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9/04 14:23:16瀏覽976|回應1|推薦11 | |
現可考的關於許由的文獻最早出在莊子的《逍遙遊》,莊周(约前369—前295)。
堯讓天下於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於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屍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許由與堯的理念不一樣。堯年事已高選賢與能希望能夠找一個更加合適的人選繼承他的帝位來管理天下。但對許由而言,他知道自己不是治世之才,不願意越殂代庖,也是對天下負責的表現。他樂於“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從“名者,實之賓也”可見許由惡“名”,這與“沽名釣譽”剛好相反。懂得知足常樂,樂於山水,不願雜務纏身。 而許由不愿成就帝王之業,後來成為隱士,很符合道家思想的。道家主張的“無為而治”,認為“無為而無不為”。真正的聖賢“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回顧莊周的寓言。莊周寓“道”於“事”,莊周沒有採取說教的方式講解他的“道”,這與《道德經》不同,而是將他認為的“道”通過具體的事例來闡釋“道”的原理。莊周採用許由的故事來闡釋“行不言之教”以及“無為而無不治”。 《道德經》“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這段文字主要闡述了一個事物相對的觀點,這些相反的事情總是有關聯的。天下有美好的事物由於有醜陋事物的存在做對比;有善良的行為是在於有不善良的行為做對比;有與無是相對的。。。。。。 莊周在闡述這個理論時用他的經歷“莊周夢蝶”來解釋事物相對且相輔相成的觀點。 莊周也是道家學派的標杆人物。他在老子《道德經》的基礎上發揚光大了道家理論,對道家學說起到充實的作用。 另一文獻《史記》中關於許由 《史記》卷六十一 伯夷列传第一 先談下《史記》成書過程。從司馬遷自序里可以知道司馬家族一直從事編撰歷史的工作,在古代歷史官的地位很高,稱為“天官”。到了漢武帝時歷史官的地位已經下降。剛開始由司馬談編撰《史記》,在司馬談臨死之時在“河洛之間”留下遺囑要司馬遷繼承他的未盡之志完成《史記》的編撰。在司馬遷接手編撰《史記》七年後被漢武帝實施“宮刑”。《史記》的成書過程並非在宮刑之後。司馬遷之前對大漢多有稱頌,認為盛世,經宮刑後修改《史記》對大漢多有怨望。《史記》是不停查閱資料實地考察多次修改才完成的。回顧主題談許由。 “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 從這句話理解這個太史公非指司馬遷本人,應該指的他的父親司馬談。司馬談實地考察箕山發現有許由墳墓。 “而说者曰尧让天下於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 對許由“耻之逃隐”司馬遷根據傳說而來,司馬遷對這件事沒有肯定。 唐朝的文獻 唐‧張守節《史記正義》引晉‧皇甫謐《高士傳》云:「許由字武仲。堯聞致天下而讓焉,乃退而遁於中嶽潁水之陽,箕山之下隱。堯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於潁水濱。時有巢父牽犢欲飲之,見由洗耳,問其故。對曰:『堯欲召我為九州長,惡聞其聲,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處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誰能見子?子故浮游,欲聞求其名譽。污吾犢口。』牽犢上流飲之。許由歿,葬此山,亦名許由山。」 在春秋時期沒有關於許由沽名釣譽的記載,到了漢武帝有傳說許由“耻之逃隐”,到了晉朝已經演繹得有鼻子有眼睛,又加入了巢父這個人物通過洗耳來證明他沽名釣譽。我個人認為對歷史的考證應以最接近那個朝代或年代的文獻爲準。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