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12/17 15:23:50瀏覽459|回應0|推薦3 | |
1605年,窮困潦倒的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意外出版了壹本世界級暢銷書《堂吉訶德》。
他以諷刺的手法,虛構了壹個“可笑的理想主義者”,也提出了壹個人生終極難題——理想和現實不可兼得。
3年後,在遙遠的大明王朝,也誕生了壹位東方的堂吉訶德。
他狂妄,曾放言:“自古至今,止我壹人是大材。”他精通八股文,卻把科舉當兒戲。他學富五車,卻癡迷《水滸傳》《西廂記》。他晚年慘遭斬首,臨死前卻還不忘開玩笑。
他叫金聖嘆,壹個“可笑又可悲”的狂人。
文曲星轉世?
古代有個深入人心的傳說,大人物生來就不同凡響,出生時總會有壹些神奇的事情發生,即“天降異象”。
金聖嘆也不例外,據說他出生前,他母親曾夢見紫衣人把壹個小孩放在她懷裏,遂驚醒生下了金聖嘆。他出生那天,正是文昌帝君的生日。所以大家都說,金聖嘆是文曲星轉世。
文曲星·堂吉訶德·金的家在蘇州府長洲縣金墅鎮,兄弟三人,還有壹個妹妹。他出生時家裏經濟狀況良好,有田產、仆人和丫鬟。
周歲生日時,他的祖母為他佩戴了壹個玉鉤,從此形影不離。幼時上學堂,身邊有壹個仆人老蒼頭朝夕陪伴,感情深厚。
按理說,小金應該無憂無慮地長大。但好景不長,十多歲時,金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劫難。
父母雙亡,兄弟離散,家境開始敗落,就連祖母給他的玉鉤,也在過河時不慎掉落。幼小的金聖嘆只好去往蘇州,投奔姑母和姑父。
多愁善感金聖嘆
坎坷的身世、復雜的經歷,也許正因為這些,造就了金聖嘆多面的性格。
他生性敏感細膩,還有點多愁善感。小時候,他拿瓦片往井裏扔著玩兒,但轉念想到,壹旦把瓦片扔下去,它就永遠出不來。便猶豫許久,然後嚎啕大哭。
幸好讀書給了他壹個自由的天地,他十歲入鄉塾,壹開始讀的是聖賢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雖然不喜歡,但也下了死功夫。
直到11歲那年,他因病時常告假在家,因為不愛出去玩兒,就以讀雜書作為消遣。
也就是這時,他迷上了《水滸傳》,喜歡到白天黑夜都把它抱在懷裏,12歲時就開始批點《水滸傳》。
不久後,他又迷上了《西廂記》,著迷的程度更誇張,三四天“不茶不飯,不言不語”。
當時的鄉塾先生也沒責備他,只是感嘆:“真是世間讀書種子!”這句話大大鼓勵了小金。讀書不僅為他打開了文學的窗口,也決定了他壹生的誌趣。
狂放不羈自比先賢
從此,“內秀”的小金開始走上“狂放”的道路,如滔滔江水,壹發不可收拾。
就拿他的名字來說,其實,他原名采,字若采,又名人瑞。“聖嘆”是他後起的號,取自《論語》。《論語》中有兩處“喟然嘆曰”,壹次是顏淵,壹次是孔子。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論語·子罕第九》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顏淵是“嘆聖”,孔子為“聖嘆”,小金以“聖嘆”為名,則是自比為曾點,壹個讓孔子都贊嘆的人,這口氣確實夠狂傲的。
不過,除了狂,小金取此號,更多的是向往曾點灑脫自由的人生態度。
遊戲考場、裝神弄鬼
金聖嘆很早就中了秀才,精通八股文,但卻對科舉考試沒什麽興趣。
有次歲試,考試題目為“空山窮谷之中,黃金萬兩;露白葭蒼而外,有美壹人。試問夫子動心否乎?”
他在考卷上寫了“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39個動字,因為孟子說過:“四十不動心。”
然後他就被除名了。
第二年再考,考試題目為“孟子將朝王”。他在卷子的四角各寫了壹個“籲”字,為啥呢?
他答:“妳沒看過戲嗎,君王上朝前,都會有太監站在左右發出‘籲’的聲音。”
然後他又被除名了。
他還有很多怪誕的行為。他篤信佛法,人家請他去講佛經,每次登臺前,他壹定要先大吃狗肉。
他年輕時熱衷於“扶乩”(類似跳大神),自稱女仙陳夫人附體,用女仙的身份與各界人物“筆談”,“筆談”的對象有當時的文壇大家錢謙益、葉紹袁等。
錢謙益領略過女仙的才學後,對此深信不疑,還專門寫了篇文章盛贊女仙的才華,金聖嘆因此名聲大噪。
當然,這事兒也給他帶來了很多爭議。不過他自己似乎並不在意。有才華的人,拿自己的才華捉弄人,除了秀智商、搏名聲,估計也是他自娛自樂的方式。
他對於人生的看法也與世俗不同,在《西廂記》的批語中,他曾寫下三十三個人生快事,摘選幾個:
做縣官,每日打鼓退堂時,不亦快哉!
看人風箏斷,不亦快哉!
看野燒,不亦快哉!
還債畢,不亦快哉!
臨死還在開玩笑?
然而這樣壹個“離經叛道”的人,再有才華,也不為世俗所容。他心中有桃花源,但現實卻是千瘡百孔。
金聖嘆年輕時正值明朝末期,大廈將傾,魏忠賢禍亂天下,李自成殺官起義。近40歲時,清朝入關,天下換主。近50歲時,開始批《西廂記》。53歲時,順治帝見到金聖嘆批點的《才子書》,贊嘆“此是古文高手,莫以時文眼看他”。
朋友將這個好評傳達給了金聖嘆後,他泫然淚下,恭恭敬敬地向北方叩首謝恩,還賦詩八首以表感激。
懷才不遇大半生,如今得到肯定,也算散去了他心中的壹些不平之氣。
然而第二年,“伯樂”和“千裏馬”就先後去世了。
正月初七,順治駕崩。
二月初壹,蘇州諸生因吳縣縣令貪酷虐民,組織了壹次請願活動,在文廟前痛哭三日以表不滿。金聖嘆也參與其中,被判了死刑。
關於他的死還有幾則軼事傳聞。據說行刑前,他給家人寫了壹封家書。獄卒怕有什麽大不敬,私自拆開看,誰知裏面寫著:
“鹽菜與黃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壹傳,吾無遺恨矣!”
行刑前,他請劊子手先砍他的頭,說耳朵裏藏有銀票。手起刀落,耳朵裏只滾出兩個字條,上面寫著——“好”“疼”。
壹代狂才金聖嘆,人生定格於此。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