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11/12 17:07:45瀏覽1005|回應4|推薦6 | |
中美的《一個中國》對外稱呼不同。中國的是《一中原則》,美國的是《一中政策》。 中國的《一個中國》是立基于中美二國政府授權各自官員所簽署的《三个公報》为本。(上海公報1972/2/28,建交公報1979/1/1,817公報1982/8/17),這3個公報是由雙方政府官員共同簽署,具有法定效力。 美國的《一個中國》是《三個公報》+《台湾關係法》+《六項保證》+《其他紛雜的涉台法案》。 《六項保證》最是不倫不類,原是雷根總統的「內部總統備忘錄」,是因補充《817公報》內容的单方面澄清,是由時任AIT處長李傑明向前總統蔣經國口頭提出的美方保證的說明,注意是口頭提出的。没有留給台灣任何凭证或文件。(中央社2016/5/17),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605170017.aspx 有媒體稱,李傑明念完後,將紙條收入口袋內離開,台灣沒有《六項保證》的任何證明文件。 ----------------------------------------------------中国的「一中原則」和美国的「一中政策」,都是一個中国。中国版的一中是立基於中美都承认的「三个公报」,美国版的一中除了「三个公报」还包含中方不承认的《台湾关系法》和「6项保证」,6项保证是口头的传话(没有任何书面及电子版的凭证),而台湾关系法是美国的国内法,台湾非美国领土,不能用国内法规范台湾。所以,关系法和六项保证都是非法的,中國及國際不予承认。 ======================不同的一個中國仍是一個中國 美方一中支持從未實質改變https://vip.udn.com/vip/story/122367/5872377?from=ddd-recommendation_ch8799_item_story&fbclid=IwAR0zi9SRG0Vx44hW_rKWgkib4_fxE991eDcr7ktqnpQbTTtRAlyL0Zbtt08 2021-11-07 10:41
不同的一個中國,仍然是一個中國。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說,美國的一中國政策與中國大陸的不一樣。這話其實並無新意,台灣要聽清楚,美國仍然是一個中國政策,就算與中國大陸的主張不同,它仍然是一個中國,而不是台灣期待的一中一台,或者支持台灣獨立。 國務院發言人的說法,並沒有脫離美國向來的外交政策。早在1970年代,尼克森總統推動打開與北京的關係時,華府與北京在許多重大議題方面,都能夠達成共識,但是台灣問題始終是雙方難解的歧見。北京主張台灣必須與中國大陸統一,美國對這個主張沒有特別意見,美方希望表達的立場,就是以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說,美國的一中政策與中國大陸的不一樣。 路透美中外交接觸初期 對「一中」就是兩種看法1971年10月,美國在聯合國為中華民國的會籍問題提出了雙重代表權案,讓兩岸同時在聯合國存在,這個提案的背景仍然是一個中國,美國的主張是聯合國不對兩岸雙方誰歸屬誰,哪一方代表中國,作出任何的判斷,僅僅是承認兩岸是國家分裂的現況,都是客觀地存在,都可以成為聯合國的會員。 美國的雙重代表權案,台北當局默許,但是北京當局並不認同,美中雙方從一展開外交接觸初期,對於一個中國,兩方就是不同看法,北京不願意放棄使用武力解決台灣問題,視台灣問題是中國內部問題,不容許外部勢力插手。 美方定調 「不挑戰」北京提出的一個中國美國敦促中方以和平方式解決,早在尼克森的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在1971年10月訪問北京,為了安排尼克森隔年訪問中國大陸,在這次訪問過程中,季辛吉明白表達美方對於和平的期待,但是北京方面並沒有讓步。 在10月的這場會面中,對於隔年雙方簽訂上海公報的草案文字,季辛吉對於一個中國,當時使用的語言就是不挑戰中方的一個中國觀點。這個不挑戰的立場,季辛吉回到華府後,寫給尼克森的報告當中說明,他不只是使用注意到(noting),而且還是不挑戰(not challenge)北京提出的一個中國。 季辛吉曾在1971年10月訪問北京,他寫給尼克森的報告當中說明,他不只是使用注意到(noting),而且還是不挑戰(not challenge)北京提出的一個中國。圖為1974年4月季辛吉跟鄧小平會面。圖/取自新京報這是在上海公報前的幾個月,美方的立場已經很清楚,美國顯然對於北京提出的一個中國,是有不同的看法,否則就不會使用注意到,或者是不挑戰等用法,如果美中雙方對於一個中國的看法是一致的,上海公報最後的定稿文字就不只是認識到或者注意到,而是接受或者承認等用法。 這顯示美中雙方看法就是保持平行的觀點,對於一個中國,美國使用不挑戰的說法,可以認為是美國不會提出反對的看法,或者批評北京的主張不對。 和平解決台灣問題 美國態度沒有變過一個中國如何達成,一個中國的內涵,美國的看法與北京並不全然一樣,至少美國從來沒有改變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立場,即便是1979年美中關係正常化之後,美國仍然主張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立場,台灣關係法當中供售台灣防衛武器的文字,更是表達美國對於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清晰立場。 美方對於和平的強調,並不違反圍繞在一個中國四周的政策,原則,內涵等等,美國是敦促台海雙方找到和平方式解決問題。國務院發言人最近的發言,仍然不脫美中三公報與台灣關係法、6項保證,就算美中雙方對於一個中國看法不同,但雙方對於維持一個中國的立場,沒有任何實質改變。 1990年代柯林頓總統曾在中國大陸公開表達的新三不,其實也不新,不支持台獨,不支持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灣以主權國家為身分的國際組織,這都是立場的重申,更是美國一貫外交政策,到了2021年也沒有改變。這些立場的根本,就是一個中國,儘管美中的一個中國不同,但仍然是一個中國。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發表聲明,呼籲聯合國所有會員國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聯合國體系(或系統)。美聯社美中的一個中國不同 本質仍是一個中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提到支持台灣參與聯合國系統,聯合國系統(或體系)與聯合國兩字之差,天壤之別。布林肯的說法,更無新意,是美國立場的重新表達,美國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聯合國系統的國際組織,但不是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 台灣可以在兩岸取得諒解之下,以觀察員身分參加世界衛生大會,這在馬英九總統任內已經達成,馬英九透過兩岸關係的改善,獲得了國際空間,後來的蔡英文政府時期,兩岸關係惡化,失去了參加世界衛生大會的機會,因為蔡英文政府無法讓北京信任不會在國際組織搞台灣獨立。 近40年來的美中關係,憑藉的基礎就是一個中國,儘管雙方對於一個中國政策,有不同看法,但美國並不會說,沒有一個中國,美方使用的,只是不同,而不是沒有。不同的一個中國,其實仍然還是一個中國。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