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24 21:52:46瀏覽518|回應0|推薦24 | |
傾城的傳奇 一個城陷落了,讓我們從此戀上張愛玲!
才女孤獨靈魂中的瑰麗 「第一次讀妳,是文人墨客的激賞傳頌,文中的模樣總是若有所思,詠嘆的篇章,無法盡言。在優雅的姿態下,飄逸而出,妳,如玫瑰般的,幽香。」大概初讀張愛玲文章就是這樣的感覺。我早已注定在此生此世反覆與張愛玲糾纏著,執著的交替窒息與上癮。隨著四季更迭,探索張愛玲的渴望卻始終沒有遺忘。張愛玲是我無法戒斷的癮,在哭到筋疲力竭時,無預警發作。一句話,幾個字,足以引出世間的萬千苦辣,肝腸寸斷卻仍不能言說的酸楚。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裏,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沒有別的話可說,唯有輕輕地問一聲:「噢,妳也在這裏?」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刻意的修飾,也沒有曲折的情節,但是那輕輕地一句「噢,妳也在這裏?」卻又代表了所有——所有的開始,所有的結局,和所有的人生……有緣人自會發現。我和張愛玲就剛好趕上了。在心痛時療傷,靜靜的品味一份孤獨。牽掛的夜晚,把妳的名字攤在桌前,凝視的是平靜,感懷的是溫暖。 我細心研究她那樣直接透視時代環境下世態炎涼、聚散無常的本質。瘋狂的情形大概如張愛玲考據《紅樓夢》一般吧!﹝張愛玲曾自嘲:「十年一覺迷考據,贏得紅樓夢魘名。」、「張愛玲五詳『紅樓夢』 看官們三棄『海上花』。」﹞我如果能以成人的角度來觀察體會張愛玲體例式的神秘特色,或者更能接近她餘韻不盡的情感鋪陳已臻爐火純青之境。同時對世事人情的體會也更加透徹,文字描繪的功力也轉變得更成熟,也能將浩大的場面、繁雜的人物以及幽微的情緒,描寫得更加揮灑自如!張愛玲糅合其獨特的語言美學,將情節在真實與虛構間交織,把人性的深沉陰暗濃縮,背景中的社會氛圍都刻劃得餘韻無窮,句句對白優雅中帶著狠辣,這便是張愛玲犀利的描寫功力,一貫嘲諷的細膩工筆。在看似平淡的筆下,饑餓、恐懼的痛苦卻鮮活得刺眼,而蘊蓄其中的強大感染力,以極其細膩的生花妙筆刻劃「愛情」與「時間」,讀來時時有被針扎人心的滋味,因為故事中男男女女的矛盾掙扎和顛倒迷亂,正映現了我們心底深處諸般複雜的情結。墜入張愛玲的文字世界,就像她所寫的如「混身火燒火辣燙傷了一樣」,難以自拔! 我非常著迷於「讀書時,我願在每一個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條真理面前停留一樣」長掛心頭,如此懸念。引用的這句是愛默森的名言。正巧,《愛默森選集》就是張愛玲譯作。愛默森是十九世紀的文壇巨人,那張愛玲呢?從一開始,作為一個世故的上海才女,張愛玲早就看透浮華,更看清浮華的假面、扮演是什麼。她不想戴上如眾人般的假面,演眾人的戲,在反抗、出走的過程里,卻仍不免拎起一張孤獨的面具。有人形容她是『上海最璀璨的文學彗星!』她為舊上海繁華的晝夜,衝撞出二十世紀最美麗的風景。影說張愛玲的華麗人生 翻拍張愛玲的小說是風險的挑戰,因為張愛玲的小說適合又不適合拍成電影,她是電影迷,有些文字寫得就像劇本場景,然而最見長的心理描寫要放到電影裡又有難度。許多人物總隱藏著作者的個性,完整詮釋張愛玲是不可能的。畢竟人各有自己的想法,我們有隱藏在表情下的情緒,自然也會有隱藏在文字底下的顧慮。我認為張愛玲和曹雪芹是同一路的。《紅樓夢》是曹雪芹的影子,張愛玲卻深陷《紅樓夢魘》。大觀園裡世態炎涼、感情糾葛,『一代朱門〔賈府〕』的繁華和傾頹,對照出身貴族、晚景寂涼的張愛玲,境況不謀而合阿。 張愛玲的故事不是誇張而是深沉,在我看來確是如此。既不能理解又為何深愛?這就是非理性的了,我是中毒啊,被文字的辛辣魅惑,如振保﹝《紅玫瑰與白玫瑰》裡懦弱的膽小鬼!﹞愛著紅玫瑰,愛她嬌媚地盛放風情。張愛玲的愛情和瓊瑤的愛情最不同是在——真實!所謂的唯美只存在於劇情裏。愛情為什麼扎得人心滿是傷痕,人們還苦苦追求呢?我沒談過戀愛,也不懂什麼算愛,但《留情》那句:「生於這世上,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直讓人感嘆,那麼老於世故的感覺,卻是出自張愛玲這樣錦心繡口的女人口中。張愛玲不是在「複製浪漫」,不像李白遺世獨立的灑脫﹝邀月進酒便溺死的傳奇!﹞,她的文字總敲進愛情的心坎,叫天下癡情女子淚、風流男子懼! 個人淺見,歡迎『張學』迷的同學們不吝給予您的建議,喜歡或不喜歡的評論也歡迎到下方留言。祝大家Frohe
喜歡這篇文章也按一下 『推薦文章』讓我知道喲! |
|
( 創作|文學賞析 ) |