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災民是「他們」,那麼「我們」是誰?
2009/08/15 16:56:40瀏覽539|回應4|推薦2
社論-災民是「他們」,那麼「我們」是誰?

2009-08-15 中國時報 【本報訊】
 八八水患發展迄今已滿一周,但一直到最近一兩天,災區救援的協調整合才漸上軌道,但顯然已經錯過了救災的黃金時間。過去一周大部分的國內輿論大都集中在實況報導,鮮少對救災效率責難批評,主要也是以大局為重,希望以鼓勵慰勉增進救災成效,避免政府與災民之間的或有嫌隙,以免延誤救災與重建;這樣的心境應該是大多數台灣人民所共通的。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民間與輿論共體時艱的努力,卻經常被政治人物的不當作為或發言所干擾甚至破壞。日前,馬總統於巡視災區時接受CNN有線電視網訪問時表示,此次災區以前從未受類似衝擊,所以「他們」沒有準備好:而災情嚴重主要是因為「他們」(災民)事前未及早撤離所致,引起網民嚴厲抨擊。我們在仔細檢視其受訪原文後,也認為值得提出批評。

 馬總統將災情嚴重歸因為居民未能事先撤離,與先前行政院的說法一致,似乎是府院的共識,也似乎在為中央政府脫卸責任。就事情先後次序而言,先未撤災民以致後續災損重大,邏輯上當然沒有錯;但若從行政責任或民眾觀感的角度來看,恐怕都是極不恰當的發言。

 以災民撤離為例,雖然其執行確實是地方政府的業務,而撤與不撤確實是災民自己的決定,但在此當口去評論災民「沒有準備好」,難免給閱聽民眾畫清界限的指涉,極為不妥。災民地處偏嵎,資訊與危險意識當然都不及中央災害指揮中心。也正因如此,才有成立災指中心必要。若以稍微「父權管理」情境類比,則中央政府災指中心有如父親,而子女則如地方人民。父親預見子女可能遭逢危險,遂對子女的行為做出建議,然而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子女會不會依建議而行,終究是他們的抉擇。但是任何做父母的都知道,父母與子女即使同處一屋簷,也不是一個命令一個動作,總要三催四促、反覆叮嚀,才可能竟功。無論如何,子女不幸發生災難,恐怕少有父母會對外人說:「子女沒準備好」以致釀災吧?

 以此次水災撤離情形來看,也許中央救災中心有發送撤離建議,但中央有追蹤執行情形嗎?中央究竟知不知道地方沒確實執行撤離建議呢?如果不知,那先前建議就是欠缺關懷、虛應故事。如知道地方未撤,有後續追蹤催促嗎?當氣象局一再上修雨量預估時,中央單位有不斷增加其撤離建議的強度嗎?地方政府在這個過程中盡到承上啟下責任嗎?我們並不是在此脫卸災民滯留的責任,但是政府自己都沒有善盡職責,又有什麼資格去影射「未能撤離」是罪魁禍首呢?如今救災仍是如火如荼,總統卻說人民沒準備好、行政院怪地方不撤村,實在是欠缺同理心與凝聚力。

 馬總統受訪發言最令網民不滿的,恐怕是「他們」這兩個字。總統對外國記者發言,只適合說「我們」沒有準備好、「我們」該儘早撤走災民。當總統將災民用「他們」來描述,將撤離的主詞設定為「他們」時,相對而言就是將救災者與負責通報的政府機關預設為「我們」。總統在平常是國家行政的領導者,在災禍侵襲時更是人民精神意志的凝聚者。總統與中央政府的一切施政與發言,都該發揮積極正面的效益,都該是莊重嚴肅、深思熟慮的。要達成這樣的效果,當然要盡量內括最大多數人民,而避免外排部分人民。但馬總統與先前行政院的發言,顯然沒有達到這樣的思考。媒體民調人民對政府救災嚴重不滿,一部分來自觀其行,恐怕另一部分則是來聽其言。

 八八水患是台灣近年來罕見的災難。依現在的死傷損害規模與救災防災效率來看,中央與地方政府都絕對有難以迴避的行政責任。雖然輿論不願意現在去追究或推論責任,但是不客氣地說,中央與地方許多大官恐怕都是待罪之身。以目前的曖昧身分,加上死傷規模與民怨,「我們」政府大員的發言還能不謹慎嗎?
(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aq999&aid=3228021

 回應文章

藍綠惡鬥~百姓遭殃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到底動員了什麼 是馬政府保位戰 還是災民保衛戰
2009/08/15 17:04
民眾不禁要問:到底動員了什麼 是馬政府保位戰 還是災民保衛戰
2009-08-15 中國時報 【陳洛薇/特稿】
 台灣面臨五十年最大水災浩劫,全民殷盼總統拿出辦法,災後第七天,馬英九終於意識災情嚴重啟動國安機制。救災提升至最高規格了,馬英九宣示總動員,但除了增援一萬兵力、動員警校生救災,具體方案仍付之闕如,最迫切的災民安置還要進一步研議,民眾不禁要問,到底動員了什麼?

 過去一周救災行動,中央指揮系統紊亂、愈救愈亂,總統跳上第一線揮指揮台北市消防署、十一位縣市長調度支援,儼然成為災害應變中心執行長。

 但真正在等待總統下令動員的國防體系,卻未能第一時間大規模動員投入救災。

 政府救災荒腔走板,馬英九仍是遲遲不肯發布緊急命令,直到一份評估報告前日送進總統府,馬英九獲悉小林村可能有三百九十八人被活埋的消息後,終於研判事態嚴重了,昨日終於啟動國安機制,正式跳上第一線督軍。

 中央救災系統幾近癱瘓失靈,耽誤了多少黃金救援時間,這場國安會議雖然延誤了七天,仍然為時不晚,民眾依然期盼總統親自指揮正確方向。

 但整整二個半小時的會議結束後,只見馬英九重申救災、安置、重建的基本ABC,與會的相關部會低頭做筆記,各部會自行簡報,連個最基本的統整報告都沒有,身為行政院最高首長的劉兆玄,憑什麼大言不慚地說政府救災已經很快,外界的批評都是外行?執政傲慢的心態令人心寒。

 救災視同作戰,身為國家元首,不願頒布緊急命令的馬英九,以啟動國家機制的方式,宣示救災重建已達國家最高層級。但是這場攸關國家安全的國安會議中,卻比較像馬劉政府的權位保衛戰,而不是災民的保衛戰。

藍綠惡鬥~百姓遭殃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對比九二一 安置政策還在踏步
2009/08/15 17:03
對比九二一 安置政策還在踏步
2009-08-15 中國時報 【江慧真/台北報導】
 八八風災一周後,馬英九總統召開國安會議作出九點裁示,但整體安置重建仍未見具體方案。對照十年前九二一地震,當時政府在震後兩周已端出完整安置政策,災民可因地、因人制宜「三擇一」:自行選擇要住在組合屋、領房租津貼或者低價(七折)買國宅。

 根據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報告指出,一九九九年九月廿六日(震後第五天)率先公布「組合屋興建計劃」、九月卅日(震後第九天)則發布「受災戶租金發放要點」、十月五日(震後第十四天)也發布「受災戶七折買國宅規定」。

 前九二一重建基金會執行長、台大教授謝志誠指出,九二一地震救災後,安置政策是最重要的政策焦點,從大規模災害發生後的時間序列、對應工作來看,政府應該按照「緊急應變、安置、復原、復興」的排序而端出應對政策,「但能不能順利連結到復原與復興的階段,安置策略非常重要!」

 九二一地震後,大規模住宅毀損,政府除了在第一時間協調提供空曠安全地區設立「臨時收容所」、供民眾搭蓋帳蓬作為臨時避難用途外,五天後公布「臨時住宅(組合屋)興建計畫」,接著陸續發布「受災戶租金發放作業要點」和「全倒半倒受災戶承購國民住宅作業規定」。

 謝志誠表示,當時台灣缺乏本土性的巨災安置經驗,第一時間除了協助民間設立臨時收容所外,行政院指示營建署在最快時間內完成組合屋興建,災後第五天便清查出十三處基地,規畫興建組合屋五千三百廿戶,每單位住宅面積八.八坪。

 當時國內外政府民間全部投入組合屋興建,包括工程會、營建署、陸軍總司令部、陸軍兵工署、高雄市政府、地方鄉公所及民間企業慈善單位,加上日本捐贈蓋在十四處、共一千零三戶的組合屋,最後總計興建了一百一十二處、五千九百九十九戶。

 謝志誠統計,從震災初期至二○○五年初,各直轄市、縣(市)政府調查提報剩餘之國民住宅餘屋約五千戶,截至「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期限共經四次公告,完成簽約交屋者共一千兩百廿九戶。

藍綠惡鬥~百姓遭殃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馬總統忘了自己的身分
2009/08/15 17:01
熱門話題-馬總統忘了自己的身分
2009-08-15 中國時報 【鄧鴻源/北縣淡水(副教授)】
 莫拉克災情嚴重,馬英九總統前日到高雄旗山慰問災民,被外國媒體問及風災準備是否周全?馬英九表示,南台灣從未遇過這麼嚴重的風災,民眾一時未做好充足準備,如果有做好準備,民眾就會及早撤離,可是他們死守著家園。這段訪問播出後,引發網友強烈的炮轟。

 馬總統不能苦民所苦也罷,還推諉卸責,先推給地方政府,再推給氣象局,現在連災民都遭殃,那麼他是否毫無責任?為何他不會說:「我們國家現在極需要援助,身旁的災民都如此企盼,希望貴國馬上派人過來幫忙,畢竟這是百年難得一見的水患。」難道這樣請求有那麼困難嗎?馬總統似乎忘了自己在當總統。

 先前到台東,有災民求見他,安全人員百般阻擋,讓災民失望透頂,見到面後他卻說:「不是見到我了嗎?」真是搞不清楚狀況,不知他到台東到底去了解民隱民瘼,還是去作秀?為何不學中國總理探訪川震災民所說:「同胞們,很抱歉,我這麼晚才到,讓各位災民受苦了,政府一定會要求救災單位盡全力救人,不會讓自己同胞再度受苦。」兩相比較,高下立判。

 總之,馬總統不僅缺乏同理心,也似乎缺乏民主思維,更無法放低身段求人家幫忙。總統只是民之公僕,做得好,理所當然,民眾不須感謝,更不必下跪;公僕做不好就要接受嚴厲批評,連馬總統也無法例外。

藍綠惡鬥~百姓遭殃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慢半拍的政府
2009/08/15 16:58
短 評-慢半拍的政府
2009-08-15 中國時報 【本報訊】
 在外界千呼萬喚下,在救災急如星火之際,馬總統終於召開國安會議了,這場攸關國家重建與人心安定的會議,來得實在太遲了!

 這個遲延,無論是對深陷災區的同胞或是忙得焦頭爛額的救災單位而言,都已徹底暴露最高當局反應遲緩、決策能力不足的警訊。

 其實,早在內政部長槓上地方首長、軍方傳出「等待」動員救災的命令時,馬總統就應該意識到召集國安會議的必要,結果直到外交部通令外館婉拒外援之後,始大夢初醒,明瞭問題的嚴重性。

 救災是十萬火急的工作,沒有中央政府的統合、調度及指揮,必然多頭馬車、各行其是,以八八水災的受創面積、死傷人數、農損情形及救災難度,都不是《災害防救法》所能因應的,但馬總統卻彷彿聽不進建言,始終沒有啟動國安機制,遑論發布緊急處分。

 堅持體制是馬總統的個性使然,但如果因此延誤救災、引發民怨,勢必有違他的初衷。何況動用緊急處分、召開國安會議,有哪一項是踰越體制?說白了,總統若不能在國家陷入空前危難的時刻,運用憲法職權,勇於決斷,這就是辜負人民付託。

 馬總統的第一次國安會議,竟是在南台灣浩劫即將屆滿頭七的前夕,如此慢半拍的政府,要是不加倍努力、展現效能,怎麼向人民交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