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紐約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39
2020/02/23 13:28:28瀏覽1981|回應0|推薦12

華爾街走到底是South St,左轉走約百來公尺,在布魯克林大橋(Brooklyn Bride)下,海事博物館旁,就是東河15號碼頭(Pier 15.East River Esplanade);在這裏我們將搭乘遊輪前往自由島,觀看自由女神像。天氣慢慢放晴了,排隊等待約半個小時;上船前先經過簡單的安檢,還有老黑拍照(當然是為了出售自由女神像的組合相片),不給拍照還不給上船,跋扈的很(語言不通,沒法爭論)。

由於來前曾做過功課,上船後就站在右舷,因為可以捕捉到整個曼哈頓下城一座座高聳入天的摩天大樓的天際線與飛架二岸的大橋雄姿。遊輪出碼頭不久,照相機喀喳喀喳的快門聲就不斷響起,講話的人不多,都是安靜的取景拍照;環顧左右,大都是和我一樣黑頭髮、黃皮膚的亞洲人,仔細聽講話或看神情,大多數是大陸人,再來就是日、韓、泰國人和台灣人。

遊輪慢慢駛向自由島,舉世聞名的自由女神像也逐漸出現在視野裡;隨著距離的逐漸拉近,自由女神像也越來越清楚。原本安靜的遊輪,也出現不安的躁動,人們不自覺的搶位子以取得最佳的視角;或者招呼親友與自由女神像合拍,不管是自拍還是請人代拍,秩序還在能控制的範圍。遊輪並沒有登島,自911後,自由女神像內部就關閉了公眾參觀,大家只能在船上遠觀。自由女神像看起來已非常陳舊,身上鏽跡與鳥屎斑斑,顯示年代的滄桑。

自由女神像是用銅皮建造的空心結構,建造初期是一美分銀幣的顏色,30年以後逐漸氧化成現在看到的綠色。銅像是剛到美國的移民來到新大陸後第一眼看到的景象,自由女神像背對著還處於專制統治下的舊世界,正掙脫鐐銬大步邁向新世界,這不是一個完美的國家,但她比其他地方有更多的機遇

自由女神像全名為自由女神銅像國家紀念碑,又名自由照耀世界(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是紐約港自由島上的巨型新古典主義塑像。這座塑像由弗里德利·奧古斯特·巴特勒迪設計,由居斯塔夫·艾菲爾建造,於18861028日落成,是法國共濟會送給美國分部的禮物,在自由女神的基座上刻有共濟會的標誌。塑像人物是一位身穿長袍的女性,代表羅馬神話中的自主神,她右手高舉火炬,左手的冊子上用羅馬數字寫有美國獨立宣言的簽署日期:「JULY IV MDCCLXXVI」(177674日),腳下還有斷裂的鎖鏈。這座塑像是自由和美國的象徵,對外來移民展現出歡迎信號。

女神的外貌設計來源於雕塑家的母親,而女神高舉火炬的右手則是以雕塑家妻子的手臂為藍本。 自由女神穿著古希臘風格的服裝,所戴頭冠有像征世界七大洲及五大洋的七道尖芒。自由女神像高46公尺,加基座為93公尺,重200多噸,置於一座混凝土製的台基上。底座是一個美國移民史博物館,當年新移民乘船到達紐約,他們首先被隔離在這個島上進行檢疫,為防止他們帶入流行病,這些背井離鄉的人就在這裡遙望著一河之隔的新世界。原來的檢查大廳現在陳列著當年的移民帶來的各種東西,行李箱,衣服......1984年,自由女神像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法國法學教授和政治家愛德華·勒內·德·拉沃拉葉曾於1865年表示,法國和美國人民應該共同製作美國獨立的紀念品。他的這一想法可能是為了紀念南北戰爭以北軍勝利、奴隸制壽終正寢結束。巴特勒迪正是因為受到拉沃拉葉的啟發而開始設計這座塑像,但由於當時法國在政治形勢上陷入困境,因此塑像的建造工作一直到1870年代初才展開。1875年,拉沃拉葉提出法國為塑像注資,美國則提供場地並製造底座。巴特勒迪在雕塑全部設計好以前就完成了其頭部和高舉火炬的手臂,這些部分還在國際博覽會上展出用於宣傳。

1876年,神像舉起火炬的手臂在費城百年博覽會展出,再從18761882年在紐約麥迪遜廣場展出。籌款的進展非常緩慢,其中又以美國為甚,到1885年時,底座的建設仍然受到缺乏資金的威脅。《紐約世界報》出版商約瑟夫·普立茲發起捐款,雖然大部分捐獻金額都不到一美元,但吸引了超過12萬人捐助,這一項目才得以完成。塑像在法國建成,再裝船跋涉重洋運抵當時的貝德羅島,裝到已經完成的底座上。塑像完成之際,紐約舉行了歷史上的首次紙帶遊行,美國總統格羅弗·克利夫蘭主持了落成儀式。

自由女神像起初由美國燈塔委員會負責管理,1901年管理權移交戰爭部,1933年,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開始負責塑像的維護和管理工作。1938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塑像都因翻新工程暫停向公眾開放。1980年代初,塑像出現嚴重老化,必須加以重大修復,因此塑像於1984年至1986年關閉,將火炬和大部分內部結構替換。

2001年的九一一襲擊事件後,塑像出於安全和保安方面原因再度關閉,其底座於2004年重新開放,而塑像則要到2009年才開放,還對能夠登上王冠的遊客人數設了限制。包括底座和地基在內的整座塑像之後又關閉了一年,直到20121028日再度開放,目的是安裝輔助樓梯等安全保障,自由島在這期間一直保持開放。不過就在塑像重新開放次日,自由島因颶風桑迪的影響導致關閉,於201374日再次開放。出於安全方面考量,火炬周圍的陽台自2016年起就不再面向公眾開放。

作為美國的象徵,自由女神像已經出現在這個國家的許多硬幣和郵票上。她出現在紀念1986年塑像百年華誕的紀念幣和2001年美國5025美分紀念幣系列的紐約紀念幣上。1997年,美國白金之鷹金幣選擇採用自由女神的形象,而且總統1美元硬幣的反面也採用了自由女神像的圖案。如今通行的10美元紙幣上有兩張塑像的火炬圖像。2010年發行的「永久郵票」上所印的自由女神像實際上是位於拉斯維加斯賭場的複製品。

流行文化中也經常可以看到自由女神像的身影。例如在音樂中用來代表對美國政策的支持,例如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1942年電影《海角擒凶》(Saboteur)的高潮戲段出現了自由女神高舉的火炬。1968年電影《人猿星球》的片尾出現了自由女神像半埋在沙子裡的鏡頭,這也是塑像在電影中最有名的其中一次出場。1996年的科幻電影《獨立日》中,自由女神像被外星武器的攻擊打倒,到了2008年的《科洛弗檔案》,塑像的頭都被擰了下來。

針對科幻作品中經常出現自由女神像的情況,《科幻小說百科全書》顧問編輯羅伯特·霍爾德斯托克(Robert Holdstock)曾在1979年稱:有哪部科幻小說裡沒有自由女神像嗎?幾十年來,它或聳立於荒原,或倒塌在廢墟,巨人將它連根拔起,外星人也對其充滿好奇……;這個自由和樂觀的符號,已經變成科幻小說對未來世界悲觀論調的象徵。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huzhu&aid=131807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