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雍正帝師鞏建豐素質教育思想述略
2009/12/31 09:26:01瀏覽352|回應0|推薦4

 

雍正帝師鞏建豐學士系一代醇儒,在雲南任提督學政期間,提出了學子守則四條,至今讀來不乏指導借鑒意義。

第一條“宜敦倫修行”。他說:學以實行為重,行以敦倫為先。五倫之中孝悌最切。古聖賢立言垂訓,無非欲葆孩提愛敬之良。充之訖於通神明、光四海。蓋本立道生,由親親而仁民、育物;由齊家可以治國、平天下,故其成材也易。國家建學設校,所以明倫也。後世不務修行,專尚浮文,豈知天性有虧,何論才儲八鬥;庭除抱疚,漫誇學富五車。毋使性因習遷。況《小學》《孝經》模範俱在,尤當體察於身心,實踐於日用。在這裏,他特別強調學子要將儒家精神貫徹在日常生活之中,以實行為重。在實踐中要把孝悌放在首位,為天性健康向上發展打下一個優良的基礎,也就是塑造好一個優良的人格。

第二條“宜尚志立品”。他說:士品之端方,器識為之;器識之遠大,志趣為之。毋慕近利,思定性以閒情;毋甘小成,思任重而道遠。主敬以清其源,存誠以踐其實,嚴取與於一介,辨義利於毫芒。在這裏他對立志的重要性作出了精闢的闡說,認為貪利實祿而不貪道義,作貴人而不作好人,皆是志不立的原因,要學子首先毅然自立,以為民之矜式。

第三條“宜務實力學”。他說:文不載道,朝花夕隕,究竟無深造自得處。有志上達,須由下學,朱子博學、篤志、切問、近思使是鞭辟近裏,反求諸身的工夫。然有潛修為己之心,又必深以循序漸進之功。在這裏他強調了學要務實,文要載道,學要循序,文要貫通的為學之道,切實可行,其言藹如。

第四條“宜尊師擇友”。他說:天地之性人為貴,純粹至善者理也,昏明強弱不齊者氣也。張子曰:形而後有氣質之性,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善反二字,須用學問以變化之。而開導夾輔非嚴師益友不克有功。他特別指出在學子兒童時,天真未鑒、知識未豁,如果有經明行修之儒因其良知能教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培養周至,將來德器自是深厚遠到。學子青年時,耳目漸廣、機知漸萌,誠得篤志好學之儒,朝夕相與,講明正業、獎善匡失、切偲磨礪,自然能夠做到成德達材。他還說:師之言坊行表皆可為我楷模,必心悅而誠服;友之直諒多聞皆可為我矜式,必虛己而謙受。最後他說:師道立則善人多,善人多則風俗易而民心古。道出了為學必須尊師擇友重要性。

今日社會所提素質教育,不過徒有虛名而無實際運作。舉國高考乃至小學皆以分數為最高指揮棒,用以衡定學生優劣。中國教育的真正目的正如蔣公所言是要教會學生做一個真正的中國人。敦倫修行、尚志立品、務實力學、尊師擇友才是奠定學生人格品質的基礎,是做好一個文明中國人的前提,在此前提之下依個人性向之不同或農或工或仕或商投身百業,煉就不同行業的專業基本功,來安身立命,才能有所建樹。若徒尚科學功利,追逐富貴,妄談經濟,蹈溺詞章,則人性盡失,文明盡毀,環境惡化,生態失衡。人與禽獸無異矣!鞏介亭學士所撰學子守則,親切可行,深入淺出,與素質教育大有裨益焉!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zilin&aid=364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