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3/26 21:08:53瀏覽1982|回應1|推薦3 | |
四郎探母 zgr
看到麥市長寫的四郎探母,我也來說說 多年前,老蔣時代,那時隨政府來台的軍人有60幾萬吧,大部分是低階軍人,起初,他們認為會和往常一樣,駐軍不會太久,隨時軍隊會轉戰他處,肯定會渡海打去八路,無論如何,家會更近了,會看到娘親了,娘會給自己找個媳婦的,20幾歲的大男孩不都是有這種想法?不識幾個大字的他們,認為只要見到媽媽,媽媽會幫他們張羅一切,有妻有兒有一個家,日子一天天一年年過去了,誤了他們的終身大事,也對媽媽的思念日甚一日. 當然了,老蔣也思念自己的媽媽王太夫人,還把王太夫人生日的那個月定為"教孝月"在軍中推廣,這時,這些來台兵士的平均年齡約35~40了,有不少人因思念自己的母親在中山室王太夫人遺像前痛苦流啼,有人還因此得到"模範軍人"的獎勵呢. 那時,台北中山堂經常有勞軍演出,大多是京劇(當時的稱呼是平劇或國劇),但看的人不多,有一次,演的劇碼是"四郎探母",第一場的人就比平時多,在演到四郎從番邦回到家拜見母親時,場下就有泣涕聲傳出,當時,演員還被政戰高層表揚,認為他們演的好,讓觀眾感動的流淚. 第二次的勞軍,離開演還有一小時,中山堂外就有黑壓壓的一大群人了,奇怪的是,這些軍人沒有看戲前的那種喜悅的表情,開演時,竟然滿座了,又演到四郎回鄉叩見母親時,台下又傳出了哭聲,而且,是不少的人,政戰人員覺得不太正常,但又說不出是怎麼一回事,沒有上報,也沒有阻擋. 第三次勞軍,,因賣座很好,還是演"四郎探母",這次,有人從中南部連夜搭車上來,開演前3小時,中山堂四周擠滿了人,亂哄哄的,比菜市場還菜市場,中山堂不但是大客滿,連走道和舞台前都擠滿了人,情形很詭異,舞台上四郎要回鄉時,台下就泣涕聲不斷,哭聲伴隨著劇情,從四郎"盜令~別宮~過關",哭聲逐漸加大,直到"見娘哭堂",已經是嚎啕大哭了,掩蓋了唱腔,聲震屋瓦,戲也演不下去了,演員愣在台上,受到感染,也陪著落淚,台上台下哭成一片. 當局採取斷然措施,第四次勞軍取消 第四次勞軍的時間,中山堂外聚集了更多的人潮,當他們知道勞軍取消後,頭抵著牆壁號哭不已,已到傷心時,又有哭的時機和場地,藉哭紓解壓制在心內對母親的思念,數千人的哭聲怎能不震天,有人問:"四郎都可以回家看母親,我們為什麼不可以"?人們的情緒高漲,又叫又嚷,幸好王昇處理得當,沒出大事. 有不少人自此失蹤,幸運一點的被逮入獄,同情這些兵的中廣導播崔小萍被捕判刑十數年,"四郎探母"自此被禁演,那些藉戲哭母的兵士今天已是垂垂老去的老兵了,就算可以回鄉,母親還在嗎?樹欲靜風不止,手撫墳土,徒呼奈何.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