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引用文章:讓孩子準備好,再出發!
2012/12/13 09:18:33瀏覽61|回應0|推薦0

讀到網友tyuan寫的一篇短文參與,雖是作者帶孩子上市場買菜與賣菜老闆的對談,但簡短文章中,透露出父母對於教育自己孩子該有的信心與等待。


作者提到:『當我覺得我是參與者時,我就是會準備好自己然後出發』。確實如此。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多少都會遇到一些挫折,也許是學習無法進步,也許是個性讓大人擔憂,或也許生活上有各種一時難以改變的習性,有時候甚至因為天生氣質讓大人憑添困擾。種種的因素,有時會在成長過程中形成了阻礙或否定自我。


成長必有碰撞,成長必有眼淚,成長必有不順遂,這些都是過程。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個小孩兒,必然也知道,往往想要改變的事情,越是急,越改變不了。尤其是當外人以「指導」之姿,「好意」告知:「你的小孩動作這樣慢不行啦!要教啦!」「小孩太內向了,看到人都不會叫,這樣不行啦!」「作業丟三落四的,這樣的個性太散漫了,以後你累了……


外人以旁觀者的眼光來看別人家的孩子,或也許是善意衷告,但在不了解每個家庭背景和孩子的個性或天生氣質下,往往善意的衷告也會形成巨大的蛛網,包圍著那些被衷告的父母,進而讓對方產生壓力。


也就是說,不了解別人家庭的外人,總是以教導者的角色,告知別人該如何如何教孩子,或許出於善意,或許是經驗之談,但是,畢竟他們都不是陪伴孩子長大的人,不會比父母更瞭解自己的小孩,也因此在提出衷告或分享個人經驗時,說話的技巧和態度是非常重要的。而傾聽對方衷告的父母,心態上的穩定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我面對衷告者,都會先傾聽不答話,能參考的就記起來,在生活中實踐,不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就也不辯駁,但也不焦慮。焦慮只會讓自己更心慌,我只管握緊方向盤,確定可行的、適合自己孩子的,就試著走走看,但依然儘量不偏離自己行駛的道路,一路走一路觀察路線,慢慢地開車,慢慢地行駛,天黑了,迷路了,就深呼吸,冷靜下來,路邊暫停一下,看清楚地圖,確定目標,相信自己,慢慢地,慢慢地行駛,終究也會開到目的地。



強迫孩子要成為怎樣的人,還不如多花時間陪伴孩子,與孩子有良好的互動和溝通,讓孩子更有自信地面對未來要走的路,這才是更重的!


對於還沒有準備好的孩子,只能等待,不能強迫,也不須過於擔心。

就像作者說的,孩子還沒有做到的,那不過是因為【我有沒有在某段遊戲裡的差別而已】,一旦他感覺自己是參與者時,他【就是會準備好自己然後出發】。

讓孩子準備好,再出發!

不僅是父母在教育自己孩子方面需要耐心等待,

即便是策劃教育制度者,是否也已經讓孩子準備好了呢?

如果不是,那麼,何不能讓孩子準備好,再出發?

【蘋果蘇打 2012.12.12參與後有感。】



�X�B: 讓孩子準備好,再出發! - 蘋果蘇打的風格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gary313/7132160#ixzz2EtGkFshX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x99&aid=713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