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在步道上 共譜生命的樂章】之三
2007/07/17 06:45:43瀏覽804|回應0|推薦0

【在步道上  共譜生命的樂章】之三

 


   (自然步道協會   步道歌)

光飛逝,轉瞬間,協會進入第八個年頭了。

今年六月四日舉辦的七週年慶當天,我們有兩份新的出版品跟大家見面,一是《新店獅頭山自然步道摺頁》,二是《生物多樣性專刊第四集》。幾位住在新店地區的朋友說,住在新店多年,從沒想到這兒有這麼重要的地位;關心生存環境的人看見專刊、得知散落在寶島各地呵護土地的人士們的嘉行,都覺得很感動!

~海內外志工 結伴走步道~

        回想今年年初,我們的步道總監─吳寶珠,偕同辦公室主任黃世仁,即已開始參與『523登山會』『台北市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等發起【肢體障礙朋友親近自然步道體驗】活動的籌備工作,這個專案得到行政院青輔會的支持,共同培訓數十位青年志工來幫忙執行。四月天,協會湧入許多年輕的身影、爽朗的笑聲,他們是來學習擔任志工的;學成之後第一個服務的項目便是協助引領行動不方便的同胞走訪【台大校園步道】,其中的步道解說就是由我們協會負責;這次的活動讓許多人留下深刻印象,在關愛環境的行動上得到了啟蒙!

      國科會今年暑假安排海外青年來台遊學,學習過程中由青輔會負責規劃讓遊學者擔任志工一天;青輔會於是請我們協助策劃:【擔任志工,同時認識台灣的自然珍藏】的學習活動。經過數次研商,確定了【大屯溪自然農園】、三芝劉力學老師的【臨海農場】、【探秘景美溪】、【紅河谷護水步道】等四條動線,將帶領三百多位海外青年分別前往這些地方,一方面清潔環境,一方面認識台灣的生態傳奇;在擔任完一天的志工之後,我們準備請這些年輕人用手工製作的紙片,留下他們的心得。

~自然啟示錄 大愛留心田~

          今年的週年慶,我們安排了四個專案發表,有夥伴感到意猶未盡,同時覺得應有時間加以討論。拙見以為,類似的專題發表可以一年辦理兩次,以增加彼此分享的機會,並累積經驗。

      黃煥彰老師的演講【自然啟示錄】,也讓許多人深深動容!據我所知,已有幾位當天的與會人士陸續安排黃老師到他們的團體演講,想讓黃老師的環境大愛,流入更多人的心田!

      許多感動滋生的同時,制度或者說政策制訂或許更重要。六月上旬、中旬時節,我應邀為國立政治大學的行政人員在職進修作【生物多樣性課程設計】,課程時間四小時,佔兩天一夜的進修時間的四分之一,約240人參加。我安排他們從翡翠灣回到石碇的九寮坡石頭屋農莊吃午餐,然後沿景美溪順流而下,了解溪流生態和人文變遷,最後從木柵的二期重劃區小坑溪步道散步回校園。

      小坑溪步道是台北市政府以「近生態工法」整治的野溪旁、物種很豐富、適宜散步的小徑,離政大數百公尺而已,但是來享受這方天地的政大教職員工不多。這讓我忍不住讚美這回進修課程的承辦單位人事室,從王傳達主任、程燕玲組長、唐惠香小姐等均全程參與,非常用心!他們告訴我說,其實這裡面有政策指示的影響。

~啟動高官教育 步道思維待飛~

   談到政策指示,想起今年四月舉辦的【國家永續發展會議】中,有我們民間團體建議的『總統、五院院長及政務官每年應接受至少十個小時的環境教育課程,且課程規劃應由長年推動環境教育的民間團體負責』條文,這個建議獲得共識,因而筆者在書寫此文的今天下午(6/29)將前往環保署參與【『總統、五院院長及政務官永續發展議題教育計畫(草案)研商會議】,換句話說,這項教育計畫應會成為重要的政策來執行。

    我把這個政策視為一項重要的教學方案,而教育的目標要涵蓋認知、技能、情意等領域;但是短短的十小時,如何提供處在經緯萬端的國務當中、擁有龐大行政資源、往昔的教育背景已經塑造?人生價值的重要人士們,具有深遠影響力的決策思唯依據,恐怕才是挑戰的核心!

     約十四年前,閱讀過一本薄薄的書─《土地利用七千年》,是梁鶚先生翻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和中華水土保持學會編印的。這本書的作者『W.C.Lowdermilk』是在1938年,銜美國農業部之命,考察幾個古老國家的土地利用情形做出報告,提供資訊供美國農牧業者參考。書卷一翻開,就看到「人類企圖征服土地的史實,明明白白地記載在土地上,恰像一本翻開的歷史;從沿途所見的殘垣廢墟看來,證明人類經年累世的努力,失敗的地方遠超過成功」的敘述。彈丸之地的台灣,問題的嚴重,似乎不惶多讓!

        土地是承受空氣、固體廢棄物、水等所有物質的棲身之處;在全球各地有害廢棄物如毒浪侵襲的如今,污染防治才是環境安全的重要屏障,也是環教推動者的重要課題。

~生命之窗,以探索自然的奧妙啟蒙~

         想起約三十年前,在《讀者文摘》雜誌上曾有一段話說: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人是鏡子,反應時代的情緒;有些人是窗子,把光照到麻煩孳生的暗角;教育的意義,就在把人從鏡子變成窗子。

      如何讓自然步道啟動好奇、終身學習的開端;讓我們的心靈充滿智慧,引領國人翻閱一本無字天書,讓每個人的生命長河,以探索自然的奧妙啟蒙、以美好的學習經驗點滴累積!

      因此,如何普及化我們的理念,深化我們自己的專業知能,攜手為教育盡綿薄之力,讓快速變動的時代裏,擁有許許多多的光明之窗,讓人世間充滿希望和溫情,應是我們神聖的使命和責任!

(發佈在自然步道協會季刊31期http://naturet.ngo.org.tw/TNTS/director31.htm)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lin7777&aid=1095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