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浪潮差點沖垮台灣電影,還毀去無數電影人人生
2020/09/21 14:13:13瀏覽4004|回應0|推薦8
兩年前因為和知名人士討論問題寫的,沒想到朋友同學的地獄人生,還有更深更黑的一層.....
 
ㄜ,我還是說明一下好了,我寫的文章很多都是基於我自己的觀察,並沒有意思要做什麼偉大的「歷史解析」,我不懂、也不喜歡「電影新浪潮」這種東西,自然也不會花時間去做什麼研究。我寫的,都是我身邊人的故事累積出來的,很多和我相交二十年以上,可以說是一起當學生、一起出社會、一起看彼此在人生路上的迷惑....我寫的種種,不是基於資料堆疊出來的分析,而是這些長期相伴同學累積的汗與淚。
 
我和我那些同學朋友們的年紀,當然不是電影新浪潮發生時的參與者,但這些有志文藝工作的同學朋友們,有些後來真的為了成為一個電影導演的夢想,進入電影相關科系就讀,而在學校裡教導他們的老師,剛好就是電影新浪潮的核心或邊陲人物。「老師們在學校除了仇視好萊塢之外什麼都沒教」,是這樣的朋友,出社會歷經職場滄桑十幾年後的心痛感歎。
 
我們大學念完離校的時候,剛好是香港97大限,香港電影業開始衰退,長期和香港影業合作的台灣,也連帶喪失了商業電影的那一塊,《悲情城市》這種出國比賽得獎獲得票房成功的藝術電影,也慢慢地被大眾發現這不是他們要的東西,學校一個個出來以金獅金熊金棕櫚為目標的學生們,發現自己別說當導演,到片廠打雜都因為拍片量大少而缺乏機會。
 
問題是在學校被訓練的意識形態,讓他們有些很難融入、或者很排斥過一般人的上班族生活,少數進入電視台工作有拍攝機會的人,也對電視台必須「金金計較」的環境多所抱怨,出社會的前十年,這些人最常體驗的,就是在小酒吧批酒抱怨提供他們工作的電視台八點檔毀了台灣的影視產業。
 
這些意識形態對他們的影響,不只是工作上、更深入生活,他們幾乎是對人類社會所有的「機制」不滿,有些認為有愛情婚姻一點都不重要,有些否定家庭價值,有些則一聽到「工作、儲錢、買房子」就皺眉,還有些對於女友對生活未來緊張、存款、買保險,對生活斤斤計較感到不耐(更不要說要求自己找份正常工作、想一下未來家計的那種了),有些甚至偏執地認為女人應該折服於自己的才氣,像李安老婆那樣供自己實現夢想才對。過了某一段時間,浪漫沒了,愛人也離去,才慌張的地發現自己正在面對「一場空」。
 
在那個十年,最能讓這群人興奮的就是,其中一位申請到一筆輔導金,但對「商業操作」因學校灌輸的意識形態深惡痛絕,「專業分工」的好萊塢工業式機制,也因同樣的原因,他們是既不懂、又視學習為俗事、甚至是對理念的背叛,無力招商投資、也沒很多專業技術建立標準流程,最後就是大家「義務」幫忙,想辦法用單薄的輔導金,將整部片子完成。
 
這樣品質的東西,理所當然不會被市場接受,於是又陷入更深的「抱怨觀眾不識貨」的無力感當中。我還沒講到,有些甚至賣家產「圓夢」,結果院線兩場就下片全部賠光,不但「一場空」還要「一無所有」。
 
十年過去,大部分人都撐不住,回歸職場,有些也慢慢發現,「定下來」結婚、生子,組織家庭並不像學校老師所說,都是社會壓迫,而是自己內心真的對此有所渴望,這時候才發現自己落後同齡十年.....
 
日前美國的迪士尼公司收過梅鐸旗下的福斯影業,花了新台幣1.57兆元(2017年中華民國中央政府總歲入也不過1.84兆元),Netflix為了搶市自製影集,2017年編了60億美元的預算,影視產業是可以做到規模這麼大的,底下可以讓多少人豐衣足食,又有多少人可以功成名就.....可是台灣影視在那個時代,為什麼會搞到從業人員收入短少不說,每個都是欲求不滿、怨天怨地?
 
我的確不是中性地看電影新浪潮的,因為裡面,有太多至親好友的血淚人生。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errickx&aid=150838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