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1/16 17:48:38瀏覽583|回應0|推薦6 | |
掌舵風雨時代.風雨中的舵手 —— 孫運璿 孫運璿(1913年11月10日 —
1945年 「打破日本人『三個月內台灣將一片黑暗』的預言」 抗戰勝利後,孫運璿來台參加電力接收工作,出任台灣區電力監理委員,他帶領幾百名台北工專、台南工專的學生搶修電力設備,讓台灣恢復光明。 1950年 「使美國對台電刮目相看」 擔任台電總工程師期間,與同仁合力完成烏來水力發電所,造就第一個由國人自力設計安裝完成的發電廠,供給台北地區的用電,也讓美國開始支援台電許多大型計畫。 爾後,1945—1967年在台電時期,他是點亮台灣的孫運璿。 (一) 30年的規劃遠見,讓台灣電力供給成長15﹒8倍 (二) 讓「輪流停電」在台灣成為歷史名詞 在政府都還沒開始著手作經建計畫前,孫運璿便開風氣之先,帶領台電「6個5年」電力計畫,預估未來30年用電情況。有人讚揚他們有遠見,但也有人罵:「孫運璿,你搞什麼鬼!還想不想反攻大陸啊?」實際是,他興建電廠的多項創舉,增加數倍發電容量,使工業能盡情發展。 由於台灣乾濕季分明,過度依賴水力發電,供電情況不穩,於是他積極推動「火主水從」發電策略。民國51年,火力發電佔台電發電來源比例已超過50﹪,「輪流停電」從此成為成為歷史名詞。 1968年 「為台灣打造經濟起飛的翅膀」 擔任交通部長任內,規劃了十大建設中六項,包括北迴鐵路、中正機場、台中港、蘇澳港、鐵路電氣化與南北高速公路,讓基礎建設成為台灣經濟起飛的推手。 1974年 「帶動台灣的工業革命」 擔任經濟部長任內,成立經濟部中小企業聯合服務中心(中小企業處前身)。並在他大力支持下,正式成立工研院電子技術顧問委員會,孕育出台灣日後兆元產值的積體電路產業,成為當時世界上少有此製造能力的國家。 爾後,1967—1978年在交通&經濟部長任期內,他是打造科技台灣的孫運璿。 (一) 扭轉台灣外貿的推手 (二) 『工研院之父』,深植工業研發實力 他在1970年成立外貿協會,輔導台商開發海外新市場,也讓台灣外貿在1971年從入超翻身出超。在1974年成立工研院,帶動國內工業研發風氣,讓台灣晶圓代工產業開始蓬勃發展,及其他科學領域的專利核准數也連年躍升。 1978年 「率領台灣走過最艱苦的時代」 接任行政院長不到半年,遭逢中美斷交,他表現出領導者的風範,率領中華民國繼續前進。中美斷交十日後,成為未來台灣科技命脈的新竹科學園區,也在他的堅持下開工。 1983年 「帶領台灣邁向現代化道路」 擔任行政院長任內,通過「加強培育及延攬高級科技人才」方案,使高科技產業任用科技人才較富彈性。工研院開始籌畫超大型積體電路投資,台灣真正成為科技島。孫運璿也因為領導中華民國發展有成,獲選為國際管理學院院士,為第一位獲此榮銜的亞洲人。 爾後,1978—1984年在行政院長任期內,他是帶領台灣突圍的孫運璿。 (一) 任內GDP成長1﹒52倍,破3兆元大關 (二) 公共建設開花結果,帶領台灣度過第二次石油危機
有一位「公務員」,在中華民國百年的歷史裡,他擁有一半以上記載的榮耀。 為了中華民國他鞠躬盡瘁,但是從來不會搶鋒頭爭功勞。在紛紛擾擾的政治鬥爭中,你從來看不見他。他是一位工程師,是一位政治家,我對孫院長的第一印象。 跑遍了大江南北,走過了艱辛的時代,使他時時刻刻以家國社稷為念。對各個角落的百姓,無論多麼貧窮偏遠,都能有感同身受、民胞物與的真誠關懷。 在暖暖的台北午後陽光下,當他大力揮著右手,學著趕車「把頭」吆喝驢隊爬山前進時,彷彿又看見那位27歲的青年,不顧一切要把發電機翻越秦嶺、大巴山,安全送達後方的堅毅與意氣風發。談到甘肅百姓的窮困時,聲音暗啞,似乎你也感到了那份關懷。 抬起頭,臉上帶著寬慰的笑容,是他談到民國50年台灣的供電普及率已高達九十七%,領先許多先進國。這其中有他堅信不移的信念:「每一個地方的老百姓都應享受到電力。要真正讓老百姓得到平等、均富。」 除了工程師踏實敬業、全力以赴解決困難的精神外,孫院長也有擇善固執、當機立斷的一面。他也善於運用策略方法克服障礙,以利道德理想的實踐和推行。 譬如在民國70年,青少年沈迷於電動玩具及電玩賭博。社會風氣或經濟,那個重要?衡量之下,孫院長毅然不顧資訊業者的反對與陳情,勒令取締、禁製(當時每年外銷電動玩具達一億多美元)。但同時政府也出資向業者收購電玩機器銷毀,「給取締者一條生路,先做的合情合理」。 另一方面,則刺激製造廠商向更高層次的個人電腦發展。許多目前績優的電腦公司如佳佳、詮腦,都是由當時電動玩具轉行的。 而當初擁有大量積體電路存貨,電玩被禁後自喻為「像斷了一條胳膊」的宏碁,也突飛猛進地發展成全國最大電腦公司。 一位黨政要員,用「三心二意」來形容他昔日的長官孫運璿:「他有三心—愛心、關心、用心;二意—誠意、意志力。總是掌舵人,他是很好的執行者。」 作為領導人,孫院長是一個很好的「聆聽者」與「溝通者」,善於綜合分析,採納各方意見,尤善於用「對方聽得懂的語言」和外人溝通。 他常用誠懇的語調,主動先提出台灣猶待改善的缺失,使得習慣持批判態度的外國記者,不知不覺中被化解繳械;他曾誠懇地直視著一位得普立茲獎的美國記者說:「我們除了比較小之外,又做錯了什麼?」「台灣的經濟發展,除了持續的經濟高成長、失業率低、物價低之外,更難得的是貧富差距也在縮小。」 孫院長去世後,引起眾多人民的懷念,追憶的不只是那個共同參與渡過的風雨時代,更是一位「人格者」,他的正直、誠懇、清廉、謙虛、厚道和堅毅,所帶給人的景仰。 「如果我能對年輕人有什麼話說,就是苦幹。除了看書,還要觀察,留心的看,用心。學,什麼都學。還是一句,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立志,任何事都可以做到。自立奮鬥,鍥而不捨,不服輸。」 我問我自己,到底能繼承孫院長什麼樣的意志和人格?我不敢說我要繼承他的精神,但他是我人生中『最佳風範獎』的終生得主。 哲人日以遠,典型在夙昔。孫院長和文天祥,感覺是孫先生比較可親,想想他是和我們時間軸有短暫相交過的,看了他的事蹟,我才理解自己做什麼都容易失敗的原因——輕易放棄!成功重要的是:面對挫折,積極而開放!以行動打破無力感。 不要服輸,對於善意和希望,永不放棄。
印象新聞公務員要清廉 馬英九期許有更多「小孫運璿」 馬英九總統今天(12/19)上午出席由財團法人孫運璿學術基金會舉辦的「第15屆傑出公務人員頒獎典禮」,除對獲獎的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南部工程處伍勝園處長及行政院衛生署玉里醫院李新民副院長表達祝賀,並感念孫運璿資政過去對國家建設的重大貢獻,也期許公務人員做到「清廉、 能幹、親切」的核心價值。 總統表示,財團法人孫運璿學術基金會成立迄今已14年,總計表揚41位優秀公務人員,其中幾位後來甚至擔任部長層級以上的職位,顯示這項獎項給予公務員很大的鼓舞作用。總統說,從某個角度來看,該會表揚傑出公務人員,就是表揚許許多多的「小孫運璿」,讓許多踏著孫資政足跡的公務員,也能夠得到社會各界的肯定。 馬總統指出,孫資政對台灣的貢獻有目共睹,擔任經濟部長時,成立工業技術研究院,並籌設新竹科學園區,是將台灣從農業社會進步到工業社會,再邁向高科技社會的關鍵人物。民國73年,孫資政因病卸下行政院長職務時,平均國民所得為3千美元,8 年後增加到1萬美元,若沒有孫資政當時高度的智慧與前瞻能力,台灣不可能有今日的成就。 他認為,公務員當中應有更多的「小孫運璿」脫穎而出,並表現出以下特色: 一、在政治風氣上做到「清廉」; 二、在行政效率上做到「能幹」; 三、在服務態度上做到「親切」。 如果每位公務員均能秉持孫資政的精神,國家的進步將更為快速。最後,總統特別以孫資政曾經說過的,「有參與才有未來,以行動來征服無力」勉勵全體公務人員,希望孫資政的光與熱帶動所有的公務人員往前邁進。 參考文獻天下網站- 永遠的領導典範:孫運璿 風雨中的舵手-孫運璿
|
|
( 時事評論|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