』→『專業助人』→『志業助人』的目標。

三、 在技能上,學習到『助人的技巧』。

貳、 我的志工之路~

一、 楔子~『公義』『民主』的萌芽

在我服務軍醫院的晚期,1980~1985年之間,我擔任營養官,負責病患的膳時作業,工作非常忙碌;但是因為有【莒光日】制度的實施,每到星期四的上午,醫院編制內的人員都必須去大禮堂上課,病房只有少數資淺的工作人員值班,因為編制內的人大都比較資深;星期四不能上課的人,星期五要去補課。我們去上這種課時,偶爾會擔心病房內人手太少,萬一有緊急狀況時怎麼辦?私底下有些人開始討論:把『建軍愛國的課程』重於『服務病人』的狀況,到底合不合理?
悄悄地討論的同時,『公義』『民主』的種籽也漸漸萌芽。

二、志工生涯五部曲~

【首部曲】、博嘉國小 愛心媽媽期~~讓我們好好刷牙吧! 1986~1990
*觀察到的問題:志工願景的形塑、志工人力調度、志工情緒管理等。
*處理方法:參與主婦聯盟,學習社團經營的方法。

【第二部曲】、主婦聯盟 環保媽媽期~~幫地球減肥吧! 1988~1998

1989年秋,我到主婦聯盟擔任志工,當時的台灣到處有垃圾問題,所以我們到處找機會宣導『垃圾減量』的重要性,主張食衣住行育樂皆要力行環保。
彼時恰逢台灣開始【反對興建第四座核能發電廠】、【反對在左營續建第五座輕油裂解廠】等環境運動;我們第一次上街頭遊行抗議時,都做簡單的面具戴著遮住臉龐,怕被攝影存證。隨著社會的自由度增加,集會遊行變成常態,我們參加遊行時常常被安排在第一隊,說是避免殺氣騰騰!由於位在前頭,常被電視新聞記者拍到影像,我的親戚朋友們曾笑說,想看見林淑英,就要去看遊行的新聞報導。
我們的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曾經隱瞞一棟建築物受到輻射污染的事情,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的【民生別墅輻射屋事件】。受害民眾組織【輻射安全促進會】爭取補救措施,其中包括醫療照護;有幾位長期關心輻射傷害的醫生曾經幫忙安排健康檢查,在台大醫院進行,我曾前往幫忙;參加健檢的人員年紀從5~6歲到15~17歲,剛好要換永久齒的小朋友家長被叮嚀:掉下來的乳牙不能丟到屋頂或床底下(台灣的習俗:上排的乳牙脫落時,撿起來丟在床底下,下排的乳牙脫落時則將之丟到屋頂,如此做永久齒才會長得漂亮),要撿起來寄回醫院,讓醫生測岀輻射含量,用輻射的半衰期原理推算最初接受到的輻射劑量。我看見家長們憂慮的神情,取代了孩子們換牙的喜悅!
參與幫忙輻射受害者的志工不多,促進會理事長王玉麟先生曾為了發函給所知道的受害者,在台北市仁愛醫院提供的辦公室內忙到胃出血昏倒,這個事件讓我更深刻地感受到『這個世界,雪中送炭的少,錦上添花的多』!

1990年獲得中華民國觀護協會【第十屆親職教育楷模】

*觀察到的問題:專業知識如環境污染的成因及影響、教育推動工作時教學理論與實務的不足、志工情緒管理等等。
*處理方法:在國立空中大學修環境學程、教育學程等領域的課程,並開始作教案設計規劃,積極參與編輯書刊如《辦公室作環保》、參與各項研討會。

【第三部曲】、寶島客家電台 廣播媽媽期~~用母語傳播環境之愛吧!

1993~迄今

1994年參與創建『寶島客家電台』(FM93.7),擔任募款委員及第一屆常務董事,持續節目製作兼主持至今,為客家文化傳承略盡棉薄之力,皆為無給職。當時台灣正在爭取廣播頻道開放運動的年代,也是廣播的天空幾乎聽不到客家母語發聲的年代。我們到立法院請願,當得到行政院新聞局的許可後。用了半年的時間、獲得九千多人的捐款挹注,共募得新台幣四千多萬元;我曾經接待一位遠從苗栗北上的鄉親何連基老先生,穿著非常舊的衣服和鞋子,提著一個旅行袋,在我幫他付完計程車費之後跟我一起搭電梯到17樓,吃完雞腿便當後,從兩隻腳底鞋子裏各取出一萬元,再從旅行袋中的蚊帳底下拿岀一個信封,裡面有二十萬元;他說他是一位拾荒者,從收音機中聽見客家的聲音,非常高興,於是跟兒子商量後拿土地去貸款來捐給寶島客家電台。
何連基先生後來捐土地給民間團體興建戒毒村,他是常讓我熱淚盈眶的長輩,而在這個電台,藝術創作者賴添雲先生為我寫一幅春聯,在舍下大門貼了三年,郵差都不會送錯信: 【寶島春秋生瑞果 客家門第多淑英】
*觀察到的問題:大眾傳播專業知識的不足、多元文化內涵有待補充與提升

*處理方法:在國立空中大學修了二十多個傳播學分,以及二十多個教育學分。閱讀更多台灣近代史、原住民族的文化欣賞等書籍。邀請我在社區大學、環保團體的朋友義務參與節目,探討環境大愛、終身學習的課題。

【第四部曲】、社區大學 成長媽媽期~~讓我們終身學習吧!

1998~迄今

*社區大學的理念:【解放知識 公民社會】

*社大三個領域的課程:A、學術領域 B、社團領域 C、生活藝能領域

*學習【守護一條溪 塑造珍愛鄉土的人民】

〈一〉、故事的緣起~發現河川的美麗與哀愁

2004年四月,在台南市舉辦的【全國社區大學第六屆研討會】中,黃煥彰理事長以【河流的記憶】為題做演講,他長期紀錄台灣西南部河川的影像,伴著他感人的語調展現在近千人的眼前;眾人看見五顏六色的河川、數公里長遍佈動物屍體的河岸,於是有人驚呼:記憶中婉約風貌的溪流不見了!
研討會後,我們文山社大邀約現任『全國社區大學南部辦公室主任』的楊志彬先生(當時擔任北投社大副主任),共同發起關心淡水河的學習行動,結果在2004.10.23第一屆台北學研討會上正式成立【淡水河守護聯盟】,有數個民間團體和淡水河系兩岸的17所社區大學參與。

〈二〉、編織學習網絡

〈A〉、課程教學 培養人才

1、2005年初,在基隆社大舉辦【社區大學水資源教育課程教學觀摩會】,邀請台灣東西南北等四個地區的社區大學來報告各自學校的河川教育課程;參與者藉機走訪西勢水庫,同時領會了把河川融入各式課程的精采經驗。

2、2005年四月起,筆者擔任【守望淡水河志工培力及巡守工作】專案主持人,培養200多位義工參與河川巡守,許多義工在當年的【全國社區大學第七屆研討會】中,參與【河川館】的展出行動。

3、嘉義市公民大學協助社區成立河川社團『夜鶯隊』,巡守檢舉污染;另有課程老師教學員親手製造竹筏,用來調查鰲股溼地的自然資源。

4、2006年四月起,筆者再度擔任【北區河川巡守義工深化學習教育課程】專案主持人,原本的河川巡守義工除了加深學習內容之外,還組成【趴趴走俱樂部】,每週定期巡視北部各調河川,並做紀錄放在【淡水河守護聯盟的部落格】。

5、2006年春季班結束時,永和社區大學在新店溪畔的溼地農場總共有數十門課程的師生造訪,許多人從來沒有這麼靠近過河流。

6、宜蘭社區大學對水環境教育課程很重視,他們的【湖泊社】對於保護湖泊溼地的學習非常紥實,很有行動力!

7、台中市犁頭店社區大學對筏子溪也有規劃學習課程。

8、北投社大結合東華里推動【八仙圳整治工作】及學習課程,河川巡守義工定時巡守,目前河中的垃圾幾乎已絕跡,實在令人感動。

9、北縣新莊社大【水水新莊】課程,旨在讓學員走近五顏六色的河岸邊。

10、幫深坑國中成立【簪纓河川社】(簪纓是深坑的古地名),該社團已經成為學校重點推動的一組。
11、2006年十月中旬起,在景美溪、新店溪、基隆河、淡水河等水岸附近八所學校,佈告欄將以河川為展示主題,為期至少一個月

〈B〉舉辦活動 把人帶到河邊

1、台北市動物園保育教育基金金會於中秋節舉辦【鴨鴨放流活動】,從萬壽橋下到指南溪口,藉以觀察水文現象,還有河岸風情。
2、2005.01.09,台北市文山社大舉辦【景美溪步道大會師活動】,分別從四條步道走向景美溪,在道南橋下的溪畔會合,揭開當年護河的序幕!
3、2005.11.13(農曆10.12)水官生日前三天,台北市文山社大舉辦【景美溪淨溪慶生Party】,號召沿岸社區、學校、公部門等共同參與,得到很好的迴響。
4、2006年五月,台北藝術大學呉瑪莉老師發起【淡水河溯河行動】,得到板橋社大積極協助,各社大也熱烈參與。
5、2006.12.03(農曆10.13)水官生日前兩天,幫【淡水河過生日】,活動在大稻埕碼頭進行,場面非常溫馨。
6、參與2004.2005.2006等三屆的水質監測日活動。
7、2006年,台日七個扶輪社贊助【紅河谷護水步道摺頁】及導覽活動。

〈C〉舉辦研討會 讓經驗交流

1、2005年底,台北市內湖社區大學舉辦【環境學成研討會】,河川議題是其中重要課題。
2、2006年三月,【全國河川NGOs會議─河川教育工作者工作坊】,近百人齊聚台南,兩天一夜的研討中,還搭舢筏走了一趟二仁溪,許多人在看了二仁溪之後,誓言要為台灣的河川更為盡力!
3、高雄縣旗山區社大是以『向農村學習為辦學主軸』的成人學習園地;校方與地方民間團體對【地方學】鑽研甚深。其中,『藉著GIS所提供豐富多元的資訊,運用在水患形成原因、治理水患的歷史、聚落遷移的路線之探索和分析,最後提出美濃河治理計畫』的案例,最振奮人心。
4、2006年八月下旬,在美濃舉辦【流域空間地方學數位地理資訊培力營】,之後組織了三個團隊,分別在東港溪、台江水域、基隆河進行GIS試點,以加廣加深對河流的認識,還有對家園的關懷。

從對河流的美好記憶,到污濁、破碎的河川現場,實在有無限的感傷;所幸散佈四方的有心人,藉著社區大學這個園地,連結了起來;大家一起學習,共同思考,付出行動;這份關懷和實踐的力量,為河川重展歡顏,帶來了希望!


【第五部曲】、自然步道 將心從容寄自然 足跡輕盈話步道 1999~迄今

〈一〉、自然步道協會的成長故事~~

〈A〉在主婦聯盟誕生


●大約在一九九○年的時候,有王俊秀、吳敏而、楊茂秀、郭城孟等四位教授合作進行名為【環境教育途徑之研究計畫】的專案,嘗試透過社區、學校、兒童哲學思考和自然環境等教育途徑,施予一段時間的環境教育之後,觀察並測試受教者的認知及行為改變情形。主婦聯盟參與其中兩個子計畫;在由郭城孟教授負責的自然環境教育途徑這一項中,選擇位於士林的芝山岩作為教育場所,將那兒的人文故事、生物資源、地質現象等規劃了四十多個解說點;再於當地招募一群熱心人士,引導他們認識自家附近的豐富資源,從而興起珍惜家鄉的情懷!更重要的是,學習將芝山岩的豐富蘊藏解說給許多人了解,激發更多民眾來寶貝我們的家園。
●自然步道推動委員會於焉在主婦聯盟誕生,而這群精彩的解說員被暱稱為『綠人』。
●此期間,陸續完成了【芝山岩】、【圓通寺】、【象山】、【虎山】、【仙跡岩】、【軍艦岩】等自然步道解說摺頁。


〈B〉一九九九 展翅飛翔

●經過多年的推動,一群夥伴們思之再三,認為成立一個專業性的組織來積極推動這種重視體驗過程的環境教育之時機已到,遂與董事會討論另立協會事宜。
●這年的世界環境日(六月五日)在台灣大學思亮館舉行成立大會。
●陸續完成【台大】、【政大】、【桃園縣蘆竹鄉坑子村】、【仙跡岩】(從海岸巡防署右後方入山)、【松山菸廠】、【烏來紅河谷蕨類生態】、【蕨島‧FORMOSA】、【內湖大溝溪】、【台北藝大】、【銘傳大學】【紅河谷護水步道】【新店獅頭山自然步道】等步道解說摺頁,2006.11完成台北市政府建設局委託的《揭開台北生態密碼~風火水土林》環山步道環境生態解說手冊,並培養二百多名解說人才。

〈二〉我們的願景和作法~~

結合休閒與生態的活動,創造社區與土地永續經營的機會。為了達到這個願景,我們採取的作法簡述如下:

〈A〉我們不斷地帶領國人從台北的郊山、從自己的社區開始,透過體驗的方式去認識家園、了解保有『土壤種子庫』『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B〉這幾年來,我們分別在台北縣永和、台北市的文山、士林、中山、中正、萬華、信義、松山等社區大學開課,設法從這個成人學習園地來貼近社區。其中,因舍下住在文山區,加上自己擔任文山社大承辦團體─台北市社區大學民間促進會理事長的關係,跟地方上的學校、社團有比較多的互動機會,也就努力把【自然步道】的理念融入在各種社區成長學習的課程之中,包括健康社區營造、社區垃圾管理課程、守護景美溪等的學習活動;甚至我們在搶救一段綠色巷道以及反對建築廢棄土資源處置場進入福德坑垃圾掩埋場南端的象頭埔綠帶時,也是帶大家去走步道,藉機讓大家看到、領會到當地擁有的人文和自然資源。
〈C〉新竹縣橫山鄉豐田社區、峨嵋鄉七星社區、寶山鄉新城社區等營造內涵當中,也是充分援用自然步道的理念。

2005年五月七日、八日在峨嵋鄉進行的【桐花季】活動中,曾安排生物多樣性、珍貴的水資源等駐站解說在六寮溪畔進行;承辦單位峨嵋鄉七星社區發展協會還請一家電動車商支援活動,安排行動不便的人士撘電動車聽導覽解說,晚間還到溪邊觀賞螢火蟲。七星社區發展協會的總幹事陳富珠女士曾安排行動不便的人士遊雪霸國家公園,讓他們【圓一個登山夢】;雪霸國家公園還破例讓這群人士在房間內享用早餐,讓他們打開窗戶迎晨曦、舒舒適適領會壯闊山景;我曾經在廣播節目中訪問參與這次活動的洪春美、廖青、陳富珍等三位女士,她們都說好懷念、好想多接近大自然。
我們在和社區的互動當中,看得更多、學得更多,也收穫更多。

*觀察到的問題:組織的永續經營課題、內部的志工經營管理如加廣加深的學習課題等。
*處理方法:整合公司部門等資源,創造更多展現能力的舞台,把參與過程作為學習的機會,厚植志工群的能力。後龍鎮後龍溪、西湖溪合報的【落日聽濤公司寮】遊憩區規劃案是我們團隊合作的新經驗,我們的腳步很快將來到瑞芳鎮、平溪鄉、雙溪鄉的山海之間。

〈三〉簡述幾所大學校園自然步道~~

〈A〉《台大校園自然步道Walkbook》是自然步道協會獻給國人的第一份禮物。

創會理事長林俶圭女士形容為『每一站都是起步 每一步都有驚喜』的台大校園,從公元2000年初春開始,除了杜鵑花季的遊人如織之外,相約四月看流蘇、五月看台灣石楠、六~七月黃橙橙的闊葉榕果實、豔紅的鳳凰花,八月尋小實孔雀豆〈俗稱的相思豆〉、、,定時及不定時造訪台大校園的人多了起來。
漫步台大校園,讓更多人了解這所成立於1928年的台北帝大,校園設計以熱帶植物園、樹木園為主題乃是當年為了配合熱帶醫學和農學的研究;數十年後的今天,校園裡有許多動物的身影,牠們在這兒找食物、造居所、繁殖下一代;有幾回大雨之際,駐足在台大教室的走廊,看見鳥兒們躲在蒲葵葉子的層次之間,頓時非常感動這所校園扮演的『都市綠洲』『生物避難所』的重要角色。2004年八月底開始,參與【搶救樂生療養院】的行動,實是受這個啟蒙甚多。

〈B〉依山傍水的政大校園

公元2001年,我們有機會幫這所座落於指南山麓、景美溪旁的大學,製作【政大校園自然步道摺頁】,學務處繼而請我們協助培育【校園大使】。我曾帶著這群大使們撿拾校園裡『水黃皮』的果實放到醉夢溪中,讓它們隨水漂流到景美溪、到一個可以停靠下來生長的地方;大使們知道了學校哪裡有『水漂植物』,哪裡有飛翔的果實、、;之後,政大有了『引水人』社團,在迎新、對外宣傳學校重要資源時,地方的自然和人文都成為重要素材。
在製作摺頁之前拜訪校長鄭瑞城先生時,我們建議政大的後山和前山之間,以綠色廊道串聯起來;政大後山往上延伸到樟山寺、樟湖、貓空、指南宮、猴山岳、二格山等,均屬雪山山脈的二格山系,有豐富的物種和豐沛的水源,穿過校園的醉夢溪源頭就是二格山;兩年前有一位民族學系的研究生林彦亨即以【醉夢溪溯源】為題,拍了一段紀錄片,我看了非常感動。林先生目前任職於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仍關心環境議題。
政大最近將圖書館前有稜有角的階梯整修成弧形,種了植物,因而有了和諧雍容的氣質;去年我們到校園調查測量大樹胸圍、高度時,坐在大樹下喝『醉夢溪咖啡』,覺得是人間最大的享受。但是我們也看到在另一頭校警室旁的整排榕樹被鋸成光頭,感覺不太友善,也非常可惜。
政大有幾位教授跟我們一起編織美夢,期望醉夢溪目前用水泥建造的陡峭護水堤岸,未來可以打掉重作,採用可親性較高、更多物種可以棲息的生態工法,進而營造為政大人的『哲學之道』。

〈C〉火山熔岩流上的台北藝術大學

座落在北投區北邊山丘的台北藝術大學,正好建築在大屯火山群熔岩流的邊緣地帶;山頂邊坡在整修時留下許多安山岩塊,是附近火山岩的殘餘;雖然高度僅約100公尺,但是展望情況良好,可以得見基隆河和淡水河匯流悠悠。
公元2004年,台北藝術大學委託我們做了【台北藝大自然步道摺頁】,之後有幾家公司舉辦數百人規模的員工活動時,地點就選在台北藝大,同時請我們的綠人幫忙導覽解說,增進了員工們對這塊土地的認識。

〈D〉銘傳背倚劍潭山 大學園士子成林

公元2004年夏天,很榮幸有機會以【守護一條溪 塑造珍愛鄉土的人民】為題,前往銘傳大學的通識課程中跟幾位老師及同學們分享推動環境教育的經驗;2005年,有機會讓我們協會參與製作【銘傳大學校園步道摺頁】,實在很感激。
【銘傳大學校園步道摺頁】的製作有個非常大的特色,就是通識教育中心老師們親自帶著同學們的共同參與。從策劃、撰文到攝影,處處都是大夥兒的心血。這是我們第一次遇見的狀況,我覺得:這是一個典範。

〈四〉、企業界對我們的支持~

〈A〉華朋扶輪社的 【仙跡有情華朋愛 自然步道一線牽】
〈B〉肯夢AVEDA的 【山路風來草木香 芝山小徑共徜徉】
〈C〉台北市陽明、百齡、福齡、華岡、華友、華朋等扶輪社和日本天滿橋扶輪社的 【扶輪轉動 山水綿長】~紅河谷護水步道
〈D〉工商建研會、東方扶輪社的【探秘景美溪】活動
〈E〉其他如員工進修、員工旅遊等活動規劃執行案例很多,不贅述。

〈五〉*觀察到的問題:組織的永續經營課題、內部的志工經營管理如加廣加深的學習課題等。

*處理方法:整合公司部門等資源,創造更多展現能力的舞台,把參與過程作為學習的機會,厚植志工群的能力。後龍鎮後龍溪、西湖溪合報的【落日聽濤公司寮】遊憩區規劃案是我們團隊合作的新經驗,我們的腳步很快將來到瑞芳鎮、平溪鄉、雙溪鄉的山海之間。

參、全文總結~~

一、從《芝山岩的秘密》到【烏來守護聯盟】─黃斐悅的故事

小學二年級時,黃斐悅寫了一篇《芝山岩的秘密》,記敘她在芝山岩觀察五色鳥築巢、育雛的情景;如今她是台大的學生,參加保育社團,並促成
【烏來守護聯盟】,為保護烏來三峽之間的群山而努力。

二、【保留古蹟 保留樂生院】─青年樂生聯盟的故事

樂生療養院是1930年時建築在新莊迴龍交界處、專門收容痲瘋病患的療養院,院舍建築非常典雅;竣工時日本皇太后賜的碑、國民政府年代蔣夫人宋美齡女士立的碑、還有孫立人將軍生前送的匾額;院區內濃蔭遮天,數人合抱的大樹比比皆是;加上它在公共衛生醫學史上的重要地位,這種種珍貴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因為要興建捷運機房變電所和污水處理廠而將遭到拆除的命運。
一群青年學子為保留樂生院而積極奔走,甚至遠赴國外,在世界衛生組織大會會議場外表達心聲。

三、沒有認識、沒有了解、沒有體驗,大概就很難興起呵護鄉土的心;沒有呵護好的話,有什麼值得傳承下去的呢?

四、《揚帆數十載 結伴訪恩師》─逢甲大學工工系第一屆畢業生的故事

走過許多校園之後,越能發覺:『青青校樹 萋萋庭草』的校園,是學子們對母校的永恆記憶。

五、通識教育是在培養人民擁有恢弘的世界觀、深遠的生命觀之能力;拙見以為,從這個終身學習的年代,從每個社群開始,逐步擴及週邊,薰陶人們探索環境的能力及涵養;進而具有實踐知識的能力和情操,成為優質的世界公民,【自然步道】是一個值得多多運用的學習場域。

六、歡迎大家一起學習【將心從容寄自然 足跡輕盈話步道】,學成之後,請大家帶領更多民眾藉由自然步道來探索台灣、關心環境政策,把家園的珍貴資產保護起來,讓許多人有機會享受『腳踩夜露、朝迎晨風、讓思緒無限延伸』的生活情趣!

七、丹麥女王馬格麗特二世曾說:『皇宮那麼大,冬夜那麼長,我做什麼呢?只得把一部部法國小說翻譯成丹麥文。』

為此,余先生在哥本哈根多逗留了幾天,因為哥本哈根的市民告訴他,一不小心,會遇見女王騎著自行車到書店去呢!

~余秋雨先生演講《城市的魅力》~

八、我參與『傳母語 走街頭 搖筆桿 辦學校』這整個生命過程,可以說就是一個自我探索、不斷充實、學習合作、實現自我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接觸到許多嘉德懿行的人士,他們是一股穩定社會的力量,也是策勵我持續向前的指引方針。

1990年我以《不孤單的感覺真好》、2000年以《社區生命力 真情待鄉土》獲得『台灣省政府新聞處散文徵文獎』;我在寶島客家廣播電台的【寶島服務網】節目,入圍2006年【廣播金鐘獎】,12月16日將揭曉。

九、開張納文潭 入林訪淑英

這是2006年,台北文山社大詹志明老先生位舍下寫的春聯。

外子和我結婚將於去年滿30年,他是我們家最重要的支柱;他孝順父母、友愛姊弟、善待親友;在90年代中期,他曾被公司派駐美國的辦公室,之後越發地感受到自己國家的環境問題,於是支持我為環境勠力。
1980年首次購屋,地點在木柵坡內坑溪畔,有許多蜻蜓和野薑花,還可以享受「輕搖羅扇撲流螢」的情景。現在溪流已經加蓋變成停車場。

小女15歲生日前夕,我帶著她跟隨一群關心台灣巨木林的民間人士前往桃園縣復興鄉嘎拉賀山區,學習領會「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意境,同時認知山老鼠橫行山區、喜怒哀樂雜陳的人世真情。

十、有些人會用「又大又小、又老又少、又多又少」的詞句,介紹臺灣讓別人認識。所謂又大又小,指的是生物面積很大,土地面積很小,臺灣擁有的生物多樣性和棲地多樣性,使得它成為北半球陸域生態的縮影;又老又少指的則是臺灣的地質非常年輕,但是它卻擁有非常古老的物種,棲蘭山區的檜木林可做代表,據研究推測應是冰河時期避難到臺灣來的;又多又少則是從雨量和水的保存角度來說,全球年平均雨量834公厘,臺灣年平均雨量2,510公厘,全球平均每人每年可得水量是19,680噸,臺灣平均為每人每年可得水量4,290噸,我們在國際缺水排行榜上,名列第十八。
 
孕育2.5公分的土壤需時300~1,000年,處在強風、驟雨、地震頻仍地帶的臺灣,土壤的自然沖蝕狀況本就比較嚴重,事實也顯示我們所流失掉的土,遠超過所能孕育成的。
  
大概十年前,我們在臺北市聽到「生態城市」的政策主張;這八年多來,參與經營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這一方成人學習的園地期間,即不斷地以落實這個理念為社區營造的課題,我們非常高興曾協助保護住一條綠色的巷道,並為市民省下一億二千萬元的工程經費;我們的生態保育社協助社區,找出珍貴的資源保存在哪裏;我們的環保社積極參與「在地發聲──臺北市焚化爐週邊居民工作坊」,學習提出更理想的垃圾管理政策說帖,並獲得馬英九市長的承諾。

在許多夥伴的共同努力之下,環保署停建了數座垃圾焚化爐,節省公帑近五百億元,相關預算被移轉為治理河川污染之用,讓河川的水質逐漸澄清!

  在跟許多環保志工討論推動工作的策略時,我經常以【北風和太陽的比賽】寓言故事為例,不斷省思『和平』的力量。有尊重生命的信念做基礎、有知識對話的能力做後盾、有討論事務的平台做溝通,有四海之內皆兄弟相比鄰,是志工的重要學習內涵和幸福生涯。很高興有機會跟諸位分享,請各位多多指教。


                                                           完成於2007.07.27

 ※.同時在自然步道協會部落格發佈

...........................................................................................................

好康報報

※.親山步道生態環境教育訓練】—初階.進階課招生(免費)

※.【台北生態秘碼】進階班第二期招生...開鑼啦..(名額有限.)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lin7777&aid=1127996

 回應文章

快樂人生不吸毒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志願服務的內涵】~兼談我的志工之路
2008/05/13 18:07

哇~~~做好多好事耶...請您繼續加油哦,我們世界就是需要您這熱心助人的人您好我是新生活教育中心的職員-綉娟,很高興來到您的部落格,新生活教育中心是一個在幫助人們戒毒的團體,如果您知道有人有毒品藥物或酗酒的問題時請立即打電話至03-8542470我們將給予他最快速立即的幫助,這是我們的網址請慼您參考:http://www.narconon.org.tw


發現台灣新視野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感佩~
2007/08/02 16:51

向您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