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1/24 11:27:37瀏覽4696|回應8|推薦11 | |
有新聞報導,李家同在大學講演時說,如果讀了網路上不夠深度的文章,學生會變笨(點擊看報導)。本人對此理論前所未聞,咋聽還真有點遇到了「尖端」呢!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並未說先經過選擇,然後再確定能否成爲我師。而是要先虛心地以師待之,爾後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孔子的話很合乎哲理。如不首先以師待之,如何知其行是善還是不善呢? 古今有許多名人都倡導「博覽群書」,取衆家之長。而李某人卻要學生只讀那些所謂有深度的書,不要讀網路上沒有深度的書和文章。 至於文章的深度,只能依讀者個人的水平去感知。同是一本書,可能國中生讀了感覺過於深奧,難懂難解,而碩士讀了可能感覺過於膚淺乏味。 我想讀過書的人都會有個感覺,只有對那些與自己本身素養相當的書,才會感到有趣,才可能讀下去。若看到比自己的文學素養差別太大的書,不可能讀得下去,除非另有原因(是研究或是審閱,要麽就是沒有別的書,拿來一讀只爲虛度時間)。 是聰明還是笨,本屬智力素質,不是由外界的條件所能改變的。外因只能起到引導啓發和推進的作用,不是決定的因素。跑車即使在沙土地跑的不快,但其跑車的特質依然存在;普通小客上了高速,雖然快了許多,其本質依舊是普通客車。 再來,任何一本書或者網路文章,都不可能在封面標示出是好是壞,或者有多深多淺,讓讀者如何選擇呢?依李某所言,爲了避免學生誤讀,就要有人把世界上所有的圖書,先行閱讀篩選,然後再讓學生只讀那些夠深度的書和文章。問題蔴煩了,因爲依李校長的理論,無人敢於先讀,害怕讀了不夠深度的文章自己變笨! 即使有人敢於冒險,也要李校長先制定出圖書的深度標凖,以便標示。 敢於冒險者需要很多,因爲先讀到不夠深度的文章者,很快就變笨了,需要有人頂替,如此循環下去……,李校長可知後果如何?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