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9/23 10:07:18瀏覽725|回應0|推薦1 | |
●再谈美国人创造的“相对非对抗立场”
我们知道,6月初,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安全大会上,美国国防部长在他的“主题讲话”中抛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其主要内容如下: 1,他说“美国将继续保持成为在亚洲地区的一个伙伴”; 2,他说“美国既是伙伴,又是合作者,同时又是保护者”; 3,他说“我们非常希望能够参加到亚太地区的新的安全的一个框架,或者新的安全的一个结构当中去”; 4,在盖茨的主题发言中,在针对中国所发表的评论中,他“小心地”维持着“某种平衡”。较之以往,他减少了对中国的“直接指责”,增加了对中国的“赞扬”,尽管发言中借“洲际导弹具有攻击性”这种“技术层次”的话题继续批评指责中国,但是再也听不到“中国威论胁”这种“理论高度”上的叫嚣。 显然,就如我们当时所指出的那样,盖茨在批评中国的时候,其态度总体是“含蓄”的,而根据美国媒体的说法,盖茨的“含蓄批评”显示三层意思,既: 首先,布什政府有意对中国采取“相对非对抗立场”; 其次,美中双方在安全问题上依然存在分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这层意思在“美国既是伙伴,又是合作者,同时又是保护者”的说法中表露得非常清楚,具体到中美关系,那就是:美国可以是中国的伙伴、可以是中国的合作者,同时,美国也视中国为威胁,并将继续充当所有“受中国威胁者”的保护者。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华盛顿的意图非常清楚,那就是:既想与中国这个“敌人”进行经济合作,又想以这种合作为基础、维护并进一步扩充它的霸权,并反过来遏制、甚至打击中国这个“敌人”。这也就是所谓“相对非对抗立场”的核心意思! ●北京拒绝接受“相对非对抗”概念,并公开暗示“中美在战略安全上”可能演化成一种“相对对抗状态” 然而,我们也知道,在轮到中国军方代表做“主题发言”时,世界都惊异于北京不仅“当场”对所谓“相对非对抗立场”进行批驳,还对华盛顿的态度极其强硬,并公开暗示“中美在战略安全上”可能演化成一种“相对对抗状态”。 下面,我们就简单回顾中国军方代表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中将对这种“相对非对抗立场”的“正式回应”。 马晓天中将在安全大会上说: 1,当前,本地区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在多样性中实现了相对安宁与和平;地区热点问题趋于缓和;区域安全机制稳步发展,亚太地区正在形成多层次、复合型的安全合作机制。但是,亚太地区仍面临一些安全挑战。传统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民族和宗教纠纷导致的局部紧张和冲突时有发生,“三股势力”威胁依然严峻。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扩大军事同盟、建立并扩大导弹防御系统、外空武器化、核扩散等问题,给地区安全乃至世界安全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影响了地区力量的均势和平衡。 2:中国主张实现国际社会的普遍安全,反对以一些国家的安全为代价,保障另一些国家的安全,包括扩大军事同盟的做法。各国的安全利益和关切必须得到充分尊重和照顾。建立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在世界一些地区开展相关反导合作,不利于维护战略平衡与稳定,不利于国家间互信和地区稳定。外空属于全人类,应该和平利用外空,反对外空武器化和外空军备竞赛。 显然,相对盖茨的“含蓄”,马晓天中将的发言可谓“非常严历”,由于“扩大军事同盟”和“扩大导弹防御系统”、“外空武器化”之类的名词全部与美国挂钩,这几乎等同于“点名”批判美国。 非常清楚,北京没有接受华盛顿所谓的“相对非对抗立场”、而是以“强调”中美间存在重大安全分岐的方式、直接表明“中美在战略安全上”可能演化成一种“相对对抗状态”,由于马晓天中将是从“世界层面”进行回应的,因此,中美的战略分岐的不仅局限在亚洲层面,也扩展至世界层面。 ●既是北京对日本“内海说”的正式否定,也是对俄罗斯做出“战略策应”,还是对“中俄战略合作关系”的重要补充 具体而言,就如东方评论员在当时所指出的那样:马晓天中将的讲话有这样几层意思: 第一,中国反对“美日军事同盟”的强化,反对“美日韩军事同盟”的强化,反对“美日印澳”亚洲小北约,由于强调“世界层面”,因此,更或是北约东扩,中国也将反对。 第二,中国反对美国建立导弹防御系统,中国不仅反对美国在日本建立导弹防御系统,由于强调“世界层面”,因此,美国在世界其他区域建议反导系统,也为中国所反对; 显然,由于日本“内海说”的基础是将“美日军事同盟”视为亚太国家的“共同财产”,且将欧盟明确排除在“内海”之外,因此,北京在6月初便已明确的“上面两点”,既可以视为对日本“内海说”的“正式否定”,也可以视为是对俄罗斯的“战略策应”、既是对“中俄战略合作关系”的重要补充,也是对“中欧战略合作关系”的重要暗示。 ●北京在“三边撕裂”(中欧关系)、“南北撕裂”(中俄关系)的层面,对中国的战略意图进行了“广而告之” 非常清楚,北京不仅注意到了华盛顿欲借所谓“内海说”、“亚太联盟”概念警告欧盟、并提前激化“南北撕裂”的战略企图,也立刻在“三边撕裂”(中欧关系)、“南北撕裂”(中俄关系)的层面,对中国的战略意图进行了“广而告之”。 ●绝不什么“偶然的较量”,而是一种“较量的必然” 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之后,也就不难明白:格鲁吉亚战争与北京奥运会这两件重大事件,最终在8月8日那天同时上演、并在北京“鸟巢”合成一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煮酒论英雄”,早就有剧本可循; 至于法国总统萨科齐在最后一刻决定代表欧盟出席北京奥运开幕式,并在格鲁吉亚问题上与美国保持距离、拒绝让北约这个战略平台为美国的格鲁吉亚政策提供“实质性支持”;而中国则在格鲁吉亚问题上,一边在全力办好奥运,一边又通过上合这个战略平台给予了俄罗斯尽管“低调”,但却是“强有力的支持”,所有这些,都绝不什么“偶然的较量”,而是一种“较量的必然”。 ●“三边撕裂”已经因俄罗斯这个政治、军事大国“率先动手”而先于“南北撕裂”激化之前激化了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表面上去看,这种“较量的必然”体现在政治、特别是军事层面,但实质而言,却是“经济矛盾”在“三边撕裂”、“南北撕裂”中同时激化的必然结果,根据我们的观察,从俄罗斯率先发起旨在摆脱“现行的、美英资本主导的全球金融游戏规则”对俄罗斯“综合国力”进行“会计、定价”为目的,针对“石油美元本位制”的强烈冲击开始,“三边撕裂”已经因俄罗斯这个政治、军事大国“率先动手”而先于“南北撕裂”激化之前激化了。 值得强调的是,俄罗斯的“率先动手”主要表现在以“科索沃妥协”去牵动“俄欧新关系”进程,以更加现实的态度看待“中亚国家与中国的能源合作”去启动“中俄能源战略合作谈判”进程,从而为“俄罗斯参与世界能源定价圈”这一根本战略目标获得“中欧”这两大经济体的策应、最后达到通过能源渠道“更深入地”融入“中欧”两大经济体、而更深入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战略目的,为俄罗斯的全面复兴打下基础。 不难看出,在评判俄罗斯是否深入地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的问题上,并不一定要满足“美国高兴”这条标准!特别重要的是,在俄罗斯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进程问题上,如果美国更快地衰落,毫无疑问,将会加快这一融入进程。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