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醫師同情被送安養院獨居長輩,媳婦忍兩年不孝罵名堅持送婆婆去安養院,誰對?
2021/06/20 11:03:37瀏覽1126|回應0|推薦14

神內醫師陳乃菁投書「自由與安全長輩兩難」為將被送入安養院獨居伯伯感傷,因爺爺最喜歡在居住幾十年地方走走看看,住機構後將全變了!而對照「『我好喜歡住安養院』堅持送婆婆去,媳婦忍兩年不孝罵名,終於證明一件事」一文,再加上沈政男醫師「老爸就是le père」談到「大家以為阿兜仔都不照顧老人家,都把他們送到安養院,其實是錯誤的成見!」,我們來看臺灣老人的未來究竟會走向何方。

我過去曾寫過一定要面對的事/從BBC地平線「我們需要談談死亡」談起日本長照與台灣的差別:從公視「陪伴最後一程的醫師」談起,兩篇文談到老人都「寧願在家老去」乃至「死去」,也不願意在機構或安養院,因為那是她/他們最最熟悉的地方,除非不得已,大家也不喜歡改變。

在日本的例子中,103歲的星野貴美子因為兒子已經77歲,照顧起來力不從心,也只好去安養院「等待最後一刻」,兒子媳婦也顧不得把母親「剝離」其環境的痛苦了。

老太太犀利的發言 翻攝自公視

醫生神回應 翻攝自公視

公視播出NHK紀錄片「陪伴最後一程的醫師

我親身體驗的例子是大概十多年前去樂生療養院,當時院民分成兩派,一派堅持要住在原來的院區,另一派住在新院區,舊院區的好處是因為那裡是他們生活幾十年的地方,一切都那麼熟悉,新院區的好處是有醫療人員駐院,要看病也很方便,外界的大部分意見則是要把院區保留。

新舊院區我都去過,我還曾與新院區的一位院民共進晚餐聽她的說法,我現在的看法是,隨著這些院民年齡漸長,固然原生環境可以讓他們感覺最舒適,但新環境若能兼顧他們原來的人際關係與醫療,他們未必也不樂意。

其次,目前臺灣的風氣有「仇老」的趨勢,如果子女結婚了,常常會認為長輩是「多餘的」,就算長輩想跟小孩一起生活,那也「由不得你」,如果子女婚姻失敗,還會遷怒根本不同住的父母,即使是「一年一度」的年夜飯,也有媳婦與兒子立場之爭,Icu醫生陳志金還貼文指出許多女兒在初二回娘家「強硬把父母帶去急診」彌補「內心的愧疚」。總而言之,臺灣的「孝道」已經轉變為一年帶父母去一次急診的模式,連醫師也必須曲意迴護。

然而,正如前述那位日本人的困境,臺灣少子化加上高齡化,沒有子女的人不住進安養院,將是如何「渡餘年」?我在台灣如何面對將來到的「孤獨死」浪潮一文指出,其實過去曾存在於臺灣四處的外省老兵,他們已經替我們「先走了這條路」。

過去有許多外省老兵在臺灣無親無故,如果沒有住進榮民之家,通常最後只能「孤獨死」,臺灣也不存在所謂的「關懷組織」可以在他們臨終前去「送他們最後一程」,似乎很「淒涼」?

我提到:「通常是死者身邊的人,才會覺得『無人送終就太可憐了』。」上野(註)轉述一個醫師說過的笑話:一位老人在子孫不捨哭喊的聲音中離世。臨死之前,只有醫生聽他的最後一句話,「吵死了!」

或許,在面臨死亡或中老年規劃時,能正向思考這是「孤獨」這段旅程的終結,「孤獨死」也就沒那麼可怕了。

(註:日本學者上野千鶴子提出了一個概念「助死士」,其目的在於「根據當事人的意願,扶持他走過生命的末期」)

所以呢?

我認為如果是有子女的人,其實問題比較「複雜」,不從孝不孝順的角度來看,老人如果希望獨居,就算因此可能有健康的疑慮危險,那也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在他們的餘生中,「子女本來就在他們的生命末期不扮演角色」。畢竟,就算把她/他們送進安養院,也不可能天天乃至「偶爾去看一下」,子女何必違背父母的意願?

進一步說,如果住安養院的老人一旦生病,現在院方的作法是把老人送去住院,老人住院後,就會給子女「添麻煩」,本來以為把老人送進安養院就「一勞永逸」的子女又要去醫院「幫忙照顧」,真有幾個子女「心甘情願」?她/他們不是因為「嫌麻煩」「親手把父母送進安養院」了嗎?

換句話說,完全尊重老人的意願是最好的選擇,千萬別說「為他們好」,因為子女「願意」付出的實在也「有限」呢。

至於無後的老人想住哪就住哪,視自己能力而定吧。

綜上,無論是醫師同情那些「不願意被送到養老院、安養院」的老人,或是「我好喜歡住安養院」的老人,我覺得還是以當事人的看法為主,如果老人後來真的發生了什麼事,也不必自責內疚,這一切都是他們自己的選擇,不必以「親情」之名送他們進入另一種「牢籠」,結果卻是給她/他們最後不快樂的日子。

Blackjack 2021/4/18

自由與安全 長輩兩難

2021-04-18 03:08 聯合報 / 陳乃菁/神經內科醫師(高雄市)

隨著高齡化現象加劇,愈來愈多人關心年長者居住環境問題,對於長年看顧高齡者患者的醫事人員來說,更是如此。

每當聽獨居長輩描述,我總是佩服又擔心,那天我問一位獨居又無人陪伴回診的奶奶:「奶奶,你一個人住,萬一發生什麼,怎麼辦呢?」

奶奶瀟灑的說:「人到了該走時,總是會走的啊。你別為我擔心,一個人住,沒人管我,舒服得很啊。」

當然不是人人都可如此;幾天後來診間的爺爺就大不同。爺爺住安養中心,但他滿心不情願。幾年前,獨居的他身心機能退化,腳步開始不穩,下肢漸無力。但整體來說,簡單生活自理能力還是可以的,例如到附近買便當,也能洗曬衣服和倒垃圾。

有一天,爺爺不小心家中跌倒,送醫檢查幸好虛驚一場;只是怎麼也沒想到,家人送他到醫院檢查後,就直接安排他出院後入住安養中心。家屬說:「他一個人住,我們不放心;住安養中心,有事隨時有人在,我們才安心。」

爺爺不開心喊:「我不要!我喜歡自己生活,我可以照顧自己!即使發生意外,我也願意啊。你們說安養中心生活是團體生活,對我來說叫做被關起來,我想出個門要取得許可,你們要來看我也要取得許可,這就叫做被關起來的生活。」

家屬努力安撫:「爸爸,我會常去看你。我們愛你,希望你也能讓我們放心。」

老父親生氣地說:「這樣你們可以放心,但我失去自由了,我不能騎摩托車出去逛逛,不能開車,不能找朋友,不能到處閒晃,只能被動地等你們來看我。這樣的環境再好、再安全,我就是不自由!」

兩代間溝通好幾次,孩子們有為人子女的考量,老人家有自己的需求。最終,老爸爸妥協,被孩子送安養中心,孩子們答應如果透過復健,好到行走能力讓家人放心,他們同意他回家自己住。

做為醫師,我看到兩代間爭執,雖說我理解兒女輩的擔憂,但我更常想起爺爺無奈的表情。好幾回,我在腦海中想起高齡八十幾的他,日常樂趣就是騎著車慢慢穿梭在巷弄間東走走西看看,這樣的他入住機構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要說安全又健康的生活節奏,一定沒人反對,只是我忍不住心酸啊。

我想起像爺爺這般體力稍顯虛弱、但很期望獨自生活的年長者們,我們能不能給他們多一點選擇空間呢?除了送安養中心外,還能有不一樣的路可以走嗎?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