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5/20 01:18:06瀏覽2853|回應0|推薦18 | |
竹子湖海芋季活動在4月28日結束,之後,怕人擠人的我,只好趁著人們移轉陣地去看油桐花之際,先去走另一條竹子湖的山路。當然,也是為了避開五月底紫陽花季活動登場時的另一波人潮! . 最近是梅雨季,難得有個晴朗好天;好一陣子沒爬山,四肢一旦安逸太久,還真是得花費更多時間去提振精神。 如果 您還記得:肉腳Iris上回走“陽明山東西大縱走”由大屯山主峰下到百拉卡公路,走人車分道線到小油坑的中途,曾經遇上一個十字岔路口,當時就曾經說過改日要走那裡下到竹子湖,對吧? 所以,這回就要來試走這一條由鞍部氣象站到竹子湖的步道! . 從鞍部氣象站旁邊的登山口進入,走至竹子湖古道出口,健腳的山友們大約三四十分鐘就可以走完全程。但是,那條步道是在層層樹木蔽蔭之下,石階的表面有著厚厚的青苔,平日裡走在上面都要放慢腳步了,何況當天早上還下過雨的樣子;在雨後,可就更加要小心翼翼的走,就怕一不留意,滑個大馬趴地。 (內心的os.:對愛玩又走得慢的肉腳來說,就自甘做個小腳阿嬤吧!) . 在石階步道前段,偶然還可以由林間空隙望見竹子湖頂湖區域,大片的白色海芋花田;在後續的步道穿出樹林之後,一側的小觀音山及較遠的七星山就隱約顯露在雲霧之上。 . 而循著石階步道再往下走,就接上了竹子湖環狀車道,出口的一側是“湖田休閒中心”,附近有S9的“靶場站”站牌及兩三個賣竹子湖菜蔬的小攤。 . 循著海芋大道往湖田橋的方向移動,整條步道都沒有遮蔭,但那時己經飄著毛毛細雨,位於陽明山上的竹子湖(H:670M),還蠻涼爽的! . 三月中旬來到竹子湖時,當時是白綠一片的海芋田;因為花季已近尾聲,此番已經呈現焦黃一片。即使還尚存的小部分白色海芋花,也顯得有些花容憔悴。溪溝旁的海芋園,大多屬於“乾”式田,也就是不需要換穿雨鞋就可踩進去的那種,有些己經栽植著新上場的紫陽花;花田綠野與遠處山色相互輝映,煞是舒適怡人! . 被台北市政府大地工程處稱作“文學步道”的那條溪溝旁的步道,沿途有刻著『山之約』、『活在農』、『游於藝』的大石,還有三座小拱橋,步道的終點有一座小瀑布,瀑布旁的對岸則有景觀山丘及梯田。 . “老鳥教練”在小瀑布那裡環顧四周,在找一條通路,他曾經走過,一條由陽明山公園沿著水圳走到竹子湖的一條泥土小徑。 . 當日我們的後續行程,應該是要跨過那溪溝上的一座小拱橋,再經過一片景觀山丘的梯田之後,接往“猴崁水圳”;可惜過橋之後有一片竹籬柵門擋了去路,並且上了鎖, 無法通行,只好折返到湖田橋! 至於改變路徑之後,要走往哪裡去咧?請待下一篇!
交通Tips: 捷運劍潭站→搭紅5公車→陽明山公車總站→轉搭108遊園公車→鞍部站→鞍部氣象站旁步道口→竹子湖水尾→湖田橋 . 後記: 1. 竹子湖,位居大屯山、七星山與小觀音山之間的谷地,大約在三十五萬年前,七星山曾經火山爆發,岩漿堵住山坳出口而形成的堰塞湖,當湖水的侵蝕作用而穿透竹子湖邊緣讓水流出去之後,留下肥沃優質的土壤,經過先民的屯墾,形成一處農墾聚落。古早的陽明山地區是以種茶、種稻和燒製木炭為主;當時的台灣也只有硬粳米(在來米),1899~1923年間,日人引進香糯的蓬萊米原種在竹子湖種植,竹子湖遂成為台灣蓬萊米的故鄉;竹子湖長年受東北季風的吹襲,帶來潮濕的雨水,在嚴冬常降霜、偶有薄雪;在1969年間由日本引進白色海芋栽培,當地得天獨厚的氣候及豐沛潔淨的山泉水源,每年一至五月出產海芋花,四、五月間天鵝絨、百子蓮(愛情花)及紫陽花,六至九月向日葵,讓今日的竹子湖地區成為台灣北部蘊育花卉的主要地區;觀光花圃全年開放,販賣各式草花及盆栽,高冷菜蔬及放山雞,也讓竹子湖成為另類餐飲、旅遊景點。 2. 紫陽花,又名八仙花、繡球花、七變化、洋繡球、粉團花,原產地在中國四川一帶及日本。學名:Hydrangea,為山茱萸目繡球花科繡球屬、落葉灌木;花幾乎全為無性花,所謂的“花”,只是萼片而已。花色有白色、各種藍色、紫色及紅色。 .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