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兩岸文化的異同
2010/10/13 23:00:41瀏覽1185|回應18|推薦20
 

看了有網友對兩岸文化差異的認知來談談我對兩岸文化差異的理解,到底差異在哪兒?

台灣以儒家文化為主流,更多地融入了佛家,從台灣寺廟以及慈濟的廣泛推崇可知。在日本殖民時代引入了日本明治維新的一些文化。

明治維新其實屬於西學東漸,說穿了仍然是西洋文化被日本吸收糅合在東方文化裏面。

再後來國民政府遷臺,主要仍然宣傳的儒家文化。從小蔣改革開放后(據說在七十年代,比大陸提前了十年。)李登輝上臺后接受了西方民主、人權、自由的理念。現在的台灣可以說屬於多元文化。以儒家的禮義廉恥為基礎的“四維八德”與佛家的“慈悲”理念,再用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權理念來修補儒家的不足。儒家的不足部份在後面補充。

再談大陸的主流文化仍然以儒家為主流,這一點可能大家不太理解。儒家文化從董仲舒向漢武帝推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已有兩千一百四十多年的歷史。即使毛澤東時代從1971年爲了批判林彪搞的“批林批孔”運動如火如荼,但根植于大腦中儒家思維模式又怎是一個運動可以徹底清除?!最為可笑的是對孔子的墳墓進行挖掘拋骨揚灰,毛澤東批判孔子,但又把儒家的“忠”發揮到極致。全國人跳“忠”字舞,向毛澤東表忠心。家家戶戶都要掛“忠”字條幅。教科書中充滿了向毛澤東、共產黨效忠的洗腦教育。又怎能說大陸沒有儒家?

忠字錦旗

文革的影響僅僅去除了儒家文化中的四維“禮義廉恥”,但保留了八德的“忠”。

經過共產黨引入猶太人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后,再加上本土文化的影響。中國大陸已經將儒家文化與階級鬥爭哲學完成了交配。再後來經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又把西方的資本主義經濟以物質為導向移植過來,金錢萬能論甚囂塵上。

民間也有對儒家文化的推崇,在網上遇到一些網友他們對儒家文化的研究不可小覷。官方現在也有對儒家文化補救。百家講壇就是例證,但細細玩味發現那些專研儒家的學者居然在儒家思想推廣中夾帶私貨,夾帶了“毛澤東思想”,不能不說是個怪胎。孔老夫子知道后也會火冒三丈的。

從上面文化發展的脈絡可知,大陸其實也是多元文化。有儒家的“等級序遞”,有猶太人的“階級鬥爭”,有資本主義的物欲橫流。還有草根的“儒、道、釋”以及對“民主、自由、人權”的追求。

現在再談談儒家文化中的不足,或者換個說法不合時宜。

儒家文化以血緣為紐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正說明了儒家文化中重男輕女思想。

獲得政權的一方又怎可願意拱手將“江山”送與異姓?

儒家文化中的“四維八德”。八德的第一個是“忠”。這個忠是基於對君主的忠,忠於君主即愛國,也是儒家的最高理想。這種思想不利於民主、平等觀念的推廣。

《論語》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對人進行了規範,每個人應該恪守本分。超出本分即撍越。尤其“君君、臣臣”思想。不利於選賢與能。

儒家的惡質在於“政治正確”,雖然儒家批判“黨同伐異”,可是儒家自己還是改不掉這個惡習。典型的案例“孔子誅少正卯”。為懲治“思想犯”(現在應該叫“持不同政見者)開了先河。另一惡質爲了“政治正確”喜歡篡改歷史,歪曲事實,孔子筆削春秋“天王狩於河陽”即是例證。
中國人固有的儒家文化在國人腦子中存在了幾千年要一下子丟掉這些惡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對文化的改造尤其關鍵。中國必須丟棄儒家文化中落後不合時宜的部份。

( 時事評論雜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z107&aid=4497326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是啊
2010/12/06 10:54

儒家思想很多地方根本是相衝突,也沒對於上位者有甚麼規範..

迂腐!  獨尊儒家可能是因為君臣父子論吧?  對了帝王們的心。

精衛填海(yz107) 於 2011-01-11 16:22 回覆:
儒家思想對政權的穩定性有利,利於統治者長久統治國家。獨尊儒術成了帝王統治的不二法術。

amisgi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努力再努力更努力不放棄努力
2010/10/22 13:46

呵呵。不能正面回應以一句“斷章取義”、“中國文化有其博大精深處啊。”來掩飾。敝人毫無掩飾對古中國文化的心儀,如同對不同民族祖先的恭敬,但愛不必大聲嚷嚷,含蓄之美美在不言中。在儒家理論中這樣的自相矛盾處還有很多。因此我前面說儒家有反邏輯的因素。還有儒家自以為政治正確,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態在許多方面有流露。自我?誰的自我?二個人討論,不是你就是我,算我好嗎?

說實在的儒家文化僅僅是中華文明的一個分支。要談有多偉大、有多高深我看未必。最早提出相對論觀點是道家學說,莊周在《天下篇》更提出“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這正是微積分中無窮小的雛形。每一家都有它的長處也有它的短處。道家使民無知無欲的觀點現在也不適宜。墨家的“兼愛非攻”現在看來仍然有它的進步意義,但墨家否認商業行為又是它的缺陷性。儒家自相矛盾處很多、道家不適宜、墨家又有缺陷性,中國文化被你東嫌西棄,是剩下法家?

閣下所知淵博,文化復興就得多多努力再努力更努力不放棄努力。恕不打擾了。


amisgi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義在柔軟的內心
2010/10/21 21:16

在自由台灣,原住民被稱山胞、生熟蕃,閩南人被稱白浪擺爛,美洲有印第安人,這個世界有很多精彩的民族,譬如中國的苗族。祖母為苗族、母親是土家族的沈從文曾明確表示:「苗人所受的苦實在太深了,所以我在作品中替他們說話,且為他們長久以來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深深不平。」玫瑰改名字,還是不失芳香。
越深入文化越是感慨:能夠當夷狄,真是福氣呀。

閣下似乎偏好斷章取義:“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上面的這兩句都出自孔子。您看看是否自相矛盾?不要再扯到不著邊際的地方去了。
真是糟糕,好啦,不扯其他地方,就聊聊孟子,這位古代最有骨頭的人可能排進前10大,非常心儀親愛的孔夫子,孟子《離婁章句下》:「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中國文化有其博大精深處啊。

義在柔軟的內心。       請節約時間,不必再回覆,謝謝。

精衛填海(yz107) 於 2010-10-21 22:55 回覆:

呵呵。不能正面回應以一句“斷章取義”、“中國文化有其博大精深處啊。”來掩飾。在儒家理論中這樣的自相矛盾處還有很多。因此我前面說儒家有反邏輯的因素。還有儒家自以為政治正確,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態在許多方面有流露。

說實在的儒家文化僅僅是中華文明的一個分支。要談有多偉大、有多高深我看未必。最早提出相對論觀點是道家學說,莊周在《天下篇》更提出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這正是微積分中無窮小的雛形。每一家都有它的長處也有它的短處。道家使民無知無欲的觀點現在也不適宜。墨家的“兼愛非攻”現在看來仍然有它的進步意義,但墨家否認商業行為又是它的缺陷性。


amisgi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美好的文化在維護美好的價值和美麗的事物
2010/10/21 12:50

三字經簡說  八佾第三(第五章)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孔子說:「外國的夷狄還敬重自己的國君,不像諸夏的中國,上下僭亂,蔑棄自己的君長。」
美好的文化在維護美好的價值和美麗的事物,假如文化是讓人食古不化斷章取義左右手不分,這種文化還是不要也罷。如此贊同閣下棄置。

打嘴炮= A事件=孔子去規勸盜趾 甲對A事件的評價=莊周對A事件的態度 乙對A事件的評價=司馬遷對A事件的態度 由於司馬遷與莊周的態度不同,而否定A事件的發生是不是左右手的不同?出自毛澤東的實證辯

女子又道:「憑良心說,你此刻愛我的心,比愛貴業師何如?聖人說的,『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孔子說:『好德如好色。』孟子說: 『食色,性也。』子夏說:『賢賢易色。』這好色乃人之本性。宋儒要說好德不好色,非自欺而何?自欺欺人,不誠極矣!他偏要說『存誠』,豈不可恨!聖人言情 言禮,不言理欲。刪《詩》以〈關雎〉為首,試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至於『輾轉反側』,難直可以說這是天理,不是人欲嗎?舉此可見聖人決不欺人處。〈關雎〉序上說道:『發乎情,止乎禮義。』發乎情,是不期然而然的境界。即如今夕,嘉賓惠臨,我不能不喜,發乎情也。先生來時,甚為困憊,又 歷多時,宜更憊矣,乃精神煥發,可見是很喜歡。如此,亦發乎情也。以少女中男,深夜對坐,不及亂言,止乎禮義矣,此正合聖人之道。若宋儒之種種欺人,口難 罄述。然宋儒固多不是,然尚有是處。若今之學宋儒者,直鄉愿而已,孔、孟所深惡而痛絕者也!」─鴻都百鍊生《老殘遊記》、中國第一位推動現代化鐵路、水力,鼓勵「洋為中用」興辦實業,從俄軍處賤價購買太倉糧轉賣給居民,賑北京饑困,被劾私售倉粟。

「黑書毒草」來自文革,『文化大革命中,知識份子被迫互相告密,互相揭發,不斷地否定自己,以求取一點人身安全的殘存空間。在強權面前,強度的體力折磨與改造面前,所有的自尊和信念一點一點地瓦解掉,於是再無獨立人格,再難撐起中國的脊樑。』─謝雨眠《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傅光明《口述歷史下的老舍之死》作者說,在這項研究中他面臨巨大困惑,“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敘事,有的人明明是在說謊,你又很難去質疑他。有的可能就是道聽途說,沒有真實性可言。這樣的話,哲學意義上的思考將像紙一樣不堪一擊。而我所做的就是尋找並對照不同的版本,得出自己的敘事。

章詒和《君子之交》:革命吞沒人,尤其像中國的各种政治運動和‘文革’,其吞沒与消化的程度,因人的硬度而不等。當然,知識分子往往是其中最難消化的部分。張伯駒自然屬于最難 消化的一類人,而他的硬度則來自那优游態度、閑逸情調、仗義作風、散淡精神所合成的飽滿個性与獨立意志。他以此抗拒著革命對人的品質和心靈的銷蝕。任各种潮汐的潮漲潮落,張伯駒都一如既往地守著做人的根本,過著他那份生活。張伯駒的一生見過許許多多的昂貴之物。而我所見到的昂貴之物,就是他的一顆心,一顆充滿人類普通情感和自由的心

孔子沒有一顆充滿人類普通情感和自由的心?莫硬心腸呀,做人。

精衛填海(yz107) 於 2010-10-21 19:52 回覆:

看来閣下對文革很有研究,可是在談孔子言論時又在說著一些車軲轆話,但不妨礙你認為自己具有“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別人必是受文革洗禮人云亦雲了。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何謂“夷狄”?這才是孔子心態的自然表露。至於將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不算太高明吧。凡是有點文言常識的人都會做這種事。即使我在上學時沒有學過論語的全部,對這句話還是能夠做到理解的。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上面的這兩句都出自孔子。您看看是否自相矛盾?不要再扯到不著邊際的地方去了。


驅逐低端人口,這樣對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敢問amisgin(2)
2010/10/21 01:13

孔子對周公制禮作樂評價為何?

對禮記的評論為何?

若將禮記等周公思想歸類為被孔子繼承而視之為儒家思想之一脈相承符不符合一般社會通識?


驅逐低端人口,這樣對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敢問amisigin
2010/10/21 00:47

吾人自中學唸過部編版的"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後,未再接觸過論語,

不熟論語的精神。

據論語、季氏篇

子曰:"君子有三畏:為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請問:

"天命"何指?

"大人"何指?

"聖人"何指?


amisgi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左右手是指閣下的手
2010/10/20 18:48

左右手是指閣下的手,閣下可舉左手也可舉右手,但舉左舉右,都是閣下決定的。意思是左手不要打右手,嘮叨一點是右手不要打左手。思想活潑,舉一反三,反之矛盾就出來,不是莊周與司馬遷矛盾,是閣下自己打自己。

閣下舉例篤定篤定=確定?,司馬遷認定詆毀根本不信,篤定與詆毀之間,距離遙遠。

一百個人看待一個件事或許有一百個態度意見。這與事件是否發生過不衝突。聰明人知道事件曾經發生過反推不知道事件曾經發生過的是笨人?,但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愚蠢的人會認為批判的力量大於肯定的力量他人愚蠢,閣下最聰明?,這件事沒有發生過包括閣下推崇的司馬遷?

儒家的適用性在於春秋戰國時的禮壞樂崩,各個諸侯國犯上作亂時有發生,士大夫也不再按周朝的禮節行事。因此孔子大聲呼籲克己復禮,參見《八佾》。未來的趨勢民主憲政法治。若仍然把儒家的說教奉為圭臬有時空錯亂的感覺,懷疑孔子從墳墓裏面爬出來了。

是閣下食古不化,把孔子塞入墳墓裡,整部論語從快樂學習開始,裡頭有師生辯論、有歌詠莫春三月、有教導和平和如何管理國家機器...,可惜、可惜。莫再掛羊頭賣狗肉,真是折騰了他老人家和終身無怨無悔跟隨的弟子們。

精衛填海(yz107) 於 2010-10-20 23:58 回覆:

這樣打嘴炮沒有意思,我所指出的儒家的缺陷你怎麼不正面回應?而用似是而非的話題打馬虎眼什麽大陸文革批孔反儒。我前面已經說過文革批孔與我一點關係也沒有,因為我對那段歷史沒有任何記憶。儒家的不合時宜完全是後來看了儒家的“經典”后才得出的認知。再舉個例子: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論語、八佾》

這句話將孔子自以為高人一等的心態表露無疑。也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劣根性所在,坐井觀天。總以為自己是泱泱大國,全世界的中心。儒家許多觀點都是反邏輯、反平等、反理性的,不能客觀公正地看待問題。


amisgi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化牌“水泥”
2010/10/19 12:30

聰明人不打馬虎眼,有文化者不聲東擊西─顧左右言其他。這左手右手幹過的事,當然是不同的手卻出自同一個人。

閣下言「詆毀與偽造當然不同」,左手右手當然是不同的手。閣下言「若孔子前往規勸盜趾的事件屬於無中生有才能稱為偽造,若有這件事僅僅莊周詆毀孔子的形象又怎能說偽造?若有都是假設性前題,但閣下前言「舉個例子孔子爲了盜趾...」似乎是篤定的用詞。可能孔子有前往規勸盜趾,可能孔子沒有,就二個可能而已?文化如果是深奧的,還有另外二個可能:孔子前往規勸盜趾是如莊周所紀錄這麼說可能有錄音存證,也可能莊周單憑想像─第五個可能是莊周借題發揮還有第六個可能是莊周遍訪孔子眾弟子後代所作的報導文學,有沒有第七個第八個可能?有的,但為了避免好為人師,請閣下自己動動腦。

文化如果變成木乃伊、食古不化,確實不值得倡導;但先入為主不動動腦者,莫怪文化木乃伊,是自己太僵硬了,現代詞是跟文化無關,叫做“水泥”,這包“水泥”當然也可以貼上文化商標,但明眼人一看,這是文化牌“水泥”呢。

閣下言「再讀《史記》孔子的“仁政”確實恐怖。」真正恐怖是某位仁兄自稱走過文革卻還繼續玩左手右手丟帽子的無文化水準的老把戲,在民主國家,一點也不恐怖,是落伍了,曾參殺人喊久了就可以當真?文革的老把戲,騙騙自己吧。
 
騙騙人民是兩岸不同國家最大的共同文化,其中最大的差異是不硬套孔子孟子莊子...和兒子,也可以用選票推翻騙子,文化精髓如此而已

精衛填海(yz107) 於 2010-10-20 17:56 回覆:

A事件=孔子去規勸盜趾

甲對A事件的評價=莊周對A事件的態度

乙對A事件的評價=司馬遷對A事件的態度

由於司馬遷與莊周的態度不同,而否定A事件的發生是不是左右手的不同?

舉個例子指的“孔子去規勸盜趾”事件,與司馬遷認為莊周詆毀、批評儒家不矛盾。

一百個人看待一個件事或許有一百個態度意見。這與事件是否發生過不衝突。聰明人知道事件曾經發生過,但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愚蠢的人會認為批判的力量大於肯定的力量,這件事沒有發生過。

儒家的適用性在於春秋戰國時的禮壞樂崩,各個諸侯國犯上作亂時有發生,士大夫也不再按周朝的禮節行事。因此孔子大聲呼籲克己復禮,參見《八佾》。

未來的趨勢民主憲政法治。若仍然把儒家的說教奉為圭臬有時空錯亂的感覺,懷疑孔子從墳墓裏面爬出來了。


amisgi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快樂的人比較長壽
2010/10/19 00:42

《史記》僅僅說莊周對儒家多有詆毀批評,可是并沒有說《莊子》中記載的事蹟是偽造啊?詆毀偽造,當然,相公拗相公。請代問一下莊子是詆毀或者偽造。左手幹過的事,右手說不是這隻手幹的,當然左手尤其《史記》司馬遷...右手舉個例子孔子爲了盜趾...是同一個人、不同的手。左手?右手?不要再變魔術了。

證明孔聖人的重男輕女思想的嚴重性,誤導了中國人兩千多年。孔子既是聖人將他的理論來與鯨豚繁衍做類比顯得有些不倫不類吧。我愛孔子不以為他是聖人,我也愛鯨豚因為牠們也是地球公民,所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真是快樂呀,看到這些鯨豚自在悠游快活,彷彿聽見『子曰:予欲無言。子日: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快樂就是快樂,還有什麼好多說的呢?喔,漏掉一點,閣下不管那隻手推薦的司馬遷,還說孔子聽到人們說他似喪家犬,請閣下猜猜看聖人怎麼回應?

快樂的孔子變成不快樂的聖人,這魔術又是怎麼集體創作或偽造出來的呢?說快樂不是偽造,快樂的人比較長壽,是嗎?親愛的孔夫子。成為君子與管理國家機器的對話:親愛的孔夫子

精衛填海(yz107) 於 2010-10-19 10:12 回覆:

詆毀偽造當然不同。對待相同的事情由於人的立場不同結論也不一樣。儒家需要褒獎的到了莊周或許變成了貶低。若孔子前往規勸盜趾的事件屬於無中生有才能稱為偽造,若有這件事僅僅莊周詆毀孔子的形象又怎能說偽造?

孔子成為喪家犬的原因從晏婴的話中可以找到答案:“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

精衛填海(yz107) 於 2010-10-19 10:32 回覆:
再讀《史記》孔子的“政”確實恐怖。“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

amisgi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同意與補充
2010/10/18 17:51

的確,中國反孔尊孔均「夾帶了“毛澤東思想”,不能不說是個怪胎。」打也孔子,和也孔子,孔子簡直成了布袋戲裡木偶,真應了張養浩「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儒家文化以血緣為紐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正說明了儒家文化中重男輕女思想。

以生物性來看,不必嚴於批判:新聞報導   海洋生物學家指出,一頭母座頭鯨為了交配,從大西洋千里跋涉到至少9800公里外的印度洋,創下了哺乳類遷移的最長距離紀錄。

這頭母座頭鯨是在1999年8月7日,於巴西東南部亞伯洛赫斯群島外的繁殖地首度被拍攝到。2001年9月21日,一個賞鯨觀光團在馬達加斯加東部聖瑪麗島外海的繁殖地再度拍攝到牠。由於這頭座頭鯨尾鰭獨特的形狀與斑點,因此被認出。

主持這項研究的美國大西洋學院鯨豚專家史提維克,在報告中指出︰「這是記錄到哺乳類活動最遠的紀錄,比已知最長距離的季節性遷移還遠上4百公里。」他強調,該旅程值得注意之處不僅在於距離,也在於座頭鯨的繁殖習性,目前認定只有雄性而非雌性會為了求偶而遠途跋涉。

但所謂無後為大,是否僅限於重男輕女或傳宗接代?有待商榷;那年頭由戰國進入毛效法的秦始皇以及以後分分合合打打殺殺,男人是比女人容易活下去/屈服下去,但宗代是子孫嗎?未必,或許可視為發揚與繼承思想者,這就不分那國人。

精衛填海(yz107) 於 2010-10-18 23:48 回覆: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指的血缘的延续。牵扯到发扬与继承思想顯然有些牽強。從漢武帝以降以儒家為主流的文化中對於女兒往往視為外人。手藝“傳男不傳女”也是儒家的發明吧,這不證明了重男輕女?“女子無才便是德”更進一步證明孔聖人的重男輕女思想的嚴重性,誤導了中國人兩千多年。
孔子既是聖人將他的理論來與鯨豚繁衍做類比顯得有些不倫不類吧。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