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經的簡意
2020/11/08 14:18:15瀏覽1353|回應0|推薦44

逢人不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

「心」平何勞持戒!

宗教所定下的制度·戒律是要告訴大家養成「習慣」在日常生活中來修行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習慣」,而不是執著在文字或儀式上的「假修行」,假修行並不能真正改造自己未來的命運,只能讓自己少造業障而已。

例如拿吃素來講吧,每個修行人守戒吃素,表面上的行為看起來是一樣,但成果却不同,為什麼呢?因為有的人是已修到了足夠的定慧,他心中的慈悲心已不着「相」,他是真的心中已無慾望食葷。而有些人因剛開始修行,沒有足夠的智慧和【有定力的智慧】,雖是茹素,但心中仍抱著「我在修行」不能吃葷,或看見葷時雖克制了自己的慾望,卻仍然着了「修行」,「行善」之相,當然更有些人最後甚至放棄。

其實,修行是要「自然」,自然養成的習慣才能持之以恆,才能產生「定力」。

總之修行不一定是要折磨自己,修行的目的是要讓自己在生活中找回原本自己出生時,那份自在快樂,毫無怨天尤人,純潔無邪的心活著。

佛陀一生用自然法則的方法修行,

涅槃後才由弟子把能讓世人「離苦得樂」的方法寫下來叫做「佛經」

為什麼稱為「佛經」?因為這是佛累世修行到他成「佛」的「經」過。

為什麼教「佛法」?

因為這是他成「佛」的方「法」

佛經為什麼這麼多部?法門為什麼這麼多宗派?

因為佛也是從幼稚園慢慢念到研究所的,世界上人口這麼多,每個人的程度都不同,所以佛為了方便云云眾生,創了八萬四千種法門,為的就是讓每個人都能找到能讓自己快樂修行的方法,所以很多人修行到一定程度,就會產生矛盾,其實那並不是矛盾,而是進步了,因為幼稚園的教科書已經不再適合你了~

禪宗教你參禪,淨土宗教你專唸佛號,律宗教你嚴守戒律,人你就會產生疑問?到底哪一個才真的有用?都很有用,但你人得「專攻」一門,為什麼?就像你想在音樂方面有所非凡成就,你就得選擇是要專攻作詞作曲呢?還是專攻樂器呢?這就像你得先選好自己的信仰,是佛教呢?還是道教呢?還是基督教、回教或印度教呢?你得在選擇好之後再找一樣「專心」的去學習去練習。

譬如你選擇了樂器方面可是你一會學小提琴,一會學鋼琴,一會又想學吉他。或你選擇了作曲方面,可是你一會學古典樂,一會又學現代樂,這樣三心兩意怎麼會有所成就呢?

又如一會聽淨土宗不錯去學淨土宗,一會聽禪宗不錯又跑去參禪,一會聽律宗好又去學律宗,最後一看佛教戒律這麼多吃不了苦,亁脆去信耶穌好了,至少沒那麼多規矩。信了耶穌以後一看吃飯要禱告,好不容易一個禮拜天還要跑教堂做禮拜,婚前還不能發生性行為。算了!算了!還是什麼教別信,回家信睡覺好了。

以上,其實宗教這些過程只是為了要培養人的「專注力」,專注參禪,專注唸佛,專注守戒,專注到有一天「機緣」到了,因為已養成了專心的「習慣」,你漸漸發現,這些高階的靈只要人有一天能發現,真正在享受生命的是你的「靈性」,而不是肉身這個假我。

「心」中有大愛,萬物為你所有,

所以佛陀告訴你,萬法唯「心」造~

人的一生真正需要用到的錢不多,其它只不過是拿來炫耀罷了,執著拥有它的當下,我們也同時變成它的奴隸!

問曰:名譽,事業,財富,家庭,親人,你願意放下那一樣呢?

一但拥有,相對的你就對它就負有責任,但如果你運用智慧去拥有,結果就不同了,如果失去任何它也別在乎!「平常心」隨緣去看待就好。

只要是生活在世間的凡事「酸甜苦辣」「生離死別」,都是我們的靈性來人間的歴練過程,總之不在乎/不執著天長地久,只要曾經拥有/經歷,就是我們來人間學習進步的功課之一,讓自己的靈性得到進一步昇華~得道~自性佛出~與真我合一。

以上單純網路分享靈修與修行人知道的佛經簡意,無關宗教或理論與是非對錯~

(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nioo00&aid=15253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