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野干說法(二十一)「捨」是菩薩的心量
2015/11/17 20:57:21瀏覽484|回應0|推薦5

野干從國王淪落到投胎畜生,都是自心主導的結果。好不悲涼!幸好牠仍知宿命,力圖改革心地,為天人說法。牠說:捨!

什麼是捨呢?

凡是一切善行,幫助眾生而不求回報,不求現生善報,亦不求來生善報,這就是捨心。

基於「善有樂報」的因果軌則,有業果成熟快的,此生立即享受的「現報」;另有慢熟的果,死一回,來生享受的「生報」;還有果子更慢熟,得等來生的來生才收割的「後報」。總之,“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句話多被咒詛惡行,行善也是如此呀!記住了!善行也“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有善果可得,好像中樂透一樣,中了的人百分百是非常快樂。可這時候竟然要你「捨」快樂之果,野干未免太不知“人趣”呦!

若不捨,可能失去更重要的,所謂“捨不得”,形容很貼切。因為不少看似善的行為,卻不一定純善。

記得這新聞嗎?某大學生撿到窮婦遺失的財物,還給失主時,她向失主索取回饋金。雖然法律支持,但是這心態並不可取。何況失主遺失的錢是借來的,她何必據理爭取,讓失主多欠一筆,雪上加霜。

本來是善行,經她力求回饋金,這“求”來的善果,就那麼幾個錢而已。為那一點錢,她遺失了慈心。

孟子曰: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從天生的性情看,眾生都有善良的一面;看見別人遭遇不幸,會產生同情心,願意利人行善。可惜世間善行,不離十惡的煩惱心。

佛法論善惡,不看表面,而是從內心來判斷善惡,──無所求心是善,有所求心是惡。

有所求心與十惡相應,求不到,容易與眾生對立,求到了則促使貪習作祟,令心飛揚;患得又患失,此心永不安寧。

所以,野干說「捨心」?不求「現生報」和「來生報」〈來生報包括生報及後報〉。──這是無所求心。

「無所求」才能「捨」。「捨心」,世俗來說是保持「中庸」,佛法以「平等心」形容。前例,假如女大生撿到的不是陌生人財物,而是自己的親友物,或許她不會求回報。然而她這種捨心,只是分別親疏的妄執,無關善念。

人之間的關係,是親者恆親,怨者恆怨嗎?不!我們都在親人、怨敵、中立等三類角色中轉換,契合我心,則貪之;不合己意,則怨之;甚至多年好友,一秒變仇敵!剎那一念,決定親疏變化。

因為貪與瞋是從俱生我執引生的煩惱,一切以「我」為中心,是自己的分別心在建立親怨關係。

若依佛法教導,偏執心態會障礙平等心,退失慈悲心。唯有修捨──捨我所貪愛的,捨我所瞋恨的,還要捨兩邊。

「捨」是終止「我、我所」的藥方。

首先,要把前三的「慈、悲、喜」捨卻,不可執著我在修「慈心、悲心、喜心」,不可執著我「有」慈、悲、喜等三心,雖然修捨心,亦不覺得(執著)在修捨,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可以捨的。

無所求,捨棄羈絆自己的纏緣,才算是真學佛,真佛子。

不捨現在所有的「我」,就求不到未來;不捨未來有限的福報樂果,就求不到無限生命的智慧光明。

〈梵於2015.10.25

附原經文

何謂為舍?

「凡所施為,一切功德;行恩於人,不望現報;不望生報,不望後報。是名為舍。」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o606&aid=35907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