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被高估的英國夢」之我見 (刊於換日線)
2020/12/09 18:19:12瀏覽1901|回應1|推薦20

前幾天換日線刊登的一篇讀者投書「被高估的英國夢」:全國上下的抗疫態度,讓我徹底清醒!台灣相比下宛如天堂 引起了很大的討論,正反雙方的立場都很強烈,有人站在作者這一方認為英國脫歐加抗疫失敗,局勢混亂,外國人應該回家自保; 也有人認為作者以個人(不算長期)的觀察與感受斷定英國毫無價值,導致自己異國夢碎,是有失公正的說法. 身為資深留英人的我,不得不出來說說我的看法.

 

坦白說,看到這篇文章時,我也覺得很驚訝. 文中許多論點我並不贊同,有些段落似乎過於情緒化,但是事後想想,這樣一篇文章儘管有很大的爭議性,但是能夠引起讀者討論與思考,其實就有它存在的意義. 有些讀者誤以為換日線上的作者都是特派記者”,所以應該有一定的新聞中立”,然而除了幾位專職作者,包括我自己,大部分的作者都是素人,我們寫工作領域,生活體驗與個人興趣方面的文章,意在提供異國經驗與文化比較的題材,讓讀者們在主流媒體之外,能聽到不同聲音; 也能在一個平台上,讀到各式各樣的觀點和分享.  

 

合作幾年下來,我很欣賞換日線的一點就是: 每個人都有自由論述的空間與舞台,無論是什麼題材,只要能有頭有尾條理分明地闡述己見,就有發表的機會. 換句話說,換日線就像倫敦海德公園的”Speakers’ Corner”(“演說者之角”): 只要你有本事搬個箱子站在人來人往的公園裡,臉不紅氣不喘的闡述己見,就能被有興趣的人看/聽到當然,另一個可能性是被持反對意見的人吐槽,不過出來江湖走跳,這一點刀劍總是難免.

 

話雖如此,大部分作者其實都不是站在箱子上高談闊論的激進派. 換日線的文章經常給我一種在午後的咖啡店,或是深夜的酒吧裡,跟鄰座陌生人聊起來,彼此交換人生故事那樣的情境與感受. 和讀報章雜誌四平八穩的論述,或是追蹤特定部落客的老友式的熟悉,截然不同.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會從讀者變成作者,站在我的角度分享倫敦生活的觀察與體悟以個人喜好與文風來說,我應該蠻像Pub老闆娘,在吧檯後邊獨飲邊等人來聽我講古.

 

回頭來看這篇文章,我想作者在來英國之前,應該對英國生活有極為美好的嚮往,但是不巧遇到英國在防疫政策上的大危機與政經局勢上的最低點,受到很大的文化衝擊,因而有了夢想破碎,不如歸去之感. 這一點我其實可以理解: 剛來英國的前幾年,我也經常在英國與台灣之間左右搖擺,一方面努力適應截然不同的文化與生活,一方面覺得留在倫敦當個找不到工作的外國人實在委屈,回台灣應該會有更好的出路. 這樣的心情,我想很多初到海外的人都有過. 這樣的掙扎,也常是決定一個人去留的最大關鍵.

 

當然此時非彼時,那幾年再怎麼辛苦,也不如疫情壟罩下百業不振令人灰心. 我常想,如果我是在這樣的情況來到英國,或是在這個時間點唸完學位,我恐怕也找不到留下的理由與勇氣. 然而對我而言,留下從來不是二選一擇其優的結果,而是唯一的夢想,唯一的堅持. 不是為了工作,不是為了感情,不是為了國籍,也不是為了居住異國令人稱羨,而是為了更寬廣的視界與更自由的世界 - 這並不是說兩者在台灣不可得,只是在人生的那個階段,我覺得英國比台灣更能給我所需要的環境. 然而為居留載浮載沉的那幾年裡,我像作者一樣,對英國這個國家有很多的質疑與不信任,尤其是一次一次申請簽證冗長昂貴的程序,和一次一次投履歷面試石沉大海的挫敗,都讓我反覆自問這樣的堅持到底是勇敢還是愚蠢.

 

英國對於外來人口,相較於其他歐洲國家,其實已經相當包容,但是每個國家都有她的歷史政治與文化包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更不會因為某個事件而改頭換面,如果真有什麼正向和負面的影響,也必須放在數年或數十載的時間範疇裡,才看得出來整體的走向,而不是以一次性的事件和幾個月的時間(如此次的疫情),就匆促斷定這個國家的價值”.

 

說得直白一點,我們不是土生土長的英國人,對英國沒有深厚的了解,只憑短期的亂象就認定她一無可取,這和多年前台灣議會立法院一天到晚在打架,駐台記者以此評論民主失敗,國外媒體斷定政局危機,是一樣的邏輯. 然而此刻回望,如果不是那些年的拳腳相向,丟臉丟到國外去的分崩離析”,台灣可能也走不到今天的自由與安定. 任何國家,任何政府,都不是完美的,很多時候甚至存在顯而易見,令人難堪的缺陷只有接受這樣的事實,才有可能開始理解問題的所在,學習適應甚或做出改變.

 

十七年來,我在英國經歷過許多重大事件,2005年發生在宿舍與大學附近的7/7爆炸案(和近年不時發生的恐怖攻擊),2007年的金融風暴,2016年的脫歐公投(和之後數年的歹戲拖棚),到今年的新冠疫情. 每一次的重擊都讓我思索離開的可能,然而每一次思索,都讓我發覺自己寧願留下共度危機,也絲毫不想離開 我在這個國家度過了大半的成年人生: 求學,工作,成家,生子,也累積了無數永生難忘的時刻. 如果這樣她都還不是家,我不知道家的定義是什麼.  

 

這些年來,我看過太多的人來來去去,留的有各式各樣的理由,不總是快樂的,但至少有個牽絆走不開. 走的只有一種理由: 英國不是他/她想(/)安身立命,養兒育女的地方,/她在這裡,找不到想要的東西,看不見理想中的未來. 然而無論是走是留,最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建立一份歸屬感. 沒有歸屬感,在哪裡都找不到安定,在那裡都很難快樂

 

他鄉不比家鄉,在異國闖蕩就不得不接受適者生存的殘酷現實. 該文作者在此刻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想回家,沒有什麼不對,但是她看見的英國,並不是這個國家的全貌. 台灣有台灣的好,英國有英國的好,兩地歷史政治文化不一樣,整體大環境也不一樣,就像在天秤上秤棉花和鐵,即使能夠等量,本質與形體永遠不會相同,拿來相比對兩者都有失公允. 很多人到了國外,還是用熟悉的標準去衡量陌生的事物,忽略了根本的差異假設在地上畫條線,一邊是台灣,一邊是英國,站在台灣這邊用台灣眼光看英國,或是站在英國那邊用英國眼光看台灣,都很難有深入的觀察與理解,就算是批評與針貶,也必須站在正確的立足點如果作者待得久一點,足夠以在地視角去審視和評論,我相信她會看到非常不同的全景.

 

有的時候,離開需要一個說服自己的理由. 如果對英國的失望,讓作者覺得她沒有辦法再愛英國(在有愛過的前提之下),沒有辦法再待下去,那也是好事一件. 把這份錯置的情感帶回台灣,以英國所學所見所思所感,好好愛台灣,努力在就業市場耕耘,年輕人只要有能力,哪裡都能闖出自己的天地. 將來局勢改變,作者在工作上有更多經驗,人生有更多閱歷,想要再回英國,應該也還是有機會.   

 

在那之前,不需要把話說絕,留一條後路給自己,和其他有心來英國求學或工作的人. 即使此刻的台灣是天堂,也還是有人不滿於安逸,夢想出來闖一闖一個人的失望,不該抹滅他人的希望. 英國從來就不是理想國,不是烏托邦,當然也不是比較好的國家,她有好有壞,有起有落,不過是世界上眾多國家之一. 當前政府的作為是一回事,有無在此生活的價值是另一回事,兩者不能混於一談.

 

在英國(和其他國家)居住的經驗,從來不是一個可以計量的價值. 選擇是人做的,路是自己走的,不同的時空造就出不同的世代,艱難的考驗創造出堅韌的靈魂. Fight or Flight - 戰或逃沒有哪個比較勇敢. 硬幹不見得無懼,逃跑不見得無膽,但是無論如何,都不要把責任歸咎於大環境,尤其當這個環境是一個自己並未長期生活過,未曾為她付出和同甘共苦過的國家.

 

在英國的台灣人,每一個都走著艱辛的路,打著漫長的仗,靠自己創造在英生活的價值”,而不是等著英國把價值雙手奉上. 作者的想法與決定是她的自由,沒有對錯,但是把英國批評得如此不堪,等於全盤抹煞其他人為留在英國而做出的努力與犧牲. 或許沒有想過,她之所以能夠瀟灑地揮揮衣袖,是因為她在英國尚未建立一些無法放棄的事物,才能如此輕易放手. 很多人不是不想回台灣,只是無法把多年的人生打包帶走,或是因為其他因素回不去,在漫長的疫情中已然飽受煎熬.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聲宣告回台灣的特權”,不啻於對這些人落井下石.

 

每一個異鄉人,都有屬於他們的故事. 如果這篇文章是作者故事的結局,我覺得相當可惜. 可惜的不是她選擇離開,而是她在這樣負面的情緒中,踩著英國夢的碎片離開. 無論如何,我祝福她找到屬於她的沃土,實現在英國未能完成的夢想.

 

至於留守英()國的台灣人,大家都辛苦了.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vetteinLondon&aid=154450429

 回應文章

一畝桑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1/24 16:27
好夢從來最易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