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欲修成道,必先將人體之精、氣、神三寶煉化合一,變成純陽之氣★~儒堂【性命雙修】精華~★啟善堂-啟竅心聰(上)
2015/09/07 07:41:41瀏覽3394|回應0|推薦86

"南無"二字的意涵?為何能有驅邪避魔之用?人如何藉此二字漸入修行,了悟大道?學道修身須知【內聖外王】之法。自古至今,外王之法亦知,內聖之法,知者無幾人也…. 何謂內聖?何謂外王?何謂內外雙修?★~儒堂【性命雙修】精華~★啟善堂-啟竅心聰(上)

 

【論南無之闡教】

南海觀世音菩薩 降

南無之意謂何因  世事常持未了身

道理真常誰得悟  無為借問靈山人

夫,世人在世,沉淪苦海,未知多久始能復回本性。吾與天地萬物根緣深厚,憫慈天降。吾知大道使三界之生靈超生了死,故吾千萬化身渡眾,使人隨緣而渡。但世人為名爭利,失其本性,不能隨緣渡化,此乃是人懷利私己之心重大,非小遇緣而可悟得真常本性也。吾之號,人世曰:「南無千手千眼,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古人常念「正法明如來」,雖名號甚多,但隨緣渡眾,各有不同。常聞世間常念吾之法號,但究竟有多少人去參悟法號之義?故常念未知其義,非能透徹其用也。在釋教中亦有佛之法號加上「南無」二字,此「南無」二字之義妙之微,能領悟有辟邪驅魔之用。世人不知,今宵簡略闡明。

『南』者,南,先天八卦,南方為『乾』卦,有至聖至剛至君子之大道後天八卦,南方為『離』卦,五行屬火,有日在空中,普照八方,文明昌盛,萬物齊發之大道。南方有太微星君主管,先天南乾卦,必對地北坤卦,此乾坤兩卦,無時不相交,故天地定位,萬物化生,此天地相交之道曰「交易」也。

<易經>曰:乾坤,為萬物之門,故五常南方曰『禮』也。後天南方,聖人大道為『亨』;亨者,聖人四德之一也;亨者,萬物通達,順行百利。此南方後天曰『日』,日者七政之一也。日對方,必有月,月者,陰之象,日者,陽之象,日月無時不相交,故有「二十四節氣」。順曆運行,一歲有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故有「盈氣」,五日一候,而有潤月之氣,此日月相交,謂之「變易」也。

聖人之道,必超交易、變易,方能超生了死。儒教曰「超出兩儀之外」,又曰「不易」也。由此觀之,南之義,大也。聖人之道非此,有何也?

『無』,釋教曰「寂然無動、無聲、無臭之虛空大道」儒教曰「無極○也」。無者,微,無內、大、無外。故清靜一團,不染塵情,超於虛空之外。故聖人教人大道非他,萬物皆空。但無人能知「空」之義,空者,儒教曰「大道」也。大道本虛空,人世強欲取其名,大道降本流末,儒教曰『一本化萬殊,物物一太極』,人不知其體用,分化各途,皆不能了達真機。此話之機,必有因。太極本是道,道者一陰一陽也,陰、陽本一體,造化使其用。蓋人世,欲明超生了死之道,必知陰陽體用之妙,始能返回先天;先天者,曰『純陽』也

言至此,諸生必生疑問,為何不修純陰之道?純陰者,坤卦之道也。純陰,塞固、尖利、冰窟山圍,寒冷可知。故陰魂入阿鼻地獄,即是坤卦之道。此地方眾生,萬能不能超生,在阿鼻地獄受苦也。人本稟天地之氣,半陰半陽而成聖成佛,或入阿鼻地獄,皆在人之所為也。

純陽,乾卦之道,經曰天、尊、在上;地、卑、在下。人欲修成道,必先將人體之精、氣、神三寶煉化合一,變成純陽之氣。<易經>曰「同類則合」也。純陽之體入乾卦,入聖人大道之門也。又曰純陽,純陰皆不化也,因超兩儀之外,故不再輪迴也,所受異殊也。

南無兩字之道無窮,釋教以此,洗心修煉,大道無他,此南無而已也。故南無兩字,世間萬物,鬼、神逢遇,皆恭敬受命也(同覺心社化善堂<醒世鐘鳴P83)

 

【論三千功八百果真偽】

鳳邑城隍廟 東嶽大帝 余 降

學道修身理要明  三千八百果功精

世間謬論皆差錯  一語澄清解夙評

夫學道修身須知【內聖外王】之法。自古至今,外王之法亦知,內聖之法,知者無幾人也。

「外王」者,備以人,立身行持世塵三綱五常,「人倫之道也」。道本分三品:天道、地道、人道也。人因屬天地兩道之象,必行持人地兩道之德,然後可以直達於天道之德也。蓋古人教人修身,必外王內聖兼取,故能出神入化矣!只行外王,不行內聖,如人無神主宰也;只行內聖,不行外王,如人滿腹文章,不知其用。

故學道修身,必知大道體用之妙理。蓋由此而知,三千功八百果乃釋教修身學道之教理,能修三千功八百果,可超生了死,誠如所言矣!但世人不知,亂解其意,未知句字之妙理,故曰:若要超生了死,必行做三千次之大功,造八百次之果道也。

夫古聖傳大道,非時不傳,故後世之人嘆曰:『真道難遇,天時難逢也。』斯道之三千功,貴,人人可知也。蓋三千所指:釋教曰:『三千娑婆世界。』儒教曰:『三界也。』三界者:氣天,人天,地獄也。此三千世界,亦包含人倫之道:三綱五常四維八德也。此人道含於三界,故能行持,乃修滿三千娑婆世界之道。一生能有圓滿光燦之德,謂三千功也。

八百果為何?八百者乃內聖修持之法也。人稟於天地之間,立於三才之中,故天地有象,人必有也。以人身分說,即乾為首,坤為腹,兌為口,離為心又曰眼也,震為手,巽為股,坎為耳,艮為足;人身八卦合之,由此可知人身之寶貴也。故古人曰:『孝道知先,不損毫毛髮膚也。』今世之人,人心不古,未知其理,更不想身出何源?故人之身,寶也,何以言之?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此非寶,何也?故人之修八百果道,由此而修】

 言至於此,諸生必有疑問?何言八百?言十?言千不可否?此有其由。釋教以一百年為一世紀,一世紀為一圓年;儒教曰百歲為一卦策,又曰『一大周天』。釋教曰「人有七寶身」指此也。雖修持之法不同,但其理相同,名詞異,理同也。八者,人身有一大八卦,血脈依時辰升降行於周身,則八卦分化為六十四卦,分佈周身,血脈行於二十四氣節,合於人身。故八百果:人修身學道,與天地之氣合,與人身三寶混為一氣,周流十二重樓,壬督二脈自通。心火本炎上,腎水本下降,則天地人三寶合氣,使心火下降,腎水上升,在黃婆之接引,則鵲橋生津嚥下合於丹田,氣海會道,再提肛,使坎中一點真陽會於離中,丹藥自成

今宵一語道破千年之謬論,以使<醒世鐘鳴>書中,大發指人之大道,為修道人之座右銘,妙哉!

 

【述靜】

乾元山金光洞 太乙真人 降

靜神養氣學禪機  悟得虛無識奧微

一竅歸根通萬象  飛身脫殼下丹墀

夫「靜」一字者妙理無窮,捉摸神機莫測,但言靜者多,知靜者少,皆因不知靜之根源也。

靜之根源,修道人要從看空人生一切世景為起端。靜之入門,須知靜中取靜,動中求靜,動靜俱靜,清靜無餘,一塵不染。靜之極,泰山將崩而不驚也,非不驚,乃是之未有泰山之崩也。食色不迷,乃見若未見,食色不看,是眼前靜也

靜中之靜,何嘗言靜?何嘗言不靜?佛言一善,二不善;一常,二不常乃佛法不二之法。何有不行之道,何有不動之靜道成之用?佛言「明心見性」,非靜,不能明性:儒言「修心養性」,非靜,不能養性與心;道言「修心煉性」,非靜,不能煉性與心。靜,乃三教之命脈,不得取捨也。

天之陽光艷紅,非深夜不能成靜中之本;非四季之冬天嚴寒、冷風,不能有春天潤雨甘露也。道者,出於靜中天地之自然道理。道本自然,修道者捨「靜」之一字,從何入門?

<太上清靜經>曰:「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也。

 

 

【談誦經之道】

幽冥教主 地藏王菩薩 降

精研清經寡慾方 真傳奧訣養神通

逃災避劫憑功德 勸你諸生大道崇

修道有漸法、頓法。【漸法】:聽經聞懺,遵善行持【頓法】:一指見性,迴風混合,抽填陰陽,性命雙修而脫胎換骨,言下即-身成佛在前

無經,明師難逢,修行如舟行大海,苦無指南針,難辨其回鄉之向也。夫「經」者,徑也。指人身心、操持之路引也。凡誦經者當清潔其身,端肅心神,口誦耳聞,常轉經意。誦句或急或徐,或剛或柔,朗朗然有超塵之概。最重要者,一口氣誦多句,一氣直下,雜念不生,而至無人無我無是無非,清靜自在之境地,乃為至貴者也

今之教文千條,真經萬卷,醮事、法會、祈安、祝誕多以誦經為主。但誦誥之時,心猿不能栓,意馬不能鎖,口誦心非,雜念滋生,果能誦之真經千卷也無濟於事也!空費口舌,空費醮事,空費法事,普渡也無所助也。猶如鳥飛千里,不若野鶴立於一足之地也。願誦經之生,悟之!悟之!

 

【述無明覆住】

鳳邑雙慈亭 觀世音菩薩降

夫人之身,乃父精母血之凝結。所生之身,名曰宅社,宅社就是命,有生、成、壞、滅之過程,固有生之日,亦即有死之時。其名亦曰色相,亦可曰空相。

天所賦與者,乃元神,就是所謂靈魂,魂在身活,魂去身亡。生命中的靈魂,又名利子】,利子是空相,具足一切美德。寄在人身,其靈不增;寄在物身,其靈不滅。無垢穢,無潔淨。入水,不會溺;入火,不會焚,永劫常存,又名曰佛性。其名曰空相,亦可名曰色相。

輪迴眾生,皆有佛性,皆可以修行而修成佛聖仙真之道。為因自性迷失之故,竟循因而下墜,惜哉!

性同日曰星辰,本體圓明,可比日之體掛虛空,十方遍照若眾生於生活間,逢人接物時,每起貪、嗔、癡、愛慾、我慢、自大、忌妒、刑害……等自私之心,即如日月星辰被雲遮蓋,下方之人不能見到三光,一般如此之人即陷在五里霧中,就如同失去在母身胎中未生前之本來面目,沉於顛倒、夢想之中。如此之心境,便是輪迴眾生之心境也。佛曰:「眾生無邊誓願渡」,即是渡其早脫此無明覆住也。

宗聖曾參夫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如此之作用也。吾人能時常摒棄無明覆住,可造就自己潔白心懷,燦爛之人生,可出生死輪迴之苦劫也

 

 

                                             【修正因,證正果】

本堂副主席 太乙柳星君 降

首先,為解釋「修正因,證正果」之理,就拿禪宗一個非常出名的公案-野狐禪之故事做為引言: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之門徒百丈懷海講經說法時,有一老者每次都最早到,講經完畢,總是遲遲才離去。有一次講經完畢,此老者徘徊許久仍不離去,百丈禪師乃趨前問其為何仍不走?

老者自稱其為一野狐化身釋迦牟尼佛以前迦葉佛時代,為在此山之一修行者

某次,其弟子問他:『解脫者是非會落入因果?』他回答:『不會。』因而墮野狐身五百世,世世受野狐身之惡報。雖然他曉得【因答錯話而墮為野狐】,但苦思至今,並細思百丈禪師之講經,仍不知究竟錯在哪裡?今特懇請禪師為其解惑。百丈懷海告訴他:『解脫者是【不昧】因果,但【仍落】於因果。』老者聞是言,法喜充滿,乃頂禮並告訴百丈禪師:五百世野狐惡報已了,轉世超生,請其在寺後一棵樹下代為掩屍。百丈懷海次日依言前往,果見一野狐屍,遂掩埋之。

由上則野狐禪之公案,吾人可以了解解脫者、證道者、大覺者乃是不昧於因果者也,而凡夫卻昧於因果。這個昧字有兩層意義:一是對因果律不瞭解,二是被因果律所愚弄左右。

釋迦牟尼佛圓寂時,十大弟子中,只有未解脫的阿難因昧於因果而痛哭流涕,其餘因皆已證阿羅漢果,深明在因果律下,生老病死乃是法之自然而無哀容。再如惠能大師快圓寂時,其大弟子中也只有神會不哭,此亦是瞭解因果律,不昧於因果律之故,慧能還因此大大讚揚神會一番。到後來事實證明,神會果然使禪宗大放光明。這兩則故事都告訴我們:唯有昧於因果之凡夫才有愛別離、怨憎恚等煩惱,故云:不解脫也。

再說釋迦牟尼佛晚年吃了信徒供養之食物後,腹瀉三月而卒,病中仍講經說法,努力不懈。<大涅槃經>即記載世尊在此期間所說之法,可知貴如釋迦牟尼佛肉身仍有生老病死之苦,仍落因果中;故知解脫者乃在其心境上、精神上之大覺。雖在因果律之中,也不會也煩惱之罣礙。解脫者雖然在世時肉體與一般凡夫並無兩樣,但在身心二方面卻是已徹底清靜、無塵之染。也許有人正在狐疑何以解脫者仍落因果?或正在感嘆解脫者竟然不能超越因果?殊不知大乘菩薩落於因果,深入世間之偉大濟世情操,方是覺者無所不在、無所畏懼之正果。

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之本願,正是最佳寫照。要知諸覺者不忍聖理衰頹,不忍眾生受苦,是故不計任何條件(無緣大慈),本著濟世之本願(同體大悲),落於生死輪迴之因果網中,其不可思議之浩浩宏願,實非「不落因果」之小乘者所可比擬。

 

【信仰正道之正確態度】

本堂正主席  王天君降

修道修理,修理依真。故而信仰必需以真理為皈依,蓋真理萬古不變,歷代仙佛聖賢所傳者皆秉此為則,故為修道之指針

人時有私心邪見,故不可以之作為依循準則,況且事理與天理相通,諸子在修道之依循上,莫可人云亦云。對那些只會成群結黨、湊熱鬧、裝門面而對世道人心從無真正之關懷,對社會公益亦無從貢獻者,或專以妖言惑眾不重品德之人,切莫迷隨盲從也。

道乃圓滿至善之代表,絕無自譽毀人或自命不凡,輕視他人之汙點。故而佛云:『萬法平等,眾生平等。』只要是實含真理之用心,行為確實符合道德慈悲者,皆是信仰之準則。

道在日常生活當中,修道是件極平常、極平實之事,只要將五倫八德於二六時中,自自然然行之於日用之間,不但獨善其身,而且兼善天下,這便是修道。若是為了修道而破壞了正常生活,甚至荒廢正業、狂熱、衝動等,皆非正確信仰所應有之表現。

行道發自本心,不可著相,不可頑空。無論是法施、財施、無畏施,都要出於自願自心,量力而為,不可勉強。而且行功立德,莫要稍存功德無量或將來必成仙作佛之想,當效法菩薩之力行四弘誓願,廣度大地有情,且內無度人之執心,外無所度之執相,如此自自然然隨天真所流露可也。

大道至公無私,不沾一點人情,任理行道,方是正理。大道至慈,於法輪之應轉中應緣不變,不變應緣。仙佛借木筆沙盤,除啟示大道玄妙外,主要還是闡發五教之奧旨,以讓眾生去污回圓,有所遵循而已。

故修子應多多參悟五教經典以印證訓文,如此才能產生真知灼見,才會對道產生堅穩之信心。故而修道不可盲信,而應存理智與清醒之道心。

大道運轉至為玄妙,但總以秩序天律為則,在人則重人道綱常。天運午未,儒家應運,但望人人存心養性,修己安人,化娑婆為樂土,這才是修道之精神

 

【說福禍之門】

東嶽殿 東嶽大帝 降

出生入死眾歸陰 明理真修省我身

作孽生端終有報 無為清靜列仙神

夫三教聖、賢、仙、佛,遺傳經教化萬民,冀其去惡從善,遠禍得福,天降禎祥,世民安居樂業。

蓋禍者,禍辱凶害之事;福者,福善吉慶之情。細思世間之人,惟知以機智而求其福善之事,惟知以機智而避之禍害之端,卻不知【福禍之事,雖從外來;福禍之機,本自心生。】心是萬法之王,心是善惡之源;心善而無所不善,心惡則無所不惡

太上曰:「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蓋福禍之由來,生於人心善惡之間。至心從善,未有不轉禍為福者;妄作不義,未有不變福為禍者今之修行友善之士,知其福中有禍,禍中有福,斬七情,斷六慾,卻除機智之妄,你我之情兩忘,清靜無為,不思禍,不思福,到此之境,陰陽在吾手,變化在吾身,善惡在吾心,禍福由吾轉。至此,何患道之不成矣

 

 

★儒堂【性命雙修】精華★點選連結 1. 人欲修成道,必先將人體之精、氣、神三寶煉化合一,變成純陽之氣★~啟善堂-啟竅心聰(上) ~★ 2. 逆流坎水,運轉河車,天一生水,灌頂醍醐,大轉法輪 ★~啟善堂-啟竅心聰(下)~★ 3. 無法識透玄關之奧秘,不能超越輪迴★~觀音堂(一)~★ 4. 色慾如一把把之利刀,日日在銷蝕吾人之精、氣、神★~觀音堂(二)~★
( 知識學習健康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fraisme&aid=29644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